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A方法块体稳定性验证及其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1
作者 邬爱清 丁秀丽 +2 位作者 卢波 张奇华 石根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4-672,共9页
首先,介绍DDA方法中关于块体接触力的计算过程,提出计算沿潜在滑动面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沿折坡单块体滑动问题为实例,利用DDA方法分别计算仅考虑滑动面摩擦角?和同时考虑摩擦角?和黏聚力c条件下块体的运动稳定... 首先,介绍DDA方法中关于块体接触力的计算过程,提出计算沿潜在滑动面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沿折坡单块体滑动问题为实例,利用DDA方法分别计算仅考虑滑动面摩擦角?和同时考虑摩擦角?和黏聚力c条件下块体的运动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大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与验证;最后,针对乌江银盘水电工程右坝肩边坡开挖后因软弱断层控制引起的稳定性及处理措施选取问题,利用已有的极限平衡分析条块系统,将DDA方法应用于该边坡稳定性分析,对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及锚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DA方法在计算滑面上条块系统沿滑面稳定安全系数时,因其条块间接触力是建立在严格的力学平衡方程基础上,允许块体系统非连续变形,并且勿需条块界面强度等比例调用的假定,其结果对反映实际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应该更具合理性。另外,DDA方法关于边坡锚固模拟计算,充分反映和验证了锚杆在边坡稳定性加固处理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DDA 接触力 块体稳定性验证 安全系数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三维网络模拟基础的复杂有限块体的自动搜索及其空间几何形态的判定 被引量:30
2
作者 卢波 陈剑平 王良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32-1238,共7页
首先应用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建立不连续面分布的概率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实现对复杂有限块体的自动搜索并确定其空间几何形态,给出其空间定位参数和尺寸。在对块体的有限性进行判断时,提出“有形即是有限”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三维网络模拟 有限块体 空间几何形态 不连续面 块体理论
下载PDF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开裂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卢波 王继敏 +3 位作者 丁秀丽 邬爱清 段绍辉 黄书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9-2441,共13页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开裂及相关力学问题,从全空间赤平投影解析、平面投影应力特征等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规律;并结合力学定性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开裂及相关力学问题,从全空间赤平投影解析、平面投影应力特征等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规律;并结合力学定性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开裂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洞室群围岩开挖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锦屏一级地下厂房区域出现的围岩、喷层较大变形乃至破坏现象本质上是由高地应力和相对较低的岩体强度形成的不利组合所造成的,在主厂房、主变室的拱腰、拱座和边墙以及母线洞侧墙等部位出现的开裂破坏,属于典型的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卸荷变形与破坏。提出锦屏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开裂概化模型,为地应力场反演和施工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和定性依据;最后针对开挖维护围岩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的开挖施工及动态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锦屏一级水电站 地下厂房 高地应力 全空间赤平投影 低强度应力比 围岩变形开裂机制
下载PDF
基于细观数值试验的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丁秀丽 张宏明 +2 位作者 黄书岭 卢波 张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3-1566,共14页
从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出发,融合细观结构模型生成技术、主-从接触面模型及非饱和土渗流与强度理论,建立非饱和土石混合体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与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 从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出发,融合细观结构模型生成技术、主-从接触面模型及非饱和土渗流与强度理论,建立非饱和土石混合体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与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利用该细观模拟方法,分析土-石界面接触特性、含石量及饱和度等因素对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与破坏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在低围压下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性,且受含石量和饱和度影响显著;在较高围压下基本上表现为剪缩变形,随含石量的增大其剪缩变形减小,饱和度对剪缩性的影响较小。(2)土石混合体的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随土-石界面摩擦因数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在界面摩擦因数大于0.6以后,两者基本趋于稳定值。(3)含石量越大,非饱和土石混合体的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越大,应变硬化特征更为显著,在含石量增加到58%后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趋于稳定值。在低围压下剪胀变形随含石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较高围压时,剪缩变形随含石量的增大而减小。(4)饱和度越大,基质吸力越小,非饱和土石混合体的峰值强度越低,但变形模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非饱和土石混合体 细观数值模拟方法 主-从接触算法 饱和度 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3 位作者 卢波 吕志坤 唐彦 冯志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因子(IG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实验组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浆TGF-β、IGF-1水平显著升高,IGAM-1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V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炎症因子,进而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张勇 肖平西 +4 位作者 丁秀丽 欧文兵 卢波 廖成刚 董志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44,共17页
