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堵水调剖剂综述 被引量:74
1
作者 殷艳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66,共3页
本文从胶体化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各种堵剂的存在形态,将调剖堵水剂进行了新的分类,并介绍了各类调剖堵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油田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堵水调剖剂应向着低投入、多功能、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化学堵水剂 调剖剂 胶体化学 聚合物 油田开采
下载PDF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73
2
作者 赵福麟 +1 位作者 周洪涛 李宜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 (简称“2 +3”提高采收率技术 )是指在充分调剖 ,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 ,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调剖...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 (简称“2 +3”提高采收率技术 )是指在充分调剖 ,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 ,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调剖充分程度的判别 ,另一个是堵剂系列的建立。后者也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个是高效驱油剂配方的筛选 ,另一个是驱油剂用量的优化。文中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关键的研究结果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提出了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充满度判别调剖充分程度的标准和在有限度三次采油中注入 0 .0 2 Vp 的量化指标。此技术已在老河口油田的试验井组和蒙古林油田的试验区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堵水 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技术进展
下载PDF
粘土双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的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赵福麟 +2 位作者 孙铭勤 解通成 王凤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5,共10页
示踪剂试验证实了地层大孔道的存在。前人研究并使用过粘土单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但未研究过粘土双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工作,主要研究了粘土选用的依据粘土颗粒在岩心中的的进留粒径、粘土双液法调剖... 示踪剂试验证实了地层大孔道的存在。前人研究并使用过粘土单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但未研究过粘土双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工作,主要研究了粘土选用的依据粘土颗粒在岩心中的的进留粒径、粘土双液法调剖剂的配方及其调剖机理等。粘土双液法调剖剂封堵地层大孔道的效果已为胜坨油田和埕东油田的矿场试验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采收率 堵水剂 双液法 堵水
下载PDF
高蜡原油降凝剂发展概况 被引量:47
4
作者 宋昭峥 葛际江 +1 位作者 国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在高蜡原油输送中 ,添加降凝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 ,是实现原油常温输送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国内外高蜡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结构特征、常用降凝剂的种类以及国内外降凝剂的现场应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指... 在高蜡原油输送中 ,添加降凝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 ,是实现原油常温输送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国内外高蜡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结构特征、常用降凝剂的种类以及国内外降凝剂的现场应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了降凝剂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作用机理 结构特征 现场应用 高蜡原油
下载PDF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被引量:57
5
作者 葛际江 +1 位作者 蒋平 孙铭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类、羧酸盐类、非离子-阴离子两性型、烷基多糖苷类及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总结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选择的界面张力指标、界面黏度指标和相行为指标。指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从原料选择到合成工艺逐步精细化...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类、羧酸盐类、非离子-阴离子两性型、烷基多糖苷类及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总结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选择的界面张力指标、界面黏度指标和相行为指标。指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从原料选择到合成工艺逐步精细化的趋势。近几年来国外较重视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烷基多糖苷的研究,认为是较有潜力的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参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驱油化学剂 提高采收率 应用性能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6
作者 裴海华 +3 位作者 葛际江 刘清华 王洋 王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6,共7页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而且经济上不适合于热采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综述了各种方法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并指出...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而且经济上不适合于热采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综述了各种方法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不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碱/表面活性剂驱 提高采收率 综述
下载PDF
影响醛冻胶成冻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戴彩丽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6,47,共4页
