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 被引量:163
1
作者 王志宝 铁山 李国平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7,共12页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各省区的人口老龄化演变阶段差异很大,但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这既与经济转型、开放经济等有关,也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2)勾画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四类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类型,其演变历程的地域推移与地域集聚现象十分明显。就目前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相关性,经济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2
2
作者 原嫄 席强敏 +1 位作者 铁山 李国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94,共13页
人类行为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无可争议,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对全球发展方向和生产方式产生重大的作用。在建立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模型基础上,在全球尺度下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结论:第一,理论模型证明区域碳排放随经济发展... 人类行为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无可争议,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对全球发展方向和生产方式产生重大的作用。在建立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模型基础上,在全球尺度下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结论:第一,理论模型证明区域碳排放随经济发展推进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不可抗的基本客观规律,故减排应从降低峰值高度、促进峰值提前等方向入手;第二,实证结果说明第二产业份额对碳排放的影响强度为恒正值,而服务业的影响强度逐步降低,促使第二产业向服务业的份额流动最终将带来整体影响强度的下降;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碳排放变动强度具有明显差异,产业升级对于中高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减排效率明显高于极高发展水平国家,且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将在更早的发展阶段迎来碳排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产业结构 面板回归分析 影响强度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 被引量:99
3
作者 刘建国 李国平 +1 位作者 张军涛 铁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69-1084,共16页
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1990-2009年中国省域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20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层面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呈现波动状态,且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1.35%。按... 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1990-2009年中国省域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20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层面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呈现波动状态,且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1.35%。按照东、中、西和东北进行划分,只有东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平均上升了2.37%,上升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率显著改善;其余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下降最多,平均下降了4.45%;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2.78%和1.84%;原因在于中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在大部分年份出现了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上看,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信息化、基础设施、经济开放度及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土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基础设施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文章讨论了主要结果赋予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面板广义矩 中国
原文传递
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97
4
作者 铁山 王兰兰 李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40,共12页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郊区... 本研究应用非参数计量方法,实证刻画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空间分布演化,揭示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背景下,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北京都市区人口和就业分布都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郊区化,北京都市区人口次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并由近郊向远郊扩展,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趋势,但人口分散的空间范围还比较有限。与人口的分散化趋势不同,2004-2008年,北京都市区就业仍呈现向心集聚的趋势,造成远郊就业次中心的影响不断被弱化,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有所降低。这说明北京都市区的单中心或强中心结构可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且人口的分散化和就业的向心集聚导致宏观面上人口—就业的空间失衡。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需要强化郊区次中心的集聚能力,同时注重人口—就业的平衡布局,这是未来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调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就业分布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城市 北京都市区
原文传递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7
5
作者 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6-966,共11页
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 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与扩散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密度函数 动态VPM模型 京津冀都市圈
下载PDF
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7
6
作者 王志宝 铁山 李国平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共5页
重新界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狭义与广义概念及其内涵,在综述相关研究理论、计量模型、评价方法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区域协同创新今后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和三大研究难点。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创新 协同创新
下载PDF
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卢明华 李国平 铁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东京大都市圈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聚体 ,在承担日本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同时 ,更是担负了重要的全球经济控制职能。在东京大都市圈内部各核心城市间形成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与合作体系 ,从而支撑这一全球... 东京大都市圈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聚体 ,在承担日本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同时 ,更是担负了重要的全球经济控制职能。在东京大都市圈内部各核心城市间形成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与合作体系 ,从而支撑这一全球区域发挥出了集聚优势。在对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职能分工的分析与把握基础上 ,考虑中国首都圈内各主要城市的基础和优势 ,提出各城市职能分工的构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大都市圈 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日本 集聚优势 中国 城市职能
下载PDF
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与企业区位选择 被引量:81
8
