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 被引量:77
1
作者 陈方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3期87-90,共4页
分析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归纳面源入河路径,采用流域社会经济资料对面源污染负荷进行定量研究,据此提出加强农业节水、减少农田养分投入、进行地表径流和渗漏养分的生态拦截等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拦截 污染控制 太湖流域
下载PDF
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及污染负荷(2000-2002年) 被引量:59
2
作者 翟淑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通过对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水量统计方法比较入手,计算分析2000-2002年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水质、污染负荷量变化.结合太湖水质变化分析,得出自2000年后环太湖进出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湖州、苏州地区环太湖河... 通过对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水量统计方法比较入手,计算分析2000-2002年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水质、污染负荷量变化.结合太湖水质变化分析,得出自2000年后环太湖进出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湖州、苏州地区环太湖河流水质保持稳定并呈一定改善趋势,但无锡、常州地区的环太湖河流水质浓度仍呈升高趋势,尤其是常州地区入湖河流的TP、CODMn浓度升高较快.与此相对应,太湖水质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中有所好转,水质总体恶化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位于西北部的竺山湖各项水质指标进一步恶化,明显劣于梅梁湖水质,应当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加大治理力度.环太湖河流的入湖和出湖污染负荷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从净入湖污染负荷量分析,CODMn呈波动性减少趋势,TP和TN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湖河流 水量 水质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太湖适宜换水周期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冼民 翟淑华 +3 位作者 胡维平 李钦钦 韩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1,共13页
准确估算换水周期对于研究湖泊水体化学、生物变化以及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有着重要意义,换水周期是湖泊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根据2010年实测水文、气象和环湖水量、水质条件,建立3组情景模式:第1组为实况方案,第2组是环湖水量倍比缩... 准确估算换水周期对于研究湖泊水体化学、生物变化以及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有着重要意义,换水周期是湖泊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根据2010年实测水文、气象和环湖水量、水质条件,建立3组情景模式:第1组为实况方案,第2组是环湖水量倍比缩放方案,第3组为望虞河水量倍比缩放方案.采用EcoTaihu模型模拟3组情景模式下太湖及各湖区营养盐状况,并根据实测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2010年太湖水文、气象条件下,150~160 d换水周期条件下太湖氮、磷浓度最低,即太湖适宜换水周期为150~1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水周期 EcoTaihu模型 太湖 营养物质循环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引江济太调水效果评估 被引量:24
4
作者 翟淑华 +1 位作者 胡维平 禹雪中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在大量水量水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化、综合性的水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与太湖水环境模型,并结合实测资料对引水期间河网与太湖水环境改善效果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为引江济太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在大量水量水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化、综合性的水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与太湖水环境模型,并结合实测资料对引水期间河网与太湖水环境改善效果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为引江济太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水质评价 模型 评估
下载PDF
太湖水质指标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健 崔广柏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3期49-50,63,共3页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太湖各水质监测站监测的水质指标,从原始数据出发提取了占总方差80%以上的两个主成分,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一主成分主要是由水体中的N,P和有机物所引起的;而第二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水体的清澈程度。得到了...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太湖各水质监测站监测的水质指标,从原始数据出发提取了占总方差80%以上的两个主成分,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一主成分主要是由水体中的N,P和有机物所引起的;而第二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水体的清澈程度。得到了水质监测站的水质分类图,从水质分类图中明显看出各站水质的污染情况及其污染原因,将大量抽象的数据变为形象的图表,降低分析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水质指标 线性回归 太湖 水质监测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计算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88-790,824,共4页
非点源污染作为引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阐述非点源污染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非点源污染的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方法的发展 ;并介绍了当前非点源污染管理与控制方面研... 非点源污染作为引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阐述非点源污染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非点源污染的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方法的发展 ;并介绍了当前非点源污染管理与控制方面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模型 管理与控制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水生态文明概念及评价指标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向婧怡 +1 位作者 陈力 车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69-175,共7页
