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颅脑CT低剂量平扫成像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关丽明 高振龙 +3 位作者 高思佳 秀丽 王强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评价成人颅脑低剂量CT平扫的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10例患者被随机分组并运用64层螺旋CT机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分别行330mAs、130mAs、100mAs的颅脑平扫,对相应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噪声测量和客观评价分析。结果:130mAs和... 目的:评价成人颅脑低剂量CT平扫的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10例患者被随机分组并运用64层螺旋CT机采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分别行330mAs、130mAs、100mAs的颅脑平扫,对相应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噪声测量和客观评价分析。结果:130mAs和100mAs组小脑和内囊评分均低于侧裂池评分;各组间各相应解剖结构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小脑白质噪声大于壳核和半卵圆中心噪声,随着管电流量的降低,各相应层面各解剖结构噪声随之增加(P<0.05)。颅脑平扫CT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则随着管电流量的降低而减少(P<0.05),而灰质清晰度无明显变化。相对于330mAs组,130mAs组DLP减少了61%,100mAs组减少了70%。结论:130mAs颅脑平扫CT图像质量可以常规用于成人临床,患者复查可以用100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低辐射剂量 颅脑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和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 被引量:11
2
作者 秀丽 薛一雪 +2 位作者 蔡葵 徐万鹏 高敬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Aβ1~40)1μl(10g 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水迷宫潜伏期、长时程增强(L... 目的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Aβ1~40)1μl(10g 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水迷宫潜伏期、长时程增强(LTP)、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APK的蛋白表达,并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两者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AD模型组Aβ注射2周后,水迷宫潜伏期与模型组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及高频刺激增加的幅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CA1区、CA3区NMDAR mRNA及MAPK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AD模型2周后LTP检测的结果与NMDAR mRNA的表达及MAPK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β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和降低NMDA受体磷酸化状态,导致大鼠海马LTP降低和学习记忆功能减低,参与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长时程增强 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 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大鼠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秀丽 张凤英 +3 位作者 孟令慧 张蔚 林梅青 薛一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尿酸水平。结果A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AD组男性的血...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尿酸水平。结果A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AD组男性的血尿酸水平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降低可能与AD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虎 范国光 +2 位作者 徐克 秀丽 何志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利用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测帕金森病(PD)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脑活动异常。方法对16例PD患者(PD组)和1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状态fMRI,应用ReHo方法处理fMRI数据,得出PD患者ReHo异常的脑区,并对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R... 目的利用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测帕金森病(PD)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脑活动异常。方法对16例PD患者(PD组)和12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状态fMRI,应用ReHo方法处理fMRI数据,得出PD患者ReHo异常的脑区,并对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ReHo与PD综合评分分数(UPDR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PD组ReHo显著增高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前叶、右侧颞下回、双侧豆状核、双侧丘脑、左侧尾状核、右侧辅助运动区和双侧中央前回;ReHo显著降低的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左侧楔前叶和右侧顶下小叶;②多处PD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的脑区ReHo与UPDR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即存在脑功能异常;ReHo方法可能有助于研究PD患者静息状态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状态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疲劳与血尿酸、血糖、抑郁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丹 王林 +1 位作者 滕伟禹 秀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3期44-47,共4页
目的明确卒中急性期疲劳与血尿酸(UA)、血糖、抑郁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组来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12例。... 目的明确卒中急性期疲劳与血尿酸(UA)、血糖、抑郁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组来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12例。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共312人。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价疲劳的状况,FSS评分≥4分诊断为疲劳。据此将病例组分为疲劳组(F组)与非疲劳组(NF组)。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抑郁的程度,SDS评分≥50分诊断为抑郁。用NIHSS评分来评价卒中的严重程度,用MRS评分评价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慢性病史,并于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检测血糖及UA水平。结果病例组疲劳的发病率(40.4%)明显高于对照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92;P<0.001)。在病例组中,F组抑郁的发病率、MRS评分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NF组,而UA水平则明显低于NF组(P<0.001)。两组的年龄、性别、慢性病史及NIHS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在F组中,MRS评分、SDS评分及血糖水平与FSS评分成正相关(P<0.001),UA水平与FSS评分成负相关(P<0.001),而年龄和NIHSS评分与FSS评分无关(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疲劳与UA、血糖、抑郁及功能障碍的水平密切相关。