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卜石 郭晓蕙 +4 位作者 杨文英 杨兆军 任婷婷 高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3115-3118,共4页
目的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 目的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FBG)在7.8~1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10%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至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 或每日注射两次预混30 R(诺和灵)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 治疗组,胰岛素剂量每3天调整1次,至目标 FBG≤6.0 mmol/L。结果治疗12周后,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的 HbA1c 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两组 HbA1c 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0%vs 8.9%→7.8%,P>0.05)。治疗期间,预混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组,总低血糖事件分别为123次、57次,经证实的低血糖例次(94 vs 21,x^2=23.692 P=0),其中午餐前低血糖发生尤其显著(64 vs 17,x^2=7.762,P=0.005)。甘精胰岛素治疗后 HbA1c≤7.5%者达28.2%(11例),剂量为(0.58±0.29)U·kg^(-1)·d^(-1);HbA1c>8.5%者占23.1%(9例),剂量为(0.66±0.30)U·kg^(-1)·d^(-1)。甘精胰岛素两亚组治疗前 HbA1c、糖尿病病程、餐后2 h C 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0.8)% vs(9.6%±1.2)%,10年(6.0~14.5年)vs 13年(8~19.5年),餐后 C 肽:2.5 nmol/L(1.4~3.3 nmol/L)vs 1.4 nmol/L(1.2~2.6 nmol/L),均 P<0.05。结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治疗前 HbA1c 水平、糖尿病病程和餐后2 hC 肽水平是影响一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疗效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胰岛素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被引量:46
2
作者 高燕明 +1 位作者 高妍 唐素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总结 143 2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的经验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 12 41例 ,成功率 86 66%。其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2 0例 ,桥本甲状腺... 目的 总结 143 2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的经验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 12 41例 ,成功率 86 66%。其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2 0例 ,桥本甲状腺炎 5 0 4例 ,桥本甲状腺毒症 2 5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 40例 ,甲状腺肿 12 2例 ,甲状腺肿囊性变 41例 ,滤泡细胞腺瘤 64例 ,腺瘤囊性变 65例 ,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 160例 )。可疑恶性病变 13例 ,无法诊断 178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 ;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桥本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原文传递
Graves病、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桥本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中TgAb及TPOAbIgG亚型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38
3
作者 苑姗姗 于楠 +13 位作者 高莹 黄薇 何一凡 董斌 李茂蓉 蔡晓频 彭定琼 王韫宏 李挺 黄有媛 高燕明 郭晓蕙 施秉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Graves病(GD)、GD合并桥本甲状腺炎(GH)及桥本甲状腺毒症(HT)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瞻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IgG亚型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海淀医... 目的探讨Graves病(GD)、GD合并桥本甲状腺炎(GH)及桥本甲状腺毒症(HT)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瞻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IgG亚型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民航总医院内分泌科通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GD(33例)、GH(31例)及HT(18例)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TgAb、TPOAb总lgG和各IgG亚型的百分结合率,比较各亚型的阳性率及阳性亚型的相对含量。结果TRAb的水平在GD、GH、HT组依次为21.80(7.53,40.00)U/L、7.30(3.10,25.40)U/L、4.90(1.69,16.43)U/L,GD组明显高于GH组(P=0.000)和FIT组(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的TRAb水平有重叠。三组间TgAb和TPOAb总IgG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gAbIgG3亚型在HT组的阳性率(66.7%)有高于GH组(35.5%)和GD组(36.4%)的趋势(P=0.066)。GD、GH、HT组TgAbIgG2阳性患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9(0.34,0.94)、0.31(0.23,0.34)、0.32(0.24,0.83),GD组高于GH组(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组高于HT组(P: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GH、HT组TgAblgG4阳性患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7(0.28,0.97)、0.26(0.09,0.48)、0.33(0.10,0.65),GD组高于GH组和HT组(P=0.005、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OAb各IgG亚型的阳性率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GH、HT组TPOAbIgG2阳性患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39±0.04、0.29±0.13、0.26±0.02,GD组高于HT组(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组高于GH组(P=0.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TgAb和TPOAbIgG2或TgAblgG4亚型相对含量高提示Graves病的可能性大,利用TgAb和TPOAbIgG亚型相对含量的差异可能为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甲状腺毒症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 酶抗体
原文传递
出院前健康教育表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口头健康教育附加发放健康教育表;另一组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口头健康教育附加发放健康教育表;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口头健康教育。结果采用健康教育表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的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表能够有效地减少血栓再发,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复发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谢玲玎 高燕明 +3 位作者 蒋秋明 郭晓蕙 高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了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体检人群共1 602名成年人进行TSH、TT_3、TT_4测定。血清TC,TG水平及B型超声波诊断脂肪肝均采用同期或近期健康体检结果。男... 目的了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体检人群共1 602名成年人进行TSH、TT_3、TT_4测定。血清TC,TG水平及B型超声波诊断脂肪肝均采用同期或近期健康体检结果。男性和女性又划分为20~39岁、40~59岁及≥60岁的3个年龄组。