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廖健 边志远 +3 位作者 文玲 王建超 农国勇 田玉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总结有关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从而治疗SAP的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且缺...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总结有关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从而治疗SAP的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且缺乏统一有效的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因此,今后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参考文献3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 核因子ΚB 微循环障碍 安胰颗粒 清胰汤 大黄 黄芩
下载PDF
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ET/NO、TXA2/PGI2平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廖健 文玲 +4 位作者 边志远 王建超 农国勇 田玉玲 雷力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ET/NO、TXA2/PGI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重症胰腺炎)组、IL-10(白介素10)组、安胰颗粒组。每组于3、6、12 h 3个时间点检测大鼠胰腺组织ET、NO、TXA2、P...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ET/NO、TXA2/PGI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重症胰腺炎)组、IL-10(白介素10)组、安胰颗粒组。每组于3、6、12 h 3个时间点检测大鼠胰腺组织ET、NO、TXA2、PGI2的OD值,分别计算出ET/NO与TXA2/PGI2比值作均数对比。结果:胰腺组织病理: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胰腺小叶增宽,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出现点状坏死,但均较SAP组病变程度轻。正常对照组与安胰颗粒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在3 h的ET/NO比值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1),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IL-10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在3 h的ET/NO比值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 h无明显差异(P>0.05)。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ET/NO比值均数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安胰颗粒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在3 h的TXA2/PGI2比值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1),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IL-10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在3 h的TXA2/PGI2比值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 h无明显差异(P>0.05)。安胰颗粒组与IL-10组相比,大鼠胰腺组织TXA2/PGI2比值均数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胰颗粒能有效纠正ET/NO、TXA2/PGI2平衡,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胰颗粒 重症胰腺炎 ET/NO TXA2/PGI2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安胰颗粒对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iNOS、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文玲 边志远 +3 位作者 廖健 尹胡海 田玉玲 雷力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43-2048,共6页
目的探究安胰颗粒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iNOS、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L-10干预组、安胰颗粒组(8 g/kg)。给药组预给药3 d,左旋精氨酸诱导SAP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目的探究安胰颗粒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iNOS、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L-10干预组、安胰颗粒组(8 g/kg)。给药组预给药3 d,左旋精氨酸诱导SAP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胰腺NF-κ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iNOS、COX-2表达。结果左旋精氨酸诱导SAP模型3、6、12 h后,模型组胰腺组织NF-κB mRNA、iNOS及COX-2表达均升高(P<0.01);经IL-10及安胰颗粒干预后,NF-κB mRNA、iNOS及COX-2表达降低(P<0.05);安胰颗粒组与IL-10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胰颗粒能有效抑制NF-κB mRNA、iNOS及COX-2的表达,是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胰颗粒 重症急性胰腺炎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医药从“瘀”论治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杰 银艳桃 +3 位作者 雷力民 林寿宁 王建超 廖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62-66,共5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一种发病急、演变快、并发症多等特点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微循环障碍贯穿着AP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文对AP从西医微循环障碍结合中医"血瘀"立论的角度解...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一种发病急、演变快、并发症多等特点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微循环障碍贯穿着AP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文对AP从西医微循环障碍结合中医"血瘀"立论的角度解读AP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拟为临床工作者更好的管理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瘀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血塞通对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的炎症、微循环以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杰 银艳桃 +4 位作者 王建超 廖健 徐粤娟 邓鑫 雷力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疗程为7 d。在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检测血常规、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胰酶、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评价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7 d后血常规、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胰酶、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7 d后观察组血常规、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胰酶、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疗效颇佳,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抑制胰酶分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急性胰腺炎 炎症 微循环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MMP-2、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健 宋雷 +4 位作者 王建超 文玲 边志远 邓鑫 雷力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50、100、200μmol/L的蛇床子素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50、100、200μmol/L的蛇床子素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活力;克隆平板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细胞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200μmol/L蛇床子素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细胞中MMP-2、MMP-9蛋白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人肝癌SMMC-772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邓鑫 银艳桃 +4 位作者 宋杰 王建超 文彬 廖健 雷力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行TACE治疗的患者117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行TACE治疗的患者117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记录患者近期疗效指标,包括肿瘤疗效、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细胞免疫功能及甲胎蛋白等指标,通过门诊、住院或者电话随访入组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细胞免疫功能及甲胎蛋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57.58%、34.85%,对照组患者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43.14%、23.53%,两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后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能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细胞免疫功能、甲胎蛋白指标,延长生存时间,这可能与该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调亡,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提高患者免疫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边志远 廖健 +2 位作者 文玲 田玉玲 雷力民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微循环障碍是急性胰腺炎(A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细胞因子的改变、胰腺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钙离子超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胰腺的微循环障碍。