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拓一 张杰 +1 位作者 江成英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马铃薯渣,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渣 禽畜饲料 饲料安全性评价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马铃薯渣酶法水解液制备单细胞蛋白饲料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文侠 +1 位作者 李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马铃薯渣制备膳食纤维的酶法水解液,制备单细胞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细胞蛋白边糖化边发酵的摇瓶培养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8% (添加8%的麸皮水)、初始pH为4 5、接种量为15 %、葡萄糖淀粉酶加入量为10 0U/g(原... 对马铃薯渣制备膳食纤维的酶法水解液,制备单细胞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细胞蛋白边糖化边发酵的摇瓶培养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8% (添加8%的麸皮水)、初始pH为4 5、接种量为15 %、葡萄糖淀粉酶加入量为10 0U/g(原料中淀粉)、青霉素加量为80U/g(原料)、培养温度为2 8℃、培养时间为6 0h、转速为2 5 0r/min。在此条件下,干酵母产量最高为19 .92 0g/l,单细胞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2 .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渣酶法水解液 单细胞蛋白 液体发酵 饲料
下载PDF
黄稀酱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冮洁 +3 位作者 蒋继峰 刘晓兰 邹东辉 邹晓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64,共3页
利用膨化原料和多菌种发酵生产黄稀酱,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米曲霉As3.951(沪酿3.042)和黑曲霉As3.350分开制曲,混合发酵,二者比例为8∶2。采用稀醪发酵,发酵后期添加鲁氏酵母As2.371增香,添加量为5%,发... 利用膨化原料和多菌种发酵生产黄稀酱,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米曲霉As3.951(沪酿3.042)和黑曲霉As3.350分开制曲,混合发酵,二者比例为8∶2。采用稀醪发酵,发酵后期添加鲁氏酵母As2.371增香,添加量为5%,发酵15~20d,与传统工艺相比,明显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原料及设备利用率,并且产品质量稳定,风味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黄豆 多菌种发酵 黄稀酱 调味品 双菌制曲
下载PDF
制酱用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剑秋 刘井权 +2 位作者 臧威 肖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共3页
研究了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土壤中霉菌及蛋白酶产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离到了蛋白酶活力较高、产孢能力较强的菌株QU3601,鉴定为米曲霉。该菌株与沪酿3.042米曲霉混合发酵用于制酱生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霉菌 蛋白酶 米曲霉
下载PDF
储藏条件对马铃薯渣中龙葵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江成英 王拓一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7期144-146,共3页
采用乙醇—乙酸法提取不同储藏条件下马铃薯渣中的龙葵素,通过测定其含量及纯度,研究了光照、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马铃薯渣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渣中的龙葵素含量与储藏时间及温度呈正相关,光照条件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 采用乙醇—乙酸法提取不同储藏条件下马铃薯渣中的龙葵素,通过测定其含量及纯度,研究了光照、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马铃薯渣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渣中的龙葵素含量与储藏时间及温度呈正相关,光照条件对龙葵素含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储藏 龙饕素
下载PDF
14种蔬菜中凝集素的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庆忠 张鹭 +3 位作者 欧阳亮 王亚军 秦玲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49-752,757,共5页
目的提取14种蔬菜中凝集素,并分析其部分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新鲜蔬菜的叶、茎、种子等为材料,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得到蛋白质提取液,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人的A型、B型、AB型、O型血,兔血、鸡血、蛤蟆血)。通过耐热、耐酸碱... 目的提取14种蔬菜中凝集素,并分析其部分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新鲜蔬菜的叶、茎、种子等为材料,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得到蛋白质提取液,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人的A型、B型、AB型、O型血,兔血、鸡血、蛤蟆血)。通过耐热、耐酸碱、糖抑制、金属离子依赖性实验和抑菌实验比较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结果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凝集素活性各不相同,葱的凝集活性最强,各类凝集素最适环境为偏碱性,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较强。结论研究结果为开发凝集素新来源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凝集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凝集素 糖抑制 稳定性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干红沙棘果酒的研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成宇 +1 位作者 杨文钦 关笑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
以沙棘汁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干红沙棘果酒的制作工艺,确定该产品制作最佳工艺参数,使干红沙棘果酒符合标准,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关键词 干红沙棘果酒 沙棘汁 发酵 质量指标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豆豉中微球菌的分离及其产蛋白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冮洁 +1 位作者 蒋继丰 张晓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4,34,共4页
