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及预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符国槐 +3 位作者 杨再强 费玉娟 黄海静 孙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2-248,共7页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分析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研究表明,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温度相差5~10℃,最低温度相差3~6℃。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成线性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空气温度预报模型,并利用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冬季和春季的逐时气温预报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2、0.887;标准回归统计误差(RMSE)分别为2.3℃和2.7℃,该研究结果可为慈溪市设施农业环境调控及小气候预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小气候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宁波海雾特征和预报着眼点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福 钱燕珍 +1 位作者 金靓 孙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6,共9页
本文用1971—2011年石浦站资料及N(2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宁波各种强度海雾特征和合成分析其出现的天气背景。统计表明:海雾多发生于4—6月,主要出现在23时至次日11时,其中23时至次日02时最多,11时后消散。风力在2~3级的西南或东北风... 本文用1971—2011年石浦站资料及N(2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宁波各种强度海雾特征和合成分析其出现的天气背景。统计表明:海雾多发生于4—6月,主要出现在23时至次日11时,其中23时至次日02时最多,11时后消散。风力在2~3级的西南或东北风有利于海雾的发生。相对湿度在90%~95%,本站气压在990~1002 hPa时,海雾发生概率随着湿度的增加及气压的减小而增加,但对于能见度≤50 m的强浓雾来说,相对湿度和本站气压范围分别为92%~95%和990~999 hPa,且强浓雾随湿度及气压的增加而增加。宁波海雾通常出现在江淮气旋、冷空气影响前和梅雨锋中低涡东移前。合成分析表明:锋面雾一般形成于系统过境前2~3 d,局地上空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时;或静止锋南侧,局地上空风速较小,且前期有充足水汽汇聚并导致湿层增厚;平流雾形成时上空位于西南涡前部,长时间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形成一定厚度和范围的湿度层,在该天气背景下,下垫面的气-海温差维持在0~1.5℃左右,露点-海表温差在-0.5~0℃上下。浓雾(强浓雾)的形成需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长时间深厚的暖湿气流里,同时来自北方的冷海流不断注入宁波沿海。此外,雾的强度与暖平流及海表冷平流的强度有较大关系。这些对宁波海雾及其强度的预报有较好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海雾 统计特征 合成分析 预报
下载PDF
登陆台风站点大风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军 钱燕珍 +2 位作者 陈佩燕 郑铮 乐益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6,共6页
利用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预报登陆台风影响时,沿海地区站点风的预报是各站点的定时二分钟风向风速。通过对MICAPS站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选取了沿海地区400多个资料比较齐全的站点和海岛站作为预报站点。用NCEP再分析场的格点资料做相关... 利用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预报登陆台风影响时,沿海地区站点风的预报是各站点的定时二分钟风向风速。通过对MICAPS站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选取了沿海地区400多个资料比较齐全的站点和海岛站作为预报站点。用NCEP再分析场的格点资料做相关性分析,选定9个预报因子。运用BP网络对每个站点分别建立纬向风和经向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拟合风速的绝对值误差是1.3 m·s^(-1)。独立样本检验,风速绝对误差在2 m·s^(-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登陆台风 站点大风预报
下载PDF
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磊 俞科爱 +3 位作者 林宏伟 孙军 蒋飞燕 孙仕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4期40-47,共8页
基于2001—2014年宁波市每日4个时次(02时、08时、14时、20时)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宁波市环保局空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浓度的日监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计算了2001—2014年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并分析了大气混... 基于2001—2014年宁波市每日4个时次(02时、08时、14时、20时)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宁波市环保局空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浓度的日监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计算了2001—2014年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并分析了大气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宁波市年平均大气混合层厚度波动变化明显,大气混合层厚度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2007年,分别为866.1 m和746.1 m。水平风速对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影响较大。春季和7月、8月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较大,秋季和冬季大气混合层厚度较小,而6月大气混合层厚度最小。大气混合层厚度在中午达最大值,夜间达最小值,大气混合层位于500.0—1200.0 m高度的出现频率最高。随着大气混合层厚度增大,污染物浓度被稀释。夏季,大气混合层厚度对PM_(10)、SO_2和NO_2浓度的调节能力较强。由于输入性污染的影响,冬季PM_(10)与SO_2浓度的极大值明显高于夏季,同时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变化对PM_(10)和SO_2浓度的增减效应比夏季明显削弱,但对NO_2浓度的影响较小。另外,当大气混合层厚度位于500.0—1200.0 m高度时,在同一大气混合层厚度下,同一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混合层厚度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空气污染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用数值预报释用方法做近海及登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 被引量:13
