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例可手术多原发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营 金波 +3 位作者 施建新 张岩巍 吉春 韩宝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0-706,共7页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是原发性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但近年临床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41例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参照Martini-Melame...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是原发性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但近年临床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41例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参照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对41例MP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三原发肺癌3例,双原发肺癌38例。同时性MPLC13例,异时性MPLC26例,同时性MPLC+异时性MPLC2例。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为主(78.8%,67/85),病灶好发于右上叶(41.2%,35/85),病理以腺癌多见(70.6%,60/85),其次为鳞癌(17.6%,15/85)。腺癌亚组中以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比率较高(50%,30/60)。分期以I期为主(80%,68/85)。组织病理类型相同的MPLC比例(68.3%,28/41)高于不同病理类型(31.7%,13/41),其中腺癌-腺癌多见(82.1%,23/28)。病灶位于同侧不同肺叶者4例(9.8%),位于双侧肺者37例(90.2%)。MPLC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7.8%(36/41),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相同组较不同组预后好(P=0.037),无淋巴结转移的MPLC较有淋巴结转移组预后好(P=0.02)。结论:MPLC病灶好发于右上叶,病理以腺癌最常见,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多见。其早期检出率越来越高,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三原发肺癌 双原发肺癌 腺癌 总生存期
下载PDF
手术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吉春 杨异 +1 位作者 赵珩 陈文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外科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在中央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方文涛 陈瑭冰 +2 位作者 罗继壮 吉春 姚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和疼痛,帮助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包括胸腔镜和机器人在内的微创肺切除术目前主要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央型肺癌由于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模式等原因,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 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和疼痛,帮助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包括胸腔镜和机器人在内的微创肺切除术目前主要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央型肺癌由于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模式等原因,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大多需要开胸手术切除。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外科治疗,其可行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初步结果证明,代表了微创胸肺癌外科的发展方向。但仍需要更多研究结果证实其功能优越性和肿瘤学效果,让更多肺癌患者从外科技术的进步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生物蛋白胶联合胸膜掩盖预防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成林 吉春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3期258-259,共2页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联合胸膜掩盖对经胸食管癌根治术后胸腔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5年3月~2009年1月行经胸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术、胸腔内吻合术498例,其中226例采用生物蛋白胶联合胸膜掩盖方...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联合胸膜掩盖对经胸食管癌根治术后胸腔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5年3月~2009年1月行经胸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术、胸腔内吻合术498例,其中226例采用生物蛋白胶联合胸膜掩盖方法,设为治疗组;272例行常规胃浆肌层缝合包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0.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11例,发生率4.0%。1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均经食管镜或X线钡剂造影证实,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蛋白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和极强的促进组织再生性,带蒂胸膜瓣血供丰富、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二者联合应用对预防胸腔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胸膜 手术后并发症 食管瘘 胃瘘 吻合口
下载PDF
单孔和多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吉春 项杨威 +3 位作者 章雪飞 王喆歆 冯键 方文涛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44-150,共7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单孔和多孔胸腔镜在肺叶、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围手术期恢复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台湾国立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圣玛丽医院及深圳医院、韩国大学九老医院接受胸... 目的:分析和比较单孔和多孔胸腔镜在肺叶、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围手术期恢复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台湾国立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圣玛丽医院及深圳医院、韩国大学九老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或者肺段切除的4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胸腔镜组及多孔(包括2孔、3孔和4孔)胸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方式改变、淋巴结采集个数和组数、拔管时间、胸管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再入院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疼痛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淋巴结采集个数和组数、再入院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多孔组(t =2.039,P =0.042;χ2=23.534,P <0.001)。单孔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多孔组(χ^2=9.959,P =0.002;χ^2=11.971,P <0.0001)。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安全、有效,较传统多孔法创伤小,疼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单孔 多孔 围手术期 疼痛