从自然发酵的细菌型豆豉中分离出耐盐性的微球菌,并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确定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研究了在蒸煮的大豆培养基上其产蛋白酶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产蛋白酶的能力,产生的主要是碱性蛋白酶。
关键词 豆豉 微球菌 耐盐性 蛋白酶
下载PDF
添加NH_4HCO_3对亚麻生物脱胶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冮洁 刘晓兰 +1 位作者 郑喜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研究了在亚麻生物脱胶过程中 ,向沤麻水中添加NH4HCO3 后沤麻液中pH值、氨基氮、NH+ 4 、果胶酶活性和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 .与天然沤麻相比 ,亚麻生物脱胶过程中添加NH4HCO3 ,缩短了沤麻周期 ,并提高了打成麻纤维质量 .图 2表 3参
关键词 NH4HCO3 亚麻 生物脱胶 果胶酶 果胶分解细菌
下载PDF
沙棘果醋的研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成宇 栾广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6,共3页
本文以沙棘汁为原料 ,经过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生产沙棘果醋。沙棘果醋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效 ,是极具市场开发前景的新产品。
关键词 沙棘果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开发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无醇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欣德 刘晓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9-82,共4页
以大麦芽、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依据微生物生理代谢与生态的基本原理,选择了三个菌种混合发酵,开发了一种新型发酵无醇饮料。采用的三个菌种是: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ivisiae),嗜酸乳酸... 以大麦芽、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依据微生物生理代谢与生态的基本原理,选择了三个菌种混合发酵,开发了一种新型发酵无醇饮料。采用的三个菌种是: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ivisiae),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弱氧化醋酸单胞菌(Acetomonassuboxydans)。将上述菌种按一定比例(1:1:2)接种,接种总量为发酵基质的10%,控制发酵温度20-25℃,发酵时间5天,即可制成风格独特、口味纯正的新型发酵无醇饮料(含醇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嗜酸乳酸菌 无醇饮料 发酵
下载PDF
利用马铃薯渣制备饲料种曲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成英 王拓一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0-271,共2页
以马铃薯渣为主要原料,选用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进行多菌株协同固态培养,制备饲料种曲,通过测定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确定种曲制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种曲制备的工艺条件为:培养基组成为麸皮∶马铃薯渣=4∶6、含水... 以马铃薯渣为主要原料,选用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进行多菌株协同固态培养,制备饲料种曲,通过测定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确定种曲制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种曲制备的工艺条件为:培养基组成为麸皮∶马铃薯渣=4∶6、含水量50%、28℃培养60 h,并将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以3∶2∶1比例混合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多菌种培养 饲料种曲制备
下载PDF
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冮洁 单立峰 +1 位作者 张鹭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23-226,共4页
考察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设计了一种pH值控制策略,在酿酒酵母HSJB1发酵过程中,当pH1.5时,可使胞内合成的GSH完全分泌到胞外,胞外GSH含量达47.66mg/L。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几乎完全抑制细胞... 考察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设计了一种pH值控制策略,在酿酒酵母HSJB1发酵过程中,当pH1.5时,可使胞内合成的GSH完全分泌到胞外,胞外GSH含量达47.66mg/L。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几乎完全抑制细胞的生长,而0.1%的蔗糖酯、吐温80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并且对GSH的胞外分泌也无影响;曲拉通(TritonX-100)对菌体的生长和GSH胞外分泌产生影响,随加入浓度增加,GSH胞外分泌增加,添加TritonX-100时间越早,分泌到胞外的GSH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酿酒酵母 生物合成 曲拉通
下载PDF
高产纤溶酶的脉孢霉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爱清 刘晓兰 +1 位作者 朱晓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共3页
本文利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脉孢霉,选用制霉素抗性作筛选标记,抗性突变率为2.308×10^(-6),采用固态发酵法筛选纤溶酶高产突变株,正突变率为2.307×10^(-7)。获得较出发株产酶活性提高95.1%,82.71%和424.30%的三个正突... 本文利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脉孢霉,选用制霉素抗性作筛选标记,抗性突变率为2.308×10^(-6),采用固态发酵法筛选纤溶酶高产突变株,正突变率为2.307×10^(-7)。获得较出发株产酶活性提高95.1%,82.71%和424.30%的三个正突变株。产酶稳定性考察表明,一突变株的产酶量较出发株提高70%以上,且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脉孢霉 诱变育种 紫外线
下载PDF
挤压膨化技术在豆酱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冮洁 王广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48,共4页
