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 被引量:115
1
作者 丁景新 陈建亮 +6 位作者 张宏伟 冯炜炜 易晓芳 张旭 朱芝玲 张绍芬 华克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可能发生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术后随访。结果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可能发生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术后随访。结果 14例子宫切口憩室均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经期平均为(14.0±4.4)天(8~25天),4例表现为不孕,4例有经期下腹坠痛。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ography,HSG)检查憩室宽度平均为(19.3±5.0)mm(13~30mm),深度平均为(11.6±3.2)mm(5~19mm),显著高于阴道超声测量到的宽度和深度(P=0.005,P=0.002)。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为疤痕子宫(6例)、胎膜早破(3例)、难产(3例)、社会因素(2例)和胎儿窘迫(3例)。术中切口7例缝合1层,4例缝合2层,3例不详。14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憩室,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无输血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0±47)min(75~225min),平均出血量为(102±79)mL(30~300mL),术后随访平均4.1月(2~12月)。月经复潮的12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症状均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8.6±3.2)天(6~10天),有效率91.7%(11/12)。9例术后2~3个月复查阴道超声,有2例仍有小子宫憩室(分别为6mm×2mm和7mm×5mm)。结论 HSG术前可以更好地评估子宫憩室的大小。再次剖宫产、胎膜早破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的高危因素。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的有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后预防复发策略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旭 华克勤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2,共4页
宫腔镜手术是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案,反对单纯诊刮这类盲操作。宫腔镜手术术中同时行息肉切除与子宫内膜去除术能降低其复发率,并能预防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关键词 息肉 子宫内膜 复发
原文传递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旭 丁景新 +1 位作者 张梦蕾 华克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NOTES)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NOTES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和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NOTES)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NOTES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和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2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无中转开腹/经腹腹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输血病例。NOTES组患者的术后12h VAS评分显著小于LAVH组[(2.2±0.5)分vs(3.8±1.5)分,P=0.003],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显著小于LAVH组[(30.4±6.7)h vs(45.6±12.1)h,P<0.001],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小于LAVH组[(2.7±0.8)d vs(4.5±1.4)d,P<0.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行、简便、安全、有效,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更加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正常产后产妇实施Orem自护模式对心理、睡眠状况及角色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柳柳 苏菊 +3 位作者 龚丹 刘飒 莫鹤凤 张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6期4437-4439,共3页
目的探究正常产后产妇实施Orem自护模式对其心理、睡眠状况及角色转变的影响,并为该类产妇的优质护理提供循证支撑。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正常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正常产后产妇实施Orem自护模式对其心理、睡眠状况及角色转变的影响,并为该类产妇的优质护理提供循证支撑。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正常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Orem自护模式。记录两组产妇干预后1个月末的躯体症状评分、睡眠质量障碍评分及母亲角色转换优良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睡眠质量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角色转换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rem自护模式能有效改善顺产产妇的负性情绪,且能提升其睡眠质量,并促进其母亲角色的转换,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妇 OREM自护模式 心理 睡眠状况 角色转变
原文传递
定量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梦 张旭 周毓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CPA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病变部位栓塞化疗术前及术后1周相应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栓塞化疗术前VI、FI、VFI与患者血β-HCG值及PI、RI的关系。按刮宫时出血量≤100ml与>100ml分组并比较栓塞化疗术前检查时血管参数。结果:①栓塞化疗术前的VI值与血β-HCG值呈正相关(r=0.952,P<0.01),术前VI、FI、VFI与RI呈负相关(r=-0.456,r=-0.324,r=-0.298;P<0.05);②栓塞化疗术后的VI值(6.564±2.089)明显低于栓塞化疗前(11.223±2.865)(P<0.01);③刮宫术中出血量>100ml的患者栓塞化疗前的VI值(14.506±2.897)明显大于出血量≤100ml的患者VI值(8.989±2.324)(P<0.01)。结论:运用3D-CPA定量检测CSP微循环参数,其中VI值为较有价值的指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下载PDF
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综合管理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琳娜 张绍芬 +3 位作者 丁景新 郭延荣 刘晓霞 张旭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下称综合治疗)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LDAM)综合管理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4例LDAM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下称综合治疗)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LDAM)综合管理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4例LDAM患者给予综合治疗。LDAM指超声提示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中有一单径超过95 mm,或者提示有一单径线达到85~95 mm,而且同时提示子宫内另含较集中的腺肌病病灶≥2个,每个病灶直径均大于35 mm。所有患者用戈舍瑞林3.6 mg腹部皮下注射3个月后行保守性手术,术后延续使用GnRH-a 3个月,相当于第6支GnRH-a注射后28d放置LNG-IUS,并继续随访48个月,观察其疗效、月经模式及副反应。GnRH-a注射期间同时口服中药坤泰胶囊及钙尔奇D片,以减少低雌激素症状与骨量丢失。于GnRH-a治疗前后、放置LNG-IUS后第1年内每3个月和第2、3年每6个月以及第4年末分别随访1次,观察其疗效、月经模式及副反应。结果综合治疗后的12例完成随访,与治疗前相比,子宫平均体积从治疗前410.6 cm3下降到166.3 cm3,内膜厚从8.3 mm下降到6.2 m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从8.6分下降到2.9分,血红蛋白从75.0 g/L上升到142.1g/L,血清CA125从78.9k U/L下降到27.1k U/L。其月经模式趋向规则、经量减少并走向月经稀发。其中有2例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第6年已同时实施了取出LNG-IUS并置入新的LNG-IUS术。另有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8个月脱落,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后36个月取器后自然妊娠。放置宫内节育器期间主要副反应表现为脱落、卵巢囊肿、体重增加、痤疮、乳房胀痛等。结论经腹保守性手术联合GnRH-a与LNG-IUS治疗LDAM是有效、可行的长期综合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 大型 弥漫型 保守性手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长期综合管理
