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2
1
作者 谢灼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共12页
鉴于流体 -固体两相流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Euler坐标系下流体相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以及流体 -颗粒双流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 ;对相间耦合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介绍 ,特别是对能... 鉴于流体 -固体两相流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Euler坐标系下流体相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以及流体 -颗粒双流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 ;对相间耦合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介绍 ,特别是对能详细描述多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颗粒离散单元法在流体 -固体两相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评述各模型的优缺点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固两相流 耦合 颗粒间相互作用 离散单元法 化工过程 流体力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158
2
作者 刘映霞 杨扬 +19 位作者 黄凤鸣 王福祥 袁静 王召钦 李金秀 李建明 冯程 王力非 彭凌 陈莉 秦宇豪 赵丹丹 谭曙光 尹路 徐军 周丛照 蒋澄宇 刘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8-269,共12页
Ⅱ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来自中国深圳早期的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可用于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 Ⅱ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来自中国深圳早期的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可用于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所有12例2019-n Co V感染患者均发展为肺炎,其中一半患者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最常见的生化指标异常是低白蛋白(albumin, ALB)血症、淋巴细胞(lymphocytes, LYM)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NEU)百分比降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升高,以及CD8细胞计数降低.从患者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检测到的2019-n Co V病毒滴度与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ALB,LYM, LYM(%), LDH, NEU(%)和CRP的水平与急性肺损伤程度高度相关.年龄、病毒滴度、肺损伤评分和血液生化指标(ALB, CRP, LDH, LYM(%), LYM及NEU(%))可能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此外, 2019-n Co V感染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病毒滴度和肺损伤程度线性相关.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提出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药物或可作为治疗2019-n Co V感染的潜在药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nCoV 血管紧张素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基于FDM的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0
3
作者 唐通鸣 +3 位作者 邓佳文 钱素艳 李志扬 黄明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8-230,234,共4页
熔融沉积制造(FDM)技术是3D打印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为便于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解释了FDM的工作原理,概括了FDM用成型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FDM技术的应用领域,总结了FD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成果,分析了FDM技术存在的缺陷... 熔融沉积制造(FDM)技术是3D打印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为便于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解释了FDM的工作原理,概括了FDM用成型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FDM技术的应用领域,总结了FD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成果,分析了FDM技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对FDM打印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M 3D打印 成型材料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被引量:91
4
作者 付融冰 杨海真 +1 位作者 顾国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9,共6页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不同植物以及无植物潜流水平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有植物和无植物湿地的差别不明显;湿地基质中不同空间位置的微生物数量各不相同,一般上层多于下层;...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不同植物以及无植物潜流水平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有植物和无植物湿地的差别不明显;湿地基质中不同空间位置的微生物数量各不相同,一般上层多于下层;在湿地运行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湿地基质中会逐渐形成数量和活性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分析了人工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与BOD5及TN的去除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作用是去除它们的重要途径;基质微生物数量与TP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明显。测定了湿地基质硝化速率,其硝化能力与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水平湿地 基质微生物 净化效果 相关性 硝化作用
下载PDF
人工湿地脱氮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3
5
作者 付融冰 +1 位作者 顾国维 杨海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5-1390,共6页
