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 被引量:168
1
作者 刘国彬 上官周平 +6 位作者 文艺 杨勤科 赵敏娟 党小虎 郭明航 王国梁 王兵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1期11-19,共9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建设等均起到了良好作用。为全面评价该地区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以野外站不同尺度监测及生态系统关键过程长期研究为基础,利用多种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在地块—小流域—行政区和典型生态工程—典型样区—侵蚀和地貌区等不同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河流径流和输沙量动态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范围明显缩小、水土流失程度显著减轻,区域生态状况向良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局部地段(如陡坡耕地)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据此,从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重点、监督和政策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该地区生态工程后期建设的方向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草)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被引量:119
2
作者 文艺 冉大川 陈江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针对黄河水沙近期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支流水文泥沙定位观测资料,综合"水文法"、"水保法"和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对黄河流域1997—2006年水沙变化情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沙变化机制,并预测了未来... 针对黄河水沙近期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支流水文泥沙定位观测资料,综合"水文法"、"水保法"和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对黄河流域1997—2006年水沙变化情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沙变化机制,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与多年平均相比,黄河河源区径流量年均减少43.90亿m3,其中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量占92.26%,人类活动影响量占7.74%;与1970年前相比,黄河实测径流量年均减少112.1亿m3,其中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作用占76.50%,因降雨影响占23.50%;实测输沙量较1970年以前年均减少11.80亿t,其中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的作用为49.75%,降雨的影响为50.25%;人类活动与降雨变化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就黄河中游地区总体而言,人类活动的减水作用远大于降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减沙作用与降雨影响基本相当,不宜笼统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或主要是降雨变化所致;2050年以前黄河来水来沙量总体呈平偏枯趋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或短时段仍会发生丰水丰沙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减沙 水沙变化机制 来水来沙预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坡面流阻力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1
3
作者 文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实验室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初步研究了坡面浅层均匀流及由降雨形成的浅层沿程变量流的流动阻力规律.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坡面浅层水流与一般明渠流水力特性的差别,揭示了降雨、坡度和表面... 通过实验室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初步研究了坡面浅层均匀流及由降雨形成的浅层沿程变量流的流动阻力规律.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坡面浅层水流与一般明渠流水力特性的差别,揭示了降雨、坡度和表面粗糙度对浅层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伪层流"的概念,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不同流区的Darcy-Weisbach阻力参数f的定量关系式.研究成果可用于坡面流汇流计算及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等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降雨 水流阻力 土壤侵蚀 产沙模拟 坡度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肖培青 文艺 +1 位作者 申震洲 杨春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5mm/h和8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12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苜蓿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改变土壤的入渗特性实现,草地坡面入渗率与径流量和产沙量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从水动力学角度对苜蓿草地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与输沙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试验条件下苜蓿草地的临界径流剪切力值为2.857N/m2,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值为0.0114m/s,输沙率随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径流入渗 水动力学机理 苜蓿草地
下载PDF
黄土高原草本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勉 文艺 李占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80,共7页
草本植被具有积极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系统分析黄土高原草本植被保土减蚀作用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了草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量、草被植物与地表径流系数、草被植物地下根系... 草本植被具有积极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系统分析黄土高原草本植被保土减蚀作用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了草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量、草被植物与地表径流系数、草被植物地下根系与土壤抗冲性及抗蚀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草本植被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坡沟系统坡面径流流态及水力学参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肖培青 郑粉莉 文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利用变坡度坡沟系统概化模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分析了在60、90和130 mm/h降雨强度下坡沟系统坡面径流流态及水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上方汇水和降雨强度的增大使坡沟系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呈明显增大,水流流态由缓流演变为急... 利用变坡度坡沟系统概化模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分析了在60、90和130 mm/h降雨强度下坡沟系统坡面径流流态及水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上方汇水和降雨强度的增大使坡沟系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呈明显增大,水流流态由缓流演变为急流,坡面水流阻力系数明显减小,从而使坡沟侵蚀产沙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沟系统 坡面径流 径流流态 水力学参数 模拟降雨
