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6
1
作者 朱广伟 许海 +7 位作者 朱梦圆 邹伟 国超旋 鹏飞 笪文怡 周永强 张运林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0-1524,共15页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通江/历史通江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成因及修复策略,对该区域27个大型湖泊和水库开展了4个季度的水质调查,并结合部分湖泊1988-1992年及2008年两个时段富营养化调查成果,分析近3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关键...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通江/历史通江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成因及修复策略,对该区域27个大型湖泊和水库开展了4个季度的水质调查,并结合部分湖泊1988-1992年及2008年两个时段富营养化调查成果,分析近3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关键指标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绝大多数湖泊处于富营养水平,较1980s有明显加重,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总磷是最主要的营养状态指数贡献因子;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与湖泊的江湖连通状况、换水周期等流动性状况、渔业养殖及管理、流域纳污、治理强度等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氮、磷的增幅相对较小,而有机质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大幅增高,表明营养盐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水文节律的变化、江湖阻隔、不合理的渔业养殖活动等,对该区域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剧、浮游植物生产力增高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治理途径和策略上来看,增加湖泊的流通性、恢复部分湖泊的自然水文波动节律、优化湖泊渔业管理、提升湖泊流域营养盐的有效截留能力、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是控制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提升区域湖泊生态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江湖阻隔 生态渔业 网围养殖
下载PDF
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精准布孔模式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24
2
作者 林海飞 鹏飞 +3 位作者 孔祥国 李树刚 窦桂东 李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0-1234,共15页
顺层钻孔预抽瓦斯技术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的布孔参数是提高煤层瓦斯预抽效果的关键。为提高顺层钻孔布孔精准性和科学性,建立了含瓦斯煤体流固耦合抽采模型,基于响应面法设计布孔参数优化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 顺层钻孔预抽瓦斯技术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的布孔参数是提高煤层瓦斯预抽效果的关键。为提高顺层钻孔布孔精准性和科学性,建立了含瓦斯煤体流固耦合抽采模型,基于响应面法设计布孔参数优化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分析了地质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和工程因素(抽采负压、钻孔直径、布孔间距)交互作用对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影响规律,提出钻孔间最大瓦斯压力与达标压力比(P_(max)/P_(b))的布孔参数判定指标,创新了煤层“分时分区”式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精准布孔方法,得到适用于不同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最优钻孔布置参数,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预抽初期,相邻钻孔间抽采叠加效应不明显;随着预抽时间延长,抽采叠加效应越发显著,垂直钻孔方向的抽采达标区域逐渐由孤立向复合转变。不同预抽时间下,P_(max)/P_(b)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布孔间距>煤层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钻孔直径>抽采负压。不同预抽时间下,煤层瓦斯含量和透气性系数的交互作用响应等值线分布密集,2者对P_(max)/P_(b)影响非常显著,并且对P_(max)/P_(b)数值影响较大;工程因素中抽采负压与钻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响应等值线呈圆形分布,说明二者交互作用不明显;在布孔间距与地质因素交互作用下,响应等值线沿布孔间距方向更为密集,布孔间距对P_(max)/P_(b)影响仍然是显著的,与单因素分析结果相互佐证。试验工作面采用“分时分区”式顺层钻孔精准布孔方法确定的合理布孔参数依次为:抽采负压24.0 kPa、钻孔直径113 mm、布孔间距6.0 m;经优化预抽钻孔参数后,现场瓦斯预抽效果良好且预抽达标检验合格,实现了煤层瓦斯精准预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精准抽采 顺层钻孔 交互作用 布孔优化 分时分区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两轮自平衡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0
3
