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对面阵CCD的干扰和破坏 被引量:38
1
作者 郭少锋 程湘爱 +6 位作者 傅喜泉 孙运强 王飞 李文煜 陆启生 文双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3-1786,共4页
采用800 nm,10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硅面阵CCD进行辐照实验,观测到饱和、串扰以及永久性损伤等多种可能造成成像器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在激光能量较高时,发现CCD在成像时出现了黑白屏的现象。在飞秒激光器以1,10和1000 Hz工作的条件下... 采用800 nm,10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对硅面阵CCD进行辐照实验,观测到饱和、串扰以及永久性损伤等多种可能造成成像器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在激光能量较高时,发现CCD在成像时出现了黑白屏的现象。在飞秒激光器以1,10和1000 Hz工作的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硅面阵CCD的饱和阈值、串扰阈值和破坏阈值。对破坏后的CCD器件进行了显微分析。在1 kHz工作的条件下进行了视场外干扰实验,观察到串扰和全屏饱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面阵CCD 破坏机理 串扰 饱和
下载PDF
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段文霞 朱波 +3 位作者 刘锐 陈实 陈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碳储量变化与林木生物量的增长趋势完全一致,5、10、17、22和26年柳杉林的碳储量分别为19.8、67.5、85.8、162和275t/hm^2.林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随年份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0~10cm〉10~30cm〉30.50cm〉50~70cm,但集中分布于50cm以内.土壤有机碳表聚系数随林龄增长而减小,从5年期到26年期依次分别为14.8.9.68、8.85、5.27和3.86,表明了林木根系对土壤深层有机碳积累的有力贡献.5、10、17、22和26年的柳杉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80.4、106、126、164和210t/hm^2.人工柳杉林具有庞大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柳杉林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碳汇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Nrf2/Bach1/HO-1信号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萍 +2 位作者 常秀春 王凤 李高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31-2337,共7页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H9c2心肌细胞缺氧培养12 h再复氧培养8 h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AS-Ⅳ干预后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细胞活力,细胞上清SOD,MDA...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H9c2心肌细胞缺氧培养12 h再复氧培养8 h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AS-Ⅳ干预后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细胞活力,细胞上清SOD,MDA,IL-6,TNF-α等指标水平,以评估AS-Ⅳ的干预效应;进一步通过蛋白印记试验观察AS-Ⅳ对Nrf2,Bach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siRNA方法敲低HO-1基因表达观察其对AS-Ⅳ干预效应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与H/R模型组比较,H/R+AS-Ⅳ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细胞内ROS显著减少(P<0.01),细胞上清MDA,hs-CRP,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1),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核蛋白Nrf2表达显著增多(P<0.01),细胞核蛋白Bach1表达显著减少(P<0.01);预先采用脂质体转染HO-1 siRNA至H9c2细胞,敲低HO-1的表达后,可部分逆转AS-Ⅳ的上述效应。该研究结果提示,AS-Ⅳ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控Nrf2/Bach1/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H9C2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Nrf2/Bach1/HO-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不同小波基下滤波性能之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峰 曲建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不同的小波基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对三种典型的具有紧支撑的小波 ,即Haar小波、正交小波[1] 、双正交小波[2 ] 在滤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其滤波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原因。指出了Haar小波具有最高的时间分辨率 ,能够对信号的... 不同的小波基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对三种典型的具有紧支撑的小波 ,即Haar小波、正交小波[1] 、双正交小波[2 ] 在滤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其滤波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原因。指出了Haar小波具有最高的时间分辨率 ,能够对信号的瞬态特征进行很好的识别 ;而正交和双正交小波具有二阶的消失矩 ,对信号的逼近精度高。但正交小波缺乏对称 (反对称 )性 ,有可能造成较多的失真。若能做到对信号的不同特征自适应地采用不同的小波基进行分析 ,则可使滤波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小波 双正交小波 消失矩 滤波
下载PDF
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新学 苏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共5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发展的几个时期 ,指出了阻碍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发展的几个问题 。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液压技术 综述
下载PDF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对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贾钰华 张云仙 +1 位作者 孙学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干预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血清中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 血清 再灌注心律失常 ICAM-1
下载PDF
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20
7
作者 罗艳 张万金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76-377,384,共3页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抓好基础实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基础实验,使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相关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抓好基础实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基础实验,使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相关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使一些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并且在有限的课时下扩大了教学容量;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 设计性实验
下载PDF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新学 +1 位作者 荣茜 李富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1,25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控制原理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控制精度及系统稳定性 。
关键词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 原理 分析比较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下载PDF