下载PDF
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与治理途径 被引量:49
7
作者 肖培青 文艺 刘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4,109,共4页
砒砂岩地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脆弱、土壤侵蚀最剧烈的区域。从砒砂岩地区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的需求出发,回顾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模拟评估。同时,对砒砂... 砒砂岩地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脆弱、土壤侵蚀最剧烈的区域。从砒砂岩地区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的需求出发,回顾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模拟评估。同时,对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草被覆盖下坡面—沟坡系统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勉 文艺 +1 位作者 陈江南 丁文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揭示坡面—沟坡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面积比、不同空间配置、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阻力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试验共涉及坡面—沟坡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面积比、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结果表明:...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揭示坡面—沟坡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面积比、不同空间配置、不同放水流量下坡面阻力的变化过程及特征。试验共涉及坡面—沟坡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面积比、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结果表明:坡面—沟坡系统坡面流各段面平均曼宁糙率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与放水流量关系密切,随流量的增大在有草被覆盖断面两系数呈减小趋势,在无草被覆盖断面呈增大趋势。有草覆盖面积大小对阻力影响较大,随面积比的增加阻力系数增大;坡面流阻力在整个坡面—沟坡系统中沿流程增加而下降。在有草覆盖条件下各断面径流平均曼宁糙率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均呈增加趋势,无草坡面则变化不大。因此可得出结论认为草被覆盖和坡度对坡面流阻力大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沟坡系统 草被覆盖 坡面流 阻力特性 冲刷试验
下载PDF
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勉 文艺 +4 位作者 陈江南 丁文峰 杨剑锋 李莉 杨春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3-47,共5页
草被覆盖是影响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草被覆盖下坡面流流速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沟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影... 草被覆盖是影响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草被覆盖下坡面流流速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沟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影响.试验中共涉及坡沟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度、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研究结果表明:放水流量为3.2 L/min时,坡面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的延缓作用较大;流量为5.2 L/min时作用相对减弱;坡面及沟坡平均流速随坡面草被覆盖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坡面流流速在坡面的发展有一个坡长范围,试验中,在距坡顶3~4 m处,坡面流流速达到最大;坡面、沟坡各断面流速基本上都随着放水冲刷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沟系统 草被覆盖 坡面流 流速 冲刷试验
下载PDF
黄河流域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文艺 吴智仁 +2 位作者 刘慧 肖培青 杨才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的需求,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抗蚀促生新理念,研发了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的环保型抗蚀促生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野外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砒砂岩中的蒙脱石、方解...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的需求,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抗蚀促生新理念,研发了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的环保型抗蚀促生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野外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砒砂岩中的蒙脱石、方解石和长石含量高,岩体孔隙微结构发育,是砒砂岩抗侵蚀性能差的主要原因;W-OH在砒砂岩表面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弹性固体的抗老化性能,具有抗蚀促生的功能;研发的抗蚀促生新材料具有明显的防治水土流失作用,根据野外天然径流小区试验观测,产流量减少70%~75%,产沙量减少9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蚀促生 水土流失 植被修复 砒砂岩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机遇与科学定位 被引量:40
11
