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马信龙 张建敏 +2 位作者 马剑雄 田爱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95-1001,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VTE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VTE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骨科大手术(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高达42%~57%。既往观点认为DVT和PE是VTE两个内在关联的不同类型,但最新研究结果提示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和PE的形成可能是两个独立的事件。骨科大手术后VTE的预防主要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物理预防联合药物预防在预防远端DVT方面优于单纯药物预防。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等传统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显著,但却不能口服。近期研究发现患者住院时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出院后接受阿司匹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口服的分阶段转换疗法预防VTE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骨科大手术 手术后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全髋关节置换 口服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 药物预防
原文传递
MODIS 3km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检验及其环境空气质量指示 被引量:35
2
作者 甘伟 +4 位作者 林燕 张自力 周艳飞 王珂 朱于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57-1666,共10页
分析了MODIS C006 3 km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的算法流程,并与AERONET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综合新疆阿克苏地区地面空气子站1年的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环境气象资料(能见度、湿度等),评估了该高分辨率气溶胶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分析表明... 分析了MODIS C006 3 km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的算法流程,并与AERONET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综合新疆阿克苏地区地面空气子站1年的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环境气象资料(能见度、湿度等),评估了该高分辨率气溶胶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分析表明,MODIS 3 km AOD与AERONET地基AOD(Issyk-Kul)的相关系数(r)达到0.8836,满足期望误差要求,但存在高估;研究区AOD和PM10存在同步变化趋势,新疆阿克苏市区2个空气子站PM10质量浓度与AOD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55,直接对比的相关性好于类似研究;经高度订正和湿度订正后AOD-PM10的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均有所提高,标准误差和变异系数均下降,但提升并不明显.这一相关性结果与研究区本底气象环境条件有关.MODIS 3 km AOD的季平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AOD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主要城市春季平均AOD在1.5以上,夏季和秋季AOD均值基本介于0.6~0.7之间,阿克苏市主城区夏秋季AOD季均值仍在1.0以上,反映人口集聚、城市交通工业发展等大气人为污染的增加导致AOD的增高.结果表明,MODIS C006 3 km AOD产品质量稳定,其月、季平均等长时间尺度结果有更好的空间覆盖,可满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MODIS C006 AERONET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何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56,共18页
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与标准,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实证研究,判断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动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设立以来,对经济区域发展功能化... 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与标准,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实证研究,判断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动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设立以来,对经济区域发展功能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增长动力内生化、经济运转高效化的路径及模式价值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对其实践成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探求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验证指导和推进实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生态经济 黄河三角洲 库兹涅茨曲线
原文传递
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风波 +4 位作者 马剑雄 张杨 赵斌 李艳军 马信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单体成分柚皮苷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10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 目的:探讨骨碎补单体成分柚皮苷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100μg·L-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RAW264.7细胞株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经TRAP特异性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筛选抑制破骨细胞最强的浓度。在诱导过程中,采用筛选后含柚皮苷的培养基,诱导5 d后,通过TRAP阳性细胞计数和骨吸收面积分析来观察柚皮苷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与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采用100μg·L-1的RANKL可成功诱导成熟的、有功能的破骨细胞。柚皮苷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柚皮苷可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RANK,TRAP,MMP-9,NFATc1 mRNA的表达,上调C-fos mRNA表达。结论 :柚皮苷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和骨吸收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分化 RAW264.7 MMP-9
原文传递
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滑脱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差异 被引量:17
5
作者 田鹏 付鑫 +2 位作者 邓树才 马信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滑脱症(L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表现,并比较其在二者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7月—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脊柱病患者资料151例,分为LS组48例和LDH组103例。采用JO...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滑脱症(L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表现,并比较其在二者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7月—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脊柱病患者资料151例,分为LS组48例和LDH组103例。采用JOA评分评估2组患者术前临床表现,比较2组患者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分析JOA评分与神经根沉降征的关系。结果 LS组和LDH患者在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3±3.57 vs 16.76±3.10,t=1.624,P=0.107)。LS组神经根沉降征阳性39例(81.25%),而LDH组65例(6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31)。LS组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者JOA评分低于阴性者(15.33±3.50 vs 18.00±3.20,t=2.092,P=0.042);而LDH组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和阴性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0±3.13 vs17.37±2.99,t=1.539,P=0.127)。结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也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但在临床表现更严重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中更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沉降征 JOA评分