本文研究的醛冻胶是聚丙烯酰胺 (PAM )被甲醛交联而形成的。研究了PAM的羟甲基化时间、pH值、甲醛和PAM的浓度、温度、矿化度、HF的浓度等因素对醛冻胶的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分别用转子旋转法和突破真空度法测... 本文研究的醛冻胶是聚丙烯酰胺 (PAM )被甲醛交联而形成的。研究了PAM的羟甲基化时间、pH值、甲醛和PAM的浓度、温度、矿化度、HF的浓度等因素对醛冻胶的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成冻时间和冻胶强度分别用转子旋转法和突破真空度法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 ,羟甲基化时间越长、pH值越低、温度越高、PAM和甲醛的浓度越大和水的矿化度越低 ,成冻时间均越短。醛冻胶的成冻时间与冻胶强度的关系符合一般冻胶所遵循的规律 ,即成冻时间越短 ,冻胶的强度则越高。醛冻胶在调剖堵水、酸化压裂、防砂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甲醛 冻胶 醛冻胶 冻胶形成 油田化学剂
下载PDF
改性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37
8
作者 马涛 +2 位作者 葛际江 齐宁 乔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9-361,共3页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 ,并对其进行水溶性改性得到了咪唑啉型缓蚀剂。应用极化曲线、静态挂片等测试方法评价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缓蚀剂对A3碳钢在饱和二氧化碳模拟盐水体系中的腐蚀具有...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 ,并对其进行水溶性改性得到了咪唑啉型缓蚀剂。应用极化曲线、静态挂片等测试方法评价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缓蚀剂对A3碳钢在饱和二氧化碳模拟盐水体系中的腐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加量 5mg/l,缓蚀率可达95 %以上 ,适用于抑制高矿化度、含二氧化碳油田水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缓蚀剂 改性 咪唑啉型缓蚀剂 二氧化碳 二乙烯三胺 原料合成 极化曲线 缓蚀机理 缓蚀性能 方法评价 抑制作用 盐水体系 A3碳钢 高矿化度 水溶性 缓蚀率 油田水 腐蚀
下载PDF
润湿反转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蒋平 +2 位作者 葛际江 孙铭勤 马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8-84,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针对润湿反转作用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一种测定润湿角的方法——双滴双晶法(DDDC).对比了近几年国外常用的几种润湿反转剂.研究表明: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效作用浓度以及作用机理上存在...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针对润湿反转作用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一种测定润湿角的方法——双滴双晶法(DDDC).对比了近几年国外常用的几种润湿反转剂.研究表明: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效作用浓度以及作用机理上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各种试验结果,认为含有聚氧乙烯(丙烯)基的阴离子或是非离子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最后通过分析固体表面润湿反转导致的油珠剥离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力学变化规律,发现润湿反转作用主要受到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而油水界面张力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反转 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下载PDF
普通稠油化学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丁保东 +3 位作者 葛际江 李锦超 王静 汤明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8,9,共7页
综述了普通稠油化学驱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普通稠油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和复合驱.对国内外稠油化学驱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提出了稠油化学驱技术发展中需要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普通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复合驱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及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仉莉 吴芳 +3 位作者 刘晓玲 葛际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5,共7页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外近年较重...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外近年较重视驱油用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趋势;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降低界面张力性能的关系,指出研究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对指导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 表面活性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降压增注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冯岸洲 建强 +3 位作者 蒋平 仉莉 葛际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注入压力高的问题,开展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降压增注室内实验研究。以增溶量为指标,通过微乳液配制方法,对阴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和配方优化,得到一种降压效果好的体系:13.3%表面活性剂HEX+2.23%正丙...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注入压力高的问题,开展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降压增注室内实验研究。以增溶量为指标,通过微乳液配制方法,对阴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和配方优化,得到一种降压效果好的体系:13.3%表面活性剂HEX+2.23%正丙醇+4.47%正丁醇,其增溶量达0.66 g/g。该体系耐盐性能良好,在1~200g/L含盐量范围内均能形成水外相微乳液。该体系的矿场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的7.5 PV浓表面活性剂体系在岩心中与残余油形成水外相微乳液,降低水驱注入压力35%以上;浓度和注入段塞大小对降压增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注入浓度为100 g/L、注入段塞1 PV时便有很好的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微乳液 复配体系
下载PDF
