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和木材利用现状 被引量:62
1
作者 殷亚方 +1 位作者 吕建雄 苏洪泽 《木材工业》 2001年第5期3-5,共3页
本文概述了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状况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木材性质的研究及加工利用现状 ,指出桉树人工林木材利用的巨大潜力 ,并对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利用现状 木材资源 中国 林业
下载PDF
3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基本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立非 +3 位作者 张绮纹 陈一山 于中奎 谢荷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山东省长清县36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在元件系间的变异达极显著水平。用选优法选出5个密度较高、纤维较长、生长较快的优良无性系,它们的引种号分别是13号、3号、34号、22号和8号,... 山东省长清县36个8年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在元件系间的变异达极显著水平。用选优法选出5个密度较高、纤维较长、生长较快的优良无性系,它们的引种号分别是13号、3号、34号、22号和8号,除22号起源于加拿大外,其余均起源于美国。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2、0.40、0.43和0.71,材性和生长性状受中等或较强遗传控制。树木生长速度分别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呈微弱遗传负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两个性状可以独立选择。美洲黑杨在雌雄株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树高和胸径4个特性上,两总体平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遗传变异 无性系
下载PDF
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幼龄材与成熟材及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鲍甫成 江泽慧 +2 位作者 陆熙娴 骆秀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76,T001,共15页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小,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韧性低等15项,即46%的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在木材加工和用作结构材时应将幼龄材和成熟材视作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来考虑,在培育结构材时应研究如何缩短幼年期或改善幼年期材性。在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之间,采取人工林幼龄材性质与天然林幼龄材性质相比,人工林成熟材性质与天然林成熟材性质相比,结果表明,多数性质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只有人工林木材比天然林木材胞壁率小、顺纹抗压强度低、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等4项,即只有12%的很少数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有可能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培育出与天然林木材性质相近的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性质 幼龄材 成熟材 人工林 天然林木材
下载PDF
木材树种识别技术现状、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7
4
作者 殷亚方 刘波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介绍了木材树种宏观及其与微观特征结合的识别技术、木材识别特征的术语和定义、木材识别辅助工具和软件以及命名依据;阐述了DNA标记、稳定同位素、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木材树种识别新技术的发展,及对木材树种和产地鉴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木材树种识别 DNA标记 稳定同位素分析 近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木材超高温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周永东 刘君良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从研究背景、生产工艺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木材超高温热处理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应用及研究状况。资料表明,木材经热处理改性后,尺寸稳定性增强、平衡含水率降低,且耐候性及抗生物降解能力增强。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扩大人工林木材... 从研究背景、生产工艺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木材超高温热处理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应用及研究状况。资料表明,木材经热处理改性后,尺寸稳定性增强、平衡含水率降低,且耐候性及抗生物降解能力增强。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扩大人工林木材的加工利用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木材 热处理 尺寸稳定性 平衡含水率
下载PDF
