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防超温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文 程智海 +1 位作者 金鑫 何翔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3-758,共6页
分析了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号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出现频繁超温的原因,并据此进行了二次风配风、煤粉粒度和一次风压力等方面的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水冷壁超温是由于配风模式的不合理和炉内燃烧不稳定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分析了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号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出现频繁超温的原因,并据此进行了二次风配风、煤粉粒度和一次风压力等方面的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水冷壁超温是由于配风模式的不合理和炉内燃烧不稳定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经燃烧调整后,水冷壁的超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炉内热负荷的分布更加均匀,炉膛负压波动减小,火检信号稳定,火焰电视清晰可见,燃烧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燃烧调整 水冷壁 超温 煤粉粒度 配风 热负荷
下载PDF
旋流对冲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翔 孟永杰 +2 位作者 周文 马达夫 陶丽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63,共6页
某600 MW机组长期运行在低负荷下,从运行数据和试验数据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整工作。研究表明:分隔屏容易超温是由于一次风风煤比偏大、炉膛火焰中心偏高造成;分隔屏最高点壁温和最低点壁温偏差过大是一次风不平衡以及... 某600 MW机组长期运行在低负荷下,从运行数据和试验数据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整工作。研究表明:分隔屏容易超温是由于一次风风煤比偏大、炉膛火焰中心偏高造成;分隔屏最高点壁温和最低点壁温偏差过大是一次风不平衡以及二次风量两侧偏差共同造成的;D层燃烧器投运后火检波动是由于其自身一次风过大以及二次风配合不合理造成的;结合一系列试验工作和盘面运行调整,上述问题得到缓解。为配旋流燃烧器的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提供了可参考的运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对冲 低负荷 燃烧调整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W火焰锅炉炉膛水冷壁热负荷分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勇 俞谷颖 +4 位作者 陈端雨 周文 杨耀 王璞 李剑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9-436,共8页
对某2×600 MW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W火焰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水冷壁热负荷的分布,并对不同工况下的热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煤机投运方式对炉拱下方冷灰斗区域热负荷的影响较大;启动过程中,下部水冷壁热负... 对某2×600 MW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W火焰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水冷壁热负荷的分布,并对不同工况下的热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煤机投运方式对炉拱下方冷灰斗区域热负荷的影响较大;启动过程中,下部水冷壁热负荷的分布不均匀,但大部分测点的热负荷维持在400kW/m2以内;在满负荷工况下,热负荷很高且分布不均匀;炉内形成了前墙压后墙的燃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超临界压力 水冷壁 热负荷
下载PDF
新疆高碱煤沾污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马达夫 何翔 +2 位作者 周文 魏增涛 曹建文 《发电设备》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分析了燃用高碱煤时机械力与粘性力在沾污、结渣及腐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氧化性气氛下的灰熔融温度较高,不容易产生沾污的特性;当尾部烟道温度较低,烟气流速较大时,沾污程度较低。
关键词 高碱煤 沾污
下载PDF
深度调峰下的再热汽温偏差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文 王克 吕为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0-704,730,共6页