依据官地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地应力高、围岩坚硬、结构面发育等特点,在地应力特征、围岩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成果,对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系统提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厂... 依据官地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地应力高、围岩坚硬、结构面发育等特点,在地应力特征、围岩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成果,对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系统提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设计、开挖支护设计和施工对策。建议高地应力条件下,洞室纵轴线的选择应兼顾最大主应力方位和围岩主要结构面、采用较大的洞室间距和较大的顶拱矢跨比、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适当提高喷混凝土强度等级、延时浇筑岩壁吊车梁和母线洞衬砌、合理确定锚索张拉力锁定值,对具备岩爆条件的洞室围岩先初喷50~60 mm厚的钢纤维混凝土后再实施系统锚杆和挂网喷混凝土层到设计厚度等。上述建议对于高地应力条件下类似地下厂房洞室群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厂房 高地应力 坚硬围岩 变形特征 破坏特征 对策措施 官地水电站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业数字要素与赋能产值——基于GAPP和SF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罗浚文 李荣福 卢波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3,共8页
我国农业数字化改造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数字化改造在新时代包含了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销售数字化、农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数字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四个方面。数字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投入要素,本文使用遗传算法和投影... 我国农业数字化改造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数字化改造在新时代包含了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销售数字化、农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数字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四个方面。数字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投入要素,本文使用遗传算法和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了农业数字要素指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进一步剖析农业数字化改造的效益变化,测算农业数字技术效率。结果显示:(1)我国农业数字要素的投入呈现一省领先、全国快速起步的态势;(2)农业数字要素投入对于赋能农业产值有重要意义;(3)现阶段农业数字要素技术效率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数字要素 数字经济变革范式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卢波 唐林俊 +2 位作者 崔太安 吴德生 胡云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功能 骨折患者 老年化 髋疼痛
下载PDF
腰麻与全麻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2
9
作者 孟波 翟晓杰 +3 位作者 李晓瑜 秦金玲 卢波 陈骏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比较腰麻与全麻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4例,年龄≥60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2):全麻组(G组)和腰麻组(S组).G组采用... 目的比较腰麻与全麻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4例,年龄≥60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2):全麻组(G组)和腰麻组(S组).G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40-60;S组采用腰麻,于L3,4间隙注入0.5%布比卡因1.5~3.0 ml,调整麻醉水平于T10水平.于术前1 d(T0)和术后7 d(T1)时采用MMSE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3种方法诊断POCD:差值法、1个标准差法和Z计分法.按照Z计分法要求,本研究另纳入2组患者配偶作为对照组(C组).结果G组和S组分别为47和49例,C组33例.与C组比较,G组T1时记忆力评分降低(P<0.01),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S组T1时记忆力评分升高(P<0.01).G组和S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与全麻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脊椎 麻醉 全身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与急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肖纯 卢波 +1 位作者 姚娟 孙建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与急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于全麻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数字表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D组),大剂量瑞芬太尼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与急性疼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于全麻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数字表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D组),大剂量瑞芬太尼组(L组)与小剂量瑞芬太尼组(s组)。观察患者术后机械性痛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吗啡消耗量以及镇静(Ramsay)评分。结果3组患者术前机械性痛阈无明显差异。与基础值相比,S组患者术后机械性痛阈[T1:(57±18)g;12:(61±13)g;T3:(59±13)g],较基础值[110:(60±11)g]无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L组机械性痛阈[T1:(42±14)g;T2:(40±13)g;T3:(41±16)g]与D组机械性痛阈[T1:(39±13)g;他:(39±13)g;T3:(40±15)g]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L组与D组间机械性痛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S组患者术后48h内吗啡消耗量分别为[(61±12)mg与(54±13)mg],与L组(78±24)mg相比,明显减少(P〈0.05)。与S组相比D组患者术后吗啡消耗量进一步降低(P〈0.05)。与D组相比,L组与S组术后12、24hRamsay评分分别为[Tl:(1.6±0.3);T2:(1.5±0.3)]与[T1:(1.4±0.2);1、2:(1.3±0.3)]较D组Ramsay评分T1:(3.0±0.3);T2:(2.3±O.4)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缓解瑞芬太尼全麻术后患者的痛觉过敏和急性疼痛,但此作用不依赖于其对瑞芬太尼所致的痛觉过敏的抑制,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术后痛觉过敏
