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三省386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赵文宇 俞海亮 +7 位作者 吴亚松 王敏 劳云飞 何盛华 杨吟 凌雪梅 刘中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3个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及时性,以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4—9月,选取云南、四川、湖南省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中,坚持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1年、既往没有接受... 目的 分析中国3个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及时性,以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4—9月,选取云南、四川、湖南省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中,坚持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1年、既往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共386例。采用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计算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维度得分。采用χ2检验对调查对象服药依从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c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386例调查对象中,服药依从性好的为365例(94.6%),依从性差者为21例(5.4%);服药及时的调查对象为357例(92.5%),超过规定时间2 h以上服药者为29例(7.5%);社会支持总得分为(27.2±7.3)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5.6±2.7)分,主观支持得分(16.1±4.8)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为(5.5±1.9)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正确认知、自认服药不复杂、每天服药1次或支持利用维度得分较高者服药依从性较好,其OR (95%CI)值分别为3.24(1.17~9.00)、9.34 (3.27~26.68)、4.00(1.35~11.84)和1.49 (1.06~2.01);已婚/同居者或农民服药依从性较差,其OR (95%CI)值分别为0.24 (0.08~0.67)、0.23(0.08~0.69)。结论 3个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及时性较高,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低于常模;正确认知、自认服药不复杂、每天服药1次或支持利用维度得分较高者服药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抗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2016-2017年中国丙型肝炎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丁国伟 +9 位作者 黑发欣 连巧龄 裴晓迪 柏建芸 周丹 杨晴 惠珊 王伟 屠爱霞 庞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监测中国丙型肝炎(丙肝)哨点5类人群HCV感染率,为评估丙肝的流行趋势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数据。方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87个国家级丙肝哨点,对无偿献血者、单位体检者、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以及计划生育门... 目的监测中国丙型肝炎(丙肝)哨点5类人群HCV感染率,为评估丙肝的流行趋势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数据。方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87个国家级丙肝哨点,对无偿献血者、单位体检者、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以及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者5类哨点人群进行监测,了解HCV感染状况。2016、2017年4-6月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5类哨点人群开展丙肝监测,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2016年86个哨点(1个哨点未能开展调查)完成了监测,监测人数115841人,HCV总阳性检出率为0.38%(442/115841,95%CI:0.23%~0.53%)。2017年87个哨点完成了监测,监测人数120486人,HCV总阳性检出率为0.37%(449/120486,95%CI:0.23%~0.52%)。2016、2017年丙肝哨点监测人群中,血液透析患者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6%(223/5005,95%CI:2.18%~6.73%)和4.39%(216/4919,95%CI:2.29%~6.50%),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5%(44/5200,95%CI:0.27%~1.42%)和0.70%(36/5150,95%CI:0.15%~1.24%),无偿献血者、单位体检者和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者3类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均≤0.25%,5类监测人群HCV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F=23.091,P<0.001;2017年,F=20.181,P<0.001)。结论5类监测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血液透析患者HCV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医院侵入性诊疗患者HCV抗体阳性率,其他3类监测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阳性率 哨点监测
原文传递
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凤敏 吴久玲 +2 位作者 王临虹 郭素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工流产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与规模(育龄妇女人数)成正比的容量比例PPS,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 目的了解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工流产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与规模(育龄妇女人数)成正比的容量比例PPS,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5年11~12月。结果24.9%的调查妇女有过人工流产经历。随时间推移。调查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从1973-1980年的7.2%上升到了2001年以来的20.1%。人工流产比相应的由0.081上升到0.291。多因素分析显示,现用避孕方法、现用避孕方法副作用发生情况、生育子女数目、是否有临时性伴及生活地区对人工流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现用避孕方法作用最为明显。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比例高于非人工流产妇女。