结果(1)该人群总体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6.6%。(2)亚临床甲减人群TC、TG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总体单因素比较亚临床甲减在TC升高人群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女性及男性各年龄组TC正常组及TC升高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同样说明TSH水平不是TC升高的影响因素。(5)男性各年龄段TG升高组与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除高龄组(≥60岁)外各年龄段TG升高组均比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高,组间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中TSH为TG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102(P=0.03)。(6)分别校正血压、体重指数(BMI)及血糖后,脂肪肝人群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与非脂肪肝人群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TSH水平非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与血清TC水平无显著相关,而可能引起血清TG水平增高;亚临床甲减似乎不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亚临床 患病率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原文传递
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袁戈恒 高妍 +3 位作者 冯琦 黄丹珊 郭晓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为评价西洛他唑(cilostazol)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洛他唑 (培达 )组 ,第一周50mgbid ,后100mgbid和双嘧达莫 (潘生丁 )组 ,第一周25mgtid ,后50mgtid ,疗程十二周。观察发现西洛他... 为评价西洛他唑(cilostazol)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洛他唑 (培达 )组 ,第一周50mgbid ,后100mgbid和双嘧达莫 (潘生丁 )组 ,第一周25mgtid ,后50mgtid ,疗程十二周。观察发现西洛他唑增加足背动脉血流量、减少血栓素B2 和血浆GMP -140的浓度、减少血小板表面GMP -140的表达和降低血液粘度 ,明显缓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 ,其疗效明显优于潘生丁。二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西洛他唑是一种有效安全缓解糖尿病下肢缺血症状、抑制血小板活性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Ⅱ型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15
7
作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常与甲状腺肿大混淆,实际上两者常同时存在。甲状腺结节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表现不同,如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区域内触到的肿块,甲状...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常与甲状腺肿大混淆,实际上两者常同时存在。甲状腺结节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表现不同,如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区域内触到的肿块,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结节为甲状腺内局灶性回声异常的区域。两种检查方法对结节的发现有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超声检查 甲状腺内 甲状腺肿大 结构异常 回声异常 区域内 局灶性
原文传递
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病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杨 张继新 +6 位作者 石健 于楠 袁振芳 高莹 高燕明 郭晓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PTL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例PTL患者中男4例、女...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PTL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例PTL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63岁(42~81岁),起病至诊断时间平均5个月(0. 5~24个月)。其中1例因咳嗽、憋气就诊,余11例均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除1例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外,其余11例首诊时有7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初诊11例行颈部B超,双侧均有结节者9例,肿瘤平均直径3. 87 cm。4例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8例经甲状腺肿物粗针穿刺确诊,病理报告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1例小B细胞淋巴瘤,5例病理证实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除1例MALToma因考虑肿瘤相对惰性,未行化疗,余11例均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117个月),死亡3例。健在的9例患者中,7例化疗后定期随访肿瘤无进展,1例MALToma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未予化疗及放疗,仍带瘤生存,1例仍在化疗中(2周期)。结论:中老年(尤其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或实质内不均质低回声,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和气管压迫时需高度警惕PTL的可能,对可疑病例适时采用粗针穿刺活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甲状腺肿瘤 桥本甲状腺炎
下载PDF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IgG亚型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茂蓉 郭晓蕙 +6 位作者 高莹 高燕明 惠岩 王淑凤 施秉银 滕卫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IgG亚型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TgAb滴度升高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按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IgG亚型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TgAb滴度升高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按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功能正常组)。采用抗原特异性ELISA方法检测TgAb各IgG亚型阳性率及其滴度。结果TgAb各IgG亚型阳性率分别为IgG190.2%、IgG258.0%、IgG319.6%、IgG487.5%。甲减组及亚甲减组IgG1亚型滴度的几何均数均高于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450.8,1:245.5,1:8.7,P〈0.01);甲减组与亚甲减组IgG2亚型滴度的几何均数均高于功能正常组(1:37.3,1:3.2,1:0.2,分别为P〈0.01和P〈0.05),并且甲减组IgG2亚型滴度的几何均数高于亚甲减组(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TgAb亚型主要由IgG1、IgG2、IgG4组成。高滴度IgG1、IgG2可能与甲状腺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球蛋白 抗体 免疫球蛋白类
原文传递
有关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英文注释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70-173,共4页
