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S接骨板、PFNA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9
1
作者 姜宇 +2 位作者 陈刚 潘霆 施克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LISS接骨板、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S组、PFNA组、置换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LISS接骨板、PFNA内固...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LISS接骨板、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S组、PFNA组、置换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LISS接骨板、PFNA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的疗效、围术期失血量及住院时间,评估髋关节独立功能评分(FIM)、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肿胀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最低,其次为置换组、LISS组,而置换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ISS、PFNA组,LISS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PFNA、置换组(P<0.05)。术后7 d PFNA组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LISS组、置换组(P<0.05)。3组治疗后Harris、FIM均显著增加,其中PFNA组最高,其次为置换组、LI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ISS组(P<0.05)。结论LISS接骨板、PFNA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具优点,其中PFNA内固定疗效最佳,而LISS接骨板费用最低,髋关节置术后初期预后最快,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S接骨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3
2
作者 施克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895-1897,共3页
胸腰段是脊柱应力集中部位,很容易发生退变性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患者日益增多,导致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也大大增加。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逐渐兴起,近年来学界对PVP术式进行改进,产生了经... 胸腰段是脊柱应力集中部位,很容易发生退变性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患者日益增多,导致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也大大增加。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逐渐兴起,近年来学界对PVP术式进行改进,产生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临床上对这2种术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孰优孰劣尚不确切,且缺乏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患者 老年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退变性 远期随访 临床疗效对比 工作套管 邻近节段 侧位透视
下载PDF
全髋和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差异。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型)患者共13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78例,半髋关节置换55例。收集病例资料...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差异。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型)患者共13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78例,半髋关节置换55例。收集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安全性评估指标及有效性评估指标,具体为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率、翻修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无差异。结果8例失访,7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亡,118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10年,平均5.1年。全髋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组,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全髋置换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半髋置换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半髋置换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应为首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刚 施克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8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全椎板切除组,实施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8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全椎板切除组,实施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颈椎曲度指数丢失度、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活动丢失角度、神经功能改善率及并发症等几个方面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单开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少于全椎板切除组;在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丢失角度等方面少于全椎板切除组。两组在神经功能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后路单开门 微型钛板 侧块螺钉 全椎板切除
原文传递
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刚 杜炜 +1 位作者 施克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237-2241,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22例AO/OTA分型B型及C1和C2型Pilon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例采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1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22例AO/OTA分型B型及C1和C2型Pilon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例采用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1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无严重术中并发症。踝关节镜组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踝关节镜组透视时间显著长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踝关节镜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0.05),术后3、6及12个月时,踝关节镜组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踝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踝关节镜术 闭合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EM生产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童忠富 +1 位作者 祁信舒 陈春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05年第1期51-52,56,共3页
目前,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已在测绘、地质、农业、工程、建筑、军事、导航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高效快捷地生产高精度的DEM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EM生产方案是解决... 目前,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已在测绘、地质、农业、工程、建筑、军事、导航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高效快捷地生产高精度的DEM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EM生产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该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加强质量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并阐述了对一些实践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质量控制 数字高程模型(DEM) 实践应用 理论研究 生产方案 高精度 测绘 地质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耕地“非农化”遥感监测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石婷婷 +1 位作者 厉芳婷 王爱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针对耕地“非农化”行为的快速发现与定位需求,通过综合分析深度学习算法在卫星遥感地物检测和变化发现中的应用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耕地“非农化”快速遥感监测技术路线。选取实验区,采用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的深度学习... 针对耕地“非农化”行为的快速发现与定位需求,通过综合分析深度学习算法在卫星遥感地物检测和变化发现中的应用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耕地“非农化”快速遥感监测技术路线。选取实验区,采用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的深度学习遥感影像地物变化检测方法对典型耕地“非农化”行为进行了变化图斑监测自动提取与后处理,并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提高了耕地“非农化”疑问图斑提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深度学习 遥感监测
下载PDF
UCD数码相机影像在武汉测区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勇 +1 位作者 杨华先 陈宏斌 《地理空间信息》 2008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针对UCD数码航空影像在摄影测量中的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测图进行了相关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UCD数码航空影像具有较好的成图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对UCD数码影像的生产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UCD数码相机 空中三角测量 平差计算 PATB
