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110
1
作者 杨丽华 郑文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 >Cd >Zn >Cr.铜、锌、镉和铬对鲫鱼的 2 4、4 8、72、96h的LC50 分别为 0 2 3、0 14、0 11、0 0 9mg/L ,11 17、8 68、6 86、5 85mg/L ,390 30、311 80、2 77 70、2 4 4 10mg/L和 39 40、32 2 5、2 7 2 0、2 2 2 5mg/L ,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0 9、0 5 9、2 4 41和 2 2 3mg/L .铜对鲫鱼的安全质量浓度略低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锌、镉和铬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重金属污染 鲫鱼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水质评价 水质标准
下载PDF
镉对鲫鱼鳃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杨丽华 +2 位作者 郑文彪 伍育源 马广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组Cd曝露时 ,鲫鱼鳃和肝组织中 SOD活性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明显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Cd提高了鳃和肝组织中 SOD的活性 ,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组 Cd曝露时均抑制了肝和鳃中的 SOD活性 ,其作用随着曝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SOD酶活性降低所造成的活性氧伤害是引起鲫幼鱼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组织中的 SOD酶活性和敏感性高于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肝脏 鲫鱼
下载PDF
铜、镉、锌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瑞龙 马广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镉(Cd+2)和锌(Zn+2)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Cu+2、Cd+2和Zn+2对鱼类的影响,为渔业部门制订水质标准提供理论参考数据。结果表明:Cu+2对唐鱼为剧毒物质,Cd+2为高毒物质...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镉(Cd+2)和锌(Zn+2)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Cu+2、Cd+2和Zn+2对鱼类的影响,为渔业部门制订水质标准提供理论参考数据。结果表明:Cu+2对唐鱼为剧毒物质,Cd+2为高毒物质,Zn+2为中毒物质。3种重金属毒性依次为Cu>Cd>Zn。Cu+2、Cd+2和Zn+2对唐鱼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166、0.079、0.051、0.039 mg/L,9.051、6.404、4.9064、.447 mg/L,35.43、26.53、20.66、16.30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4、0.4451、.630 mg/L。唐鱼对Cu+2敏感,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下载PDF
广州市场食用鱼和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被引量:59
4
作者 杨丽华 +1 位作者 郑文彪 伍育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5-16,34,共3页
以高氯酸 -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广州石牌市场食用鱼类和双壳贝类的Cd、Pb、Cr、Ni、Cu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双壳类对重金属积累的能力高于鱼类。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 ,有毒重... 以高氯酸 -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广州石牌市场食用鱼类和双壳贝类的Cd、Pb、Cr、Ni、Cu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双壳类对重金属积累的能力高于鱼类。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 ,有毒重金属元素Cd、Pb、Cr和Ni主要分布于鳞片、鳃中 ,其食用部分中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PHNSO”和“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具安全的食用价值。但贝类的Cd含量已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中牡蛎的Cu和Zn含量则略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食用价值受到严重威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重金属含量 食用鱼类 重金属污染 评价 广州市 食品卫生 食物污染
下载PDF
珠江河口区翡翠贻贝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润兴 黄铭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对分布于珠江河口区海域的翡翠贻贝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HCHs为ND— 1.1ng·g-1,DDTs为 9.5— 191ng·g-1,PCBs为 82 .8— 6 15 .1ng·g-1.尖沙嘴码头 (维多利亚港 )贻贝积累的PCBs浓度最高 ,珠... 对分布于珠江河口区海域的翡翠贻贝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HCHs为ND— 1.1ng·g-1,DDTs为 9.5— 191ng·g-1,PCBs为 82 .8— 6 15 .1ng·g-1.尖沙嘴码头 (维多利亚港 )贻贝积累的PCBs浓度最高 ,珠江河口桂山岛和外伶仃岛的贻贝积累的DDTs和PCBs浓度较高 ,而荷包岛 (珠江河口西海区 )的贻贝则检出含量较高的HCHs和DDTs .贻贝选择性积累含 5— 6个氯原子数的PCB异构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翡翠贻贝 珠江河口区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唐鱼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国柱 马广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9-496,共8页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发育 水温
下载PDF