为了消除低负荷时的再热汽温偏差,达到两侧再热汽温相对一致的目的,通过试验测试炉膛燃烧器喷口温度及煤粉质量分数,分析了产生再热汽温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低负荷时产生再热汽温偏差的原因是磨煤机出口煤粉分配不均,造成各燃烧器着... 为了消除低负荷时的再热汽温偏差,达到两侧再热汽温相对一致的目的,通过试验测试炉膛燃烧器喷口温度及煤粉质量分数,分析了产生再热汽温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低负荷时产生再热汽温偏差的原因是磨煤机出口煤粉分配不均,造成各燃烧器着火不一致,进而影响左右侧的火焰中心位置;低负荷时难以通过强化着火来缩小各燃烧器着火距离偏差,但可以通过弱化部分燃烧器的着火来实现着火一致性,从而缓解热偏差,但低负荷时弱化着火的调整方法会牺牲着火稳定性,需要因炉而异实施;解决着火不一致的根本方法是在磨煤机出口安装煤粉分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整 热偏差 火焰中心 煤粉分配器
下载PDF
添加剂对准东煤结渣和沾污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翔 施鸿飞 +2 位作者 周文 马达夫 金晶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9-694,705,共7页
在0.4 MW准东煤燃烧与沾污试验台上进行了3种不同添加剂对某准东煤燃烧时结渣、沾污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炉膛内和蛇形管前屏只存在结渣现象,结渣物是以Fe、Ca为主形成的低熔点复合盐类,而Na对结渣贡献并不占主要地位;各工况的准... 在0.4 MW准东煤燃烧与沾污试验台上进行了3种不同添加剂对某准东煤燃烧时结渣、沾污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炉膛内和蛇形管前屏只存在结渣现象,结渣物是以Fe、Ca为主形成的低熔点复合盐类,而Na对结渣贡献并不占主要地位;各工况的准东煤真实灰熔点在1 100℃左右;烟温在800℃左右时受热面以沾污为主,Na_2SO_4和CaSO_4的冷凝沉积占主导;准东煤自身燃烧产生的底渣作为添加剂时缓解结渣、沾污效果不明显;添加高岭土时结渣物虽较厚但较为疏松,易于清除,说明其具有明显的减弱结渣强度的作用;以将军庙煤为添加剂时能明显减弱沾污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添加剂 结渣 沾污特性 碱酸比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防高温腐蚀的燃烧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文 王克 +1 位作者 何翔 马达夫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2-877,共6页
为了降低贴壁水冷壁H2S体积分数,达到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目的,对300 MW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贴壁烟气成分测试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主要集中在燃尽风以下的燃烧器区域,且沿着水冷壁中心线呈非对称分布,水冷壁中心线靠... 为了降低贴壁水冷壁H2S体积分数,达到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目的,对300 MW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贴壁烟气成分测试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主要集中在燃尽风以下的燃烧器区域,且沿着水冷壁中心线呈非对称分布,水冷壁中心线靠右区域的H2S体积分数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配风不合理,二次风的刚性不足,无法完全包住一次风,使得火焰热扩散到水冷壁上所致;采取调整总风量、周界风量及强化一次风着火的措施后,贴壁H2S体积分数大幅度降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得到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整 高温腐蚀 H2S气体 四角切圆锅炉
下载PDF
炉内燃烧温度对准东煤灰熔融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文 何翔 +3 位作者 魏增涛 陈端雨 施鸿飞 马达夫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5-950,共6页
当炉内燃烧温度为950℃、1150℃和1350℃时,改变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分别设置为2.0%~2.5%、4.0%~4.5%和6.5%~7.0%,在准东煤沾污结焦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并收集沾污段的飞灰进行可燃物化验、电子扫描电镜扫描和X射线荧... 当炉内燃烧温度为950℃、1150℃和1350℃时,改变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分别设置为2.0%~2.5%、4.0%~4.5%和6.5%~7.0%,在准东煤沾污结焦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并收集沾污段的飞灰进行可燃物化验、电子扫描电镜扫描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验等分析.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温度升高会使煤粉表面烧结性更强,阻碍了氧气向煤粉内部的扩散,导致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增大;钠元素在950~1150℃存在某种形式的快速释放,而钾元素则不会;炉内燃烧温度越低,煤灰熔融温度越低,结渣性越强,但这不是引起炉内沾污积灰的主要原因;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的变化对飞灰成分和碱金属析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沾污结焦 熔融特性 飞灰