原文传递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章雪飞 吉春 +1 位作者 谷志涛 方文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9-52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中尚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9例胸腺肿瘤...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中尚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9例胸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在不同分期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差异,研究术前及术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在局部晚期(T4期)(P<0.001)、胸腺癌(P<0.001)患者中,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显著升高,且当术前Cyfra 21-1≥1.66 ng/m L时,其对术后复发有提示意义。分析患者随访的血清Cyfra 21-1,将2.66 ng/m L作为cut-off值时,提示胸腺肿瘤复发的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925,阳性预测值为0.462,阴性预测值为0.966。结论术前患者血清Cyfra 21-1水平较高,有助于提示肿瘤分期较晚、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或可提示术后复发的风险升高。在随访时结合血清Cyfra 21-1检测,将可能有助于提高复发患者的检出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肿瘤分期 组织学类型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强 吉春 +1 位作者 赵珩 杨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8-38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于肺功能不佳的肺癌患者中,该术式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原则,该项手术技术有着很好的前景。我们总结近年来采用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于肺功能不佳的肺癌患者中,该术式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原则,该项手术技术有着很好的前景。我们总结近年来采用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体会来探讨该项手术的应用指征和方法。方法:1993年12月-2003年12月,对63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43例,其中右肺上叶袖切+肺动脉袖切20例;左肺上叶袖切+肺动脉袖切23例;切除肺动脉的长度为1.5~4.5cm,平均2.5cm.支气管肺动脉双禊形切除术3例;其中右肺上叶禊切+肺动脉楔切2例;左肺上叶楔切+肺动脉楔切1例。支气管袖切并肺动脉禊切17例,其中右肺上叶袖切+肺动脉楔切5例;左肺上叶袖切+肺动脉禊切12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门瘘发生: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使肺癌手术指征扩大,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切除术 支气管成形术 肺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病理N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文标 项杨威 +3 位作者 谷志涛 吉春 茅腾 方文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研究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pN0)的pT1b^T4a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疾病诊疗中心数据库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目的研究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pN0)的pT1b^T4a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疾病诊疗中心数据库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病例入组标准为:(1)首次发病、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肿瘤分期均为pT1bN0M0~pT4aN0M0;(3)采用经右胸翻身二切口或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性手术(R0),均行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4)手术前后未进行抗肿瘤治疗;(5)随访资料完整。研究这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复发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有112例,其中男94例,女18例;年龄(58.6 ± 7.7)岁;食管鳞癌位于胸上段25例,胸中段67例,胸下段20例;高分化鳞癌12例,中分化鳞癌49例,低分化鳞癌48例;Ⅰa期4例,Ⅰb期9例,Ⅱa期24例,Ⅱb期62例,Ⅲa期13例;肿瘤长度〉 4 cm 43例,≤4 cm 69例。术后复发转移43例(38.4%),其中局部区域性复发24例(21.4%),远处转移13例(11.6%),局部区域性复发合并远处转移6例(5.4%)。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细胞低分化(OR= 1.899,95%CI:1.233~2.925,P= 0.004)、肿瘤位于食管上中段(OR= 2.351,95%CI:1.188~4.653,P= 0.014)、肿瘤长度〉4 cm(OR= 2.381,95%CI:1.009~5.618,P= 0.048)为鳞癌pT1b^T4aN0M0期患者术后总体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低分化(OR= 1.730,95%CI:1.121~ 2.671,P= 0.013)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Ⅱb~Ⅲa期肿瘤是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372,95%CI:1.206~9.428,P= 0.021)。结论肿瘤细胞低分化、肿瘤位于食管上中段和肿瘤长度〉4 cm的pN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肿瘤细胞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胸段 食管癌切除术 肿瘤病理分期 PN0 复发
原文传递
病理N1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旭峰 茅腾 +3 位作者 吉春 谷志涛 陈文虎 方文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 探讨病理N1(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N1期的95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 目的 探讨病理N1(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N1期的95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其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术后3年内有52例(54.7%)出现复发转移,其中局域性复发42例(44.2%),血行转移10例(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浸润深度(RR=3.604,P=0.027)、淋巴结转移组数(RR=4.834,P=0.009)、淋巴结转移野数 (RR=5.689,P=0.003)及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RR=1.594,P=0.048)是影响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对于术前临床评估为多组或多野淋巴结转移者,诱导治疗或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理N1期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吉春 方文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科技的进步,胸外科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术后并发症依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一般表现为肺部临床改变,可能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者可导致围手术期死亡。