针对水生态文明这一近年来国内水资源管理研究热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从国内文献中筛选出有影响力的20个水生态文明定义进行分析,经过内容抽样、指标提取、量化分析等过程,凝练总结水生态文明概念,即以科... 针对水生态文明这一近年来国内水资源管理研究热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从国内文献中筛选出有影响力的20个水生态文明定义进行分析,经过内容抽样、指标提取、量化分析等过程,凝练总结水生态文明概念,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水资源健康可持续为基础,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的文明化,是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筛选出有代表性的20个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出使用频次最高的11个指标,分别为:水文化普及率/认知度/宣传教育、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水源地保护、防洪排涝达标率、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节水器普及率、供水管网漏损率和用水总量控制达标率,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水生态文明指标的选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概念 评价指标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太湖总磷、总氮宏观水环境容量的估算与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声通 钱益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48-2855,共8页
在2000—2011年水量水质数据的支持下,估算了各种水质约束条件下太湖TP和TN的宏观水环境容量.基于宏观水环境容量,估算了2015年和2020年太湖TP和TN的允许入湖负荷和允许排放量,并将允许排放量分配到相应的行政区,为各行政区制订污染物... 在2000—2011年水量水质数据的支持下,估算了各种水质约束条件下太湖TP和TN的宏观水环境容量.基于宏观水环境容量,估算了2015年和2020年太湖TP和TN的允许入湖负荷和允许排放量,并将允许排放量分配到相应的行政区,为各行政区制订污染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评估了2015年和2020年太湖水环境质量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实现上述目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在2020年以后,太湖的水质将长期维持在III类(TP)和V类(TN),这是藻类易于暴发的浓度区间,保障太湖水质安全的各种应急措施,如"引江济太"、蓝藻打捞等要长期常抓不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水质目标 宏观水环境容量 允许入湖量 允许排放量 削减率
原文传递
平原河网纳污能力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翟淑华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以太湖流域河网为研究对象,在水功能区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河网水量水质模型,提出了大尺度河网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并针对河网的特点设计了"虚拟点源"复核成果。
关键词 河网 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虚拟点源
下载PDF
感潮河道引江工程综合调度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薛联青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8-672,共5页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感潮河道引江调水为实验基础 ,建立了适合感潮河网的非稳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分别采用Preissmann隐式差分格式和新的迎风全隐格式求解水动力方程及流扩散方程 ,改进了河道节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平衡连接和边界污染物质...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感潮河道引江调水为实验基础 ,建立了适合感潮河网的非稳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分别采用Preissmann隐式差分格式和新的迎风全隐格式求解水动力方程及流扩散方程 ,改进了河道节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平衡连接和边界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处理方法 .根据实际水力、水质条件以及引江调水工况 ,重点模拟了市区包括感潮入河口及出河口水系水流水质变化规律 ,经过率定与验证 ,提出了一套参数稳定的感潮河道工程调度方案 ,并分析了各种引水方案下河段污染物质量浓度过程 ,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环境容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分配 .模型在实际工程综合调度中运行稳定 ,结果可靠 ,实现了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感潮 差分格式 节点 对流扩散 工程调度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广柏 冯健 《江苏环境科技》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在阐述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农业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类比较几个常用模型 ,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讨论了非点源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 污染模型 非点源污染 污染负荷模型
下载PDF
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杭惠 汪传刚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5期42-44,49,共4页
通过评价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区域污染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水质模型核算该地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现状COD、NH3-N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1.07万t/a7、124 t/a,而该区域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8.0... 通过评价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区域污染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水质模型核算该地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现状COD、NH3-N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1.07万t/a7、124 t/a,而该区域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8.07万t/a和4 009 t/a,现状COD和NH3-N的污染负荷分别是水域纳污能力的1.4倍和1.8倍,超过该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后确定了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总量控制 省际边界 太湖流域
下载PDF