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工流产率在不断上升,避孕失败在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中有重要作用,在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及避孕方法的同时,需要加强避孕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生殖道感染 影响因素 已婚妇女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831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广 龚煜汉 +7 位作者 王启兴 张石则 廖强 余刚 王科 王菊 刘中夫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7-972,共6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成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13年凉山州18岁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数...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成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13年凉山州18岁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8310例研究对象年龄为(34.59±9.10)岁,经静脉吸毒感染占65.50%(5443例);从确认HIV抗体阳性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为(24.68±21.69)个月。436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研究对象中,28.67%(125例)是在治疗开始后的6个月内病死。接受抗病毒治疗第1、2、3、4、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11%、93.41%、90.61%、88.81%、86.0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艾滋病患者病死的风险高于女性(HR=1.57,95%CI:1.13-2.18);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的患者病死的风险高于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R=1.64,95%Ch1.20~2.24);治疗前最近1年患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病死的风险高于无肺结核的患者(HR=1.52,95%CI:1.05~2.21);在治疗前3个月有艾滋病相关疾病或出现过相关症状的艾滋病患者病死的风险高于未出现的相关疾病或出现过相关症状的艾滋病患者(HR=1.80,95%CI:1.39.2.34);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50个/μl(HR=9.79,95%CI:6.03—15.89)、50~199个/μl(HR=3.26,95%CI:2.32~4.59)、200-349个/μL(HR=1.69,95%CI:1.22~2.34)的患者病死的风险均高于/〉350个/μl的患者。结论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累积生存率较高;男性、最近1年患肺结核、静脉吸毒感染、治疗前3个月有艾滋病相关疾病或出现过相关症状、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存活率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哨点医院丙型肝炎基线特征及治疗现况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丁国伟 庞琳 +2 位作者 王晓春 黑发欣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4-849,共6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诊断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的诊断类型、疾病进展及治疗等情况。方法在全国部分地区的二、三级医院设立监测哨点,对在哨点医院2017-2019年连续3年就诊中传染病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人口学...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诊断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的诊断类型、疾病进展及治疗等情况。方法在全国部分地区的二、三级医院设立监测哨点,对在哨点医院2017-2019年连续3年就诊中传染病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人口学特征、丙肝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及治疗等情况。采用χ2检验及χ2趋势检验对其诊断、治疗等情况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调查丙肝病例16241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7538例(占46.41%),确诊丙肝病例8703例(占53.59%);确诊病例中,急性60例(占0.69%),慢性8643例(占99.31%)。3年间肝病相关科室诊断病例的占比由62.23%下降至40.01%,而非肝病的内科及外科病例占比由不足30%提升至接近60%。二级医院确诊病例比例(26.27%)显著低于三级医院(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833,P<0.001),不同地区确诊比例也存在差异(P值均<0.001)。FIB-4>3.25的病例占35.78%,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趋势明显(χ2趋势=1159.624,P<0.001)。抗病毒治疗比例平均不足10%,二级医院抗病毒治疗比例极低(2.13%);但单纯保肝治疗的比例从2017年的30.40%下降到2019年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丙肝筛查发现力度逐年增加,但仅半数左右病例可以确诊,二级医院确诊能力尤其不足。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为慢性丙肝病例,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超过1/3,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丙肝抗病毒治疗比例低,二级医院远低于三级医院。亟需提高医患双方对丙肝的重视,加强丙肝确诊能力,提高丙肝抗病毒治疗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监测 肝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哨点医院
原文传递
中国5省9家医院就诊人群中丙型肝炎患者诊疗现状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闻静 高榆 +3 位作者 丁国伟 黑发欣 庞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人群中筛查出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的诊疗状况。方法在辽宁、河南等5省9家医院中,对所有首次诊断为丙肝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其丙肝相关检测原因、肝功能等有关生化指标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情况,并对不同...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人群中筛查出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的诊疗状况。方法在辽宁、河南等5省9家医院中,对所有首次诊断为丙肝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其丙肝相关检测原因、肝功能等有关生化指标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情况,并对不同级别医院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丙肝患者599例,其中61.4%(368例)患者是通过被动筛查发现的,就诊者主动检测仅占17.9%(107例);16.5%(99例)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了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诊断出的丙肝患者中67.9%(407例)未进行核酸检测,由于缺乏核酸检测能力,就诊于二级医院的患者均未进行核酸确诊。治疗方面,三级医院中77.6%(319例)丙肝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二级医院抗病毒治疗能力较差,60.1%(113例)患者接受保肝或中药治疗。在确诊丙肝病例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仅占14.6%(28/192),其中49名急需治疗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仅有2名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结论中国丙肝患者主动检测意识较差,抗病毒治疗率较低,基层医院丙肝诊疗严重能力不足,应加大丙肝防治宣传力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丙肝确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医院诊疗现状