关键词 外科围手术期 胸外科 盐酸氨溴索 保护作用 肺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
原文传递
60例肺多形性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吉春 赵珩 +1 位作者 方文涛 陈文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肺多形性癌的外科治疗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对肺多形性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1999年至2011年收治的60例肺多形性癌临床资料,男性55例,女性5例;年龄45~77岁。周围型肺癌55例,中央型5例。5... 目的探讨肺多形性癌的外科治疗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对肺多形性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1999年至2011年收治的60例肺多形性癌临床资料,男性55例,女性5例;年龄45~77岁。周围型肺癌55例,中央型5例。54例行完全切除(R0);6例行肉眼根治切除,但镜下显示切缘阳性(R1)。术后均随访。Kaplan—M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手术当日因血胸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右上叶支气管袖形切除术后半年因吻合口瘢痕增生导致右余肺不张而行右余肺切除术。60例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25.6%。本组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3%、32.5%,淋巴结转移者(35例)3、5年生存率为25.4%、17.1%,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年、5年生存率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7)。根治性切除(R0)3年、5年生存率51.5%、30.3%,非根治性切除3年、5年生存率12.5%、0。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手术根治程度(P=0.041)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9)。结论肺多形性癌预后差,应早期手术。手术根治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形性癌 胸外科手术 淋巴结 病理类型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术后全肠内营养与早期联合肠外营养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茅腾 谷志涛 +4 位作者 郭旭峰 冯键 吉春 章雪飞 方文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术后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与早期联合肠外营养(early combined parenteral nutrition,PEN+TEN)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比较两种营养方式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在营养状...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术后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与早期联合肠外营养(early combined parenteral nutrition,PEN+TEN)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比较两种营养方式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在营养状态、炎症反应、免疫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PEN+TEN组均高于TEN组[(60.1±6.2)g/L对(55.3±9.3)g/L,(36.4±4.2)g/L对(34.6±1.6)g/L,(43.3±5.9)g/L对(34.9±3.3)g/L,P<0.05];术后第10天ESR与CRP,PEN+TEN组均高于TEN组[(54.9±25.8)mm/h对(31.8±14.2)mm/h,(30.9±13.2)g/L对(15.8±6.1)g/L,P<0.01];TEN组术后第10天CD3+、CD4+、CD8+与术前有显著差异[(59.6±9.8)%对(68.3±4.4)%,(41.7±7.8)%对(46.5±5.5)%,(23.2±5.5)%对(20.0±2.7)%,P<0.05],而PEN+TEN则无;TEN组术后第10天IgA和IgG显著高于PEN+TEN组[(1.9±0.5)g/L对(1.6±0.3)g/L,(11.9±3.3)g/L对(9.4±2.2)g/L,P<0.01]。结论TEN组术后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均优于PEN+TE N组,虽然在术后营养状态上差于后者,但这种差异并未体现在术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珩 吉春 +2 位作者 杨异 陈文虎 黄偶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 1 45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 (SCLC)外科治疗情况 ,评价外科手术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 45例接受过手术 (其中肺叶切除 6 9例 ,全肺切除 6 8例 ,袖式肺叶切除 7例 ,肺段切除 1例 )和化放疗 (IVP ,VP方案 /钴 6 0... 目的 回顾性总结 1 45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 (SCLC)外科治疗情况 ,评价外科手术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 45例接受过手术 (其中肺叶切除 6 9例 ,全肺切除 6 8例 ,袖式肺叶切除 7例 ,肺段切除 1例 )和化放疗 (IVP ,VP方案 /钴 6 0放疗 )的SCLC病例按照 1 997年国际肺癌分期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总的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1 %、2 4 .8%及 1 6 .6 %。ⅠA期的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 0 0 .0 %、80 .0 %及 5 0 .0 % ,ⅠB期分别为 84.6 %、3 0 .8%及 2 3 .1 % ,ⅡA期分别为 91 .7%、83 .3 %和 6 6 .7%。 2 3例患者达到长期存活。首选手术或放化疗后手术者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可作为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SCLC
下载PDF
微电网电流保护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冠英 高春英 +1 位作者 吉春 崔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随着传统大电网脆弱性日益暴露,致使全球化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分布式发电技术这个概念。而分布式发电技术会改变配电网的辐射状态和其单向传输电能状态,会降低大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后,微电网的概念孕育而生,... 随着传统大电网脆弱性日益暴露,致使全球化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分布式发电技术这个概念。而分布式发电技术会改变配电网的辐射状态和其单向传输电能状态,会降低大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后,微电网的概念孕育而生,微电网能够克服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缺点,使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大规模的运用。