5
作者 钱燕珍 孙军 +1 位作者 陈佩燕 张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718,共9页
这是一个对GFS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的方法。将支持向量机(SVM)同归方法应用于近海和登陆热带气旋(TC)的强度预报。从其本身强度,影响范围内气象因子情况,地形因子等三个方面,设计相关因子,建立预报模式,用来预报12、24、36、48、60... 这是一个对GFS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的方法。将支持向量机(SVM)同归方法应用于近海和登陆热带气旋(TC)的强度预报。从其本身强度,影响范围内气象因子情况,地形因子等三个方面,设计相关因子,建立预报模式,用来预报12、24、36、48、60和72 h的TC强度。总体上模式强度预报结果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结果相近,优于气候持续法的预报;趋势预报优势明显,可高出7~12个百分点。表明可以成为台风强度预报的另一个工具,投入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台风 登陆台风 强度预报 支持向量机方法 数值预报释用
下载PDF
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做登陆热带气旋站点大风预报 被引量:13
6
作者 钱燕珍 孙军 +1 位作者 余晖 陈佩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6,共7页
将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应用于在登陆热带气旋影响下,每天00、06、12、18 UTC 4时次2分钟平均的站点风速预报。从2002-2007年热带气旋本身强度、站点地形情况和站点附近高低空环境场要素,设计相关因子,建立了4种预报模式,其中模式4... 将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应用于在登陆热带气旋影响下,每天00、06、12、18 UTC 4时次2分钟平均的站点风速预报。从2002-2007年热带气旋本身强度、站点地形情况和站点附近高低空环境场要素,设计相关因子,建立了4种预报模式,其中模式4的风速拟合误差的标准差为1.591 m·s^(-1)。用2008年8个登录热带气旋做独立样本检验,预报风速与实际风速的平均绝对值误差为1.750 m·s^(-1),标准差为2.367 m·s^(-1)。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样本截取和预报因子选取后,SVM方法建模的风速预报48小时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登陆热带气旋 站点大风预报 地形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符国槐 费玉娟 +3 位作者 杨再强 汤晨阳 黄海静 孙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36-10938,10941,共4页
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介绍国内外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模型,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预测模型 预警系统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的《红楼梦》字词浅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瑞芳 孙军 常诗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1X期753-755,共3页
红学研究已经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已被成功运用到分析研究《红楼梦》当中。利用Java编程语言编制出字、词统计程序,并运用Spss软件作出所统计字、词的线形图,对这些字、词还有线形图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红楼梦》作者在前80回和后40... 红学研究已经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已被成功运用到分析研究《红楼梦》当中。利用Java编程语言编制出字、词统计程序,并运用Spss软件作出所统计字、词的线形图,对这些字、词还有线形图进行比较和分析。反映出《红楼梦》作者在前80回和后40回用字、用词习惯的改变,即作者语言风格和写作风格的转变,为红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编程语言 SPSS 《红楼梦》 字统计 词统计
下载PDF
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清斌 孙军 +2 位作者 符国槐 魏莎莎 刘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5-440,共6页
为研究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樱桃番茄为研究材料,对新旧膜棚内冬春季大棚密闭保温时段和春夏季全天通风时段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樱桃番茄生育期并记录测定两种棚... 为研究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樱桃番茄为研究材料,对新旧膜棚内冬春季大棚密闭保温时段和春夏季全天通风时段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樱桃番茄生育期并记录测定两种棚膜栽培条件下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新旧膜棚内均可比外界提高日均温近3℃,且两者差异不明显;冬春季晴好天气下,大棚密闭的白天时段,新膜比旧膜增温效果好;其余时段无论晴雨或大棚开闭与否,两者增温、保温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季节或通风与否,旧膜的棚内湿度均显著低于新膜,平均偏低3.6%,旧膜在降湿防病方面有一定作用;新旧膜棚内光照差异明显,新膜棚内太阳辐射平均值比旧膜棚高20.6%;在新膜条件下,可以不同程度地将樱桃番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提前3~5 d;果实大小和病果数受新旧膜影响差异显著;单果质量、果实含糖量以及果实产量等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膜 小气候因子 樱桃番茄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南方双膜塑料大棚内气温的谐波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佳敏 杨栋 +3 位作者 郭建民 丁烨毅 黄鹤楼 孙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9期133-140,共8页