原文传递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威 刘伟 +7 位作者 陈涛 刘乃鹏 郑迎军 张月 王学敏 王桂珍 张洪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 分析2015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伊犁州3个乡级(喀尔墩乡、塔什库勒克乡和愉群翁乡)艾滋病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于2015年5... 目的 分析2015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伊犁州3个乡级(喀尔墩乡、塔什库勒克乡和愉群翁乡)艾滋病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于2015年5月,由从事艾滋病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对象招募,纳入研究场所内18岁及以上、既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问卷调查者,共443例。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不符合逻辑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12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ART认知和ART依从性情况、参加"恰依"活动(当地流行的一种民间聚会活动)、家人告知、吸烟和饮酒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采用χ^2检验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12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1±8.0)岁,范围为19~67岁;男性占60.9%(251例),女性占39.1%(161例);依从ART者占75.0%(309例),其生存质量得分的P50(P25,P75)为56.31(50.55,59.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ART依从率[70.1%(176例)]低于女性[82.6%(133例)](χ^2= 8.16,P=0.005);有抑郁状况者ART依从率[78.0%(54例)]高于无抑郁状况者[63.5%(255例)](χ^2=7.52,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质量得分较高者依从ART的可能性较高(OR=1.06,95%CI:1.02~1.09);饮酒和告知家人HIV感染状况者依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较低(OR=0.26,95%CI:0.13~0.53;OR=0.31,95%CI:0.13~0.72);与无业者相比,职业为工人者依从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药物治疗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阳泉市煤矿工人AIDS的认知及行为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孔来 卫焕章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了解阳泉市矿区一线职工有关艾滋病 (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 (KAP)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阳煤集团矿区的 734名一线男性职工 ,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 ,了解其AIDS知识知晓率、相关... 目的 了解阳泉市矿区一线职工有关艾滋病 (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 (KAP)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阳煤集团矿区的 734名一线男性职工 ,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 ,了解其AIDS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意识的正确率 ,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等。结果 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 4 2 4 % ,其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城镇或农村、多长时间回家 1次密切相关。对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抱正确态度的占 2 2 9% ,对非婚性行为持较宽容态度的占 15 3% ,调查对象初次性交的平均年龄为 2 3 7岁 ,80 7%的人初次性交中未使用安全套。在过去 3个月中 ,有过性交经历的占 6 1 8% ,其中使用过安全套的 117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 15 9%。 7 5 %的人自报曾有过非婚性行为 ,2 9%的人有多性伴侣行为。其婚姻状况、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对多性伴侣行为的态度 ,是影响非婚性行为 /多性伴侣行为的主要因素。定性调查的结果显示 ,工人平时上班的时间非常紧张、劳累 ,业余生活单调 ,住单身宿舍的以未婚和离开家的居多 ;工资平均 10 0 0元左右 ;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 ;对AIDS认识不清 ,安全套使用率很低。结论 ①调查地区煤矿一线工人AIDS知识水平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泉市 煤矿工人 AID 认知 行为 危险因素 艾滋病
下载PDF
凉山州成人HIV/AIDS病人退出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苗逢雨 王启兴 +8 位作者 晋灿瑞 张福杰 某色日达 吉木子石 张彤 俞海亮 龚煜汉 刘中夫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病人退出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欠发达地区ART依从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HIV/...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病人退出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欠发达地区ART依从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HIV/AIDS病人退出治疗较严重的两个县作为研究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88名调查对象中,退出ART的病人占37.91%(185人),维持ART的病人占62.09%(303人)。能够维持ART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接受ART后可以延长生命的占68.98%(209/303);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领药不方便占30.27%(56/185),强制戒毒停药17.84%(33/185),药物不良反应12.43%(23/185)和由于农忙等原因未去领药11.35%(21/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后外出务工[比值比(OR)3.823,95%可信区间(CI);2.384~6.131]、男性(OR=1.839,95%CI:1.133~2.983)、服用过中药(OR=1。