将豆粕粉和面粉混合,经挤压膨化处理后用于豆酱的酿造,分析比较了膨化前后物料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膨化原料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化原料制曲比传统工艺制曲的蛋白酶活提高了23.71%,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 将豆粕粉和面粉混合,经挤压膨化处理后用于豆酱的酿造,分析比较了膨化前后物料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膨化原料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化原料制曲比传统工艺制曲的蛋白酶活提高了23.71%,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了33.05%,氨基酸生成率提高了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技术 发酵
下载PDF
固定化共生发酵无醇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晓兰 王欣德 +3 位作者 刘长海 时成波 吕春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弱氧化醋酸菌,混合装填固定化细胞反应柱,连续发酵生产无醇饮料。试验表明:麦茶汁12°Bx,pH65,25℃,反应柱内固定化各菌种凝胶比... 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弱氧化醋酸菌,混合装填固定化细胞反应柱,连续发酵生产无醇饮料。试验表明:麦茶汁12°Bx,pH65,25℃,反应柱内固定化各菌种凝胶比例为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弱氧化醋酸菌=0.7:1:2,停留时间9~13h,相当于游离细胞发酵10d的效果。流出液含L-乳酸1.65~1.98g/L,总酸2.624~3.032g/L,酒精07%~1.32%。制成的新型发酵无醇饮料呈淡黄色,泡沫洁白细腻,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具有保健作用的乳酸、醋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口味纯正,风格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醇 饮料 混合发酵 酵母菌 固定化 共生发酵
下载PDF
动物源乳酸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静 薛春梅 +4 位作者 梁秀娟 刘晓兰 孙剑秋 李波 《高师理科学刊》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从健康的鸡、鼠、兔肠道内容物及胃内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通过单层平板扩散试验筛选出了3种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乳酸菌.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对照实验,排除酸和过氧化物的干扰,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确定该乳酸菌能够发酵... 从健康的鸡、鼠、兔肠道内容物及胃内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通过单层平板扩散试验筛选出了3种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乳酸菌.用盐酸和过氧化氢对照实验,排除酸和过氧化物的干扰,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确定该乳酸菌能够发酵生产细菌素类抑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抑菌实验
下载PDF
化学助剂法亚麻生物脱胶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洁 刘晓兰 +2 位作者 郑喜群 苑越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论述添加化学助剂沤麻新工艺。通过向沤麻水中分别添加NH_4HCO_3、NH_4NO_3和尿素,研究它们对沤麻周期、打成麻质量和沤麻过程中pH值和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确定化学助剂法沤麻适宜的化学助剂种类、添加量和添加时间。
关键词 化学助剂 沤麻 新工艺 亚麻 生物脱胶
下载PDF
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株的筛选和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的选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冮洁 单立峰 +1 位作者 张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7-229,共3页
[目的]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的酵母菌株。[方法]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获得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GSH的菌株HSJB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3.87 g/L,GSH产量为91.87 mg/L。依据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及... [目的]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的酵母菌株。[方法]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获得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GSH的菌株HSJB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3.87 g/L,GSH产量为91.87 mg/L。依据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其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紫外线对出发菌株HSJB1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YBS77,该突变株经摇瓶发酵,生物量达7.60 g/L,GSH产量为211.96 mg/L。[结论]通过选育获得的突变株生物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6.38%,GSH产量提高了130.72%,表明该育种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酿酒酵母 菌种选育 突变株
下载PDF
衣康酸生产菌种的定向选育和产酸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冮洁 刘晓兰 +2 位作者 陈士学 李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紫外线 高温复合诱变处理衣康酸生产菌株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As 3 2 81 1 ,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平板定向筛选高产菌株 ,获得产酸率较其亲株提高了 5倍以上的突变株。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突变株的适宜产酸条件进行了研... 通过紫外线 高温复合诱变处理衣康酸生产菌株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As 3 2 81 1 ,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平板定向筛选高产菌株 ,获得产酸率较其亲株提高了 5倍以上的突变株。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突变株的适宜产酸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批补糖发酵可提高其产酸率高达 39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生产菌种 定向选育 产酸条件 土曲霉 定向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