作者 文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也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水土保持事业将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的新需求,在总结黄河流域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也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水土保持事业将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的新需求,在总结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成效与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黄河治理国家战略实施中水土保持的作用与任务,剖析了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精准集中治理典型区水土流失补强短板、完善提升监测预测体系强化监管、建立新时期水土保持机制推动发展、建设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核心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示范区和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坡面流流速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文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25,共5页
有降雨影响下的坡面流,多为三维非均匀沿程变量水流,其流速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研究土壤侵蚀力学机理的关键。本文根据室内人工降雨水槽模拟实验对影响坡面流速诸因子的研究结果,首先从理论上将流速表示为含有达西—维斯巴... 有降雨影响下的坡面流,多为三维非均匀沿程变量水流,其流速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研究土壤侵蚀力学机理的关键。本文根据室内人工降雨水槽模拟实验对影响坡面流速诸因子的研究结果,首先从理论上将流速表示为含有达西—维斯巴赫(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的函数,再根据实验资料建立起不同流态的计算式,进而可计算坡面任一处不同流态的径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流速 水力阻力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植被影响下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肖培青 文艺 +1 位作者 申震洲 杨春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是反映土壤抗蚀作用强弱的重要特征值。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在45mm/h、87 mm/h和127 mm/h降雨强度下、20°陡坡面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坡面输沙率... 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是反映土壤抗蚀作用强弱的重要特征值。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在45mm/h、87 mm/h和127 mm/h降雨强度下、20°陡坡面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坡面输沙率随径流切应力、单位水流功率和断面比能的增大而增大,有良好的响应关系。裸地、草地和灌木地坡面侵蚀的临界径流切应力分别为0.86 N/m2、2.86 N/m2和1.65 N/m2,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分别为0.0036 m/s、0.0127 m/s和0.0169 m/s,临界断面比能分别为0.074 cm、0.11 cm和0.13 cm。在具有植被条件下,只有当水流具有更大的能量时,才会引起坡面土壤侵蚀。该研究对于揭示植被调控坡面产流产沙机理,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水流能量 植被 土壤侵蚀 坡面流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水源涵养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林峰 陈兴伟 +4 位作者 文艺 方艺辉 邓海军 吴杰峰 林炳青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5-1078,共14页
为解决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多时间尺度特征的定量评价问题,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特点,提出了反映森林斑块空间分布的水文响应单元划分方法,以及基于水量平衡法的森林不连续分布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计算公式。... 为解决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多时间尺度特征的定量评价问题,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特点,提出了反映森林斑块空间分布的水文响应单元划分方法,以及基于水量平衡法的森林不连续分布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计算公式。以东南沿海的晋江流域为例,构建了2006年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日时间步长SWAT模型,统计分析了2002—2010年降水条件下森林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构建的晋江流域SWAT模型精度较高,面积阈值为零生成的水文响应单元比较准确地反映流域森林斑块分布,提出的森林水源涵养量计算公式适用于森林空间分布不连续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为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②晋江流域森林水源年涵养量271.41~565.25mm;月涵养量-29.15~154.59 mm;日尺度的极端降水期皆为正值,极端枯水期都为负值。表明年际之间不存在森林水源涵养的蓄丰补枯调节作用,但在年内的部分月份得到体现,而日尺度的森林蓄丰补枯功能充分发挥。从而揭示了不同时间尺度森林水源涵养量及其蓄丰补枯功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源涵养 水量平衡法 分布式水文模型 晋江流域
原文传递
坡面产流过程及产沙临界对立地条件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33
15
作者 文艺 肖培青 +1 位作者 申震洲 杨春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38-1444,共7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黄土为模拟对象,依据45、90和130mm/h降雨强度下共计18个试验组次观测资料,定量研究了裸地、草地和灌木地3种立地条件20°陡坡产流过程及其产沙临界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高...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黄土为模拟对象,依据45、90和130mm/h降雨强度下共计18个试验组次观测资料,定量研究了裸地、草地和灌木地3种立地条件20°陡坡产流过程及其产沙临界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高强度降雨条件下,草地和灌木地的减流作用会降低;裸地径流过程具有明显的起涨阶段,而草地和灌木地的起涨阶段不明显,对径流过程具有消波调控作用,同时草地产流量受下渗率的影响比灌木地的大;裸地下渗率比草地和灌木地的明显为小,且其过程波动性强;3种立地条件的初渗率与稳渗率之差以裸地的最大,草地的最小,而且,产流与入渗的关系对降雨的响应是非线性的;断面比能参数可表征为产沙的主导因子,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临界断面比能分别为0.074、0.11和0.13cm。该研究对于揭示植被调控坡面产流产沙机理,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产流产沙 水动力学参数 模拟降雨
下载PDF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3
16
作者 文艺 刘国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40,共8页