836,95%CI:1.097~3.071)、就医不便捷(OR:1.694,950/4CI:1.002-2.866)是退出ART的危险因素;而病人在ART过程中得到家人支持(OR=0.250,95%CI:0.093-0.671)、接受过ART服药依从性教育(0R=0.107,95%CI:0.044~0.260)、ART知识(按得分≥5分计)(OR=0.203,95%CI:0.095-0.434)是HW/ADS病人退出ART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HIV/AIDS病人退出ART的问题,可通过完善抗病毒治疗的异地转介机制、推进戒毒所内ART的开展、加强ART人群的依从性教育等措施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治疗 退出原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5-2021年我国丙型肝炎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健 庞琳 +6 位作者 丁国伟 葛琳 汤后林 刘中夫 周宇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分析WHO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以来我国丙肝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情况,为下一步推进我国消除丙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艾滋病哨点和丙肝人群哨点监测数据以及丙肝医院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 目的分析WHO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以来我国丙肝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情况,为下一步推进我国消除丙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艾滋病哨点和丙肝人群哨点监测数据以及丙肝医院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2021年新报告丙肝病例人口学特征、不同监测人群历年抗-HCV阳性比例,以及2017-2021年医院哨点监测人群抗-HCV检测人数、抗-HCV阳性比例、HCV核酸检测比例和抗病毒治疗比例等。结果2015-2021年全国历年报告丙肝病例数均在20万以上,40岁以上年龄组丙肝病例数占比超过75.00%,职业主要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在所有监测人群中,吸毒者抗-HCV阳性比例最高,由2015年的35.85%降低到2021年的25.30%。医院就诊人群的抗-HCV阳性比例由2017年的1.97%降至2021年的1.67%,新报告病例HCV核酸检测比例由55.13%提高至66.34%,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比例由9.42%提高至14.30%。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愿景后,我国丙肝核酸检测、抗病毒治疗等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实施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奠定了基础,但是丙肝诊断发现、抗病毒治疗等核心指标距消除目标差距较大,亟需全面落实消除丙肝各项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流行特征 防治进展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两家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姜雪 刘中夫 +3 位作者 赵燕 俞海亮 苗逢雨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以及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北京市两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基础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的卷调查...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以及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北京市两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基础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的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家医院共获取有效问卷1077份,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7.9%(624/1077),发生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措施和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后抗体检测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29.3%(316/1077)和35.0%(377/1077)。以前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了解,其中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对知晓率的影响最大[比值比(OR)=2.32,95%可信区间(CI)1.80-2.99]。结论此两家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新入职、学历低的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知识
原文传递
11家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崔妹娟 庞琳 +2 位作者 黑发欣 王晓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报告程序和提高病例报告数据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省的部分市、县级医院,对其2013年第1季度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调...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报告程序和提高病例报告数据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省的部分市、县级医院,对其2013年第1季度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1家医院,2013年第1季度共报告丙肝病例302例,漏报177例,总漏报率37.0%,其中市级医院漏报率为42.1%,县级医院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P=0.05)。在报告的302例丙肝病例中,不符合丙肝诊断标准的有36例,总误报率为11.9%,其中市级医院误报率为22.8%,县级医院为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1,P<0.0001)。结论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普遍较差,在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较严重的漏报和误报问题,应对医务人员加强丙肝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报告程序,提高报告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例报告 数据质量
原文传递