汞和硒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春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用重金属汞(Hg+2) 和硒(Se+4) 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进行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实验。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和Se+4对鱼类的影响,为制订渔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Hg+2对剑尾鱼的 24、48、96 h的 LC50分别为 1.7... 用重金属汞(Hg+2) 和硒(Se+4) 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进行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实验。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和Se+4对鱼类的影响,为制订渔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Hg+2对剑尾鱼的 24、48、96 h的 LC50分别为 1.71、1.35、0.84mg/L;Se+4对剑尾鱼24、48、96 h的Lc50分别为17.91、12.59、6.64 mg/L;在浓度和毒性比都为1∶1的条件下,24 h都表现联合作用,而48 h、96 h则为拮抗作用。剑尾鱼对Hg和Se的最大容许浓度分别为:0.0084和0.064 mg/L。结果还表明:剑尾鱼幼体对Hg和Se敏感,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安全浓度 LC50 幼体 性比 鱼类 拮抗作用 联合毒性 重金属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凤君 +1 位作者 郑文彪 马广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研究多氯联苯 (PCBs)暴露对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探讨剑尾鱼器官组织内SOD活性变化作为环境风险评价 (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测定了PCBs对剑尾鱼 30d的半致死浓度 (LC50 ... 目的 研究多氯联苯 (PCBs)暴露对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探讨剑尾鱼器官组织内SOD活性变化作为环境风险评价 (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测定了PCBs对剑尾鱼 30d的半致死浓度 (LC50 ) ;使用浸浴法以 0、2、5 0 μg L三个PCBs浓度为剑尾鱼染毒 ,定量测定了 72h内肝、鳃及卵巢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PCBs对剑尾鱼的 30dLC50 为 1 0 5 80 μg L ;PCBs对剑尾鱼肝脏和卵巢的SOD活性有明显 (P <0 0 1 )的影响。在最初染毒的 1 2h内 ,SOD活性略有上升 ,但随暴露时间延长 ,浓度增加 ,肝和卵巢的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此外 ,结果还显示肝组织的SOD活性较高于卵巢的SOD活性 ,表明不同器官组织的SOD活性对PCBs胁迫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中鳃组织SOD活性在PCBs暴露后其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表明剑尾鱼肝细胞SOD活性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化合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剑尾鱼 PCBS SOD 环境风险评价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多氯联苯对剑尾鱼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凤君 +3 位作者 郑文彪 马广智 伍育源 肖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多氯联苯暴露对剑尾鱼肝脏、卵巢及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其Na^+/K^+-ATPase活性的高低存在明显差异。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肝脏及卵巢的Na^+/K^+-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但...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多氯联苯暴露对剑尾鱼肝脏、卵巢及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其Na^+/K^+-ATPase活性的高低存在明显差异。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肝脏及卵巢的Na^+/K^+-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对鳃的Na^+/K^+-ATPase活性则显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3种组织中鳃Na^+/K^+-ATPase对多氯联苯显得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剑尾鱼 Na^+/K^+—ATPase活性 肝脏 卵巢 中毒 毒理学 浸浴法
下载PDF
剑尾鱼鳃结构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邱玫 王春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3-559,共7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弓及鳃耙内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具微嵴的上皮细胞彼此相连,胞间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本文还讨论了剑尾鱼鳃结构与其功能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呼吸 光镜 血管腔 血管化 透射电镜观察 超微结构 剑尾鱼 鳃丝 鱼鳃
下载PDF
鲇卵膜形成和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文彪 +1 位作者 马广智 卫焕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5-31,119,共8页
对鲇 (SilurusasotusLinnaeus)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 .鲇成熟卵卵膜明显区分为内放射带、外放射带和透明带等 3层结构 ,透明带为颗粒细胞分泌形成 ,内、外放射带则由卵母细胞本身分泌形成 .鲇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形... 对鲇 (SilurusasotusLinnaeus)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 .鲇成熟卵卵膜明显区分为内放射带、外放射带和透明带等 3层结构 ,透明带为颗粒细胞分泌形成 ,内、外放射带则由卵母细胞本身分泌形成 .鲇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形成经历几个阶段 :卵黄蛋白原、卵黄前体颗粒、卵黄中间颗粒 ,最后形成卵黄颗粒 ,其合成或加工分别在肝脏、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内进行 .结果还讨论了卵黄核、合成泡及环状片层等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膜形成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生殖期鳜肝脏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郑文彪 符路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7-613,共7页
