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对正常和内毒素化大鼠脾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莉 杜俊蓉 +7 位作者 蔡绍晖 朱玲 小波 陈淑杰 唐琼 包定元 长谷川 高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6-348,共3页
从分子免疫水平探讨了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AP)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表明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对体外正常大鼠脾细胞分泌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内毒素诱导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 从分子免疫水平探讨了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AP)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表明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对体外正常大鼠脾细胞分泌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内毒素诱导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IL-6、TNFα有显著抑制作用。对IL-2 的分泌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均表现促进作用。显示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对细胞因子的分泌可产生双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巴多斯芦荟多糖提取物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芦荟多糖抗突变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董彩婷 杨青 +2 位作者 肖元梅 小波 王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 研究芦荟多糖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观察芦荟多糖在体内和体外的抗突变作用。结果 芦荟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微核率 (分别为 17.6‰、2 1.8... 目的 研究芦荟多糖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观察芦荟多糖在体内和体外的抗突变作用。结果 芦荟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微核率 (分别为 17.6‰、2 1.8‰、31.4‰ )和精子畸形率 (分别为 30 .42‰、32 .15‰、41.33‰ )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 (环磷酰胺组 ,P<0 .0 0 5 )。体外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在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为 2 2 .5 %、14.8%、10 .2 5 %,与阳性对照组 (丝裂霉素组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但在低剂量组其作用最为明显 ,抑制率达到78.5 %。结论 芦荟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丝裂霉素所诱导的突变性 ,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抗突变性 微核 染色体畸变 精子畸形
下载PDF
巴巴多斯芦荟多糖对内毒素化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莉 包旭 +2 位作者 小波 蔡绍晖 长谷川高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研究巴巴多斯芦荟多糖 (AP)对内毒素化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高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的影响。方法 各试验组动物连续 30d灌胃 ,给予不同剂量AP ,于试验开始的第 2 0天起连续 10d腹腔注射K0 3肺炎杆菌内毒素 (LPS 5 0 μ... 目的 研究巴巴多斯芦荟多糖 (AP)对内毒素化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高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的影响。方法 各试验组动物连续 30d灌胃 ,给予不同剂量AP ,于试验开始的第 2 0天起连续 10d腹腔注射K0 3肺炎杆菌内毒素 (LPS 5 0 μg·kg-1)诱发大鼠高过氧化脂质产生 ;对照组均采用生理盐水。测定各试验组动物血清及肝组织中LPO的体内代谢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 ,以血清及肝组织MDA水平为指标 ,评价口服AP预防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 口服AP 10 μg·kg-1和 5 0 μg·kg-1均能显著降低内毒素化少龄大鼠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LPO的水平。结论 AP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巴多斯芦荟多糖 内毒素 过氧化脂质 肝组织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3种乌头类中药在大鼠体内外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28
4
作者 韩屾 吕雷 +4 位作者 王汉蓉 陈波 彭成 王莉 小波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考察几种常见乌头类中药的神经毒性。方法采用体内、外给药的方法,大鼠连续90 d经口给予生川乌和生草乌,检测其对大鼠神经行为、血液、血液生化及脑组织的影响;采用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对... 目的考察几种常见乌头类中药的神经毒性。方法采用体内、外给药的方法,大鼠连续90 d经口给予生川乌和生草乌,检测其对大鼠神经行为、血液、血液生化及脑组织的影响;采用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对神经细胞的体外毒性。结果经口给予生川乌和生草乌后,大鼠的神经行为、血液与血液生化指标无变化,脑组织检查未见异常;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生川乌、生草乌及生附子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毒性强度为生草乌>生川乌>生附子。结论乌头类中药在大鼠整体动物试验中未见神经毒性作用,但在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中,表现出神经毒性,这可能与血脑屏障及体内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中药 神经毒性 神经元 生草乌 生川乌 生附子
下载PDF
中药新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和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小波 韩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3-1358,共16页
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是药物的三大基本要求,中药也不例外。在当前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药也迎来发展的崭新时代。面对中药悠久的文化沉淀、现代药理毒理学、当代相关国际技术法规以及人们对药物安全性的期待,如何科... 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是药物的三大基本要求,中药也不例外。在当前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药也迎来发展的崭新时代。面对中药悠久的文化沉淀、现代药理毒理学、当代相关国际技术法规以及人们对药物安全性的期待,如何科学合理地研究评价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已成为中药研发的一个关键。本文主要阐述当前中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技术要求,重点分析复方中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技术难点与特点。结合笔者对药物安全性研究和评价的认识与实践,对中药安全性研究和评价的技术要求和重点关注领域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中药 毒性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被引量:15
6
作者 严光焰 卜迁 小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通过对当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尤其是针对过敏反应的评价方法的阐述,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代谢组学 蛋白组学
下载PDF
肾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小波 王瑞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就肾茶对于正常小鼠有无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中剂量(5g/kg、10g/kg)肾茶能够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NK细胞活性,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数目... 本文就肾茶对于正常小鼠有无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中剂量(5g/kg、10g/kg)肾茶能够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NK细胞活性,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数目。但高剂量(20g/kg)肾茶却无此作用。肾茶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无影响。总之,适宜剂量的肾茶能够全面提高正常小鼠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巴巴多斯芦荟多糖对内毒素化大鼠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莉 小波 +2 位作者 蔡绍晖 朱亮锋 长谷川高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1-272,275,共3页