双波长Nd:YAG脉冲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文雄 沈鸿元 +2 位作者 曾瑞荣 于桂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9-91,共3页
根据多波长同时振荡条件,我们建立了大能量1064nm和1318nm同时运转的双波长脉冲Nd:YAG激光器。得到了1064nm和1318nm的激光输出能量分别为0.594J和0.861J,效率分别为0.31%和0.45... 根据多波长同时振荡条件,我们建立了大能量1064nm和1318nm同时运转的双波长脉冲Nd:YAG激光器。得到了1064nm和1318nm的激光输出能量分别为0.594J和0.861J,效率分别为0.31%和0.45%。实验结果说明了该双波长激光器有较好的时间和空间重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 ND:YAG激光器 脉冲激光器
原文传递
定心方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贾钰华 +3 位作者 杨萍 陈育尧 张云仙 孙学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定心方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细胞凋亡 CASPASE-3 核因子NF-ΚB
下载PDF
咸宁地区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传新 +1 位作者 万禧伟 冯传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分析咸宁地区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异常率。结果3... 目的分析咸宁地区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异常率。结果3886例发热、咳嗽患者中,以普通感冒所占比例最高,为45.3%;其次为支原体肺炎,占8.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占2.8%。新冠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水平低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计数比值(Nst/Nsg)、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新冠肺炎患者LYMPH、LYMPH%、Nst/Nsg、CRP的异常率分别为64%、79%、95%、96%,高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WBC异常率为2%,低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结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咸宁地区发热、咳嗽患者中,新冠肺炎的感染率较高;除病原学检测外,临床还可通过完善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心肌标志物、炎症因子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疾病鉴别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 咳嗽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冠肺炎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传新 +1 位作者 龚娇芳 万禧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为新冠肺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2月29日收治的87例COVID-19患者(COVID-19组)及100例同期收治的有发热咳嗽症状但排除新冠肺炎的隔离观察者(对照组)的血细胞...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为新冠肺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2月29日收治的87例COVID-19患者(COVID-19组)及100例同期收治的有发热咳嗽症状但排除新冠肺炎的隔离观察者(对照组)的血细胞分析及CRP,ESR,ALT,AST,CK,CK-MB,Mb,PA,ALB,PCT,NT-pro BNP和Cr等生化指标和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在COVID-19中的变化特征。结果 COVID-19组Nst/Nsg 5.81±4.55,Mb 61.32±71.63 ng/ml,CK-MB 38.31±66.19 U/L,Nst(37.22±25.14)%,NLR3.57±2.61,CK 240.39±642.96 U/L,CRP 36.40±32.84 mg/L,异形淋巴细胞(0.91±0.49)%,ALT 47.24±32.09 U/L,AST 43.81±32.41 U/L,ESR 30.95±15.71mm/h,NEUT(77.00±12.00)%,LYMPH(1.15±0.41)×10^9/L,EOS(0.03±0.02)×10^9/L,PA 149.79±103.84 g/L,LYMPH(18.17±12.44)%,WBC(4.99±1.89)×10^9/L,NEUT(3.40±1.89)×10^9/L和ALB 38.42±4.80g/L。与隔离观察组相比,COVID-19组Nst/Nsg,Mb,CK-MB,Nst,NLR,CK,CRP,异形淋巴细胞,ALT,AST,ESR和NEUT水平较高,LYMPH,EOS,PA,LYMPH,WBC,NEUT和ALB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62~77.863,均P<0.05);与隔离观察组和普通型相比,重症与危重症COVID-19患者PO2,Ca^2+和SaO2较低,随病情加重而降低;NT-pro BNP和Cr偏高,随病情加重而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Nst/Nsg,Nst,异形淋巴细胞,WBC和NEUT逐渐升高,LYMPH,EOS和PA仍低于正常,甚至下降,炎症和损伤标志物随病情加重而增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与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COVID-19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出该病毒对肺、心、肝多器官功能有损害,实验室指标为循证医学、精准治疗该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血细胞分析 血细胞形态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山腊梅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纪兴 +1 位作者 程国华 罗水 《中国药师》 CAS 2003年第2期74-75,79,共3页
目的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 4 0 0 0为基质 ,研究山腊梅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成型率 (% )为筛选指标 ,以冷凝液上部的温度、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及冷却柱高度为考察因素 ,采用正交设计对山腊梅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 目的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 4 0 0 0为基质 ,研究山腊梅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成型率 (% )为筛选指标 ,以冷凝液上部的温度、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及冷却柱高度为考察因素 ,采用正交设计对山腊梅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山腊梅滴丸滴制过程中冷凝液上部的温度应控制在 35~ 4 0℃、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为 5 0~ 6 0滴·min-1、冷却柱高度 10 0cm为宜 ,按此优化条件制备的山腊梅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 :为提高山腊梅制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腊梅滴丸 PEG 工艺 成型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传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126,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T2DM)肾脏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75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NA)组(UAER<30mg/24h),72例;微量蛋白尿(MA)组(UAER 30-300mg/24h),58例;临床蛋白尿(CDN)组(UAE...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T2DM)肾脏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75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NA)组(UAER<30mg/24h),72例;微量蛋白尿(MA)组(UAER 30-300mg/24h),58例;临床蛋白尿(CDN)组(UAER>300mg/24h),45例;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比较各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和UAER。