作者 鹏飞 朱燕 +1 位作者 程传统 杜晓 《电子科技》 2014年第11期96-99,105,共5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和数字运动传感器MPU-6050等设计的两轮自平衡小车。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融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号,计算出小车倾角和角速度的最优估计值,利用数字PID算法控制驱动电机的PWM信号实现两轮小车的自... 介绍了一种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和数字运动传感器MPU-6050等设计的两轮自平衡小车。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融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号,计算出小车倾角和角速度的最优估计值,利用数字PID算法控制驱动电机的PWM信号实现两轮小车的自平衡控制。实际测试表明,设计的两轮小车可稳定地实现自平衡控制及简单的遥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数据融合 自平衡 两轮 STM32
下载PDF
菹草对湖泊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丽娟 许海 +4 位作者 邹伟 朱广伟 朱梦圆 鹏飞 陈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53-4061,共9页
沉水植物的季节性死亡分解会引起水体环境的巨大改变,如大量释放有机碳和氮磷等植物营养素,进而可能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本文以菹草为例,调查了我国江淮中下游平原14个浅水湖泊中该物种春季生长期和夏季衰亡期水环境物理化... 沉水植物的季节性死亡分解会引起水体环境的巨大改变,如大量释放有机碳和氮磷等植物营养素,进而可能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本文以菹草为例,调查了我国江淮中下游平原14个浅水湖泊中该物种春季生长期和夏季衰亡期水环境物理化学指标和浮游植物相关参数,并量化了菹草衰亡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菹草的生长显著抑制了沉积物的悬浮,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同时菹草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并将其储存在植株体内或输送到沉积物中,菹草的光合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水体的溶解氧和pH.然而,夏季菹草的衰亡使得湖水变得十分浑浊,水体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夏季有草区与无草区浮游植物组成和蓝藻生物量差异显著,对应的蓝藻占总藻生物量的比值分别为18.96%和34.05%.菹草衰亡区的蓝藻表现出更大生物量的原因如下:一是植株体的分解为蓝藻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质和氮磷物质,为蓝藻的增殖提供了营养来源;二是夏季菹草衰亡导致水体浊度增加,使得蓝藻在竞争中占据了更好生态位,使其具备更大的氮、磷营养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水环境 蓝藻 有机质 营养盐利用率
原文传递
我国低渗煤层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海飞 鹏飞 +5 位作者 孔祥国 李树刚 白杨 龙航 李柏 和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0-749,共20页
我国大部分矿区煤层渗透率较低,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是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分类梳理了我国低渗煤层瓦斯赋存特征,总结概括出高资源储量、低含气饱和度、多储层压力并存、低渗透性和复杂分区性5个特点。利用... 我国大部分矿区煤层渗透率较低,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是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分类梳理了我国低渗煤层瓦斯赋存特征,总结概括出高资源储量、低含气饱和度、多储层压力并存、低渗透性和复杂分区性5个特点。利用差异置信法、灰色关联法、置信区间计算法,分析了我国煤层瓦斯对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适用性,获得6个影响注气驱替瓦斯效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度依次为:煤体普氏系数>瓦斯压力>渗透率>灰分>瓦斯含量>朗格缪尔压力常数;建立了适用于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煤层参数筛选评价方法。根据注气驱替煤体瓦斯增流机制的不同,从气体因素、注能改性两方面厘清了注气驱替煤体瓦斯增流机制,气体因素增流机制包括:充能携载、分压促解、稀释促扩散、竞争吸附;注能改性增流机制包括:充能扩孔、促解扩孔、充能拓孔、脉冲气流损伤孔隙结构/展布裂隙网络。总结了注气驱替气源、工艺参数对瓦斯驱替效果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展望了我国井下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包括:多学科深化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理论、多方法协同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技术、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工艺参数精准化、注气驱替增流抽采瓦斯装备智能化、煤层注-抽-掘-采衔接布局协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流机制 注气驱替 低渗煤层 关键技术与装备 抽采瓦斯技术
下载PDF
沉积物有效态磷对湖库富营养化的指示及适用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辉 胡林娜 +7 位作者 朱梦圆 赵林林 许海 邹伟 史鹏程 韩慧洁 鹏飞 朱广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23-403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湖库沉积物有效态磷对富营养化的指示意义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2个不同水深、不同换水周期的湖泊和水库进行4季度的水样、沉积物样品采集,以SMT分级方法提取的氢氧化钠磷(NaOH-P)作为沉积物有效态磷,分析了湖库中沉积物和... 