无锡水源地贡湖引水改善水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甘升伟 冯赟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了分析"引江济太工程"对无锡市主要饮水水源地贡湖南泉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太湖二维水量水质模拟模型。在设定引水水质与水源地水质的条件下,针对常规和突发污染事故调度情况,模拟分析了引水枢纽望亭立交及梅梁湖泵站不同引... 为了分析"引江济太工程"对无锡市主要饮水水源地贡湖南泉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太湖二维水量水质模拟模型。在设定引水水质与水源地水质的条件下,针对常规和突发污染事故调度情况,模拟分析了引水枢纽望亭立交及梅梁湖泵站不同引水流量对南泉水源地水质的影响,掌握了水源地水质的恢复时间及恢复过程与引水流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决策、优化工程调度、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质保护 引水调度 水质分析 贡湖 太湖
下载PDF
几种常见掺伪蜂蜜的鉴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柴战欣 吴书铭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蜂蜜 鉴定 伪品检验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建廷 崔广柏 《地下水》 2002年第2期80-81,共2页
本文分析了黑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 ,阐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利用 黑河流域 地下水 开发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地表水
下载PDF
民勤盆地地下水供需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雪松 曹建廷 《地下水》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分析了民勤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阐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勤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民勤盆地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与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超 李少卿 《福建体育科技》 2015年第5期7-9,共3页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和国民体质监测问卷进行研究,旨在为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参考。研究发现两次调查的目的、对象、问卷内容的侧重点和题型都有所不同。建议整合两种调查的资源,合二为...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和国民体质监测问卷进行研究,旨在为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参考。研究发现两次调查的目的、对象、问卷内容的侧重点和题型都有所不同。建议整合两种调查的资源,合二为一,并分析调查结果,联合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康活动状况调查 全国国民体质监测 问卷比较
下载PDF
突出量质并重 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敏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3期84-86,72,共4页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突出量质并重,着力解决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等突出问题。规划提出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布局,加快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突出量质并重,着力解决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等突出问题。规划提出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布局,加快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供水备用水源体系,保障流域人民饮用水安全;规划坚持治污为先,坚持入河污染物总量与断面水质浓度双控制,加强太湖、太浦河、望虞河等重要河湖水域和省际边界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浓度控制和监督管理;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布局,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规划实施后,可提供更清洁的水源和更充足的水量,满足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人口持续聚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流域供水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综合规划 水量 水质 供水安全
下载PDF
望虞河引江济太长江水源保证性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淑华 +1 位作者 禹雪中 马巍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长江径流、区间产流、用水的分析,并考虑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对引水区径流的影响,得到引江济太引水区当前和未来的径流特征,将引水量与径流量进行对比,论证了引江济太水源地在调水量方面的保证性;通过对引江济太工程长江引水... 通过对长江径流、区间产流、用水的分析,并考虑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对引水区径流的影响,得到引江济太引水区当前和未来的径流特征,将引水量与径流量进行对比,论证了引江济太水源地在调水量方面的保证性;通过对引江济太工程长江引水口水质的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对引水区在水质方面的保证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引江济太工程的运用使得区域污染物的交换特性发生改变,本文对这种变化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引水区水质满足引水要求,引水之后的排水过程不会对长江水质产生不利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频率分析 保证率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引江济太泥沙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禹雪中 彭期冬 +1 位作者 廖文根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于实测资料进行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引水区泥沙含量、泥沙级配特征的分析,为了解泥沙影响的基本趋势提供了依据,为数学模型提供了计算条件。分别采用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二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进行了引水泥沙在望虞河及贡湖运动... 基于实测资料进行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引水区泥沙含量、泥沙级配特征的分析,为了解泥沙影响的基本趋势提供了依据,为数学模型提供了计算条件。分别采用一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二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进行了引水泥沙在望虞河及贡湖运动过程的模拟,重点对含沙量和淤积量空间分布、不同引水方式对淤积趋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引水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 泥沙 望虞河 贡湖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