原文传递
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7
11
作者 黄书岭 丁秀丽 +2 位作者 邬爱清 卢波 张宜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7-1635,共9页
根据含多节理层状岩体典型力学特征,在所提出的考虑一组节理面的层状岩体复合材料模型基础上,建立考虑多组结构面特性的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用来描述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各向异性以及应变硬化-软化特征,进而采用VC++编程语言将该... 根据含多节理层状岩体典型力学特征,在所提出的考虑一组节理面的层状岩体复合材料模型基础上,建立考虑多组结构面特性的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用来描述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各向异性以及应变硬化-软化特征,进而采用VC++编程语言将该模型嵌入到FLAC3D软件中,实现其非线性数值计算功能。然后,利用所提出的本构模型与三维节理网络模型相结合,初步提出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合成岩体模型(SRMM)分析方法。基于这些模型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现场真三轴试验岩样的三维合成岩体计算模型,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本构模型在描述多节理岩体力学特性方面是可行的、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层状岩体 多节理本构模型 合成岩体模型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复杂不稳定块体的自动搜索及其失稳方式判断——基于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型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剑平 卢波 +1 位作者 王良奎 李晓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26-1131,共6页
根据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岩体不连续面空间分布概率统计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有形即是有限”的分析方法可以搜索出所有在临空面上出露的有限块体,确定其空间几何形态和几何参数。利用提出的“棱线矢量”... 根据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岩体不连续面空间分布概率统计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有形即是有限”的分析方法可以搜索出所有在临空面上出露的有限块体,确定其空间几何形态和几何参数。利用提出的“棱线矢量”法,判断块体的可动性,并用“主动合力矢量”法,确定块体的受压面,判断块体的失稳方式,最后评价块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三维网络 块体理论 不稳定块体 概率统计 空间几何 岩体
下载PDF
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 被引量:30
13
作者 卢波 段进 《规划师》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国内“大学城”建设存在把“大学城”建设当作盈利工具的现象、追求金玉其表,缺乏实质性研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大学城”规划建设战略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大学城”发展定位,并调整现有“大学城... 国内“大学城”建设存在把“大学城”建设当作盈利工具的现象、追求金玉其表,缺乏实质性研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大学城”规划建设战略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大学城”发展定位,并调整现有“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调整 “大学城” 规划建设 国内 盈利 土地资源 浪费 成土 金玉 缺乏
下载PDF
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培席 王绵珍 +4 位作者 兰亚佳 庞清涓 王治明 邵利晔 卢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省两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一年来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型暴力的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共... 目的 探讨大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省两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一年来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各类型暴力的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共发放问卷5300份,得到有效问卷3910份,应答率73.77%。3910人中最近一年内发生校园暴力者703人,发生率为17 98%。其中,男生发生率为29.60%,女生发生率为7 27t}6。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X^2=329 89,P=0.000)。(2)一年来男生受暴力发生率为28.00%,女生为7.27%。各受暴力类型中,威胁、勒索、情感虐待、躯体攻击、语言的性骚扰、躯体的性骚扰发生率,男生分别为18.03%、13.97%、10.77%、0 85%、0.48%;女生分别为3.64%、5.84%、1.38%、1.33%、1.13%。暴力来源主要为校内同学。(3)一年来男生施暴他人发生率为10.40%,女生为1.47%。施暴对象主要为校内同学。(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饮酒、经常上网是遭受暴力(OR值分别为1.48、2.96、1.66)和施暴他人(OR值分别为2.92、1.88、2.09)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很高,一些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危险因素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芥子碱硫酸氢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晶 石卓 +2 位作者 赵丽娟 杨世杰 卢波 《吉林中医药》 2002年第6期55-56,共2页
本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物模型,观察芥子碱硫酸氢盐的降压特点,探讨了中药清脑降压片的主要化学成分芥子碱硫酸氢盐的降压作用,为清脑降压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芥子碱硫酸氢盐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陡倾角沉积岩地层中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围岩变形失稳特征和反馈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丁秀丽 董志宏 +2 位作者 卢波 张风 邬爱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9-2026,共8页