为探究不同类型湖库沉积物有效态磷对富营养化的指示意义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2个不同水深、不同换水周期的湖泊和水库进行4季度的水样、沉积物样品采集,以SMT分级方法提取的氢氧化钠磷(NaOH-P)作为沉积物有效态磷,分析了湖库中沉积物和水相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湖库的沉积物和水相磷含量差别大,沉积物NaOH-P含量范围为86~584mg·kg^-1(均值263mg·kg^-1),总磷含量225~760mg·kg^-1(均值502mg·kg^-1);水体总磷含量范围为0.02~0.35mg·L^-1(均值0.11mg·L^-1);12个湖库的水体叶绿素a含量差异也很大,分布范围为3~349μg·L^-1(均值51μg·L^-1);沉积物与对应的水相各形态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沉积物有效态磷与水相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沉积物总磷,NaOHP比总磷能更好地反映湖库的富营养化状态,然而只有在换水慢的浅水湖库中,这种沉积物NaOH-P与水相磷的相关性才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换水周期”和“水体深度”是影响沉积物NaOH-P与水相磷含量相关关系的两个关键因子:在换水快或是深水的湖库中,即使沉积物有效态磷含量较高,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物NaOH-P与水相磷含量的相关关系可能并不显著,而在换水慢的浅水湖库中,沉积物作为源和汇频繁与水体磷进行交换,尤其是在夏季藻类暴发时期,对水相磷升高贡献大,成为该类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易发生、难治理的潜在缓冲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SMT分级方法 富营养化 湖泊
原文传递
江苏水源地型水库异味物质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史鹏程 朱广伟 +6 位作者 杨文斌 许海 朱梦圆 邹伟 胡林娜 笪文怡 鹏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00-4008,共9页
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 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水库出现部分水层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浓度超标,MIB平均浓度为(13.7±20.7)ng·L^-1,表明江苏省水库型水源地普遍存在MIB风险;多个水库检出土臭素(GSM),但其浓度均没有超过10ng·L^-1的饮用水标准浓度(最大浓度为4.6ng·L^-1);同步水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MIB浓度和水体叶绿素a浓度、水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浓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重要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是蓝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0.05),其中MIB与叶绿素a、富营养化指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因此,水源地型水库的异味物质风险与水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实施营养盐外源输入削减、提高流域植被覆盖度、科学调控渔业养殖规模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是水库异味物质控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库 异味物质 水质 浮游植物 2-甲基异莰醇(MIB)
原文传递
基于递推模式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尹宝才 孙磊 +1 位作者 孔德慧 鹏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针对H.264帧内预测中存在的边缘像素预测不精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模式的帧内预测算法.利用宏块内部像素之间相关性更强的特点,参考同一块内已经预测过的像素预测其他像素.为了降低H.264帧内编码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模式... 针对H.264帧内预测中存在的边缘像素预测不精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模式的帧内预测算法.利用宏块内部像素之间相关性更强的特点,参考同一块内已经预测过的像素预测其他像素.为了降低H.264帧内编码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递推模式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利用4×4块在空域和频域上的特性,采用层次性结构选择需要考察的候选模式,减少帧内预测所要计算的模式数量.根据4×4块与16×16宏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4×4块的预测结果,快速选择16×16宏块的预测模式.实验结果证明:与以前的快速算法不同,这种基于递推模式的快速算法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预测以及重构的计算量,降低帧内编码的计算复杂度,还能提高帧内编码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压缩 预测
下载PDF
原位Al_2O_3颗粒增强Al-10Si基复合材料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鹏飞 陈刚 +3 位作者 周小亮 赵玉涛 张振亚 朱敏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9-7083,共5页
基于SiO2/Al-10Si反应体系,通过半固态机械搅拌法及高能超声处理组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O2粉体预处理及铝熔体Mg元素活化有效改善了两者间的润湿性,在转速700r/min、搅拌10min的条件下,可获得SiO2颗粒均匀分... 基于SiO2/Al-10Si反应体系,通过半固态机械搅拌法及高能超声处理组合工艺,成功制备出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O2粉体预处理及铝熔体Mg元素活化有效改善了两者间的润湿性,在转速700r/min、搅拌10min的条件下,可获得SiO2颗粒均匀分布的微观组织;升温后,经过高能超声进一步熔体处理,不仅促进了SiO2/Al的原位置换反应,而且空化消除了残余气体。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的分析检测表明,原位生成的Al2O3颗粒均匀地分布于Al-Si合金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粉末 半固态机械搅拌 超声作用 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面向师生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鹏飞 邹小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第6期67-69,共3页