结果:T2DM患者5个项目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组患者中CysC、β2-MG、UAER、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NA组患者CysC、β2-MG和UA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N组患者CysC、Scr、BUN、β2-MG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MA组和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A组中CysC、Scr、Bun、β2-MG 4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A组中,CysC、β2-MG 2指标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和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就开始异常并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加深而升高,说明血清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了解肾脏损伤程度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探讨不同浓度碘乙酸钠对家兔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诱导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宝娟 郑曙光 +1 位作者 刘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乙酸钠对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模型的诱导及病理改变,确定建立OA模型的最小有效药物浓度。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F)组,共6组,每组6只。A组左膝关节腔注射0.2 mL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乙酸钠对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模型的诱导及病理改变,确定建立OA模型的最小有效药物浓度。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F)组,共6组,每组6只。A组左膝关节腔注射0.2 mL无菌生理盐水;B~E组左膝关节腔按照2.5、5、7.5、10 mg/kg剂量各注射0.2 mL的碘乙酸钠溶液,F组注射剂量与E组相同,同时以30 min/d分2次驱赶运动为干预因素。建模14 d后,采用HE染色及骨性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评分(Mankin评分)观察各组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 Mankin评分与A组相比,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D组药物浓度7.5 mg/kg为建立OA模型的最小有效药物剂量,且模型建立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能够保证膝关节稳定性及实验动物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细胞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贾钰华 +2 位作者 陈育尧 张云仙 孙学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常规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 目的研究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常规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干预后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 心肌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NF-ΚB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调节环状RNA34116表达阻止肝纤维化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萍 +3 位作者 唐春兰 璩辉 吕雪幼 胡桂梅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AST)对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从环状RNA(circRNA)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CCl_4+AST组、CCl_4+索拉菲尼组,每组8只。制备CCl_4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AST和索拉菲尼干预后...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AST)对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从环状RNA(circRNA)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CCl_4+AST组、CCl_4+索拉菲尼组,每组8只。制备CCl_4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AST和索拉菲尼干预后,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肝功能,制作石蜡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Masson染色),RT-PCR检测各组环状RNA34116(mmu_circ_34116)表达变化。结果:组织病理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Cl_4模型组肝组织炎症反应和胶原表达显著增加;AST、索拉菲尼干预后,肝组织炎症显著减轻,胶原表达显著减少(P<0.05);血清肝功能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Cl_4模型组血清AL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1);AST、索拉菲尼干预后ALT、TBIL水平显著下降(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Cl_4模型组肝组织mmu_circ_3411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ST干预可显著增加mmu_circ_34116的表达量(P<0.01);而索拉菲尼对mmu_circ_34116的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AST显著阻止肝纤维化模型的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mu_circ_3411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肝纤维化 mmu_circ_34116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的噪声辅助信号分解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曲建岭 王小飞 +2 位作者 高峰 张翔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共9页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中的模态混叠,但集成平均会带来新的模态混叠、频谱丢失和运算量增大等问题,影响到对信号物理特征的分析与提取.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CEMD)的噪声辅助...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中的模态混叠,但集成平均会带来新的模态混叠、频谱丢失和运算量增大等问题,影响到对信号物理特征的分析与提取.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CEMD)的噪声辅助信号分解方法,在CEMD中以白噪声分解的内禀模态函数(IMF)在指定方向上的投影为基函数来辅助观测信号分解过程中的极值选取,从而减小模态混叠,同时利用噪声投影的影响在求包络质心时被消除的特性,减小EEMD因集成平均带来的相关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进一步降低模态混叠效应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运算速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频谱丢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复数据经验模态分解 噪声辅助信号分解
原文传递
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4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6 h后比较两... 目的:观察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6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ICU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下载PDF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融入名老中医经验介绍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振辉 张碧伦 《中医教育》 2008年第4期60-61,共2页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的临床学科。因此,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来讲也就是对学生内科疾病诊疗能力的培养。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的临床学科。因此,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来讲也就是对学生内科疾病诊疗能力的培养。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诊疗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的经验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一笔巨大财富.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名老中医经验的介绍也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和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名老中医经验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