应用透射电镜对生殖季节与非生殖季节鳜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鳜肝细胞含有单个卵圆形的核 ,核仁清楚 ;细胞质内含有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滴等细胞器和内含物。胆小管由相邻的数个肝细胞质膜凹陷围成 ,而肝血窦则... 应用透射电镜对生殖季节与非生殖季节鳜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鳜肝细胞含有单个卵圆形的核 ,核仁清楚 ;细胞质内含有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滴等细胞器和内含物。胆小管由相邻的数个肝细胞质膜凹陷围成 ,而肝血窦则由内皮细胞的胞质构成。还发现了贮脂细胞、枯否氏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胆小管腔和窦周隙内浸润许多由肝细胞发出的微绒毛结构。鳜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产卵前后呈现明显变化 :产卵前的肝细胞内富含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滴 ,粗面内质网发达 ;而产卵后的肝细胞内核仁发生迁移 ,部分细胞核囊泡化 ,糖原颗粒和脂滴排空 ,少数肝细胞具双核结构。非生殖期多数肝细胞核含有双核仁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生殖季节 超微结构 鲈形目 桂花鱼
下载PDF
鳜鱼和大眼鳜鱼年龄生长和繁殖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军 郑文彪 +2 位作者 伍育源 肖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The growth and fecundity of Siniperca chuatsi and Siniperca kneri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iperca chuatsi grows faster than Siniperca kneri.There are curv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dy we... The growth and fecundity of Siniperca chuatsi and Siniperca kneri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iperca chuatsi grows faster than Siniperca kneri.There are curv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dy weight(m) and standard length(L) with relational expressions as follow: m=0 081 L 2.71 and m= 0 076 55 L 2.59. Siniperca chuatsi’s fecundity is bigger than that of Siniperca kneri. Siniperca chuatsi and Sniperca kneri attain maturity at two-winter-age and three-winter-age 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growth equation,the growth speed and growth acceleration equation of body length and body weight a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鳜 年龄与生长 繁殖力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饥饿对唐鱼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国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61,共13页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耐饥饿能力,观察了饥饿对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0-28.5℃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第2.5-3d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33.3%,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耐饥饿能力,观察了饥饿对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0-28.5℃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第2.5-3d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33.3%,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并持续4d;混合营养期约2d;第5d卵黄耗尽,并达到最高摄食强度;第8.5d进入不可逆点(PNR),PNR有效积温为222.7d.℃,第10d死亡率超过50%,12d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饥饿仔鱼发育停滞且在PNR前后负增长并出现胸角。本文讨论了仔鱼耐饥饿能力与生境、生活史策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仔鱼 摄食率 摄食强度 不可逆点(PNR)
下载PDF
珠江口沿岸牡蛎养殖场沉积物及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艳 高芸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共6页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珠江口9个牡蛎养殖场沉积物及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5—3.8、32.4—108.0、58—395、1...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珠江口9个牡蛎养殖场沉积物及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5—3.8、32.4—108.0、58—395、13.2—96.1、14.7—39.9和9.35—40.15μg.g-1干重;牡蛎体内Cd、Cu、Zn、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12.07、128.8—380.6、1 456.2—1 938.4、0.43—0.98、3.26—10.53和1.44—3.31μg.g-1干重。河口区沿岸养殖牡蛎与沉积物中的Cd、Cr含量具显著相关(p<0.01;p<0.05),可作为Cd和Cr污染的良好指示生物。所有采样点牡蛎体内Pb和Cr含量均低于我国颁布的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但6个采样点的Cd含量略超过安全标准(1.00μg.g-1湿重);4个采样点的Cu含量略超过安全标准(50.00μg.g-1湿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牡蛎养殖场 沉积物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重金属含量 卫生标准
下载PDF
鳜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RAPD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军 +2 位作者 郑文彪 伍育源 肖智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用 60个随机引物对鳜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分析, 经过引物筛选, 分别用 55个和 54个引物对野生鳜和养殖鳜进行群体内分析。结果表明, 野生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 85 75%, 群体内遗传相... 用 60个随机引物对鳜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分析, 经过引物筛选, 分别用 55个和 54个引物对野生鳜和养殖鳜进行群体内分析。结果表明, 野生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 85 75%, 群体内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 0 8547和 0 1453; 养殖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 16 39%, 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 0 9527和 0 0473; 两群体间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 0 6905和 0 3095; 鳜野生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却显著降低, 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 说明人工繁育对鳜基因组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群体 养殖群体 随机扩增多态DNA