文章简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的近况,以及高校专利服务和专利产出量的彼此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可行性、优势、可能面对的各类难题,并按照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要求,提出了对应的专利信息服务方案。
关键词 图书馆 专利信息 服务 体系
下载PDF
青龙煤矿11615工作面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英 孟祥军 +3 位作者 陈功华 阮国强 鹏飞 孔祥国 《中国矿业》 2021年第4期185-190,共6页
为解决青龙煤矿11615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难题,结合该工作面实际瓦斯赋存情况,采用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方法开展瓦斯抽采。对比了瓦斯抽采效果与钻孔距回风巷距离远近的关系,研究了瓦斯抽采效果与回采里程的关系,总结... 为解决青龙煤矿11615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难题,结合该工作面实际瓦斯赋存情况,采用高位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方法开展瓦斯抽采。对比了瓦斯抽采效果与钻孔距回风巷距离远近的关系,研究了瓦斯抽采效果与回采里程的关系,总结了高位定向长钻孔的瓦斯抽采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通过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采空区上覆岩层瓦斯,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到0.25%~0.35%,解决了该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钻孔距回风巷距离为40m时,抽采瓦斯浓度基本稳定在18.5%左右,抽采效果最佳;随着回采里程的增加,钻孔抽采效果呈上升趋势,但在抽采末期有所下降。说明高位定向长钻孔对降低采空区及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发挥了一定作用,提高了回采过程中瓦斯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定向长钻孔 瓦斯抽采 上隅角 瓦斯防治
下载PDF
氧化锆含量对钼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承阳 常洋 +2 位作者 张林海 鹏飞 董帝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3,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锆(ZrO_(2))的钼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ZrO_(2)含量对钼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的添加细化了钼合金晶粒,随着Zr...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锆(ZrO_(2))的钼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ZrO_(2)含量对钼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的添加细化了钼合金晶粒,随着ZrO_(2)质量分数的增加,钼锆合金的硬度和室温抗拉强度增加。当ZrO_(2)质量分数为2.5%时,钼锆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HV_(10)240),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82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力学性能 硬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HLC-GMS特种抗冲耐磨聚合物钢纤维砂浆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冬 祝烨然 +3 位作者 黄国泓 卢安琪 鹏飞 石明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利用丙烯酸酯共聚乳胶粉与超微细粉、超细钢纤维、高性能减水剂和特种骨料与水泥经特种工艺复合而成的HLC-GMS特种抗冲耐磨聚合物钢纤维砂浆具有高强、高抗冲磨、高黏结性能,砂浆28 d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抗折强度大于20 MPa,抗冲磨强... 利用丙烯酸酯共聚乳胶粉与超微细粉、超细钢纤维、高性能减水剂和特种骨料与水泥经特种工艺复合而成的HLC-GMS特种抗冲耐磨聚合物钢纤维砂浆具有高强、高抗冲磨、高黏结性能,砂浆28 d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抗折强度大于20 MPa,抗冲磨强度大于20 h(/kg/m2)(钢球法),抗拉强度大于7 MPa,是水工建筑物过流面防护和修补缺陷的新型高性能抗冲耐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C-GMS砂浆 抗冲耐磨 高性能 修补 水工建筑物
下载PDF