中医学认为"热毒血瘀互结"是其主要病机,研究表明,中... 微循环障碍是急性胰腺炎(A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细胞因子的改变、胰腺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钙离子超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胰腺的微循环障碍。中医学认为"热毒血瘀互结"是其主要病机,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减轻AP微循环障碍,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取得较好疗效。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P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参考文献4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障碍 病因病机 热毒 血瘀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安胰颗粒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杰 廖健 +2 位作者 王建超 杨文 雷力民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安胰颗粒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疗效。方法:将SAP并发ALI患者60例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安胰颗粒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疗效。方法:将SAP并发ALI患者60例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胰颗粒+麻杏石甘汤。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检测血氧分压与吸氧浓度的比值(PaO_(2)/FiO_(2)),同时检测患者静脉血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WBC均降至正常(P<0.01),CRP、TNF-α、IL-6含量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安胰颗粒联合麻杏石甘汤能有效抑制SAP并发AL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促进恢复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肺损伤 安胰颗粒 麻杏石甘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颜凡棋 覃燕琼 +3 位作者 姚春栉 刘体勤 廖健 张青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CBM及PubMed,检索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汤剂联合西...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CBM及PubMed,检索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可提高SAP患者临床疗效[RR=1.19,95%CI(1.13,1.25),P<0.05];使CPIS评分更低[MD=-1.03,95%CI(-1.59,-0.48),P<0.05],NIHSS评分更低[MD=-4.31,95%CI(-5.56,-3.06),P<0.05];治疗后IL-6值水平更低[MD=-12.59,95%CI(-17.37,-7.8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无明显差异[RR=0.87,95%CI(0.32,2.32),P=0.78>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SAP在疗效上优于单纯西药,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受于纳入文献证据强度的限制,尚需更多高级别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药汤剂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超 银艳桃 +5 位作者 廖健 朱晓伟 侯太源 文彬 梁健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1-194,22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天然牛磺酸(NT)对肝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NT抑制肝细胞炎性状态、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T低剂量组(0.3 g/kg)、NT中剂量组(0.6 g/kg)、NT高剂量组... 目的通过观察天然牛磺酸(NT)对肝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NT抑制肝细胞炎性状态、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T低剂量组(0.3 g/kg)、NT中剂量组(0.6 g/kg)、NT高剂量组(0.9 g/kg),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正常喂养;模型组与NT各组大鼠均给予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3 m L/kg造模,首次剂量5 m L/kg,2次/w,共注射6 w,并饲以高脂饲料;NT各组在造模的同时予天然牛磺酸灌胃,连续给药6 w;实验结束时,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计算肝体系数,检测大鼠肝功能(ALT、AST、TBIL及ALB)、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IV-C及LN)、血清TNF-α水平及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T低剂量组肝体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肝体系数明显降低;NT各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显著改善,血清TNF-α水平及肝脏组织中TNF-α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NT能维持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相关因子表达,降低炎性介质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牛磺酸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藏象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木生 廖健 +3 位作者 曹笑 易艳兰 雷力民 张永全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977-2980,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效果。本文基于中医藏象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效果。本文基于中医藏象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和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藏象理论 病因病机 湿邪
下载PDF
抗病毒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146例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超 银艳桃 +4 位作者 文彬 赵晓芳 廖娟 廖健 邓鑫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2-2435,共4页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对照组采用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抗病毒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扶正化...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对照组采用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抗病毒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2周。比较各项指标在治疗48周、72周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的变化,肝功能包括TBIL、ALB、ALT、AST;肝纤四项包括HA、PCⅢ、Ⅳ-C、LN;凝血功能包括PT、APTT、TT、FIB;并检测血清AFP、PLT、HBV DNA、乙肝e抗原;肝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肝组织病理检测慢性肝炎Knodell HAI评分、Ishak纤维化评分。结果:最终筛选出对照组患者105例,观察组患者146例。在48、72周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指标、肝纤维化、AFP、门脉宽度、脾脏厚度及肝组织病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慢性肝炎Knodell HAI评分中肝小叶活动度在治疗前后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抗病毒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瘀血阻络证患者较单纯使用抗病毒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抑制HBV DNA,还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控制肝纤维化发展及防治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