育龄男女非婚性行为及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凤敏 王临虹 +2 位作者 郭素芳 吴久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男女非婚性行为发生情况,为项目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05年11~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90%以上...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男女非婚性行为发生情况,为项目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05年11~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90%以上的育龄男女认为人应该只有1个性伴侣,其中约i/3认为多性伴增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危险。20.2%的未婚男性有过性行为,其中47.8%在第1次性行为时没有使用任何避孕方法,42.2%使用了避孕套。8.7%的未婚女性有过性行为,30.4%在第1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43.5%使用了避孕套。1.6%的已婚男性、0.5%的已婚女性和25.6%有过性行为的未婚男性、4.3%有过性行为的未婚女性有过临时性伴侣,且相当比例在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避孕套。结论 虽然大多数认为应该只有1个性伴侣,但仍有一定比例非婚性行为的发生,并且在发生非婚性行为时避孕套的使用较少。在加强道德教育时,还应加大避孕套使用的宣传力度,保证安全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性行为 避孕套使用 育龄男女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2005-2015年成年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雪 许佳莉 +6 位作者 吉克春农 余刚 俞海亮 王菊 廖强 刘中夫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2005-2015年成年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死亡情况,了解并提高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质量,进一步降低凉山州艾滋病病死率。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凉山州...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2005-2015年成年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死亡情况,了解并提高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质量,进一步降低凉山州艾滋病病死率。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凉山州艾滋病死亡病例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凉山州2005-2015年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成年人患者14 219例,其中死亡1 425例,病死率为10.02%。死亡原因以艾滋病相关疾病为主(58.9%)。病死率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时长、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患者所处临床分期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P<0.001),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病死率增加、治疗时临床分期越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病死率越高;死亡病例中男性占82.6%,已婚或同居1 182例(82.9%),死亡年龄集中在30~39岁组(48.6%),开始抗病毒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占49.7%;61.2%的治疗死亡病例在最后一次检测中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16.2%的治疗死亡病例在最后一次检测中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44.5%的死亡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一年内死亡。结论感染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晚,死亡病例的治疗成功率低。应早期、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加强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抗病毒治疗病例档案随访信息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病死率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已婚妇女现在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及其续用意愿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凤敏 张彤 +3 位作者 吴久玲 郭素芳 刘玉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4711-471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已婚妇女现在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其续用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抽中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2005年11~1... 目的:了解我国已婚妇女现在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其续用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抽中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2005年11~12月。结果:总的来讲,已婚育龄妇女中现在避孕率为84.5%。现在避孕方法构成中,宫内节育器所占比例最高(51.8%),避孕套的比例较低(13.1%)。现在避孕的妇女中,对现用避孕方法的满意度为82.2%,对宫内节育器的满意度为83.9%,对避孕套的满意度为80.4%。避孕方法总的续用意愿比例为69.1%,愿意续用宫内节育器的比例最高(83.6%),避孕套的续用比例为68.2%。续用意愿较差的方法中,大多数人在重新选择时选择了宫内节育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避孕方法的续用情况主要受方法本身及其使用满意度情况的影响。结论:在我国,育龄人群的避孕服务利用情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进一步提高避孕服务的质量,加强男性参与的宣传,促进育龄人群避孕套的进一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避孕情况 满意度 续用意愿 已婚妇女
下载PDF
伊犁州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涛 王威 +7 位作者 陈志胜 邓朝明 刘乃鹏 王学敏 王桂珍 刘伟 张洪波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正在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艾滋病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状况并分析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以伊犁州为研究现场,通过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相... 目的调查了解正在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艾滋病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状况并分析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以伊犁州为研究现场,通过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相关信息。结果在412例研究对象中,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0.6%和14.3%。结果显示,正确掌握ART知识、ART依从性良好和民间聚会活动的调查对象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性降低,参加恰依活动可降低抑郁症状的危险性,离异/分居/丧偶的调查对象更易出现抑郁症状;无业者和有吸烟行为者更易出现焦虑症状。结论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家庭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提高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云南七个家庭不明原因猝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健 施国庆 +21 位作者 黄文丽 鲍建中 任金马 李兆祥 俞梦越 高鑫 王跃兵 罗彤 李重建 杨林 任晓庆 赵塑 宋来凤 牛存龙 王红月 赵红 Robert.E Fountaine 杨崇福 浦介麟 杨跃进 曾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索云南不明原因猝死(SUD)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前瞻性的调查2005年发生在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分析了具有聚集性特征的7个家庭及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通过对2005年发病的7个发生聚集性猝死的家庭及其相关病例的调... 