军工院所科技情报感知体系构建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煜晨 华松逸 鹏飞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2,7,共7页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感知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军工院所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创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梳理某军工院所科技情报感知机制,构建一套"竞争情报—预先研究—科研生产"的自适应科研...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感知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军工院所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创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梳理某军工院所科技情报感知机制,构建一套"竞争情报—预先研究—科研生产"的自适应科研价值链体系,以适用于多学科交叉、重点领域发现/突破、外部环境敏感型的军工院所。此外从组织协同性角度,提出了兼顾"有限集权"与"相对放权"的矩阵组织架构,内置特邀专家委员会,形成情报/技术协同工作机制,让情报感知体系向着可闭环、自学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结果/结论]结合某军工院所竞争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从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维护、情报内刊管理及需求任务管理三个方面,量化分析目前情报感知体系发展态势及发展阶段,提出了科技情报角色定位、制度保障、情报队伍建设以及强化全所竞争情报意识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军工院所 科研机构 情报感知 感知体系
原文传递
三轴应力下原煤吸附CH_(4)/N_(2)变形时空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海飞 鹏飞 +3 位作者 孔祥国 李树刚 陈晨 杨送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28,共15页
为深入研究受载煤体与CH_(4)/N_(2)相互作用时的变形时空特性,开展了三轴应力加载下原煤吸附CH_(4)/N_(2)及其二元混气时的吸附量与吸附变形动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恒定三轴应力下,原煤对CH_(4)的吸附能力大于N_(2);二元混气吸附量介于... 为深入研究受载煤体与CH_(4)/N_(2)相互作用时的变形时空特性,开展了三轴应力加载下原煤吸附CH_(4)/N_(2)及其二元混气时的吸附量与吸附变形动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恒定三轴应力下,原煤对CH_(4)的吸附能力大于N_(2);二元混气吸附量介于纯气体吸附量之间.三轴应力下原煤吸附膨胀变形存在各向异性.不同注气压力下,原煤轴向/环向应变随吸附时间整体呈现相同演化规律,注气端轴向应变可划分为5个阶段,煤样中部、排气端轴向/环向应变均可划分为3个阶段.相同注气压力下,原煤吸附气体时各测点轴向应变由负转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CH_(4),CH_(4)/N_(2)混气,N_(2).原煤吸附CH_(4),N_(2),CH_(4)/N_(2)混气时,轴向/环向应变随吸附量增加依次呈指数函数、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增长.三轴应力加载后,原煤轴向/环向初始应变呈两端小中间大分布;三轴应力下原煤吸附CH_(4)时膨胀变形能力较强,煤体表面自由能降低量大,煤体强度削减明显,越易发生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应力 注气压力 二元混气 吸附变形 时空特性
原文传递
普通钻孔和定向钻孔联合预抽煤巷条带瓦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鹏飞 郭英 +3 位作者 张垒 孔祥国 王旭 周雨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采用单一顺层普通钻孔或定向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时存在普通钻机施工长钻孔易偏离轨迹、定向钻机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以青龙煤矿21601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采用普通钻孔和定向钻孔联合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针对采用单一顺层普通钻孔或定向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时存在普通钻机施工长钻孔易偏离轨迹、定向钻机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以青龙煤矿21601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采用普通钻孔和定向钻孔联合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钻孔预抽瓦斯时,抽采初期钻孔终孔位置处钻孔轴向瓦斯压力等值线呈“V”形分布,随着抽采时间延长,瓦斯压力“V”形分布逐渐平滑;钻孔径向瓦斯压力以钻孔为中心呈环状依次向外递增;预抽93 d时的有效抽采半径达3.80 m;普通钻孔和定向钻孔可分别有效控制煤巷两帮15 m和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200 m范围内瓦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普通钻孔和定向钻孔联合预抽时,瓦斯抽采总量平均值为19.86×10^3 m^3,瓦斯抽采体积分数平均值为53.5%,瓦斯抽采纯流量平均值为1.97 m^3/min,瓦斯抽采混合流量平均值为3.68 m^3/min,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 m^3/t,瓦斯抽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瓦斯抽采 煤巷条带瓦斯 煤与瓦斯突出 抽采钻孔 瓦斯压力
下载PDF
边缘计算下的多无人机野外协同作业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鹏飞 徐曾春 胡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9-965,共7页