简述了人工湿地脱氮模型。各种形态的氮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可以通过氨的挥发、植物吸收、介质沉淀吸附以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等过程被去除。讨论了各脱氮途径对人工湿地脱氮的贡献,在大多数人工湿地的pH条件下,湿地地面氨挥发可以忽略... 简述了人工湿地脱氮模型。各种形态的氮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可以通过氨的挥发、植物吸收、介质沉淀吸附以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等过程被去除。讨论了各脱氮途径对人工湿地脱氮的贡献,在大多数人工湿地的pH条件下,湿地地面氨挥发可以忽略,湿地植物叶片氨挥发量尚不清楚。湿地介质的直接吸附是短期的。植物在湿地脱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一般认为植物直接吸收和存储只占湿地脱氮的一小部分,一般低于30%。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人工湿地脱氮的最主要的形式。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溶解氧,pH和温度。大多数人工湿地的pH适合硝化作用,溶解氧和温度对湿地硝化作用的影响最大。温度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而且可以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植物吸收 硝化/反硝化作用 溶解氧 PH 温度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72
6
作者 付融冰 杨海真 +1 位作者 顾国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作者研究了潜流水平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湿地进水TN负荷与出水TN负荷去除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TN去除率也升高,停留时间为4d时,芦苇湿地和菖蒲湿地的脱氮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从... 作者研究了潜流水平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湿地进水TN负荷与出水TN负荷去除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TN去除率也升高,停留时间为4d时,芦苇湿地和菖蒲湿地的脱氮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从脱氮效果看,芦苇湿地的略好于菖蒲湿地的,有植物系统明显好于无植物系统。在进水NO-2-N浓度小于0.062mg/L、N-3O-N浓度小于1.982mg/L的情况下,无论是连续运行还是间歇运行,大多数情况下,出水浓度都分别低于0.631mg/L和1.00mg/L,两者一般不会有较大的积累。试验分析了湿地脱氮的途径,微生物硝化/反硝化是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存储仅占湿地总氮去除量的10%左右,但是植物的存在间接地影响湿地脱氮的其它途径,对提高湿地氮去除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水平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脱氮 硝化/反硝化 水生植物
下载PDF
核桃感官和营养品质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82
7
作者 潘学军 文娥 +2 位作者 李琴琴 王建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198,共4页
为从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获得核桃的品质信息,按照GB/T 20398—2006和GB/T5009—2003中的方法测定核桃资源的外观品质和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及N、P、K、S、Ca、Mg、Fe、Mn、Zn、Cu、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核桃品质进行分析。... 为从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获得核桃的品质信息,按照GB/T 20398—2006和GB/T5009—2003中的方法测定核桃资源的外观品质和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及N、P、K、S、Ca、Mg、Fe、Mn、Zn、Cu、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核桃品质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5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的80.83%;第1、2主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46.21%,对应的指标为出仁率、壳厚、单果质量、横径、矿质元素Ca、Cu,显示出对核桃品质评价非常质量要;聚类分析将13个核桃样品分成3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核桃样品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膳食资源
下载PDF
轴流桨搅拌槽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5
8
作者 侯拴弟 +1 位作者 王英琛 施力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6,共7页
利用k -ε湍流模型预测了搅拌槽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宏观速度场 ,模型成功预测了搅拌槽内速度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受搅拌桨槽径比影响较大 .对单层搅拌桨 -槽体系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 利用k -ε湍流模型预测了搅拌槽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宏观速度场 ,模型成功预测了搅拌槽内速度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受搅拌桨槽径比影响较大 .对单层搅拌桨 -槽体系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场差别很大 ,在挡板以前区域 ,轴向流动较强 ,在整个r -z断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循环 ;而在挡板后面区域 ,流体在桨叶安装位置高度附近转向轴心流动 ,槽体上半部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域 ,且二次循环区域内流体以向下流动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湍流运动 数值模拟 轴流浆 三维流场
下载PDF
重庆高速公路现役营运隧道渗漏水病害统计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4
9
作者 邹育麟 何川 +2 位作者 周艺 傅家鲲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3,101,共9页
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依据对隧道区域分布、隧道长度、渗漏水病害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选取了14座典型渗漏水病害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就裂缝的... 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依据对隧道区域分布、隧道长度、渗漏水病害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选取了14座典型渗漏水病害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就裂缝的几何形态和闭合度,渗漏水的形式以及渗漏部位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并就地下水、衬砌裂缝以及渗漏水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对隧道地勘、设计、施工等资料的统计,结合现场调研的情况,认为导致重庆地区现役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原因主要有4点:不良地质条件、施工因素、防排水设施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等。研究成果对于开展重庆地区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防治与营运期间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或全国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统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渗漏水病害 统计分析 营运隧道 衬砌裂缝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半数致死量及其计算方法概述 被引量:68
10