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木材渗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建雄 鲍甫成 +1 位作者 赵有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长白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生材分别进行普通气干处理和酒精置换处理以及对其气干材进行水浸处理 ,研究了这 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木材气体渗透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鱼鳞云杉边材、心材和臭冷杉心材的生材经普通... 本文通过对长白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生材分别进行普通气干处理和酒精置换处理以及对其气干材进行水浸处理 ,研究了这 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木材气体渗透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鱼鳞云杉边材、心材和臭冷杉心材的生材经普通气干处理后 ,其气体渗透性较低 ,分别约为 0 1 1 4、0 0 4 5和0 1 1 1darcy ;长白鱼鳞云杉边材、心材和臭冷杉心材的生材经酒精置换处理后 ,其气体渗透性分别约为1 1 71 3、0 0 74和 0 1 4 4darcy,比普通气干处理对照组试样的平均渗透性分别增加约 1 0 1 5倍、62 %和 3 0 % ,t检验表明 ,前者差异非常显著 ,但后两者差异不显著 ;已气干 1 8个月的长白鱼鳞云杉边材、心材和臭冷杉心材经水浸处理后 ,其平均气体渗透性较处理前分别增加约 85%、4 9%、65 5% ,t检验表明差异均显著。长白鱼鳞云杉生材边材经酒精置换处理后 ,其平均气体渗透性较普通气干处理试样的平均气体渗透性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经酒精置换干燥后其纹孔的闭塞率基本上保持同生材状态时一样低 ,绝大多数纹孔仍处于开放的中间位置的结果 ,其次一部分浸提物在置换过程中被浸提出也可能是个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渗透性 气干处理 溶剂置换处理 水浸处理
下载PDF
不同湿地松种源木材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骆秀琴 +1 位作者 殷亚方 刘昭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著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源水平上 ,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种源选择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源内个体管胞形态 (管胞长、宽和壁厚 )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表明湿地松种源材质改良如在种源选择基础上进行个体改良会取得更好的增益。 18个种源木材管胞长度及宽度、管胞壁厚、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36 15、0 5 993、0 74 73、0 16 98;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4 14 2、0 2 6 4 6、0 10 82、0 2 977和 0 12 4 6 ;种源树高及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4 0 5 7和 0 4 74 7;说明湿地松种源木材管胞性状、木材气干密度及树木生长性状 (胞壁率除外 )受中度或弱度遗传控制 ,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 ,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研究还从树木生长性状与管胞形态、力学强度方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种源 木材材性 遗传变异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国外桉树人工林资源和木材加工利用现状 被引量:28
8
作者 殷亚方 +1 位作者 吕建雄 赵杰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41,共7页
从桉树人工林的资源现状、桉树人工林的木材性质、加工利用技术以及桉树木材产品的市场发展 4个方面 ,概述了国外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及其木材利用状况。着重介绍了影响桉树人工林低龄材利用的木材性质以及锯解和干燥技术。通过学习和借鉴... 从桉树人工林的资源现状、桉树人工林的木材性质、加工利用技术以及桉树木材产品的市场发展 4个方面 ,概述了国外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及其木材利用状况。着重介绍了影响桉树人工林低龄材利用的木材性质以及锯解和干燥技术。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桉树木材加工利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以提高我国桉树木材的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资源 木材 加工利用 市场发展
下载PDF
北京地区I-214杨树木材解剖特性与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殷亚方 浦上弘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对北京地区I-2 1 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长、宽及壁厚 ,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 对北京地区I-2 1 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长、宽及壁厚 ,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迅速递增 ,而后趋于平缓 ;而导管个数、纤维与射线比量、胞壁率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逐渐递减 ,再趋于稳定。不同高度间的解剖参数 (胞壁率除外 )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是髓心处较大 ,往外先略减而后快速递增 ,然后趋于平缓。木材幼龄期为 1 0~ 1 2a,幼龄材比成熟材的基本密度低 ,纤维和导管分子均短与窄、壁薄 ,纤维和射线比量大、导管个数多、导管比量小 ,生长轮宽度窄 ,且两者间的基本密度、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度、导管弦径、导管和射线比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长速度对解剖性质影响不显著 ,但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解剖参数与基本密度关系密切。基本密度和各项解剖参数均与生长轮年龄为极显著相关 ,可建立模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Ⅰ—214杨树 木材 解剖特性 栽培密度 株内变异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吕建雄 鲍甫成 +1 位作者 周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2-357,T003,共7页