无人机编队在野外或灾后作业过程中因外界通信链路不佳且能量有限,面临调度难、续航短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机协同互助作业方案,所有计算任务都在最边缘的设备(无人机)上协同完成.将无人机节点建模为Jackso... 无人机编队在野外或灾后作业过程中因外界通信链路不佳且能量有限,面临调度难、续航短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机协同互助作业方案,所有计算任务都在最边缘的设备(无人机)上协同完成.将无人机节点建模为Jackson网络,在任务卸载调度时综合考虑通信成本、各节点的实时计算能力和剩余能量,继而提出了Oracle式(O)、主动集中式(PC)、主动分布式(PD)、反馈分布式(RD)四种调度算法,并设计模拟器进行仿真实验,将几种算法与非协作方法一起进行效率和能耗的综合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协作方法明显优于非协作方法,当外部任务到达率较高时,PC可以在性能和能耗间取得最佳平衡,当任务到达率较低时RD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协同作业 负载均衡 任务卸载 能耗模型 Jackson网络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条件下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魁英 鹏飞 +2 位作者 鲍玉婷 唐建清 黄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032-4035,共4页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条件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在相对狭小空间进行等重量级的虾蟹混养试验,观察记录两者相遇初期的格斗行为及混养后期的胜负结局;在相对宽敞空间——"Y"型迷宫内,观察记录克氏原螯...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条件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在相对狭小空间进行等重量级的虾蟹混养试验,观察记录两者相遇初期的格斗行为及混养后期的胜负结局;在相对宽敞空间——"Y"型迷宫内,观察记录克氏原螯虾对较高重量级中华绒螯蟹的趋避行为。[结果]混养试验中虾蟹相遇初期,螯虾首次攻击及靠近的次数、累计主动靠近次数均极显著大于蟹(P<0.01),累计主动攻击次数显著多于蟹(P<0.05);混养30 d后,虾死蟹存组占30%,蟹死虾存组占10%,共存组占60%。在每只受试虾对较高重量级蟹趋避行为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螯虾对蟹与空白的选择次数和时间由差异性不显著(P>0.05)变为显著偏向选择空白(P<0.05),即螯虾对蟹的识别能力显著提高了,同时试验螯虾的选择行为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可以推测,若提供适合的生境条件,虾蟹混养理论上可获得较好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中华绒螯蟹 混养 行为 种间关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变形的含瓦斯煤体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航 林海飞 +3 位作者 马东民 李树刚 鹏飞 白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59-3871,共13页
煤体渗透率演化特征的研究对于合理布置煤层瓦斯抽采参数、提高瓦斯抽采产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煤体应力及瓦斯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开展了瓦斯吸附扩散与受载煤体变形实验,建立了受载煤体分段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结合实验测... 煤体渗透率演化特征的研究对于合理布置煤层瓦斯抽采参数、提高瓦斯抽采产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煤体应力及瓦斯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开展了瓦斯吸附扩散与受载煤体变形实验,建立了受载煤体分段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结合实验测试结果对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吸附量及煤体变形量均随气体压力增大呈Langmuir型变化规律,煤体瓦斯动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呈指数衰减趋势;随着瓦斯压力降低,受载煤体膨胀变形量逐渐减小,渗透率逐渐增大,受载煤体渗透率及膨胀变形量均随煤体应力增大而逐渐降低,应力加载煤体渗透率整体呈现“V”形变化规律,应力峰值处煤体渗透率最小;所建立的煤体渗透率模型中,考虑了瓦斯吸附引起的基质与裂隙变形耦合作用、基质瓦斯动态扩散作用及基质与裂隙物质交换作用;利用实验结果对所建立煤体分段渗透率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基于弹性变形的煤体渗透率模型能够很好反映出煤体弹性变形阶段的渗透率演化特征,实验范围内,煤体渗透率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绝对误差为−0.135×10^(−15)~0.296×10^(−15)m^(2),由于渗流引起的煤体体积应变绝对误差为−0.327×10^(−5)~2.026×10^(−5);考虑塑性变形的煤体渗透率模型也可以反映出煤体应力峰后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为−0.435×10^(−15)~0.997×10^(−15)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渗透率模型 吸附膨胀 瓦斯动态扩散 弹−塑性变形
下载PDF
注氮促排煤体瓦斯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鹏飞 林海飞 +2 位作者 孔祥国 龙航 李博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为探究二元气体(瓦斯/氮气)压力和吸附解吸效应对煤体注氮促排瓦斯的影响,建立包括煤体变形方程、孔隙率/渗透率动态耦合方程及二元气体运移控制方程的注氮促排瓦斯多场耦合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是否考虑二元气体压力、吸附解吸效应... 为探究二元气体(瓦斯/氮气)压力和吸附解吸效应对煤体注氮促排瓦斯的影响,建立包括煤体变形方程、孔隙率/渗透率动态耦合方程及二元气体运移控制方程的注氮促排瓦斯多场耦合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是否考虑二元气体压力、吸附解吸效应条件下的煤体变形、渗透率、促排瓦斯效果。结果表明:不考虑二元气体压力和吸附解吸效应时,煤体轴向变形量最大,渗透率最低;仅考虑单一因素时,煤体轴向变形量减小,渗透率升高,且二元气体压力抑制煤体变形能力强于吸附解吸效应;同时考虑2因素时,抑制煤体变形能力、增渗作用进一步提升。注氮时间相同时,注气端瓦斯压降幅度明显大于排气端瓦斯压降幅度,促排瓦斯效果随着距注气端距离的增大逐渐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氮促排瓦斯 煤体变形能力 渗透率 二元气体压力 吸附解吸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