这为研究PS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索PSF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疲劳 尿酸 血糖 抑郁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彬 秀丽 +2 位作者 何志义 范国光 刘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结...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结果静息状态下,AD组患者右侧海马(BA28)及海马旁回(BA36)、左额下回(BA47)、双侧小脑后叶脑区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组患者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左侧丘脑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值产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博宇 范国光 +1 位作者 刘虎 秀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884,890,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行功能MRI扫描,并用功能连接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组间及患者亚组间全脑中与PCC功能连接改变的区域,并分析PD组的功能连接强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相比,PD-CI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双侧顶下小叶,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小脑、右侧额上回及右侧枕叶舌回(P<0.05)。PD组PCC与双侧顶下小叶(右:r=0.838,P<0.05;左:r=0.776,P<0.05)、右侧内侧额上回(r=0.839,P<0.05)及颞上回(r=0.840,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而PCC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r=-0.785,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PD-CI患者静息状态下PCC与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颞叶功能连接受损,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舌回及小脑可能参与了代偿,这些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状态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双侧桥臂异常信号的不同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季委 孙丽红 +2 位作者 张元超 左效衢 秀丽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双侧桥臂异常信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诊断,以提高对双侧桥臂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5例双侧桥臂病变患者的资料,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比较其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双侧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双侧桥臂异常信号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诊断,以提高对双侧桥臂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5例双侧桥臂病变患者的资料,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比较其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双侧桥臂病变的特点。结果5例患者磁共振成像极其相似,均表现为双侧桥臂对称性长T1、长T2、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但临床表现和诊断各不相同:例1患者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言语不清以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例2患者仅有头晕表现,结合既往脑梗死病史,诊断为急性梗死后华勒变性;例3患者表现为左眼失明、右眼视物不清、四肢麻木,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例4患者表现为口齿不清、行走不稳、胡言乱语、抽搐,吸食海洛因数十次,诊断为海洛因脑病;例5患者表现为走路不稳、言语不清、面部表情少、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尿潴留,诊断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结论双侧桥臂病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血管病、脱髓鞘病、感染中毒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均可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视神经脊髓炎 海洛因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继蕊 孙丽红 +3 位作者 张元超 朱璐 刘婧婷 秀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64-267,271,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例磁共振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原因。【结果】3例患者...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例磁共振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原因。【结果】3例患者中1例在起病7h后行磁共振DwI未发现急性梗死灶,起病64h后复查磁共振DWI发现延髓背外侧近期梗死;1例在起病6h后行磁共振DWI未发现急性梗死灶,起病52h、症状加重28h后复查磁共振DwI发现右侧基底节区近期梗死;1例在起病5h后行磁共振DWI未发现急性梗死灶,起病120h后复查磁共振DWI发现延髓右下背侧近期梗死。【结论】磁共振DWI是目前早期临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力手段,目前普遍公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几分钟即可出现阳性表现,但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早期DwI呈阴性的患者大量存在,DWI阳性甚至可延迟到起病后120h。当遇到怀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但DwI未见责任灶的患者时,除了尽早治疗外,必要时需再次进行磁共振DwI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病理学 卒中/病因学 急性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下载PDF
笑气中毒导致脊髓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东霞 姜季委 +2 位作者 李美欣 张壑然 秀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血清学以及影像学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对笑气中毒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确诊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患者... 目的 探讨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血清学以及影像学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对笑气中毒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确诊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并分析吸食笑气时间(以6 m为界)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结果 1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3. 75±4. 5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血红蛋白降低者3例(25. 00%),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者7例(58. 3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12例(100%);磁共振成像示脊髓侧索、后索T2加权高信号7例(58. 33%);吸食笑气时间≥6 m者6例(50. 00%),<6 m者6例(50. 00%)。结论 笑气中毒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见于健康年轻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较血红蛋白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对该病诊断更有意义;磁共振成像与否可能与吸食笑气时间长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亚急性联合变性 临床症状 磁共振成像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琦 徐荣天 +6 位作者 李松柏 池明宇 戚喜勋 孙文阁 聂迎雪 秀丽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明确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探讨DWI缺血损伤体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2 1例患者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分别计算出各期的DWI及T2 WI上缺血损伤体积和临床评分。