试样(2×2×5cm)在温度120℃和100℃两种饱和水蒸汽条件下分别汽蒸处理8小时,然后置于大气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进行渗透性测定。汽蒸试样的渗透性分别与其纵向相邻接的未汽蒸、... 试样(2×2×5cm)在温度120℃和100℃两种饱和水蒸汽条件下分别汽蒸处理8小时,然后置于大气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进行渗透性测定。汽蒸试样的渗透性分别与其纵向相邻接的未汽蒸、含水率约10%的对照比较,并进行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木材性质不同,汽蒸作用引起木材解剖上、化学上的变化也不同,因而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各异。红松气干边材、心材经120℃和100℃汽蒸处理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提高约60、90%和40、130%;长白鱼鳞云杉生材边材经120℃汽蒸后和气干心材经100℃汽蒸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约提高326和80%;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汽蒸试样与未汽蒸试样渗透性之间差异可靠性为90-99.9%;汽蒸试样渗透性获得提高的原因均系汽蒸后纹孔膜和纹孔塞发生开裂的结果。但汽蒸长白鱼鳞云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及臭冷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的渗透性则未获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 汽蒸 纹孔膜 木材
下载PDF
不同竹龄毛竹材物理性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崔敏 殷亚方 +2 位作者 刘波 张双保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8-343,共6页
以我国传统竹种——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在5个竹龄(0.5、1、2、4、6年生)和3个纵向高度水平对其壁厚、基本密度及干缩性(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等主要物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材壁厚6.69... 以我国传统竹种——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在5个竹龄(0.5、1、2、4、6年生)和3个纵向高度水平对其壁厚、基本密度及干缩性(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等主要物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材壁厚6.698-7.875mm,基本密度0.494-0.728g·cm-3,全干、气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10.204%-17.412%、7.881%-14.914%,全干时弦、径向干缩率分别为5.131%-6.119%、4.919%-5.826%,气干时弦、径向干缩率分别为3.953%-5.264%、3.663%-4.612%。壁厚和基本密度随竹龄增加呈增加趋势,干缩率呈减小趋势,2a后干缩率保持在稳定水平。沿纵向高度从基部到梢部,壁厚逐渐减小,基本密度、全干和气干径向干缩率呈增加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毛竹壁厚、基本密度、体积干缩率和径向线干缩率随竹龄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竹壁厚度和基本密度随竹秆纵向高度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物理性质 竹龄 纵向高度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三种人工林桉树轴向生长应变变异初探 被引量:21
12
作者 胡继青 +1 位作者 侯祝强 殷亚方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1,共3页
以雷州 1号桉 (Eucalyptus leizhou No. 1)、柠檬桉 (E. citriodora)和尾叶桉 (E. urophylla)为研究对象 ,测量其不同年龄立木的轴向生长应变以及生材材性指标参数。研究表明 ,采伐、树木高度对生长应变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 ;树种种间、... 以雷州 1号桉 (Eucalyptus leizhou No. 1)、柠檬桉 (E. citriodora)和尾叶桉 (E. urophylla)为研究对象 ,测量其不同年龄立木的轴向生长应变以及生材材性指标参数。研究表明 ,采伐、树木高度对生长应变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 ;树种种间、种内不同树龄的轴向生长应变差异显著 ,但变异规律复杂 ,有待进一步研究。生长应变与树木胸径显著相关 ,而与木材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应力 生长应变 人工林桉树
下载PDF
应力波和阻抗仪技术勘查木结构立柱腐朽分布 被引量:28
13
作者 安源 殷亚方 +1 位作者 周玉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NDT)勘查山海关海神庙关键承重构件立柱内部的腐朽分布.首先通过含水率测定仪和Pilodyn检测仪初步判断了立柱可能存在的腐朽特征;再利用二维应力波方法评估了立柱内部的腐朽分布,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建立了立柱内部腐朽...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NDT)勘查山海关海神庙关键承重构件立柱内部的腐朽分布.首先通过含水率测定仪和Pilodyn检测仪初步判断了立柱可能存在的腐朽特征;再利用二维应力波方法评估了立柱内部的腐朽分布,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建立了立柱内部腐朽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最后采用准无损的阻抗仪方法对该三维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确定立柱内部腐朽的准确分布,进而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柱 内部腐朽 含水率 PILODYN 二维应力波 阻抗仪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桉木应力及微观构造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周永东 傅峰 +2 位作者 李贤军 陈志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为提高人工林桉木的干燥质量及产品附加值,该文针对近年来出现在木材改性领域的微波处理技术在桉木利用中的潜力及途径进行了分析。结合微波处理原理及特点,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微波处理减小桉木残余生长应力及微波处理对木材微观构... 为提高人工林桉木的干燥质量及产品附加值,该文针对近年来出现在木材改性领域的微波处理技术在桉木利用中的潜力及途径进行了分析。结合微波处理原理及特点,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微波处理减小桉木残余生长应力及微波处理对木材微观构造、木材干燥及加工质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桉木微波处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处理 桉木 生长应力 微观构造 干燥