通过对微电网及其结构的介绍,根据微电网短路容量小的特点,提出一种快速动作的保护方案,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微电网模型,并配置电流保护和无通道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案,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保护配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网 过电流保护 无通道保护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加速过程转矩优化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善超 吉春 +2 位作者 覃记荣 马晓楠 郑伟光 《装备制造技术》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了提升纯电动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动力性能,解决纯电动汽车在起步和急加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电机输出转矩不足而不能满足驾驶员加速意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转矩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电机转速和加速踏板开度确定纯电动汽车的... 为了提升纯电动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动力性能,解决纯电动汽车在起步和急加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电机输出转矩不足而不能满足驾驶员加速意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转矩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电机转速和加速踏板开度确定纯电动汽车的基准转矩,然后根据纯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所需要的电机转矩不同,建立了以车速和车速偏差为输入变量,以补偿转矩为输出变量的模糊控制器。最终通过基准转矩值和转矩补偿值确定电机的输出转矩,将转矩命令发送给电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纯电动汽车在加速过程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过程 模糊控制 基准转矩 补偿转矩
下载PDF
吉林:念好“三字经”打好攻坚战
16
作者 吉春 宋思琦 《国家电网》 2024年第7期46-47,共2页
据吉林省气象局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吉林省降水偏多二至五成,防汛形势严峻。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健全防汛应急体系,强化安全监督管控,防范设备隐患风险,奋力打好迎峰度夏防汛度汛攻... 据吉林省气象局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吉林省降水偏多二至五成,防汛形势严峻。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健全防汛应急体系,强化安全监督管控,防范设备隐患风险,奋力打好迎峰度夏防汛度汛攻坚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应急 防汛形势 防汛度汛 迎峰度夏 吉林省气象局 三字经 攻坚战 强化安全
原文传递
吉林:持续攻关 以质促新
17
作者 修孟懿 吉春 《国家电网》 2024年第3期42-43,共2页
2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风电场的二次设备间里,由国网吉林电科院牵头研发的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正在进行有关性能测试。该装置的应用,将对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具有重... 2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风电场的二次设备间里,由国网吉林电科院牵头研发的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正在进行有关性能测试。该装置的应用,将对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科院 吉林省白城市 新能源消纳 同步调相机 主动支撑 通榆县 二次设备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原文传递
围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异 吉春 +4 位作者 赵珩 陈文虎 周允中 包国良 董强刚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了解围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并分析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及淋巴细胞所占比例 (L % ) ,手术前、手术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外周血 1gG、NK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3 /DR、CD8/C... 目的 了解围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并分析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及淋巴细胞所占比例 (L % ) ,手术前、手术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外周血 1gG、NK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3 /DR、CD8/CD38。结果 手术后WBC与术前相仿 ,L %明显下降 (P <0 .0 1) ;手术后第 10天NK上升 (P <0 .0 1) ,CD3、CD4、CD8均较术前下降 (P <0 .0 1) ,术后第 5~ 10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IgG术后即开始持续性下降 ,至术后第 5、10天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胸部手术在术后 1周左右对肺癌病人免疫功能有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围术期免疫保护甚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和结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定中 吉春 +1 位作者 赵珩 高成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95-596,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治疗 临床经验 疗效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急性肺损伤运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吉春 余开颜 林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6-78,86,共4页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来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伴有排痰障碍的治...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来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伴有排痰障碍的治疗效果,探讨失败的相关因素,减少创伤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术后并发ARDS/ALS并伴有排痰障碍病例64例,其中男59例,女5例,年龄在49~83岁,平均61.1岁,食管癌58例,贲门癌6例。按照是否转为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各32例。主要评价指标为28 d病死率,实际病死率;研究主要指标:性别,年龄,发病时及治疗24 h后的pH值、氧合指数、SOFA(sequentialorgan failure assessment)评分及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有无严重外科并发症(如大量失血、吻合口瘘、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氧合指数(PaO2/FiO2)、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无差异,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P<0.05)及严重外科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食管癌术后并发ARDS/ALI伴有排痰障碍时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当伴有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跳骤停时需要早期有创性呼吸治疗。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200是NPPV治疗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食管肿瘤术后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