油基清蜡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明忠 赵国景 +1 位作者 葛际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了研制出溶蜡性能好、密度高的油基清蜡剂 ,在考察了 2 3种溶剂后发现 ,单一的油基溶剂都难以达到清蜡剂的要求。但研究发现 ,所收集的高密度的重溶剂油和低密度的轻质油在溶蜡性能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以体积分数为 0 .6的轻质油和体... 为了研制出溶蜡性能好、密度高的油基清蜡剂 ,在考察了 2 3种溶剂后发现 ,单一的油基溶剂都难以达到清蜡剂的要求。但研究发现 ,所收集的高密度的重溶剂油和低密度的轻质油在溶蜡性能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以体积分数为 0 .6的轻质油和体积分数为 0 .4的重溶剂油 2 # 组成的油基清蜡剂 ,其密度达 0 .97g/cm3 ,溶蜡速率达 0 .0 37g/min ,材料成本低于 2 80 0元 /t。制备这种油基清蜡剂的乳状液时可选择氢氧化钠部分中和油酸作乳化剂。当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 0 0 1时 ,所配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时间可达 2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清蜡剂 密度 溶剂油 轻质油 协同效应 油酸 乳化剂
下载PDF
腐植酸在油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乔良 葛际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5,共3页
腐植酸分子由多环芳核与多种活性官能团构成 ,具有多种功能 :酸性、界面活性、亲水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能力及吸附分散能力。基于其分子的亲水性、络合能力以及吸附分散能力 ,目前腐植酸类产品在油田上的应用基本是作为钻井液添加... 腐植酸分子由多环芳核与多种活性官能团构成 ,具有多种功能 :酸性、界面活性、亲水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络合能力及吸附分散能力。基于其分子的亲水性、络合能力以及吸附分散能力 ,目前腐植酸类产品在油田上的应用基本是作为钻井液添加剂 (降滤失剂、页岩抑制剂和降粘剂 ) ,其产品具有降滤失、降粘、防塌功能 ,且具有较好的耐盐和耐高温能力。综述了腐植酸作为钻井液添加剂的应用状况 ,并分析了其在油田上的应用前景 ,如作井眼防垢缓蚀剂、杀菌剂、牺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油田 钻井液 添加剂 缓蚀剂 杀菌剂 牺牲剂 牺牲剂
下载PDF
普通稠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15
作者 汤明光 裴海华 +3 位作者 蒋平 刘清华 王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44-48,52,共6页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合采用热采方法。化学驱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接替手段。因此,文中重点综述了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碱/聚合物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指出了稠油化学驱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碱/表面活性剂驱 碱/聚合物驱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稠油热/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锦超 王磊 +2 位作者 丁保东 王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气窜问题,从而减小了蒸汽波及体积;同时,受岩石-原油-水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在蒸汽波及区域内有很大一部分稠油不能被剥离下来,即洗油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 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气窜问题,从而减小了蒸汽波及体积;同时,受岩石-原油-水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在蒸汽波及区域内有很大一部分稠油不能被剥离下来,即洗油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了热/化学驱油技术.主要对稠油热/化学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热/化学驱技术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扩大热采波及体积、提高热采洗油效率以及降低原油黏度,主要包括热/碱复合驱、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热/聚合物复合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种开采技术的机理和特点,认为热/有机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与稠油井下改质技术是稠油开采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化学驱 波及体积 洗油效率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底水锥进的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蒋平 +2 位作者 何小娟 刘朝霞 马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由于BoyunGuo等人使用的底水锥进模型引入了射孔长度对临界产量的影响,所以可用于优化底水油藏的射孔段长度。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单纯采用半球面流研究射孔段下部的流动,这已经超出了半球面流的应用范围。本研究用径向流... 由于BoyunGuo等人使用的底水锥进模型引入了射孔长度对临界产量的影响,所以可用于优化底水油藏的射孔段长度。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单纯采用半球面流研究射孔段下部的流动,这已经超出了半球面流的应用范围。本研究用径向流和半球面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底水锥进,并且假设原始油水界面是受产量影响的变压力边界,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底水不活跃油藏的临界产量、最优射孔长度、水锥形态的表达式,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锥进 临界产量 优化射孔 水锥形态
下载PDF
丙烯酰胺类反相微乳液聚合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磊 建强 +2 位作者 李瑞冬 冯岸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8-463,共6页
分析总结了丙烯酰胺类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微球在调剖堵水和驱油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聚合 聚丙烯酰胺类 水凝胶 微球 调剖堵水 驱油 综述
下载PDF
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文征 尹海峰 《石油矿场机械》 2007年第5期27-29,33,共4页
综述了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油水分离 波纹板 聚结 进展
下载PDF
丙烯酸烷基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宋照峥 葛际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对丙烯酸烷基酯 马来酸酐 苯乙烯共聚物 (AAMAS)的合成方法及对胜利原油降凝减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降凝剂 30 0 ppm时 ,原油凝固点下降 1 5℃ ,表观粘度下降 88% ,降凝减粘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丙烯酸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共聚物 降凝剂 原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