作者 赵浚竹 铁山 李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0-862,共13页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业企业有关数据,对近10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描述,利用地理集中度指数和EG指数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后,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业企业有关数据,对近10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描述,利用地理集中度指数和EG指数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后,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对汽车制造业具有决定性和先导性影响。针对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单元的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模型,进行估计后发现:①中国不存在类似欧美日等国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邻近的空间集中集聚现象;②零部件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显著,不利于产业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提高;③在不考虑集聚经济的条件下,市场规模和地方保护对新建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非常显著。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空间集聚程度越来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空间布局 产业集聚 区位选择
原文传递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9
作者 李国平 铁山 卢明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7-936,共10页
结合欧美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利用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等相关资料,概括总结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特征及其产业类型、空间过程、驱动力量、集群形成推动者、重要的创业支援机构、其他重要的形成因素和发展绩效... 结合欧美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利用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等相关资料,概括总结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特征及其产业类型、空间过程、驱动力量、集群形成推动者、重要的创业支援机构、其他重要的形成因素和发展绩效。借助Porter的菱形构架(钻石体系),全面分析了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初始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在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发展中,政策驱动和外资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在营建官产学合作网络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方面,极大地激励了北京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成为近年来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量。作者进一步提出探讨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时,要具有综合观点,特别是要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来分析各影响要素的构成和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高科技产业 集聚过程 特征分析 空间集聚形态 影响要素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 被引量:65
10
作者 李佳洺 张文忠 +1 位作者 铁山 张爱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84,共11页
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载体,社会经济要素将会向城市群大规模的集中,人口和经济集聚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1995-2010年间中国20个城市群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进行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群集聚程度整体仍是一... 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载体,社会经济要素将会向城市群大规模的集中,人口和经济集聚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1995-2010年间中国20个城市群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进行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群集聚程度整体仍是一个增加的过程,且经济集聚度高于人口集聚度,两者呈现很高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城市基尼指数和首位城市集聚度两种方法分别对城市群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认为20个城市群可以分为强单中心、弱单中心、多(双)中心以及弱中心4种城市群集聚类型;使用局部加权回归的方法对城市群集聚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城市群经济集聚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整体上符合倒U型假说的特征,而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特征 局部加权回归 经济增长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 被引量:61
11
作者 吴爱芝 铁山 李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5-790,共16页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产业 空间集聚 区位基尼系数 局部空间分析 产业转移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60
12
作者 铁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0,共8页
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同时,三... 使用1995—2014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数据,分析其经济集聚水平和空间结构特征演化,并探讨经济集聚及其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集聚水平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U假说。同时,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也显示,集聚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集聚程度之间同样存在倒U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集聚水平提高,经济布局往往呈现出中心城市极化特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活动趋于分散化的同时,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也会向更加趋于多中心结构的方向演化。对经济集聚、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集聚的确推动了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则主要是多中心集聚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集聚 集聚空间结构 地区经济增长 三大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李佳洺 铁山 李国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3-509,共7页
围绕核心城市组织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是都市圈功能整合、和谐运作,发挥其空间组织优势的关键,而良好的区域分工往往以城市间职能的互补性为基础。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应用SPSS生成点聚图并计算反映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总惯性,对1997... 围绕核心城市组织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是都市圈功能整合、和谐运作,发挥其空间组织优势的关键,而良好的区域分工往往以城市间职能的互补性为基础。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应用SPSS生成点聚图并计算反映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总惯性,对1997年和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体系特征、格局以及职能互补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0a间各都市圈以服务业职能为主的一般化职能开始分化,高端服务业职能逐步由一般化职能转变为专业化职能,并且向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集中。工业制造业职能在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由一般化职能转变为专业化职能,在珠三角都市圈刚好相反。同时,工业制造业职能的分工格局在三大都市圈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分工体系特征反映出三大都市圈不同的分工格局,京津冀、珠三角表现出双中心结构的分工格局,而长三角则是单中心结构的分工格局。对核心城市职能互补性的分析显示,京津冀潜在的职能互补性在三大都市圈中是最高的,但是由于产业梯度过大、区域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互补性优势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职能分工 互补性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 被引量:52
14
作者 王志宝 铁山 张杰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2-830,共9页
利用中、美、日、韩四国一级行政区划近20 a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总结这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特征,并借助所构建地分析框架,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实证分析。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速度作为划分其区域类... 利用中、美、日、韩四国一级行政区划近20 a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总结这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特征,并借助所构建地分析框架,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实证分析。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速度作为划分其区域类别的主要依据,将人口老龄化划分成8个区域类型。通过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发现,日本已处于超老龄社会阶段,美国则一直在老龄社会阶段初期徘徊,而中韩刚进入浅度人口老龄化阶段。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发现:1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影响因素大致分成4类:区位效应、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和人口惯性;2经济差异直接导致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分化;3社会保障差异引导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类型 区域演变机制 区域空间格局