目的 :研究巴巴多斯芦荟多糖 (AP)对内毒素化大鼠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 2 50 μg·kg- 1 和连续 7天每天一次腹腔注射 50 μg·kg- 1 K0 3肺炎杆菌内毒素 (LPS) ,建立大鼠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 :研究巴巴多斯芦荟多糖 (AP)对内毒素化大鼠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 2 50 μg·kg- 1 和连续 7天每天一次腹腔注射 50 μg·kg- 1 K0 3肺炎杆菌内毒素 (LPS) ,建立大鼠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以通过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菊糖肾清除率评价静脉及连续腹腔注射AP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肾衰的保护作用。结果 :静脉注射AP 2 5mg·kg- 1 可使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菊糖肾清除率的下降由 30 1 3 %恢复到2 1 36 % ;腹腔注射AP 2 5mg·kg- 1 、1 0mg·kg- 1 均可显著降低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升高 (P <0 0 1、P <0 .0 5)。结论 :AP对K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蔡多糖 内毒素 肾功能衰竭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锌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小波 王瑞淑 吴兆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研究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于 D M E M 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实验设置4 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0 μmol/ L、25 μmol/ L及50 μmol/ L Zn2... 目的 研究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于 D M E M 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实验设置4 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0 μmol/ L、25 μmol/ L及50 μmol/ L Zn2 + 3 个剂量组,采用3 H Td R 参入法确定成骨细胞在不同时点 D N A 的合成状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3 H脯氨酸参入法测定胶原蛋白的合成;采用酶动力学和放免方法分别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结果 3 个锌剂量组细胞3 H Td R 掺入量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 μmol/ L 及50 μmol/ L Zn2 + 可以促进成骨细胞从 G0/ G1 期向 S期转化。3 个锌剂量组胶原蛋白、骨钙素的合成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锌能够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锌对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7
10
作者 小波 王瑞淑 王航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了研究锌对大鼠成骨细胞膜Ca2+ -ATP酶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设对照组和3个补锌组。采用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膜Ca2+ -ATP酶和Na+ ,K+ -ATP酶活性,以研究Zn2+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蛋白激酶C或钙调素特异性抑制剂对Z... 为了研究锌对大鼠成骨细胞膜Ca2+ -ATP酶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设对照组和3个补锌组。采用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膜Ca2+ -ATP酶和Na+ ,K+ -ATP酶活性,以研究Zn2+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蛋白激酶C或钙调素特异性抑制剂对Zn2+ 诱导的成骨细胞膜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2+ 可以显著提高成骨细胞膜Ca2+ -ATP酶活性,但对Na+ ,K+ -ATPase活性无影响;钙调素特异性抑制剂R24571对Zn2+ 诱导的Ca2+ -ATPase活性无影响,钙调素对膜Ca2+ -ATP酶基础活性也无激活作用;蛋白激酶C特异性抑制剂三氟拉嗪可使Zn2+ 诱导的Ca2+ -ATP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因此,锌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介导调节成骨细胞膜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ATP酶 成骨细胞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锌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小波 王瑞淑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5-278,共4页
锌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以参与遗传物质的构成、锌依赖核酸酶、锌结合蛋白这3种主要形式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而且这一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 表达 微量元素 锌依赖核酸酶
下载PDF
胃食管分层缝合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光明 小波 +1 位作者 廖代祥 刘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分层缝合或全层内翻吻合法,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722例被临床确诊的Ⅰ或Ⅱ(Ⅱa和Ⅱb)期食管癌患者,从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有235例采用胃食管分层缝合,从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有487例患者...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分层缝合或全层内翻吻合法,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722例被临床确诊的Ⅰ或Ⅱ(Ⅱa和Ⅱb)期食管癌患者,从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有235例采用胃食管分层缝合,从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有487例患者采用全层内翻吻合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4个月内的随访资料,特别是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分层缝合与全层内翻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0.85%(2/235)和5.1%(25/487)、6%(28/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食管分层缝合明显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优于传统的器械或手工行全层内翻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分层缝合 吻合口瘘/狭窄
下载PDF
锌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小波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5,共4页
锌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也可以诱导凋亡。在凋亡调控网络中,锌具有多个作用位点。锌能够阻断Ca2+凋亡信号的传统导系统、影响蛋白激酶C信号系统以及抑制核酸内切酶,从而调控细胞凋亡。锌在细胞凋亡调控... 锌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也可以诱导凋亡。在凋亡调控网络中,锌具有多个作用位点。锌能够阻断Ca2+凋亡信号的传统导系统、影响蛋白激酶C信号系统以及抑制核酸内切酶,从而调控细胞凋亡。锌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具有特殊地位,需采用全面凋亡指标体系深入研究Zn2+在较大范围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调控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小波 黄永光 +2 位作者 王瑞淑 陈治清 吴兆锋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为探索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的方法。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测定磷以反映酶活性。结果显示:Ca2+浓度以及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的代数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Ca2+有助于提高ATPa... 为探索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的方法。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测定磷以反映酶活性。结果显示:Ca2+浓度以及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的代数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Ca2+有助于提高ATPase活性。Ca2+浓度为40μmol/L时,ATPase活性较高。细胞传代越多,膜Ca2+-ATPase活性越低。成骨细胞膜Ca2+-ATPase活性低于Na+、K+-ATPase。结论: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SGTU 成骨细胞 孔雀绿比色法