下载PDF
基于LiDAR数据的水域边界提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金龙 +2 位作者 周锋 王爱华 周军元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个三角形最小外接圆来提取水域边界的方法,通过构建TIN、计算三角形最小外接圆半径、三角形面域合并、提取面域边界等步骤,实现了从LiDAR点云数据中对水域边界的快速提取。利用覆盖湖北省长江流域的LiDAR点云数据验证了... 提出一种基于单个三角形最小外接圆来提取水域边界的方法,通过构建TIN、计算三角形最小外接圆半径、三角形面域合并、提取面域边界等步骤,实现了从LiDAR点云数据中对水域边界的快速提取。利用覆盖湖北省长江流域的LiDAR点云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提取各种形状的水面区域边界,减小了后期DEM数据的人工编辑工作量,为实现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全省覆盖、不断提高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 水域边界 三角形 外接圆
下载PDF
大范围正射影像图的快速生产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军元 +1 位作者 邹松柏 覃俊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12年第2期54-55,58,共3页
简单介绍了EasyDomer软件生产正射影像的方法,并以"数字随州"为例,主要从5个方面介绍了采用EasyDomer软件快速生产大范围正射影像的优点,为以后大范围正射影像的生产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词 正射影像 EasyDomer 大范围 快速生产
下载PDF
湖北省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祁信舒 龚芳 +1 位作者 向浩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10期125-127,I0008,共4页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下,湖北省组建了自然资源厅,这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基础测绘则需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满足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同时创新技术手段、完善建设内容、丰富成果应用,才能满足政府决策需求...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下,湖北省组建了自然资源厅,这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基础测绘则需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满足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同时创新技术手段、完善建设内容、丰富成果应用,才能满足政府决策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测绘 新型基础测绘 转型升级
下载PDF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王峰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术后脊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手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N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MCSM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功能
下载PDF
利用DLG数据高效高质量生成DEM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汉华 +3 位作者 陈庆 张亮 尧志青 郑玉恒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第4期66-68,10,共3页
通过对DLG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一套基于ArcGIS平台快速自动加密高程点的方法。提出了利用DLG数据高效高质量生成DEM的工艺流程,对大面积区域的DEM快速制作与更新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线化图 自动加点
下载PDF
多源空间数据整合在“数字城市”中的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亮 +1 位作者 陈清平 周原 《地理空间信息》 2013年第3期17-19,5,共3页
从数据源分析入手,剖析了多源空间数据整合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探讨了相关解决方案。从多源数据整理、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多源空间数据整合在"数字城市"中的实现。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字城市” 空间数据库 ARCSDE
下载PDF
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流程与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清平 代莉 《地理空间信息》 2012年第5期120-122,8,共3页
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的主要流程,研究了缩编方法的实际应用,并实现了房屋和植被自动化处理算法。
关键词 地形图 缩编 流程 方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理实体的时空数据模型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亮 覃俊华 +2 位作者 王爱华 赵鹏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分析了传统基于图元的地理数据模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面向地理实体的时空数据模型。从空间、属性、关联关系等方面对地理实体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其与传统地形图在数据组织形式上的差异,从理论上研究了该数据模型下地理实体在关系数... 分析了传统基于图元的地理数据模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面向地理实体的时空数据模型。从空间、属性、关联关系等方面对地理实体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其与传统地形图在数据组织形式上的差异,从理论上研究了该数据模型下地理实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组织与存储方法,重点阐述了地理实体间关联关系的表达与存储,介绍了地理实体入库的一般流程,为今后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按地理实体分级的非尺度基础时空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元 地理实体 时空数据模型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地理实体数据库
下载PDF
给水厂污泥资源环境属性解析及其低碳利用路径研究
17
作者 水亮亮 +1 位作者 郑晓光 谭学军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4期46-49,152,共5页
给水厂污泥是制水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含有机物且存在污染风险的泥质废弃物,目前以填埋处置为主,存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和排放温室气体等问题。文章以上海典型给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其含水率、有机质、力学性能、矿物组... 给水厂污泥是制水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含有机物且存在污染风险的泥质废弃物,目前以填埋处置为主,存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和排放温室气体等问题。文章以上海典型给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其含水率、有机质、力学性能、矿物组成和环境属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核算准则,结合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给水厂污泥直接填埋和固化制备回填材料进行碳排放核算。研究结果指出,开发高效且低碳的污泥固化剂是给水厂污泥制备回填材料实现低碳利用路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污泥 固化改良 回填材料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新型基础测绘大比例尺DLG图库一体化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庆 +2 位作者 牛建军 刘韬 王爱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3期81-83,共3页
为满足“省级统筹、市县协同、联动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要求,湖北省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项目试点工作。试点生产组织模式是建立大比例尺图库一体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于立体航测成图软件,对地理要素进行合理编码,研究了一套集内... 为满足“省级统筹、市县协同、联动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要求,湖北省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项目试点工作。试点生产组织模式是建立大比例尺图库一体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于立体航测成图软件,对地理要素进行合理编码,研究了一套集内业采集和编辑入库于一体的三维数据数据采集入库出图方法,获取了试点区域的三维DLG数据。实验证明,图库一体化的数据采集与更新工艺流程不仅保证了图形数据与数据库数据的统一,而且极大地提高了DLG的更新效率和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G数据 图库一体化 新型基础测绘 制图表达
下载PDF
“数字城市”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据处理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庆 +1 位作者 周华明 赵鹏 《地理空间信息》 2013年第2期36-38,9,共3页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建库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各省市的数据生产建库大多为摸索试验阶段,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成熟的技术规范。以1∶1 000基础地形图数据生产为例,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标准、数据...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建库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各省市的数据生产建库大多为摸索试验阶段,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成熟的技术规范。以1∶1 000基础地形图数据生产为例,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标准、数据处理、数据入库、质量检查等一系列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线划图 数据入库
下载PDF
1∶10000DLG生产DEM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亮 +1 位作者 胡菡 陈方清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第1期142-143,12,共2页
介绍了利用1∶10 000 DLG生产DEM的一般流程,针对DEM生产中出现的特征点不足和构TIN产生的"平台效应",设计了一套基于ArcGIS的优化处理方案,对DEM的快速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DEM TIN 平台效应 ARC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