结果 DWI对识别超... 目的 明确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探讨DWI缺血损伤体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2 1例患者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分别计算出各期的DWI及T2 WI上缺血损伤体积和临床评分。结果 DWI对识别超急性期脑梗塞缺血损伤达 10 0 %。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T2 WI缺血损伤体积比DWI的大 (P <0 .0 1)。超急性期DWI缺血损伤体积与慢性期临床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超急性期、慢性期DWI缺血损伤的体积与相应的临床评分有显著相关 (P <0 .0 5、P <0 .0 1)。结论 DWI对识别超急性期梗塞的缺血损伤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梗塞 临床研究 诊断
下载PDF
综合应用风险矩阵法与Borda序值法评估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病媒生物风险 被引量:9
12
作者 运玲 王福才 +7 位作者 张秋芬 高庆华 王秀英 李树双 秀丽 晁亦舒 刘媛媛 董荣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2016年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期间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方法通过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评估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结果 2016年唐山市世... 目的评估2016年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期间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方法通过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评估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风险的严重程度。结果 2016年唐山市世园会期间病媒生物骚扰、叮咬和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为高风险;病媒生物(主要为鼠)咬坏电缆,破坏电力和通讯设施为中等风险。媒介生物传染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鼠疫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高风险,登革热、黄热病、丝虫病、寨卡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为中等风险。利用Borda序值法评估病媒生物危害程度,其中病媒生物引起食物中毒为第1位,病媒生物骚扰、叮咬和破坏电力、通讯设施并列第2位;乙脑、疟疾和HFRS并列第1位,登革热、黄热病、丝虫病、寨卡病毒病、钩体病、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并列第4位,鼠疫列第11位。结论综合应用风险矩阵法与Borda序值法是评价病媒生物危害及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生风险水平的有效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风险矩阵法 Borda序值法 世界园艺博览会
原文传递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及临床预后 被引量:9
13
作者 矣方圆 李艳玲 +1 位作者 王瑞萍 秀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761-4762,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判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分为VBD组和非VBD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判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分为VBD组和非VBD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VBD与非VBD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和搏动指数(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后24 h内1、3、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BD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慢,且动脉搏动减弱。VBD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且恢复程度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肥胖症与糖尿病对胆石症发病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家铭 秀丽 +3 位作者 李进 张学敏 韩洋 温红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肥胖症合并糖尿病对胆石症发病的交互作用。方法从开滦总医院2006年度健康体验的职工中提取数据,共有76131例观察对象纳入本队列研究,收集数据资料,每两年进行一次随访,分析胆石症的发病情况。根据是否有肥胖症或糖尿病对观察... 目的探究肥胖症合并糖尿病对胆石症发病的交互作用。方法从开滦总医院2006年度健康体验的职工中提取数据,共有76131例观察对象纳入本队列研究,收集数据资料,每两年进行一次随访,分析胆石症的发病情况。根据是否有肥胖症或糖尿病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组,采用K-M法计算各组累积发病率,并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模型探究肥胖症与糖尿病对胆石症发病的联合作用,并分析两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在平均6.99年的随访过程中,共发生胆石症2615例,非肥胖及非糖尿病组、肥胖合并非糖尿病组、非肥胖合并糖尿病组、肥胖合并糖尿病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75%、4.62%、6.98%、7.74%,经Log-rank检验,累积发病率存在差异(χ2=87.06,P<0.01)。在Cox模型中校正各混杂因素后,与非肥胖及非糖尿病组相比,肥胖合并非糖尿病组、非肥胖合并糖尿病组以及肥胖合并糖尿病组发生胆石症的风险分别增加1.36倍、1.26倍和1.45倍。肥胖症合并糖尿病对胆石症的发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肥胖症及糖尿病是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肥胖症 糖尿病 交互作用 队例研究
下载PDF
正常压力脑积水腰穿放液试验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的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继蕊 秀丽 +2 位作者 林梅青 位珊珊 陶东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患者行腰穿放液试验(The Cerebrospinal Fluid Tap Test,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影像学改善情况和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9月就...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患者行腰穿放液试验(The Cerebrospinal Fluid Tap Test,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影像学改善情况和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的5例经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证实的N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例患者CSFTT结果均阳性,其中最长为发病3 y后行CSFTT。