下载PDF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小波 王瑞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14-415,共2页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岑小波王瑞淑蜂花粉(beepolen)是蜜蜂采集回巢的花粉,含有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及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 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岑小波王瑞淑蜂花粉(beepolen)是蜜蜂采集回巢的花粉,含有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及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1]。本次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 NK细胞
下载PDF
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8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光明 小波 刘浩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134-213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吻合口狭窄 贲门癌 食管癌 扩张治疗 内镜 扩张器治疗 并发症 癌切除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浩 黄娟 +1 位作者 小波 陈光明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5期57-58,61,共3页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治疗30 d后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治疗30 d后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用药后胃泌素明显下降,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有较好疗效,可减轻腹泻症状及伴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食管癌术后 升阳益胃汤 胃泌素
下载PDF
miR-1靶向调控VEGFA肺癌干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继文 陈光明 小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0-1245,共6页
目的:研究miR-1在肺癌干细胞(CSCs)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iR-1靶向调控VEGFA对肺癌CSCs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肺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肺癌细胞,经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肿瘤细胞球,磁珠分选肿瘤细胞球中CD133阳性的细胞。W... 目的:研究miR-1在肺癌干细胞(CSCs)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iR-1靶向调控VEGFA对肺癌CSCs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肺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肺癌细胞,经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肿瘤细胞球,磁珠分选肿瘤细胞球中CD133阳性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D133阳性细胞中Nanog、SOX2、OCT4干性标志蛋白及miR-1在CSCs中的表达水平;经脂质体分别转染miR-1 mimic和对照48 h后,Boyden实验检测各组CSCs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CSCs转移能力。TranScan7.1预测软件及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试验检测miR-1对VEGFA基因的靶向作用,qRT-PCR检测miR-1 mimic对CSCs中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在转染miR-1 mimic的CSCs中转染vector和过表达VEGFA(oe-VEGFA)质粒,Boyden实验检测各组CSCs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CSCs转移能力。结果:Nanog、SOX2、OCT4干细胞标志蛋白在CSCs中表达增加;miR-1在CSCs中表达显著下降;转染miR-1 mimic后,CSCs侵袭和转移能力均下降(P<0.05)。TargetScan7.1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试验证实VEGFA为miR-1的靶基因,miR-1 mimic组VEGFA mRNA的表达减少(P<0.05)。与转染miR-1 mimic和vector组相比,转染miR-1 mimic和oe-VEGFA组的CSCs侵袭和转移均增加(P<0.05)。结论:miR-1在肺癌CSCs中低表达,通过负调控VEGFA抑制CSCs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干细胞 MIR-1 VEGFA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与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文三 小波 张斌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第5期276-278,291,共4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遗传、性激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的复合病因性疾病。主要病因有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生成细胞因子网络系统改变 ,引起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增加 ,骨质吸收速度超过了骨形成速度 ;骨质疏松的遗传特性决定了对该病...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遗传、性激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的复合病因性疾病。主要病因有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生成细胞因子网络系统改变 ,引起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增加 ,骨质吸收速度超过了骨形成速度 ;骨质疏松的遗传特性决定了对该病的易感性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雌激素缺乏 基因多态性 细胞因子 防治
下载PDF
恶性食管气管瘘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浩 黄娟 小波 《西部医学》 2008年第4期720-720,722,共2页
目的提高对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认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3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和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结果23例患者中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15例,临床治愈12例... 目的提高对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认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3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和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结果23例患者中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15例,临床治愈12例,好转3例,生存时间平均7.6个月,一年生存率23.0%;选择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8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2例,一年生存率58.0%,生存时间平均14个月。结论手术后生存时间较其他疗法长,而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手段为带膜食管支架技术,它治疗晚期食管癌所引发的恶性食管气管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食管气管瘘 诊断 最佳治疗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