介绍彭水水电站地下主厂房洞室施工过程中高边墙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以及围岩监测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主厂房围岩施工期的动态反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陡倾角层状岩体中开挖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中分布的软... 介绍彭水水电站地下主厂房洞室施工过程中高边墙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以及围岩监测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主厂房围岩施工期的动态反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陡倾角层状岩体中开挖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中分布的软弱结构面和岩层层面对上、下游边墙的变形与稳定起着控制性作用,陡倾角、顺向岩层组合的高边墙其变形失稳模式以典型的滑移破坏为主;而陡倾角、逆向岩层组合的高边墙则以沿层面的张裂、折断、倾倒变形后的坍塌破坏为主。通过开展施工期围岩监测反馈分析,为彭水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彭水水电站地下厂房 大跨度高边墙 陡倾角岩层 围岩变形失稳 反馈分析
下载PDF
大型地下洞室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位移反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董志宏 丁秀丽 +2 位作者 卢波 张风 张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62-1568,共7页
基于现场监测资料的位移反分析是地下工程动态监控、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乌江彭水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开挖跨度为30 m,高度为78.5 m)为例,从围岩实测位移出发,建立了基于均匀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围岩力学参数的系统反分... 基于现场监测资料的位移反分析是地下工程动态监控、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乌江彭水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开挖跨度为30 m,高度为78.5 m)为例,从围岩实测位移出发,建立了基于均匀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围岩力学参数的系统反分析方法,反演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围岩力学参数。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形成训练样本,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映射围岩的变形与力学参数的关系,同时针对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存在初始权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应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利用现场监测的增量变形反演了围岩的力学参数;最后利用反演出的参数,进行地下厂房开挖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位移与现场监测位移较为接近,进行统计检验结果为优,说明该参数反演方法是正确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反分析 大型地下洞室 围岩扰动 增量位移 遗传-神经网络
下载PDF
节理岩体结构的分形几何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卢波 陈剑平 +1 位作者 葛修润 王水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1-467,共7页
在岩体结构宏观分区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的观点从三维角度对分区内的岩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建立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不连续面的概化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再现岩体结构;从岩体结构网络图中抽取“样本”... 在岩体结构宏观分区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的观点从三维角度对分区内的岩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建立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不连续面的概化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再现岩体结构;从岩体结构网络图中抽取“样本”,通过计算二维、三维样本的分形维数,表明三维分形维数等于二维分形维数加1,从三维角度表明统计均质区内岩体结构具有统计自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统计均质区 随机不连续面 二维网络模拟 分形几何
下载PDF
论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由SARS引发的对当前城市建设中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2
19
作者 段进 李志明 卢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63,共3页
由SARS病毒的防治反思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城市防灾问题必须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出发 ,化被动为主动 ,在城市整体形态研究的一开始就关注城市发展用地、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用地形态等方面 。
关键词 SARS 城市防灾 城市形态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基于层状岩体卸荷演化的锦屏Ⅰ级地下厂房洞室群稳定性与调控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书岭 王继敏 +4 位作者 丁秀丽 邬爱清 段绍辉 卢波 胡志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3-2216,共14页
锦屏I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控制以及整体稳定性等问题十分突出,施工期已经明显呈现出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卸荷变形与破坏特征。根据锦屏I级地下厂房层状岩体力学特性,采用考虑卸荷演化的层状岩体本构... 锦屏I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控制以及整体稳定性等问题十分突出,施工期已经明显呈现出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卸荷变形与破坏特征。根据锦屏I级地下厂房层状岩体力学特性,采用考虑卸荷演化的层状岩体本构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反演获得初始地应力场以及层状岩体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锦屏Ⅰ级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一些对高应力下锦屏Ⅰ级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等方面的认识,提出洞室群围岩应力释放调控、松弛区承载力调控以及变形开裂调控等适时工程调控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洞室群整体开挖完成后的现场监测结果和围岩稳定现状等证实了所提出的认识和调控措施的合理性,表明层状岩体本构模型及其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高应力下层状岩体中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工作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锦屏Ⅰ级水电站 地下洞室群 高地应力 低强度应力比 层状岩体本构模型 卸荷演化 工程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