下载PDF
HBsAg体外冲击的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HBV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3 位作者 汤伟 伟红 苏丽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50-853,共4页
目的 :研究HBsAg冲击的慢性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功能状况及体外对HBV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 ,初步探讨诱导特异性抗HBV细胞免疫的途径。方法 :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以GM CSF +IL 4 +TNF α培养诱导DCs,... 目的 :研究HBsAg冲击的慢性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功能状况及体外对HBV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 ,初步探讨诱导特异性抗HBV细胞免疫的途径。方法 :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以GM CSF +IL 4 +TNF α培养诱导DCs,加入HBsAg冲击以诱导HBV特异性DCs。采用FCM测定细胞表面免疫分子CD1a、CD83、CD86、CD80、CD4 0以及HLA DR的表达水平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 6、IL 12的分泌含量 ,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LDH法检测DC诱导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对HepG2 2 2 15 (转染HBVDNA)、HepG2肝癌细胞株及K5 6 2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HBsAg冲击的DC其表达CD1a、CD83、CD86、CD80、CD4 0、HLA DR表面分子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分泌IL 12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分泌IL 6的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1) ;HBsAg冲击的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 (P <0 0 5 ) ,并可有效地诱导自体CTL对转HBV基因的HepG2 2 2 15细胞高效特异性杀伤作用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DCs经HBsAg抗原冲击后 ,生物学活性增强 ,并且能有效地诱导对HBV特异性反应的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HBSAG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柚皮苷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风波 +1 位作者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柚皮苷单体对破骨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100 ng/ml浓度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细胞株获取破骨细胞,之后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柚皮苷培养基对破骨细胞进行干预3 d。行TRAP染色,扫描电镜观察骨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柚皮苷单体对破骨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100 ng/ml浓度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细胞株获取破骨细胞,之后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柚皮苷培养基对破骨细胞进行干预3 d。行TRAP染色,扫描电镜观察骨薄片上骨吸收,流式细胞仪检测破骨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破骨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 Caspase-3及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柚皮苷均可以有效的减少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数量(P<0.05),减少薄骨片的吸收面积(P<0.05),且呈剂量依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各浓度柚皮苷组可增加破骨细胞的凋亡率(P<0.05)。与空白对照相比,各柚皮苷组BCL-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而BAX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结论]柚皮苷可降低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能力,这可能与下调BCL-2和MMP-9,上调BAX的caspase-3,增加破骨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破骨细胞 细胞凋亡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不同双能X线骨密度仪交叉校准及其骨密度参考数据库标准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闫东 Glen M Blake +7 位作者 崔珂 蔡舒 王文志 刘艳东 王文海 轩艳姣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中国人群骨密度参考数据库,实现全国不同品牌DXA 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FUJIFILM、GE-Lunar、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5个品牌的DXA。体模校准实验使用同一个ESP(编号SN 145)在每个扫描仪上扫描10次,每次重新定位。体内交叉校准研究在同一天使用GE-Lunar iDXA系统和其他4家品牌之一的DXA对100名20~80岁健康志愿者进行腰椎(L1-4)和髋部扫描。采用SPSS 22.0完成线性回归分析,将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的脊柱、股骨颈和全髋BMD与GE-Lunar相对应部位的BMD进行交叉校准。并根据一个采用GE-Lunar DXA的75321名20岁及以上中国成年人全国性骨密度调查数据库计算正常参考值,采用本次体内交叉校准换算方程推导出其他4种品牌DXA的等效青年人参考数据库。结果GE-Lunar、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的ESP L2-4 BMD(单位:g/cm^(2))均值分别为1.170±0.005、0.930±0.005、0.980±0.005、1.000±0.009和1.100±0.003,各品牌间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次重复扫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1%、0.53%、0.37%、0.91%和0.25%。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脊柱和髋部的BMD测量值与GE-Lunar测量值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911~0.982,并计算出每种DXA的BMD值与GE相应部位BMD值的换算公式。列出5家DXA等效中国青年人骨密度参考范围,实现这些DXA设备扫描同一患者时计算的T值一致。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国内5种品牌DXA的ESP和体内交叉校准数据以及换算公式,获得了统一的中国人DXA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实现全国DXA脊柱和髋部骨密度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交叉校准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T值 参考数据库
下载PDF
现代成人培训理念与培训质量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金成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0-31,共2页