原文传递
石蜡包埋组织中4种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旭 易晓芳 +1 位作者 丁景新 丰有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简易有效方法。方法取我院2003年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的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上皮性卵巢癌标本20例,分别以一步法、氯化钠盐析法、酚氯仿抽提法、试剂盒法提取其DNA,然后进行电泳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简易有效方法。方法取我院2003年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的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上皮性卵巢癌标本20例,分别以一步法、氯化钠盐析法、酚氯仿抽提法、试剂盒法提取其DNA,然后进行电泳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析。结果酚氯仿抽提法所得样本DNA的产量为55.12±8.81μg,氯化钠盐析法为58.39±5.76μg,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另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酚氯仿抽提法所得样本DNA的OD260/OD280比值为1.81±0.16,氯化钠盐析法为1.84±0.1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另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酚氯仿抽提法,氯化钠盐析法所得DNA产量和质量均高于一步法和试剂盒法。结论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简便快捷,不用接触有毒的化学药品,是理想的石蜡包埋组织DNA提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聚合酶链反应 石蜡包埋组织 氯化钠盐析法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旭 华克勤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上皮性卵巢癌因难以早期发现而导致病死率高。有效的早期筛查或治疗都应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了解。传统观点认为,卵巢癌的所有亚型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BRCA基因突变且罹患隐匿输卵管癌患者的... 上皮性卵巢癌因难以早期发现而导致病死率高。有效的早期筛查或治疗都应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了解。传统观点认为,卵巢癌的所有亚型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BRCA基因突变且罹患隐匿输卵管癌患者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上皮性卵巢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伞部。研究OSE和皮质包涵囊肿(CICs)模式、两条通路模式和卵巢癌起源于输卵管模式这3种上皮性卵巢癌可能的发生发展途径,以期为早期诊疗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基因 p53 输卵管 肿瘤 腺和上皮
下载PDF
低位小肠间质瘤经阴道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毓青 谢梦 +1 位作者 张旭 周先荣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小肠间质瘤术前经阴道超声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肠间质瘤的术前经阴道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间质瘤的9例患者只有2例术前经阴道超声怀疑盆腔肿块有外科来源... 目的探讨低位小肠间质瘤术前经阴道超声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肠间质瘤的术前经阴道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间质瘤的9例患者只有2例术前经阴道超声怀疑盆腔肿块有外科来源可能。结论低位小肠间质瘤在经阴道超声声像图上与子宫肌瘤变性、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等较难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小肠间质瘤 盆腔肿块
下载PDF
人工阴道成形术中生物补片代阴道与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丽梅 丁景新 +2 位作者 张英 张旭 华克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7期541-5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阴道成形术中采用组织工程生物补片代阴道与腹腔镜下盆腔腹膜代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人工阴道成形术的MRKH患者67例,其中32例行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代阴道成形术(生物补片组),35例行... 目的:比较人工阴道成形术中采用组织工程生物补片代阴道与腹腔镜下盆腔腹膜代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人工阴道成形术的MRKH患者67例,其中32例行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代阴道成形术(生物补片组),35例行腹腔镜下盆腔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腹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和手术费用。随访患者的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阴道长度、宽度,患者及性伴侣的性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生物补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腹膜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高于腹膜组;而两组的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率分别为23.8%和24.5%,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人工阴道长度、宽度,患者及性伴侣对性生活的满意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物补片代阴道成形术与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均为有效的人工阴道成形术,均可满足性生活需要。生物补片代阴道成形术的方法更简便、手术损伤更小、恢复更快,但费用较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阴道成形术 生物补片代阴道 腹腔镜自体盆底腹膜代阴道 性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回流障碍的围术期预防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清 张旭 +1 位作者 华克勤 丁景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40-942,946,共4页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通常手术治疗包括不同程度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而盆腔淋巴结的切除常会引起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患者的生存率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完善及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通常手术治疗包括不同程度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而盆腔淋巴结的切除常会引起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患者的生存率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完善及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更应着眼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术后淋巴回流障碍是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工作中应注重预防,围术期的预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围术期淋巴回流障碍的预防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回流障碍 淋巴水肿 淋巴囊肿
下载PDF
