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大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5,共4页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它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其产生根...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它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其产生根源可归因于职业生涯进步机会的缺失、巨大职业压力的持续作用、社会比较的不协调应答和个体因素等。解决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应从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职业生涯 高原现象 职业发展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研究概述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自我效能感的本质、功能、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走向,为自我效能感研...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自我效能感的本质、功能、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走向,为自我效能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本质 功能 影响因素 研究走向
下载PDF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电芝 曾欣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6-80,共5页
本研究采用“自知、助学自验、自评”结合的培育方法 ,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育实验。结果表明 :运用该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效果 ,特别是对中、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效果显... 本研究采用“自知、助学自验、自评”结合的培育方法 ,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育实验。结果表明 :运用该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效果 ,特别是对中、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效果显著 ;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但数学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高并不一定导致学业成绩的显著提高。同时 ,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也影响着数学自我效能感 ,二者是相互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自我效能感 小学生 “自知助学自验自评”
下载PDF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原则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技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自我效能感实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感受成功原则、尊重支持原则。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实质 培养 原则
下载PDF
我国情感教学研究:特点、问题与前瞻 被引量:24
5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我国的情感教学研究,在表现出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思路秉承其教学实践情结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等许多特征的同时,也在认识方面、目标及测量评价方面、教学策略方面和课程化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加强情感教学机制、情感教学全过程、情感教... 我国的情感教学研究,在表现出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思路秉承其教学实践情结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等许多特征的同时,也在认识方面、目标及测量评价方面、教学策略方面和课程化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加强情感教学机制、情感教学全过程、情感教学实证研究和网络情感教学的研究,已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学 教学研究 反思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电芝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人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思维,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强化知识教育是基础;铸塑创造性人格是动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是法宝;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条件;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 创造性人格 想象力 学生 知识教育
下载PDF
行动研究法及其操作程序与要领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技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及时反馈性和兼容性特点决定了它较适合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整体发展水平。文章详细...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及时反馈性和兼容性特点决定了它较适合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整体发展水平。文章详细介绍了行动研究法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并指出了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行动研究时每一环节上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程序 研究法 中小学教育 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教师 研究方法 发展水平 行动研究 操作要领 详细介绍 实践性 合作性 开放性 兼容性 反馈性
下载PDF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映学 张大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9-491,481,共4页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研究进展 研究取向 心理学研究
下载PDF
身体在场:在体验中学习 被引量:15
9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8-50,共3页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 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抽象的、符号化的、从书本到书本、远离事物本身、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教育现状,改变忽视学生活动,参与、探究、体验等身体缺场的教育状况。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在于超越身心二元论哲学认识论的局限,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理性与经验、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与和谐,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基本经验、认识和情感,获得对事物的基本理解。学习方式变革呼唤身体在场的教育,呼唤身心俱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而身体在场的教育又要求学生身心整体投入学习过程,达致逻辑与直觉互补、理智与情感交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境界。活动学习是身体在场教育的基本方式,其具体方式有知觉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协商学习等。通过多样化身体在场教育的实施,必将重塑学校教育的面貌,再构学校教育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身体在场 活动 体验 交往
原文传递
对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 ,地方师 对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范院校的生存策略必然指向办学特色。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主要由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特色的学...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 ,地方师 对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范院校的生存策略必然指向办学特色。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主要由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优良的学生素质等成分构成 ,它们有助于地方师范院校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办学特色 办学定位 专业建设 人才成长环境 教学理论
下载PDF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莫永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8-41,46,共5页
除了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心理学缺乏有效、全景式的模型。这是造成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应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作者以当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秉承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更... 除了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心理学缺乏有效、全景式的模型。这是造成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应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作者以当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秉承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更加有效、全景式的新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并结合该模式探讨相关学习理论。新模式能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传播模式 认知心理学 学习理论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理论维度,借鉴国内外企业背景下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项目,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对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中小...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理论维度,借鉴国内外企业背景下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项目,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对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一个一阶四因子二阶一因子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生涯高原 因子分析 模型
下载PDF
职业韧性与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产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技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114,共4页
职业韧性是个体在面对职业事件时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应对过程。其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教师职业韧性,就可以有效应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因此,可以从提高教师的理性认识、挖掘教师优点、潜能和寻求外部支持、重... 职业韧性是个体在面对职业事件时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应对过程。其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教师职业韧性,就可以有效应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因此,可以从提高教师的理性认识、挖掘教师优点、潜能和寻求外部支持、重视培养的过程等角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韧性 职业生涯高原 职业发展
下载PDF
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 被引量:10
14
作者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中国传统德性培育的基本范式是生活育德,知性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痴迷于德育科学化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知性育德向生活育德转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在当下的回归与超越,确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育德理念、重建课程... 中国传统德性培育的基本范式是生活育德,知性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痴迷于德育科学化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知性育德向生活育德转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在当下的回归与超越,确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育德理念、重建课程结构、创新培育模式和改革评价模式是其回归与超越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育德 知性育德 德性培育 范式
原文传递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大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停滞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它与教师个体的职业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的编码分析,揭示出教师职业生涯高原...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停滞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它与教师个体的职业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的编码分析,揭示出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由内容高原、趋中高原和层级高原及其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生涯高原 质化研究 结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映学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以情境性的、结构不良问题为核心,以描述与定义问题为导向,构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过程模型,其问题对学习者的学习发挥导向、监控和评价功能。PBL模式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需分析外部情境条件、学习者...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以情境性的、结构不良问题为核心,以描述与定义问题为导向,构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过程模型,其问题对学习者的学习发挥导向、监控和评价功能。PBL模式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需分析外部情境条件、学习者内部条件和问题特征等因素,与传统教学相比,PBL尤其关注师生关系的定位,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学习模式 学习功能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自我应对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大均 黄技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5,共3页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与挑战有关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缺失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本文从主体角度分析了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的价值、认知、意志和特质根源,并据...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与挑战有关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缺失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本文从主体角度分析了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的价值、认知、意志和特质根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自我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职业生涯高原 职业发展 应对
下载PDF
审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修复措施——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从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环境系统不完备,其中家庭微系统缺损,由此导致与其相互作用的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要使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已缺损的环境系统进行... 从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面临的环境系统不完备,其中家庭微系统缺损,由此导致与其相互作用的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要使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已缺损的环境系统进行修复,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发展观 留守幼儿 社会化 农村
下载PDF
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子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3期86-90,共5页
心理学实验具有特殊性,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心理实验对实验室条件、设备和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实验模式单一、实验教学缺乏创新、设备不适应当前发展趋势等问题。为此,需要重视... 心理学实验具有特殊性,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心理实验对实验室条件、设备和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实验模式单一、实验教学缺乏创新、设备不适应当前发展趋势等问题。为此,需要重视实验室建设、建设特色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心理实验教学计算机化和仪器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心理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学生主体性的彰显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追求 被引量:7
20
作者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8,共4页
研究性学习是当下教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研究性学习视域中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理解和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检视发现,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追求是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基于此,文章尝试构建保障研究性学习中彰显学生主体性追求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