作者 顾兵 +2 位作者 李玉萍 余日跃 王心如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7-508,511,共3页
关键词 半数致死量 毒性参数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及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杨莉 王梅 +13 位作者 潘缉圣 陈香美 李文歌 王笑云 赵卫红 余香宝 毛惠娟 胡建明 顾勇 薛骏 施雪枫 姚建 王一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评价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59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程度:血红蛋白(Hb)60~9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0.18~0.27,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右旋... 目的 评价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59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程度:血红蛋白(Hb)60~9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0.18~0.27,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及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铁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生化指标,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1)共136例完成本研究,其中静脉组70例、口服组6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EPO用量相匹配。(2)治疗8周时,静脉组Hb及Hct显著升高,分别上升(25.5±18.7)%和(28.9±21.1)%,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12.0±16.8)%和(16.7±22.5)%],P<0.001。(3)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铁蛋白(SF)与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静脉组升高幅度[SF(316.0±398.0)%,TSAT(89.7±99.0)%】明显高于口服组[SF(157.0±454.0)%,TSAT(35.2±57.0)%】,P<0.001。(4)治疗8周后静脉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钾较治疗前升高,白蛋白由(36.9±5.2)g/L升至(39.3±5.9)g/L,血清钾由(4.8±0.8)mmol/L升至(5.1±0.9)mmol/L,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WBC及其它生化指标均相近。(5)静脉组4例有不良反应,1例出现药物相关皮疹,停药后消失,1例轻微心悸,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 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 静脉给药
原文传递
北京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毛保华 +2 位作者 刘明君 陈金川 郭继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6期11-20,共10页
以北京2005年出行调查数据中部分老年人个体出行行为信息为对象,分析比较了老年人个体出行行为与19~60岁的对比群体在出行率、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出行方式及出行目的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了老年人出行行为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以北京2005年出行调查数据中部分老年人个体出行行为信息为对象,分析比较了老年人个体出行行为与19~60岁的对比群体在出行率、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出行方式及出行目的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了老年人出行行为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比较了城八区与远郊区县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差异,研究了老年人基于家的出行链的出行特征与出行行为属性.研究表明,61~65岁年龄段老年人出行特征与对比人群的19~60岁年龄段差异不大,老年人出行率略低于对比人群,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机动化水平明显低于对比人群;老年人出行距离随年龄急剧下降,性别、有无配偶、家庭结构等因素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出行行为 行为分析 出行调查
下载PDF
“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2
13
作者 李红霞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Thick Translation"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探究了该术语产生的渊源及其对翻译界产生的影响,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Thick Translation"所做的一些前期研究,探讨了该术语... "Thick Translation"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探究了该术语产生的渊源及其对翻译界产生的影响,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近20年来有关"Thick Translation"所做的一些前期研究,探讨了该术语在国内的翻译类型、前期研究特点,分析了其在国内外翻译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以期为当代中国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CK TRANSLATION 翻译类型 特点 发展与动向
原文传递
重庆岩溶地区季节性富水营运隧道渗漏水病害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59
14
作者 邹育麟 何川 +2 位作者 何聪 汪波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7,45,共11页
文章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选取了15座渗漏病害比较严重的隧道进行归纳统计分析,依据其区域分布特征,得出了隧道渗漏水病害同岩溶地貌,以及季节性降水存在... 文章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选取了15座渗漏病害比较严重的隧道进行归纳统计分析,依据其区域分布特征,得出了隧道渗漏水病害同岩溶地貌,以及季节性降水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秀山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渗漏水病害特征、致灾机制,以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重庆岩溶地区隧道渗漏水病害在空间里程上呈带状分布、时间上具有延续性、隧址区岩溶水呈动态变化、与不良地质段在里程上分布基本一致,且隧道周围水环境与暗河存在间断性联系等典型病害特征;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储水型构造,致使其在不同时期存在三种不同工作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高水压工作状态、低水压工作状态的相互转换;渗漏水病害是隧址区内外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同其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因素,以及防排水设施施工质量和营运期间的失效性等有关。实践检验表明,对于岩溶地区季节性富水营运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治理区段,应以"排为主,堵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渗漏水 病害特征 致灾机制 治理措施
下载PDF