卵巢肿瘤内部血流阻力指数与Ki67及Snail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梦 张旭 +1 位作者 周毓青 丰有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内部血流阻力指数(RI)与肿瘤组织内的Ki67及Snail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收治的住院手术卵巢肿瘤患者共96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测肿瘤内部RI,...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内部血流阻力指数(RI)与肿瘤组织内的Ki67及Snail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收治的住院手术卵巢肿瘤患者共96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测肿瘤内部RI,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36例卵巢良性肿瘤和47例卵巢上皮性癌中Ki67及Snail的表达。结果良性卵巢肿瘤内部RI显著高于卵巢上皮性癌(0.61±0.19对0.38±0.09,P<0.01)。Ki67及Snail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分别为70.2%对13.9%,55.3%对8.3%,P<0.01),且在内部血流RI<0.4的卵巢肿瘤中的表达要高于RI≥0.4者[分别为58.0%对27.3%(P<0.01),44.0%对21.2%(P<0.05)]。结论卵巢肿瘤内部血流RI与肿瘤组织内的Ki67及Snail表达有关;RI<0.4的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要大于RI≥0.4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阻力指数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学结局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凌开建 王延洲 +19 位作者 张辉 张旭 杨隽钧 罗成燕 宋斌 张文希 邓黎 陈功立 李宇迪 胡群英 陈勇 王新 张军 丁景新 任彤 康山 华克勤 向阳 程文俊 梁志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学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国内6家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1、Ⅰb2、Ⅱa1、Ⅱa2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腺鳞癌,有定期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肿瘤学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国内6家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1、Ⅰb2、Ⅱa1、Ⅱa2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腺鳞癌,有定期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包括改良经阴道辅助腹腔镜手术(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手术(完全腹腔镜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瘤生存率(DFS)等肿瘤学结局指标。结果共有674例子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改良腹腔镜组377例、完全腹腔镜组297例。(1)两组5年OS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0%,改良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完全腹腔镜组(P=0.01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包括Ⅰb1、Ⅱa1期)、病理类型(鳞癌、腺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分期:Ⅰb1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8.6%、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a1期患者的5年OS,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3.6%、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②病理类型: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鳞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6.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腺癌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1.0%、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③淋巴结转移: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无淋巴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8.6%、96.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89.3%、80.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P=0.093)。(2)两组5年DFS的比较:改良腹腔镜组、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DFS分别为94.1%、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进一步对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Ⅰb1期患者的5年DFS,改良腹腔镜组和完全腹腔镜组分别为97.0%、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腔镜手术 治疗结果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梦蕾 张旭 +1 位作者 华克勤 丁景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6-699,702,共5页
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外阴癌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局部转移风险的外阴癌患者,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IFL)是治... 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外阴癌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局部转移风险的外阴癌患者,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IFL)是治疗的标准方式。传统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近几年不断有学者提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改良式,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及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EIL),其中改良式的效果不确定,SLNB和VEIL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安全性有待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癌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
下载PDF
Sheares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奇 丁景新 +1 位作者 张旭 华克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估Sheares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Sheares阴道成形术的16例MRK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Sheares阴道成形术,术中无尿道... 目的:评估Sheares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Sheares阴道成形术的16例MRK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Sheares阴道成形术,术中无尿道或肠管损伤。手术时间为18.00~59.00min[(41.38±8.97)min],术中出血量为10.00~200.00ml[(66.25±48.23)ml],术后住院时间8~11天[(10.33±0.89)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6例均无阴道瘢痕挛缩,阴道宽度2.70cm,阴道长度8.50~10.00cm[(8.70±0.45)cm],阴道鳞化长度5.00~8.50cm[(6.90±1.12)cm]。12例患者开始性生活,性生活满意,FSFI评分23.1~26.2分[(25.8±1.2)分]。结论:Sheares阴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风险低,无体表疤痕,不需特殊组织材料等优点,并提供患者满意的性生活质量,在阴道成形术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es MRKH综合征 阴道成形术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癌肉瘤37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旭 丁景新 +5 位作者 谢梦 刁雯静 易晓芳 朱慧庭 周先荣 丰有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对37例女性生殖道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1996年-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7例女性生殖道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癌肉瘤中Ⅰ期15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 目的对37例女性生殖道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1996年-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7例女性生殖道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癌肉瘤中Ⅰ期15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2例。