下载PDF
珠江口担杆岛附近海域底栖腹足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对分布于珠江口担杆岛附近海域的 17种底栖腹足类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所有种类的整体软体组织中所测得的Cu、Zn、Pb、Ni和Sn的含量都低于香港 (PHMSO)和广东省(MOPAS)对海产品管理的规定标准 .7种腹足类体内的Cd含量和 12... 对分布于珠江口担杆岛附近海域的 17种底栖腹足类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所有种类的整体软体组织中所测得的Cu、Zn、Pb、Ni和Sn的含量都低于香港 (PHMSO)和广东省(MOPAS)对海产品管理的规定标准 .7种腹足类体内的Cd含量和 12种腹足类体内Cr含量分别超过PHMSO评价标准 (2 0 0 μg/g和 1 0 0 μg/g) ;仅 3种腹足类体内Cd含量和 5种腹足类体内Cr含量分别超过MOPAS评价标准 (5 5 0 μg/g和 5 5 0 μg/g) ;4种腹足类体内的Sb含量略超过PHMSO评价标准 (1 0 0 μg/g) .结果还表明 ,Cd、Pb、Cr和Sb含量随腹足类整体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Cu和Zn在腹足类体内的含量与个体质量成反比 .Cu、Zn、Pb、Ni、Sb和Sn含量在腹足类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为 :肝脏 >肾脏 >性腺 >鳃 >足 (P <0 0 1) ;而Cd和Cr含量的分布则为 :肾脏 >肝脏 >性腺>鳃 >足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类 重金属 含量 评价 珠江口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 被引量:29
18
作者 唐以杰 +5 位作者 钟燕婷 张再旺 陈康 安东 杨雄邦 廖宝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60-3169,共10页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4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也显示4种生境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各生境动物群落主要特征及群落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所决定。研究结果还表明:光滩、6个月林龄、3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无瓣海桑种植的前3a,随着植被的迅速恢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增加明显。BIOENV分析结果表明:3a林龄之前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植被特征的影响,快速恢复的植被提供了荫蔽,既减轻了高温和水分蒸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胁迫,又给动物提供了一个躲藏和逃避敌害的场所。而相对于植被的快速恢复,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要缓慢和滞后得多。但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上述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反而明显下降。这是由于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已具有红树林酸性硫酸盐土的基本特征,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变化影响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还可能与无瓣海桑提供了和乡土红树植物不同营养水平(如C/N比)和单宁含量的"凋零物"食物源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无瓣海桑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珠海
下载PDF
重金属在鲫幼鱼组织中的积累与分布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杨丽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研究了安全浓度的混合重金属铜(Cu)、锌(Zn)、铬(Cr)和镉(Cd)污染物在鲫幼鱼组织中短期的积累和分布。实验结果表明:Cu、Zn、Cd和Cr4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Cd和Cr在鲫鱼的鳃和肝脏中有极明显的积累(P<0.01),... 研究了安全浓度的混合重金属铜(Cu)、锌(Zn)、铬(Cr)和镉(Cd)污染物在鲫幼鱼组织中短期的积累和分布。实验结果表明:Cu、Zn、Cd和Cr4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Cd和Cr在鲫鱼的鳃和肝脏中有极明显的积累(P<0.01),在肌肉中的积累并不明显。除在暴露的12h和24h时观察到Zn在肝脏中有较明显的积累(P<0.05)外,Cu和Zn暴露期间在鱼体各组织中无明显的积累。观察到Cd、Cr和Zn3种重金属的暴露初期,在肝脏中都可见到一个积累高峰,而后又有所下降,推断这与混合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可能与肝脏中金属硫蛋白(MT)的解毒功能有关。Cd和Cr在鳃和肝脏中分别属中度和轻度富集重金属,而Zn在肝脏中属中度富集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幼鱼组织 积累 分布 安全浓度
下载PDF
苏氏鲶肝脏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郑文彪 符路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6-299,W003,W004,共6页
以透射电镜观察 4月龄、体长 12~ 16cm、体重 16~ 2 5 g的苏氏鲶 (Pangasius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 ,苏氏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 ,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 2种类型 ,越冬前“淡... 以透射电镜观察 4月龄、体长 12~ 16cm、体重 16~ 2 5 g的苏氏鲶 (Pangasius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 ,苏氏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 ,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 2种类型 ,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 ,越冬后“暗”细胞数量增加。鲶肝细胞与周边细胞之间存在有 3种不同的联系状态 :①相邻肝细胞间以桥粒结构连接 ;②与血窦的间接连接 ;③与胆小管邻接 ,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越冬前后肝细胞中细胞器和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氏Mang鲶 肝脏 超微结构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