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患者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注药完毕。C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手术结束缝皮前停用静脉麻醉药,手控诱导呼吸。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拔管时患者出现呛咳、躁动等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在拔管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未发生呼吸抑制及气道不良反应,未延长拔管时间,提高了全麻苏醒期的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患者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注药完毕。C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手术结束缝皮前停用静脉麻醉药,手控诱导呼吸。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及拔管时患者出现呛咳、躁动等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在拔管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未发生呼吸抑制及气道不良反应,未延长拔管时间,提高了全麻苏醒期的质量。
文摘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