下载PDF
配双进双出磨煤机的W火焰锅炉的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文 何翔 杨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炉膛负压波动大、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飞灰及大渣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BBD4062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制粉特性,进行了燃烧调整。调整后,锅炉的炉膛负压波动更小,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得到缓解,飞灰... 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炉膛负压波动大、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飞灰及大渣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BBD4062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制粉特性,进行了燃烧调整。调整后,锅炉的炉膛负压波动更小,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得到缓解,飞灰及大渣含碳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整 双进双出磨煤机 煤粉细度 动态分离器 飞灰含碳量
下载PDF
旋流对冲锅炉火检信号剧烈波动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文 《华电技术》 CAS 2015年第7期52-54,78,共3页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2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投运D层燃烧器时炉内火焰检测信号剧烈波动,分析原因为D层燃烧器煤粉着火延迟,导致火焰黑龙区过长,未点燃的煤粉影响邻层燃烧。通过调整一次风温度、煤粉细度及一次风、二次风流量等参数...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2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投运D层燃烧器时炉内火焰检测信号剧烈波动,分析原因为D层燃烧器煤粉着火延迟,导致火焰黑龙区过长,未点燃的煤粉影响邻层燃烧。通过调整一次风温度、煤粉细度及一次风、二次风流量等参数,改善了煤粉的着火条件,缩短了煤粉的着火时间,使煤粉进入炉膛后能够快速点燃。燃烧调整后,该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投运D层燃烧器,炉内火焰检测信号波动情况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检波动 燃烧调整 煤粉细度 一次风温度 旋流对冲锅炉
下载PDF
复合空气分级低氮燃烧器二次风门开度对煤粉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翔 周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0,共4页
某660 MW机组锅炉配备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复合空气分级低氮燃烧器。通过对该燃烧器二次风门挡板开度的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一次风喷口的偏置风对煤粉着火有负面影响,而其上面的辅助风能有效促进煤粉着火燃烧;周界风风量应随煤质煤量成正... 某660 MW机组锅炉配备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复合空气分级低氮燃烧器。通过对该燃烧器二次风门挡板开度的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一次风喷口的偏置风对煤粉着火有负面影响,而其上面的辅助风能有效促进煤粉着火燃烧;周界风风量应随煤质煤量成正比例变化,否则会延迟煤粉着火;一次风喷口下层的辅助风对煤粉燃烧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器 二次风门 温度 燃烧
下载PDF
MPS型中速磨煤机对不同煤种煤粉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荣田 何翔 +1 位作者 程智海 周文 《发电设备》 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
结合一台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MPS型中速磨煤机,研究了分离器叶轮转速、风煤质量比和液压加载压力对贫煤和烟煤煤粉细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各级叶轮转速下,混煤(70%贫煤+30%烟煤)煤粉要粗一些,R90差异约3%;在相同风煤质量比下,贫煤煤... 结合一台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MPS型中速磨煤机,研究了分离器叶轮转速、风煤质量比和液压加载压力对贫煤和烟煤煤粉细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各级叶轮转速下,混煤(70%贫煤+30%烟煤)煤粉要粗一些,R90差异约3%;在相同风煤质量比下,贫煤煤粉比烟煤煤粉细,R90也相差3%左右;液压加载压力5~8MPa时R90变化1%~5%,且烟煤煤粉R90高于贫煤煤粉R9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制粉系统 动态分离器 煤种 煤粉细度