苦荞麦麸皮中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周源 +2 位作者 王转花 杨斌 马文丽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7-220,共4页
选用山西黑苦荞的麸皮为原料 ,用 70 %乙醇加热提取其中的类黄酮物质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 (L SOD)的活性及不同环境条件对L SOD活性的影响。苦荞麦麸皮提取物中的类黄酮 (TBF)含量为 8.1% ;在 35 0nm处有一个... 选用山西黑苦荞的麸皮为原料 ,用 70 %乙醇加热提取其中的类黄酮物质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 (L SOD)的活性及不同环境条件对L SOD活性的影响。苦荞麦麸皮提取物中的类黄酮 (TBF)含量为 8.1% ;在 35 0nm处有一个特征吸收峰 ;其L SOD活性为 6 6 0U/mg。TBF中L SOD活性的最适温度在 40℃左右 ;最适 pH为 8.0左右 ;在 80℃条件下仍可保持 87%的活性 ;并且在碱性范围内的稳定性高于人血红细胞SOD。在一定浓度的Cu2 + 、Mg2 + 和Cd2 + 存在下 ,其L SOD活性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明苦荞麦麸皮中的类黄酮物质有较强的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类超氧化物歧化酶 苦荞麦麸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重气扩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16
作者 魏利军 +1 位作者 胡世明 吴宗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34,共9页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常形成比空气重的气云 ,国外已开发了大量不同复杂程度的重气扩散模型 ,其中数值模拟已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本文综述了重气扩散的湍流模型 ;还描述了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及其准确性 ;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常形成比空气重的气云 ,国外已开发了大量不同复杂程度的重气扩散模型 ,其中数值模拟已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本文综述了重气扩散的湍流模型 ;还描述了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及其准确性 ;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气扩散 数值模拟 湍流 CFD 流体力学 涡粘性 模型 雷诺应力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 泄漏事故
下载PDF
2016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4
17
作者 陈江 齐小娟 +4 位作者 陈莉莉 孙亮 廖宁波 章荣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浙江省34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相关信息,并在其中101家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浙江省34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相关信息,并在其中101家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2016年浙江省共监测报告腹泻病例49 774例,病例数以5~10月较为集中,占总病例的68.06%;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可疑食物中以水产及其制品占比最大,其次为肉与肉制品;≤5岁及26~35岁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物分别以乳与乳制品和水产及其制品最为常见。采集食源性样本43 386份,检出阳性病原体4 002株,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 978株、沙门菌1 102株、诺如病毒65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28株和志贺菌39株。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0%和4.56%。3月(诺如病毒)、8月(副溶血性弧菌)、11月(诺如病毒)有检出高峰。结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具有年龄、职业和季节性分布特点,应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积极开展针对性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致病菌 哨点医院 食品安全 腹泻
原文传递
病例交叉设计 被引量:42
18
作者 詹思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病例交叉设计 流行病学 研究
原文传递
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王华树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9,共6页
随着语言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术语管理在翻译质量控制和翻译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术语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对比分析了传统和现代的术语管理模式,以典型的多语种翻译项目为例,详细论述了翻译项目管理中... 随着语言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术语管理在翻译质量控制和翻译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术语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对比分析了传统和现代的术语管理模式,以典型的多语种翻译项目为例,详细论述了翻译项目管理中术语管理的流程、策略、方法及工具等,旨在为今后面向应用的术语研究和术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服务 术语管理 翻译项目 翻译质量 语言资产
原文传递
褐煤腐植酸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0
作者 李艳红 庄锐 +4 位作者 赵文波 王平艳 夏举佩 李国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47-3157,共11页
综述了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的方法、腐植酸结构、组成以及生产腐植酸磷肥的研究进展。预处理褐煤可提高腐植酸的萃取率,但需要解决其经济性问题。常用气相渗透压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表观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和流动场流分离技术测定相对... 综述了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的方法、腐植酸结构、组成以及生产腐植酸磷肥的研究进展。预处理褐煤可提高腐植酸的萃取率,但需要解决其经济性问题。常用气相渗透压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表观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和流动场流分离技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是研究热点。腐植酸的超分子结构是由小分子簇形成。腐植酸主要由芳香酸和酚组成,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是研究腐植酸组成的主要方法,为避免极性化合物的影响,实验时常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电泳法常被称作腐植酸的指纹信息,用做腐植酸分类。腐植酸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受p H值影响较大,腐植酸-金属-磷酸盐络合物是腐植酸磷肥的主要成分,可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增加植物吸收磷的有效性,是腐植酸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腐植酸 肥料 磷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