下载PDF
北京市创新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7
15
作者 瑜康 铁山 席强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9-2431,共13页
创新对邻近性的高度依赖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层面最为活跃和丰富,但由于城市内部创新数据的缺乏,大多数的创新研究都停留在国家和区域尺度,而城市内部创新活动研究一直难以获取。利用北京市乡镇街道层面的专利数据,深入分析了城市内部创... 创新对邻近性的高度依赖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层面最为活跃和丰富,但由于城市内部创新数据的缺乏,大多数的创新研究都停留在国家和区域尺度,而城市内部创新活动研究一直难以获取。利用北京市乡镇街道层面的专利数据,深入分析了城市内部创新集聚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北京市的创新活动高度集聚并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在市域内形成了中关村—上地、望京、CBD、金融街、亦庄经济技术开区、丰台科技城6个创新集群。(2)城市内部创新集聚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两类因素的影响。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研发投入是影响本地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地区的科技服务水平、产业多样化程度、制造业基础、大公司比例等创新环境因素也对本地的创新集聚有重要影响。(3)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研发投入、地区科技服务业水平和产业多样化水平的提高都会促进周边地区的创新产出。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和地区产业多样性水平比大学和研究机构研发投入、地区科技服务业的空间溢出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集聚 空间特征 创新投入 创新环境 空间溢出 北京
原文传递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李佳洺 铁山 张文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5-393,共9页
2000年以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发展,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地级市行业从业人员的数据,通过区位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地理空间中整体呈现点状集中的模式,进而对不同行业... 2000年以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发展,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地级市行业从业人员的数据,通过区位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地理空间中整体呈现点状集中的模式,进而对不同行业的集聚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是首位城市集聚模式,科研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是位序规模分布的模式,金融业则是均衡分布的模式。最后,结合主要城市行业的相对优势度分析,得出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加,承担的生产性服务功能更加综合,符合中心地理论的特点,在省域和城市群内各城市具有较好的职能分工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模式 产业格局 职能分工
下载PDF
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40
17
作者 刘霄泉 铁山 李国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2-1270,共9页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陆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04年~2008年间,在城市规划的引...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陆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04年~2008年间,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下,尽管城市单中心结构仍然突出,经济空间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多中心发展的雏形。其中制造业就业密度呈现出非常显著的郊区化特征,而第三产业则持续地向城市中心区高度聚集。综合来看.单中心集聚力量的延续对未来北京市发展将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困扰,如中心城过度拥挤、职住分离、交通压力加大等,建议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布局调整,进一步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聚能力的郊区次中心,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就业密度分布 城市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 被引量:37
18
作者 刘呆运 铁山 石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0,共14页
The tomb of Yuwen Jian of NorthernZhou dynas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 side of Xi’an--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t is composed of tomb passage, arched passage, shaft of tomb gallery, vaulted passage and main ch... The tomb of Yuwen Jian of NorthernZhou dynas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 side of Xi’an--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t is composed of tomb passage, arched passage, shaft of tomb gallery, vaulted passage and main chamber. A total of 166 pieces of pottery, bronze, jade, iron, stone, etc. were unearthed. Special mention should be the pottery figures, which includes soldiers, animality patron,dogs, ovens, hens and others. Excavation of Yuwen Jian tomb and other tombs of Northern Zhou dynasty provide valuable data for the research of tomb structure, burial objects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Northern Zhou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发掘 简报 西北 东北 发现 陕西省
下载PDF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19
作者 铁山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1-363,共13页
北京不同行业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错位程度较低的是制造业和教育,较高的是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郊区化迟缓是造成北京居... 北京不同行业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错位程度较低的是制造业和教育,较高的是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郊区化迟缓是造成北京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重要原因,行业就业郊区化程度越低、居住郊区化程度越高,则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越严重。但相比于郊区化,人口和就业的集聚程度对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有更强的解释力。在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倾向于保持较高的集聚程度,而居住则相对分散化,这会进一步加剧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此外,行业的"去单位化"程度、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平均单位规模以及就业增速等非空间因素对各行业居住—就业空间错位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分布 就业分布 空间错位 行业差异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3
20
作者 铁山 王兰兰 李国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32,41,共6页
探讨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2008年,北京都市区共有5个就业次中心,已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集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是解释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北京都市区的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 探讨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2008年,北京都市区共有5个就业次中心,已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集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是解释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北京都市区的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说明就业次中心虽然形成但与城市中心区比较接近,整体上都市区内就业的分散化程度有限。同时,城市规划对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有引导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目前北京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市域内分散集团的空间布局仍有差距,主要是远郊区就业次中心的发育相对缓慢。研究发现,地区服务业比重的上升会显著增加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说明服务业增长是北京都市区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就业次中心 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都市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