目的探索云南不明原因猝死(SUD)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前瞻性的调查2005年发生在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分析了具有聚集性特征的7个家庭及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通过对2005年发病的7个发生聚集性猝死的家庭及其相关病例的调查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发现死者和同发病例除具有头晕、乏力、甚或反复晕厥等共同症状外,尤其采用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消化道症状将聚集性病例分为两大类:(1)具有消化道症状的聚集性死亡:多可以寻找到共同的可疑饮食史,或具有发病过程中类似的实验室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剧烈升高到降低恢复的过程。(2)没有消化道症状的聚集死亡:这组聚集死亡和同发病例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首例死亡与续发死亡病例临床表现差异大,续发病例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死亡前缺少或无症状。(3)能得到的心电图显示为显著的长Q—T间期和ST—T改变。结论云南SUD具有时间、空间和人群高度聚集的特点,其中家庭/时间聚集性特征的猝死更是研究的主体,它很难用某一疾病来解释。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可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粗分为两种不同特点的猝死。没有发现有遗传性疾病和(或)传染病的特征。由于其病因不明,故还需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症状和体征 偏性(流行病学) 云南
原文传递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AIDS病人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威 刘伟 +5 位作者 陈涛 刘乃鹏 王学敏 王桂珍 张洪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12,553,共5页
目的了解伊犁州乡级艾滋病(AIDS)治疗机构的AIDS病人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个乡级艾滋病治疗服务机构为研究现场,以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AIDS病人为研究对... 目的了解伊犁州乡级艾滋病(AIDS)治疗机构的AIDS病人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个乡级艾滋病治疗服务机构为研究现场,以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取得知情同意后,采取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存质量评定、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和治疗依从性、吸烟和饮酒行为、抑郁和焦虑症状等。结果在412名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41.1岁,男性占60.9%(251名);已婚者占63.8%(263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6%(332名);调查对象生存质量总评分为(54.16±7.71)分,已婚或同居者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存质量总评分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生存质量评分随着漏服药次数的增加(β=-0.021,P <0.001)而降低;个人年收入更高(β=0.003,P=0.028)、确证HIV感染时间越长(β=0.006,P=0.007)以及抗病毒治疗知识掌握更充分者(β=0.021,P <0.001)生存质量更高。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对生存质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43和0.31,焦虑症状对生存质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17和-0.19;漏服药次数对生存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2。结论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的AIDS病人生存质量较高,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心理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抑郁 焦虑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人
原文传递
丙型病毒性肝炎微消除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虞接军 李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0-863,共4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消除丙肝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采取防治措施,涌现出很多与本国国情相符的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消除丙肝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采取防治措施,涌现出很多与本国国情相符的丙肝微消除模式,且一些国家在丙肝消除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通过介绍全球丙肝疫情流行情况和消除工作进展,分析国内外丙肝微消除模式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我国开展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工作提供建议与参考,助力实现全面消除丙肝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疫情 消除 微消除
原文传递
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颖 健莉 +4 位作者 杨丽 王蕾 巫琦 田晓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4247-4248,共2页
目的:对项目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评价项目干预措施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更合理、有效建议。方法:在项目地区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运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儿童低体重率、儿童生长... 目的:对项目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评价项目干预措施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更合理、有效建议。方法:在项目地区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运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儿童低体重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儿童两周患病率、贫血率都明显低于2001年;儿童维生素A的普服率明显高于2001年。结论:项目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改善了项目地区儿童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岁以下儿童 生长发育 干预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