下载PDF
杉木材性株内的变异Ⅱ.管胞形态的变异 被引量:22
15
作者 骆秀琴 +1 位作者 陈益泰 文济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1-446,共6页
对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管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大致... 对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管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大致相似(长宽比在不同方位上除外),管胞形态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0.01水平)。广义方差分析表明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在圆周不同方位上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余两项末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间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差异显著。在不同高度上,三项力学性质中,只有抗弯强度和管胞长度0.05水平显著相关,其余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管胞长度 管胞宽度 长宽比 株内变异
下载PDF
沉香的资源分布、识别与贸易现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董梦妤 焦立超 +3 位作者 张淑娟 李改云 殷亚方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通过对沉香树种的资源分布、木材特征、识别技术及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应在构建具有明确身份信息的沉香标准样品库的基础上,完善沉香化学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标准化的沉香鉴定技术体系,以实现沉香的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沉香 化学分析 质量分级 木材解剖
下载PDF
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 被引量:16
17
作者 骆秀琴 +2 位作者 殷亚方 李贻铨 汪炳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腔比是自髓心向外呈递增趋势 ,管胞比量和晚材率为递减趋势 ,早材壁腔比和早材腔径比则近似于一条直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壁厚、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 ,幼龄材与成熟材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5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均为成熟材高于幼龄材 ,且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木材性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木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马尾松 木才性质 幼龄材 成熟材 材性变异
下载PDF
红木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24
18
作者 翟东群 殷亚方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0,共5页
通过对红木资源现状及消耗趋势分析,指出红木资源的稀缺性将长期存在并日益严重;消耗增长过快将导致红木资源未来不可持续;资源保护性政策也将成为红木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性因素。红木制品的精细化加工利用,是应对红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木资源 政策 消耗
下载PDF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Ⅰ.论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管宁 文小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6-377,共12页
木材变异性研究的最大困难在于研究对象庞大而复杂。缩小树种范围,加大力度,对最重要的树种进行材性径向变异模式的系统研究,是取得理论上较为完整、实用上较为有效的成果,将木材变异性研究提高到新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木材性质 变异性 株内径向变异 模式
下载PDF
Ⅰ-69杨湿心材发生、分布及材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立非 +1 位作者 徐邦兴 郑世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80-485,共6页
在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方式种植的I-69杨活立木及原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湿心材存在。湿心材的比例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与种植方式和树木生长速度无关。湿心材的存在和变色由细菌活动引起,已分离和鉴定出5种病原菌(Erwini... 在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方式种植的I-69杨活立木及原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湿心材存在。湿心材的比例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与种植方式和树木生长速度无关。湿心材的存在和变色由细菌活动引起,已分离和鉴定出5种病原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rhapontioi (Millard)Burkhold,E.chrysanthemi Burkholder,Bacilluscereus Frankland,B.sphaericus Neide)。电镜观察和材性分析表明,正常材中细菌很少,纹孔膜保存完好,而湿心材的导管-射线间纹孔和管间纹孔膜几乎都被破坏。与正常材相比,湿心材的pH和酸缓冲容量高,抽提物和灰分含量较高,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略低。湿心材的密度、干缩系数及力学性质都比正常材低,差异极显著。建议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细菌的侵入和活动,阻止湿心材和变色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湿心材 材性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