目前针对南方双膜塑料大棚棚内温度模拟的研究较少,普适性也有待近一步提高。本研究基于2010—2014年的南方代表性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观测数据,利用谐波法构建适用于南方地区双膜覆盖塑料大棚棚内温度的逐小时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阶谐波... 目前针对南方双膜塑料大棚棚内温度模拟的研究较少,普适性也有待近一步提高。本研究基于2010—2014年的南方代表性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观测数据,利用谐波法构建适用于南方地区双膜覆盖塑料大棚棚内温度的逐小时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阶谐波(基波+2次谐波)能较好地反映南方双膜覆盖大棚内温度的变化特征。基于棚外温度的谐波特征参量及其他气象要素构建的棚内温度预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天气情况下(晴、多云、阴)双膜覆盖大棚的棚内温度日变化。模型回代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天气条件下绝对误差的日平均值小于1.8℃。模型对不同时间段棚内温度的模拟精度呈夜间>白天,对棚内日最低温度的模拟效果突出,不同天气条件下最低温度的预报的绝对误差均低于1.2℃,模型对最高温度的预报精度较最低温度偏低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大棚 谐波分析 温度预报 南方
下载PDF
数字签名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洪 孙军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3期35-36,共2页
本文介绍了数字签名的概念和算法,重点分析了它的实际应用,同时讨论了公钥系统的建立,提出了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数字签名 网络通信 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 公钥系统
原文传递
CPAM对河道泥水混合物的絮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军 朱建文 +2 位作者 胡惠宁 李碧科 舒俊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88,共5页
河道淤泥使水体变黑发臭,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近年来,利用清淤船吸取河道底部泥水混合物,然后添加絮凝剂加速泥水分离,从而达到清淤效果的应用研究已初步展开。但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泥水混合物絮凝效果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严重影响... 河道淤泥使水体变黑发臭,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近年来,利用清淤船吸取河道底部泥水混合物,然后添加絮凝剂加速泥水分离,从而达到清淤效果的应用研究已初步展开。但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泥水混合物絮凝效果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严重影响了清淤船的设计。基于此,通过絮凝实验研究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量对泥水混合物分离沉降效果的影响,以及分离后的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当CPAM投加量达到0.79 mg/g时,泥水快速分离效果明显,出水浊度和COD值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清淤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絮凝 泥水混合物 浊度 COD
原文传递
强寒潮天气南方塑料大棚防御冰冻灾害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莎莎 李清斌 +3 位作者 孙军 杨栋 符国槐 张海添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9期135-13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3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5~0℃以下时,2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1~6.5℃,3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9~7.2℃,可保证夜间大棚内温度在0℃以上。综上分析,结合设施大棚作物生理特性,构建了一套南方塑料大棚抵御低温冰冻灾害的气象指标和防御技术措施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多层覆盖 增温设备 温度
下载PDF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栋 丁烨毅 +3 位作者 孙军 李清斌 魏莎莎 黄鹤楼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0-249,共10页
"棚温逆差"指设施大棚采取保温措施时出现棚内日最低气温低于棚外的现象,利用2010-2015年冬季和初春浙江地区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结合大棚覆膜保温、开窗通风等人工操作记录,对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发生的特征... "棚温逆差"指设施大棚采取保温措施时出现棚内日最低气温低于棚外的现象,利用2010-2015年冬季和初春浙江地区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结合大棚覆膜保温、开窗通风等人工操作记录,对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发生的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进行探究;选用5种常见神经网络方法(BP、GA-BP、RBF、GRNN、PNN)分别构建"棚温逆差"预报模型,并基于不同模型预报准确率构建集合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初春和初冬季"棚温逆差"频率较严冬高3倍,棚内1.5m高处出现概率较0.5m处偏高3倍;0.5m高处大棚边缘出现"棚温逆差"概率为中央的8~13倍,1.5m高处中央和边缘位置出现概率差异较小。(2)"棚温逆差"发生时,棚外日最低气温主要在2~11℃区间,大棚保温方式为单膜或双膜覆盖,其中单膜覆盖占比达93%以上。"棚温逆差"多发生在白天东西侧窗开启高度较高(平均高度35~40cm)且夜间放小缝通风时;0.5m处发生"棚温逆差"时,天气条件较1.5m处发生时明显偏差,日最小相对湿度、总云量和日均风速偏高,日照时数偏少。(3)5种神经网络方法对"棚温逆差"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其中GA-BP模型预报准确率最高;集合预报模型对0.5m高度处"棚温逆差"预报准确率在85%左右,1.5m高度处准确率在80%左右,且预报稳定性较单一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温逆差 塑料大棚 温度 神经网络 集合模型
下载PDF
南方大棚内气温空间分布与网格化插值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军 符国槐 +1 位作者 李清斌 魏莎莎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047-2051,共5页