下载PDF
钢球磨煤机钢球级配和补球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翔 魏增涛 +3 位作者 周文 马达夫 施鸿飞 陈端雨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71-75,81,共6页
为降低钢球磨煤机制粉单耗和研究较佳的补球规律,针对某600 MW机组双进双出钢球磨进行了煤粉等速取样、钢球筛分以及补球优化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可以推测出钢球级配的变化;补球应将钢球平均球径控制在初始... 为降低钢球磨煤机制粉单耗和研究较佳的补球规律,针对某600 MW机组双进双出钢球磨进行了煤粉等速取样、钢球筛分以及补球优化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可以推测出钢球级配的变化;补球应将钢球平均球径控制在初始平均球径附近,且补球时应先稳住大球级配,逐步适当提高小球级配;合理的级配可以使得相同工况下煤粉均匀性指数提高至0.8以上、制粉单耗平均下降近3 k Wh/t;得到了钢球磨损量与合理补球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磨煤机 级配 磨损 补球 制粉单耗
下载PDF
ZGM113G-Ⅱ型中速磨煤机性能试验与运行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明伟 程智海 +1 位作者 何翔 周文 《发电设备》 2012年第4期252-255,共4页
对ZGM113G-II型磨煤机进行特性试验及相关分析,找出了制粉系统运行不合理的原因,并指出了调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工况下煤粉细度R90值在4%~13%,均匀性指数n在0.66~1.17;大多试验工况下的风环风速低于85m/s;磨煤机最大给煤量可... 对ZGM113G-II型磨煤机进行特性试验及相关分析,找出了制粉系统运行不合理的原因,并指出了调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工况下煤粉细度R90值在4%~13%,均匀性指数n在0.66~1.17;大多试验工况下的风环风速低于85m/s;磨煤机最大给煤量可以达到75t/h,对应的磨煤电耗为6.123kW.h/t;从缓解结焦的角度出发,应将折向挡板开度设置在60%/60%;磨煤机给煤量应尽可能设置在65~70t/h;一次风压应控制在10~12kPa;液压加载压力控制在7.5~9.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煤粉细度 风环风速 容积强度 结焦
下载PDF
基于专家置信度的褐煤最佳掺烧比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章义发 周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2-976,1015,共6页
为了客观评价褐煤掺烧的最佳比例,通过引入专家置信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燃用烟煤的1 000MW锅炉进行褐煤掺烧试验,从掺烧褐煤引起的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进行评价,通过逐层分析及专家评分的方法将多维度评价转变为... 为了客观评价褐煤掺烧的最佳比例,通过引入专家置信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燃用烟煤的1 000MW锅炉进行褐煤掺烧试验,从掺烧褐煤引起的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进行评价,通过逐层分析及专家评分的方法将多维度评价转变为单维度评价。结果表明:按照传统配煤比例的评价方法,机组的褐煤掺烧比例越高越好,而本评价方法得到的最佳掺烧比例为20%,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掺烧 褐煤 置信度理论 锅炉效率 厂用电率
下载PDF
超临界W火焰锅炉水冷壁壁温及炉膛壁面热负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达夫 周文 +2 位作者 张守玉 何翔 陶丽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61-168,共8页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前墙水冷壁出现的拉裂现象,对其进行水冷壁向火面及背火面的温度测点安装,对锅炉启动过程中及600 MW负荷工况下的典型运行工况、氧含量、煤粉细度及F挡板开度影响下不同位置的水冷壁温度及壁面热负荷特性进...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前墙水冷壁出现的拉裂现象,对其进行水冷壁向火面及背火面的温度测点安装,对锅炉启动过程中及600 MW负荷工况下的典型运行工况、氧含量、煤粉细度及F挡板开度影响下不同位置的水冷壁温度及壁面热负荷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折焰角的存在,烟气流程靠近前墙,高负荷下前墙壁面热负荷高于后墙,且前墙36.8 m处热负荷最高,且炉膛宽达32 m,增加了水冷壁撕裂的可能性。采用"后墙压前墙"的F挡板开度,可降低前墙水冷壁热负荷,减少水冷壁撕裂的可能性。热负荷沿着炉高下降较快,以前墙为例,在36.8、44.0、48.5 m标高位置的平均无量纲热负荷分别为0.75、0.50、0.19左右。启炉过程中,背火面与向火面壁温差逐渐变大,投入煤粉后壁面热负荷逐渐增加。虽启磨时背火面壁温有短暂超温现象,但总体壁面热负荷较低,水冷壁较安全。氧含量对炉膛整体热负荷影响不大,在满负荷工况下,尾部烟道CO浓度不大的前提下建议氧含量维持在2%;煤粉变细后壁面热负荷略有下降,建议在不考虑磨煤机出力情况下采用工况8的折向挡板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W火焰锅炉 水冷壁 热负荷