Ⅰ-Ⅱ期、Ⅲ-Ⅳ期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对恶性腺体和间叶组织来源、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仅对子宫癌肉瘤)、脉管浸润、p53基因表达、年龄(分<60岁和≥60岁2组)、妊娠次数(分≤4次和>4次2组)、是否化疗放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肌层浸润深度(P=0.006)、脉管浸润(P=0.046)、年龄(P=0.027)、妊娠次数(P=0.047)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对于子宫癌肉瘤,年龄(P=0.033)和肌层浸润深度(P=0.027)与预后有关。对于所有癌肉瘤,淋巴结转移(P=0.022)和p53基因表达(P=0.032)与预后有关。结论女性生殖道癌肉瘤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年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妊娠次数及p53基因表达等有关。加强对绝经后妇女的妇科超声普查对早发现生殖道癌肉瘤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氨甲环酸注射液与注射用血凝酶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止血效果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旭 赵宇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注射液和注射用血凝酶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宫颈癌Ⅰb1期患者分成氨甲环酸组(20例)和注射用血凝酶组(20例)。注射用血凝酶组于术前1天晚、术前1 h、15 min各肌肉注射1 kU;氨甲环酸注射液组...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注射液和注射用血凝酶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宫颈癌Ⅰb1期患者分成氨甲环酸组(20例)和注射用血凝酶组(20例)。注射用血凝酶组于术前1天晚、术前1 h、15 min各肌肉注射1 kU;氨甲环酸注射液组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2 h时各静脉滴注1 g。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量(H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P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注射液组术中出血量小于注射用血凝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b与术前相比均减少,但氨甲环酸注射液组减少量小于注射用血凝酶组(P<0.05)。氨甲环酸注射液组术后FD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注射用血凝酶组术后FDP较术前升高(P<0.05)。注射用血凝酶组术后PLT少于术前(P<0.05)。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术中止血效果优于注射用血凝酶,能有效减少宫颈癌根治手术术中出血量,并可能有潜在的预防DI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氨甲环酸 血凝酶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及价值
18
作者 张旭 华克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2-605,共4页
几十年来,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在内的分期手术或减瘤术一直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标准手术方式。但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未完成生育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亦不断增加。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准... 几十年来,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在内的分期手术或减瘤术一直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标准手术方式。但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未完成生育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亦不断增加。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准手术治疗让女性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年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 sparing surgery,FSS)日渐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双侧附件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分期手术 患者数量 微创手术 减瘤术 常规标准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孕22周合并巨大卵巢囊肿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梅 丁景新 +1 位作者 张旭 华克勤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病例报告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尽管,在循证医学层面,病例报告的循证级别并不高,只是单个患者的临床情况介绍,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对于少见病例来说,病例报告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论文形式。通过病例报告,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 病例报告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尽管,在循证医学层面,病例报告的循证级别并不高,只是单个患者的临床情况介绍,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对于少见病例来说,病例报告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论文形式。通过病例报告,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少见病例的临床特点,当遇到同样的病例时,在诊断和治疗上能有所借鉴和参考。国际上很多学术机构都设有专门的少见病例协作组,通过对少见病例的重视,不断积累病例和汇总分析,可以发现少见病例的规律性和特点,进而形成诊治的共识。其实,对很多疾病的认识和研究都是从病例报告开始的,例如AID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和甲型H1N1禽流感等。因此,病例报告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巨大卵巢囊肿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腹腔镜 病例报告 少见病例 临床特点 学术论文
原文传递
6例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荣华 张旭 +1 位作者 陈晓军 王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分析MELF(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浸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子宫内膜癌伴有MELF浸润病理类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EL... 目的 分析MELF(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浸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子宫内膜癌伴有MELF浸润病理类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ELF浸润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43~67岁,中位年龄56.5岁,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阴道异常排液为主。1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合并透明细胞癌ⅠB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ⅠB期;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ⅢC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ⅣB期。其中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脉管内转移。术后随访5~29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MELF浸润多见于较晚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多伴有淋巴结侵犯。存在MELF浸润的子宫内膜癌应尤其注意是否存在脉管累及及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F浸润 子宫内膜样癌 淋巴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