为揭示南方塑料大棚棚内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利用2006-2009和2010-2012年室内不同位置的多点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和分析大棚内气温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纵向气温(南北向)水平面上差异不明显,在横截面上的垂直方向及通风口附... 为揭示南方塑料大棚棚内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利用2006-2009和2010-2012年室内不同位置的多点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和分析大棚内气温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纵向气温(南北向)水平面上差异不明显,在横截面上的垂直方向及通风口附近有明显的温度梯度。白天棚内气温呈上高下低、夜间呈下高上低的特征。晴好天气的气温分布差异大,且在2 m以上的大棚顶部垂直气温梯度最大,阴雨天气和夜间棚内气温梯度较小。应用多种插值算法,建立大棚垂直横截面的精细化气温网格插值模型。交叉检验表明,普通克里金的插值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气温 空间分布 插值
下载PDF
大棚草莓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军 杨栋 +3 位作者 魏莎莎 李清斌 丁烨毅 黄鹤楼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4-1521,共8页
基于2010—2014年慈溪市气象局草莓实验大棚的产量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设施草莓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利用一次累加回归分析法构建适宜浙江地区的设施草莓产量动态模型。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5℃积温、光合有效... 基于2010—2014年慈溪市气象局草莓实验大棚的产量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设施草莓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利用一次累加回归分析法构建适宜浙江地区的设施草莓产量动态模型。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5℃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对浙江省设施草莓产量形成影响显著。不同产果阶段各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光合有效辐射、辐热积指数)对草莓产量的动态模拟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产果初期,日平均气温>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产果盛期和末期,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日平均气温;整个生育期,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日平均气温。各指标对不同阶段产量模拟精度为:日平均气温表现为产果初期>产果盛期>产果末期;辐热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模拟效果时间变化趋势与日平均气温相反;2月份各指标的模拟精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产量 气象因子 动态模型
下载PDF
“随机数的产生与应用”课堂实录及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军 徐芳芳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3年第4期19-21,共3页
“上好一节课好难,上好一节公开课更难”,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第6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深有体会.大会指定给笔者的课题是“随机数的产生与应用”,以下为笔者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 “上好一节课好难,上好一节公开课更难”,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第6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深有体会.大会指定给笔者的课题是“随机数的产生与应用”,以下为笔者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数 课堂实录 应用 展示活动 数学教师 一线教师 公开课 中青年
下载PDF
略论计算机犯罪的构成
18
作者 孙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9-110,共2页
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的各种不法侵害 ,在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中同样可能发生。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 。
关键词 计算机 犯罪 犯罪构成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秀川 李敏 +4 位作者 尹爱平 孙军 赵超 彭树彬 尹文怡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保证这一活动持续、有效、广泛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三下乡”活动 “青年志愿者” 环境保护 勤工俭学
下载PDF
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最优层数栽培槽选择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莎莎 孙军 +4 位作者 李清斌 吴敏 崔萌萌 戚自荣 裘建荣 《农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59-64,共6页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以常规地栽模式为对照,研究南方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产生的光温效应变化,分析A字型栽培架不同层数对草莓全生育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优栽培槽层数。结果表明,A型架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在南方塑料大棚...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以常规地栽模式为对照,研究南方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产生的光温效应变化,分析A字型栽培架不同层数对草莓全生育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优栽培槽层数。结果表明,A型架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应用A字型立体栽培架,早期(12月-次年2月)产量和产值明显优于常规地栽,后期(3-5月)由于植株早衰采收期提前结束,产量下降明显。整体来看,4层栽培槽模式下草莓果实品质更为优良,与常规地栽相比,早期产值明显提高59%,可以获得比常规地栽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增产潜力较大,适合在草莓立体栽培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栽培 层数 草莓 光温效应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