下载PDF
风量配比对W形火焰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太勇 张清福 +2 位作者 刘瑞东 林伟康 周文 《发电设备》 2018年第3期194-197,211,共5页
通过贴壁烟气成分测试研究了不同负荷工况下风量配比对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荷及总风量配比的情况下,前墙中部位置均存在缺氧的状况;CO含量与氧量关系密切;H_2S的生成与过量空气系数关系密切,氧量越高,H_2S含量也越... 通过贴壁烟气成分测试研究了不同负荷工况下风量配比对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荷及总风量配比的情况下,前墙中部位置均存在缺氧的状况;CO含量与氧量关系密切;H_2S的生成与过量空气系数关系密切,氧量越高,H_2S含量也越高。在试验工况下,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均处于正常可控状态,通过适当优化前后墙及炉宽方向的配风可以进一步缓解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形火焰锅炉 高温腐蚀 烟气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W火焰锅炉经济性优化的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文 杨太勇 +1 位作者 林伟康 王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贵州某发电公司2号锅炉飞灰含碳率及排烟温度较高的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燃烧调整。通过分析发现,前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煤粉过早着火,造成火焰下冲受阻导致其行程变短,火焰中心上移,煤粉在炉内的有效停留燃烧时间减少。针对上述原... 针对贵州某发电公司2号锅炉飞灰含碳率及排烟温度较高的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燃烧调整。通过分析发现,前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煤粉过早着火,造成火焰下冲受阻导致其行程变短,火焰中心上移,煤粉在炉内的有效停留燃烧时间减少。针对上述原因,调节了乏气缩孔开度及煤粉细度,并结合了内外二次风开度、二、三次风配比及三次风入射倾角的优化。燃烧优化后:煤粉着火推迟,加强了火焰的下冲,增加了烟气行程,并降低了火焰燃烧中心,飞灰含碳率及排烟温度大幅下降,锅炉效率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火焰中心 燃烧调整 三次风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W火焰锅炉运行方式对炉内热负荷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文 杨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257,共5页
对某600 MW超临界压力W火焰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炉膛水冷壁热负荷分布,调整锅炉运行方式(如磨煤机投运方式、前后墙的总风门挡板开度、煤粉细度和三次风风门挡板开度等),测量并计算炉内热负荷.结果表明:煤粉细度对炉内... 对某600 MW超临界压力W火焰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炉膛水冷壁热负荷分布,调整锅炉运行方式(如磨煤机投运方式、前后墙的总风门挡板开度、煤粉细度和三次风风门挡板开度等),测量并计算炉内热负荷.结果表明:煤粉细度对炉内热负荷几乎没有影响;前后墙总风门挡板开度会影响炉内火焰行程,应该采用"前墙压后墙"的运行方式;三次风风门挡板开度变化会改变上、下炉膛热负荷的分布;不投运的磨煤机所对应区域的热负荷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W火焰锅炉 水冷壁 运行方式 热负荷
下载PDF
运行中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组成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翔 马达夫 +2 位作者 周文 施鸿飞 CHEN Duan-yu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运行中的电厂入炉煤元素组成以及其它重要参数的数学模型,包括利用脱硫装置进行S_(ar)估算、利用制粉系统计算M_(ar)和汽机回热系统和锅炉减温水系统对锅炉输出热量进行求解,最终采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法对主方程组求解得出... 提出了一种计算运行中的电厂入炉煤元素组成以及其它重要参数的数学模型,包括利用脱硫装置进行S_(ar)估算、利用制粉系统计算M_(ar)和汽机回热系统和锅炉减温水系统对锅炉输出热量进行求解,最终采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法对主方程组求解得出C_(ar)、H_(ar)、O_(ar)、N_(ar)、A_(ar),Q_(net,ar)(煤的发热值)、η(电锅厂炉效率)。利用电厂运行数据并借助该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入炉煤元素组成和锅炉效率等结果,为进一步实现电站设备的在线能效诊断及评价,提升电站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中 锅炉 数学模型 煤元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