现代成人培训理念决定培训行为,成人培训理念决定成人培训质量。要强化"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多样化的学习"的现代成人培训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互动等几个方面来践行成人培训理念,才能有效地... 现代成人培训理念决定培训行为,成人培训理念决定成人培训质量。要强化"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多样化的学习"的现代成人培训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互动等几个方面来践行成人培训理念,才能有效地提升成人培训质量,发挥成人培训的最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培训 培训理念 培训质量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结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进 马信龙 +1 位作者 赵志虎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于患者术前和术后...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于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3、6、12个月给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于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给予)。疗效评定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结果患者VAS评分术前为7.02±0.64,术后1周,1、3、6、12个月时分别为3.13±0.32、2.11±0.67、2.62±0.89、2.37±0.34、2.31±0.50,术后均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术前SF-36评分为48.32±7.46,术后6个月(82.03±5.89)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结果显示患者优良率为89.17%。结论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射频热凝术 臭氧注射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基于2012-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庆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39,共6页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设置赛项,至2018年已连续参赛7年,通过对信息化教学大赛历程及高职院校1709件国赛获奖作品的实证分析,发现大赛在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设置赛项,至2018年已连续参赛7年,通过对信息化教学大赛历程及高职院校1709件国赛获奖作品的实证分析,发现大赛在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深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区域、院校、专业差异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脱离教学实际等现象,应从完善机制、服务课堂、系统培训三方面推进大赛实现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高职院校 教育信息化 融合
下载PDF
股骨颈嵌插型骨折空间移位程度的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长岭 马信龙 +5 位作者 张弢 马剑雄 付鑫 张清 功卢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目的测量股骨颈嵌插型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参数,以重新认识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方法收集50例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患者双侧股骨近端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男17例,女33例。将原始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 目的测量股骨颈嵌插型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参数,以重新认识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方法收集50例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患者双侧股骨近端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男17例,女33例。将原始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在健侧生成骨折侧的镜像模型并将其与健侧相配准,使配准后的骨折侧镜像模型在CT横截面图像上生成新的蒙罩,在蒙罩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通过软件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并分析测量数据。结果嵌插型骨折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为17.17°±10.40°,70%(35/50)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分布于10°-35°之间,30%(15/50)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20°;股骨头中心的移位距离为(6.49±3.60)mm,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移位距离为(10.42±5.92)mm。部分股骨颈嵌插型骨折存在很大的空间移位及成角,将其完全归类于GardenI型骨折存在一定的偏差。结论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测量股骨颈骨折的真实空间移位程度。经典的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对于嵌插型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医生需重新认识嵌插型骨折,从而制定更适宜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成像 三维 分类法
原文传递
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窦丛辉 马信龙 +3 位作者 徐卫国 马剑雄 王淑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6~78岁,平均54岁;左踝15例,右踝25例,均为单侧。所有患者均闭合复位治疗,复位后内翻...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6~78岁,平均54岁;左踝15例,右踝25例,均为单侧。所有患者均闭合复位治疗,复位后内翻位石膏夹板外固定7~9周,平均8周,而后更换中立位夹板固定3周,定期复查,随访内容包括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10~15个月)。按照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标准评分,平均71分(40~100),其中优17例,良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0.3%,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影像学测量结果,踝关节内侧宽度平均(4.7±1.0)mm,下胫腓联合间隙宽度(5.6±1.3)mm,下胫腓联合重叠宽度(3.0±2.8)mm,正位片胫距关节间隙宽度(3.7±0.6)mm,侧位片胫距关节间隙宽度(3.7±0.7)mm。结论:经保守治疗后,大部分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愈合后功能满意;影像学测量结果提示距骨存在一定程度的外侧移位,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Ⅳ度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对Th1/Th2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3 位作者 汤伟 吴琼 韩毓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7,共5页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rhIL-4(50 ng/ml)、rhGM-CSF(10 ng/ml)和rhTNF-α(100 u/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CD83、...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rhIL-4(50 ng/ml)、rhGM-CSF(10 ng/ml)和rhTNF-α(100 u/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表达情况。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DC表达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肝患者DC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P<0.01),而分泌的IL-6水平增高(P<0.05)。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P<0.01),其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P<0.01)。患者DC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P<0.01)。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细胞分化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TH1/TH2
下载PDF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健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高级氧化-铁碳微电解-ABR-UBF-好氧工艺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COD在300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高级氧化-铁碳微电解-ABR-UBF-好氧工艺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COD在300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高级氧化 铁碳微电解 ABR UBF
下载PDF
专业认证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英丽 牛金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2,共5页