[目的]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国家战略&... [目的]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国家战略"的需求,结合长期的野外考察和学术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的转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70 a余的持续治理,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空间治理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2)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生态系统不稳定;(3)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难以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由"绿"变"稳"的问题;(4)生态治理的功能性机制性问题凸显,影响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水土保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新使命,其本身也面临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理论内涵和理念更新的重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益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促进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对策。[结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大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研究应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生态保护治理的一系列关键科技问题,将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由低标准大面积治理转向精致和精准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经济 战略目标转变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砒砂岩侵蚀机理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1
17
作者 文艺 李长明 +1 位作者 张攀 王愿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65,共8页
砒砂岩侵蚀机理是我国北方脆弱生态区治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应用基础问题中的难点。为深化理解砒砂岩复合侵蚀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多动力侵蚀交替/耦合关系、辨识复合侵蚀与植被退化的耦合机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砒砂岩侵蚀研究的主... 砒砂岩侵蚀机理是我国北方脆弱生态区治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应用基础问题中的难点。为深化理解砒砂岩复合侵蚀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多动力侵蚀交替/耦合关系、辨识复合侵蚀与植被退化的耦合机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砒砂岩侵蚀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砒砂岩侵蚀类型及其发生动因、砒砂岩侵蚀分布特征、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等,并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指出砒砂岩侵蚀规律研究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课题,包括砒砂岩区多动力复合侵蚀时空分异规律、复合侵蚀与植被退化的互馈关系、水岩作用下砒砂岩三元结构破坏机理、复合侵蚀试验观测方法等,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合侵蚀 侵蚀机理 生态恢复 黄河
下载PDF
植被影响下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肖培青 文艺 +1 位作者 李莉 杨春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坡面流阻力是反映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的重要特征值。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在45、87和127mm/h降雨强度下,20°陡坡面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植被覆盖措施的阻滞作用,相对于裸地坡面,草地和... 坡面流阻力是反映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的重要特征值。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在45、87和127mm/h降雨强度下,20°陡坡面裸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植被覆盖措施的阻滞作用,相对于裸地坡面,草地和灌木地坡面径流阻力系数明显增大。草地和灌木坡面阻力系数分别是裸地坡面的5.58~7.45倍和5.61~6.26倍。不同被覆条件下坡面平均阻力系数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同时,坡面流阻力系数受到降雨强度和下垫面条件发育形态的共同影响。建立了不同被覆坡面的复合非线性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变量系数表明草被覆盖度和降雨强度对坡面流阻力大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揭示植被调控坡面产流产沙机理,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系数 坡面流 植被 模拟降雨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不同配置体系的滞洪减沙效应 被引量:29
19
作者 文艺 茹玉英 康玲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1,共4页
主要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为例,依据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不同类型配置体系下的滞洪减沙效应。提出了"措施配置比"和"流域治理效应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配置方案有关"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为例,依据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不同类型配置体系下的滞洪减沙效应。提出了"措施配置比"和"流域治理效应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配置方案有关"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体系中,若单项措施的配置比不同,措施体系的滞洪减沙作用是不同的;当淤地坝配置比<2%时,流域治理的减沙效益很低;若坝库控制面积小于总流域面积的10%,尽管其它措施的治理度达45%左右,但对于面平均降水量>35mm、最大日降水量>50mm的暴雨洪水,流域治理措施体系的控制作用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配置体系 滞洪减沙效应 措施配置比
下载PDF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及其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肖培青 郑粉莉 文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
利用变坡度坡沟系统模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坡沟系统产流产沙过程,揭示了坡面沟道侵蚀产沙耦合特征。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梁... 利用变坡度坡沟系统模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坡沟系统产流产沙过程,揭示了坡面沟道侵蚀产沙耦合特征。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梁峁坡面来水径流量与沟坡净侵蚀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梁峁坡面来水含沙量与沟坡净侵蚀量之间呈反线性相关。从水力学角度对坡沟系统单位水流功率与单宽输沙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试验条件下的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值为0.0043m/s,输沙率随单位水流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沟系统 侵蚀产沙 耦合关系 净侵蚀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