5例患者步态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在CSFTT后8 h及24 h改善最显著(最多达85%),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RAVL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在CSFTT后无明显变化,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逐渐改善;连线测验、排尿功能及影像学在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在发病后3 y行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有效; MMSE、Mo CA可作为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CSFTT后首选的认知功能改善评价指标,RAVLT及ADL评分可有效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压力脑积水 腰穿放液试验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周边区域蚊类密度及淡色库蚊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运玲 王福才 +7 位作者 张秋芬 高庆华 王秀英 李树双 秀丽 晁亦舒 刘媛媛 董荣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掌握河北省唐山市蚊类种群密度和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的蚊虫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6年在世园会园区及周边区域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接触筒法测定淡色库蚊... 目的掌握河北省唐山市蚊类种群密度和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的蚊虫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6年在世园会园区及周边区域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接触筒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采用DPS软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及其95%CI、毒力回归方程和χ2值,不同杀虫剂抗性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的Wilcoxon H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唐山市2013-2016年蚊虫平均密度为4.641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种;以牲畜棚的平均蚊密度最高,为10.556只/(灯·h),各监测生境均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蚊密度分布呈单峰曲线,7月达全年最高峰,蚊密度为10.854只/(灯·h)。淡色库蚊幼虫对DDT、氯氰菊酯、双硫磷、毒死蜱、胺菊酯、恶虫威和吡丙醚敏感,抗性倍数分别为0.88、1.94、0.82、0.50、2.18、0.53和0.02倍;对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分别产生中度和高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4.00和57.00倍。淡色库蚊成虫接触溴氰菊酯1 h、氯菊酯3 h和残杀威2 h的死亡率分别为25.00%、50.00%和100%。结论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各生境蚊密度均在7月达到最高峰;在高峰期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应选用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杀虫剂,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密度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傅燕虹 秀丽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糖尿病性 双下肢无力 临床资料 走路不稳 饮水呛咳 小便失禁 双上肢
下载PDF
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患者胼胝体损害的白质图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博宇 张亚 +2 位作者 秀丽 史素素 范国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2-607,共6页
目的:应用基于DTI的白质图分析(DTI-ABA)方法,探讨MSA-p及PD患者胼胝体解剖连接隐匿损伤及DTI在MSA-p及PD辅助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8例,MSA-P患者1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20例行DTI扫描,应用DTI-ABA方法获得... 目的:应用基于DTI的白质图分析(DTI-ABA)方法,探讨MSA-p及PD患者胼胝体解剖连接隐匿损伤及DTI在MSA-p及PD辅助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8例,MSA-P患者1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20例行DTI扫描,应用DTI-ABA方法获得胼胝体各部分的DTI参数值,其参数包括FA、MD、RD、AD,进行3组数据比较分析,并行DTI参数与UPDRS-Ⅲ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及MSA-p组比较,PD组胼胝体体部、压部、左毯部FA值降低(P<0.05);膝部、体部、压部的MD值、AD值和RD值升高(P<0.05)。MSA-p与HC相比胼胝体各部各DTI参数均无改变。PD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的FA值与UPDRS-Ⅲ得分负相关,体部、压部及双侧毯部的RD值与UPDRS-Ⅲ得分呈正相关。胼胝体体部的MD值、RD值诊断PD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94.7%以及77.8%、88.6%。结论:PD患者胼胝体存在隐匿性损伤,而在MSA-p患者未发现这种现象,DTI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MSA-p及PD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胼胝体
下载PDF
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继蕊 林梅青 +1 位作者 赵久晗 秀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分析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90 d时mRS评... 目的分析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90 d时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平均年龄65.2±9.3岁,男性38例(74.5%);预后良好组14例,预后不良组37例。多发性梗死33例(64.7%),双侧半球梗死31例(6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红蛋白水平为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独立保护性因素(OR 0.925,95%CI 0.859~0.994),而高D-二聚体水平(OR 5.124,95%CI 1.289~20.373)及双侧半球梗死(OR 11.533,95%CI 1.151~115.542)为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影像学以多病灶、多血管支配区域受累为特点。高血红蛋白水平为合并恶性肿瘤的脑梗死患者预后保护性因素,而高D-二聚体水平及双侧半球梗死为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恶性肿瘤 预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中脑定量测量在帕金森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慈 范国光 +5 位作者 刘芳 徐克 孙文阁 秀丽 罗晓光 韩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SWI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早期PD组(n=13)和中晚期PD组(n=7),另选取14名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 MR系统对各组中脑核团进行SWI,分别测量各核团相位值、宽度... 目的探讨SWI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早期PD组(n=13)和中晚期PD组(n=7),另选取14名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 MR系统对各组中脑核团进行SWI,分别测量各核团相位值、宽度和中脑直径,计算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宽度/中脑直径),同时对PD患者进行Hoehn&Yahr分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时期PD患者黑质致密带(SNc)相位值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中晚期PD组SNc、黑质网状带(SNr)相位值较早期PD组显著下降(P<0.01、P<0.05);早期PD组、中晚期PD组SNc宽度较正常对照组缩小(P<0.05、P<0.01),中晚期PD组SNc、SNr宽度较早期PD组明显缩小(P<0.01);中晚期PD组SNc宽度/中脑直径较正常对照组、早期PD组降低(P<0.01)。PD患者SNc、SNr相位值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02,P<0.01;r=-0.445,P<0.05),SNc、SNr宽度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28,P<0.01;r=-0.667,P<0.01)。PD患者SNc相位值与其宽度、宽度/中脑直径呈正相关(r=0.590,P<0.01;r=0.445,P<0.05),SNr相位值与其宽度呈正相关(r=0.493,P<0.05)。结论应用SWI测量中脑核团相位值、宽度以及中脑核团宽度/中脑直径比值对评估PD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帕金森病 锥体外系 脑铁沉积 相位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