专业认证是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基础与前期,对培养安全人才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认证,对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与深入,专业认证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影响愈加明显,甚至在某种... 专业认证是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基础与前期,对培养安全人才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认证,对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与深入,专业认证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影响愈加明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论文从专业认证的内涵分析入手,指出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需要专业认证,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证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从标准规范、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保障等五个方面透视了专业认证对安全工程本科教育的影响,旨在推动安全工程本科教育改革,使专业认证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安全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为安全生产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安全工程 工程教育 认证标准
下载PDF
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召 马信龙 +3 位作者 马剑雄 苑珍珍 邢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0-88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BIOSIS,Springer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 [目的]系统评价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BIOSIS,Springer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0(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238例患者,动态外固定架组119例,静态外固定架组1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比较,在术后并发症(针道感染及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和术后1年患肢临床疗效(旋前、旋后、伸展、屈曲、桡偏及尺偏)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桡骨长度恢复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都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患肢临床疗效方面,两者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术后桡骨长度恢复方面,动态外固定架优于静态外固定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动态外固定架 静态外固定架 疗效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表皮干细胞与毛囊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青 李秀兰 +2 位作者 张杨 郭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5034-5038,共5页
背景:获取更合适的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可使皮肤功能得到更好的修复。目的: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并比较两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2月龄新西兰兔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3,6代细胞观察其... 背景:获取更合适的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可使皮肤功能得到更好的修复。目的: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并比较两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2月龄新西兰兔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3,6代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与结论:毛囊干细胞较表皮干细胞贴壁快,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毛囊干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表皮干细胞。提示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毛囊干细胞较表皮干细胞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毛囊干细胞 角蛋白19 Β1整合素 基因 生物学特性 种子细胞 皮肤组织工程 干细胞
下载PDF
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组织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1
19
作者 崔巍 李红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蒙古族青光眼高发病率的原因,为寻找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蒙古族PACG患者30例,汉族PACG患者30例,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眼的小梁组织。PACG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标... 目的探讨蒙古族青光眼高发病率的原因,为寻找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蒙古族PACG患者30例,汉族PACG患者30例,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眼的小梁组织。PACG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标准。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小梁组织的超微结构,其中包括小梁薄板胶原纤维轴、小梁内皮细胞、小梁薄板皮质区及小梁网眼。正常对照组为蒙古族正常人眼、汉族正常人眼各20例。结果蒙古族正常人眼小梁薄板胶原纤维走行相对紊乱,但无断裂现象;胶原纤维轴与基底膜结构界线不清并有渗透现象;蒙古族PACG小梁网中胶原纤维走行相对小梁薄板长轴的方向发生改变,可见断裂;小梁薄板内皮细胞核溶解,细胞器减少;小梁薄板皮质区薄厚不均,与断裂的胶原纤维有明显的分界线,并有玻璃样变性;小梁网眼有不同程度的堵塞和变窄。从正常人眼来看,蒙古族与汉族相比小梁组织超微结构异常的病例增加,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胶原纤维轴结构异常(χ2=4.360,P=0.025),小梁内皮细胞数异常(χ2=6.570,P=0.013),小梁薄板皮质区(χ2=7.140,P=0.035)和小梁网眼异常(χ2=5.430,P=0.020)。蒙古族PACG和汉族PACG在小梁网超微结构的比较中异常病例增加,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胶原纤维轴结构异常(χ2=4.250,P=0.026),小梁内皮细胞数异常(χ2=7.180,P=0.037),小梁薄板皮质区(χ2=6.540,P=0.013)以及小梁网眼异常(χ2=5.270,P=0.019)。结论蒙古族PACG发病率高的机制不仅是由于存在浅前房、窄房角等高危因素,而且可能与其小梁网的超微结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蒙古族 小梁网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志虎 +5 位作者 马剑雄 李风波 李艳军 孟新民 吕建伟 马信龙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7-912,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并手动检索会议论文及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中所有关于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TXA治疗TKA术后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分,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纳入患者857例,其中局部应用TXA396例,静脉注射TXA461例。局部应用与静脉注射TXA在术后引流量(WMD=-17.25,95%CI一202.64—168.15,P〉0.05)、失血量(WMD=14.30,95%CI-98.82~127.42,P〉0.05)及血红蛋白下降值(WMD=-0.49,95%CI-1.12—0.13,P〉0.05)、术后输血率(RD=-0.01,95%CI-0.05~0.03,P〉0.05)及血栓事件的发生(RD=0.00,95%CI-0.02~0.02,P〉0.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应用与静脉注射TXA在治疗TK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无差异,两种给药方式均可以减少TKA术后出血而不增加其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关节成形术 置换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