词汇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各阶段各课型的教学都离不开准确的生词释义。目前我国有些对外汉语教材英文注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受到教材使用者的批评与指责。教材是学习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 词汇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各阶段各课型的教学都离不开准确的生词释义。目前我国有些对外汉语教材英文注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受到教材使用者的批评与指责。教材是学习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教材注释理所应当遵循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释义 教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燕明 +5 位作者 蒋秋明 董爱梅 郭晓蕙 高妍 庞永正 唐朝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探讨2型糖尿病在应用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4周及12周血浆胃促生长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胃促生长素 罗格列酮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代谢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飞 郭晓蕙 +4 位作者 杨慧霞 惠岩 陈澜 李淑葵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共4页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临床代谢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孕妇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分为葡萄糖耐最正常组(NGT组,n=26)、匍萄糖耐量受损组(IGT组,n=42)及妊娠糖尿病组(GDM组,n=62).测...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临床代谢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孕妇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分为葡萄糖耐最正常组(NGT组,n=26)、匍萄糖耐量受损组(IGT组,n=42)及妊娠糖尿病组(GDM组,n=62).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谱及C反应蛋白,计算孕前体重指数、高龄孕妇比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不良结局.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IGT组和NGT组空腹血糖[分别为(5.1±1.0)、(4.7±1.0)及(4.0±0.5)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9±4)、(9±4)及(6±4)Mu/L]、HbAIc[分别为(5.67±0.76)%、(5.62±0.61)%及(4.03±0.27)%]、总胆固醇[分别为(5.5±1.3)、(5.1±1.2)及(4.2±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1±1.0)、(2.8±0.8)及(2.3±0.8)mmol/L]、C反应蛋白(分别为2.7、3.8及1.8 mg/L)、HOMA-IR(分别为1.9、1.8及0.9)、孕前体重指数[分别为(24.4±4.0)、(24.3±2.8)及(22.2±2.8)kg/m2]、剖宫产率(分别为71.0%、52.4%、19.2%)、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304±608)、(3345±463)及(2988±672)g]、孕妇并发症率(分别为69.4%、54.8%及23.1%)、新,丰儿并发症率(分别为29.0%、28.6%及3.8%)比较,GDM组和IGT组均高于NGT组,而GDM组及IGT组ISI(分别为0.023及0.024)均低于NGT组(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IGT组和GDM组HOMA-B指数(分别为295.75、168.76及1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32,P<0.05).GDM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38.7%)高于NGT组(1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重指数、孕妇年龄和HbAIc是妊娠糖尿病妇女发生母儿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度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孕前体重指数过高、脂代谢异常、遗传易感性是妊娠期高血糖患者的主要代谢特征.孕前体重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妊娠并发症 代谢 C反应蛋白质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IgG4阳性桥本甲状腺炎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洋 +2 位作者 高莹 高燕明 郭晓蕙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1-384,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39;s thyroiditis,HT)是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约为0.3‰~1.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是H...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39;s thyroiditis,HT)是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约为0.3‰~1.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是HT的标志性抗体,二者均主要为IgG型.HT包含了纤维化型、青少年型、桥本甲状腺毒症等若干亚型,因而临床上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IGG4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阳性 临床表现 器官特异性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飞 郭晓蕙 +3 位作者 杨慧霞 惠岩 陈澜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脂联素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104例孕妇,根据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妊娠组(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用RIA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并计... 目的探讨孕期脂联素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104例孕妇,根据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妊娠组(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用RIA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析各指标与GDM的关系。结果GDM组脂联素水平低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GDM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HOMA-IR均高于NGT组,而ISI、HOMA-B水平均低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孕早期体质指数(BMI)及ISI呈显著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脂联素血症、孕早期BMI、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妇女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GDM组孕妇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低脂联素血症不仅反映了母体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且可能促进了孕期糖代谢损害的发生;低脂联素血症是预测妊娠糖尿病发病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脂联素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介绍一种北美临床护理文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颖 申秀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北美临床护理文件 书写方法 Focus聚焦
原文传递
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性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燕明 +1 位作者 高妍 唐素恩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性激素及其受体在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了不同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AR、ER和PR)。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有少量的性激素受体表达,但阳性率不高;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 目的了解性激素及其受体在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了不同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AR、ER和PR)。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有少量的性激素受体表达,但阳性率不高;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尤其在乳头状腺癌组织中AR、PR增加更明显,不仅高于正常人也高于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0.01,0.05);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E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桥本甲状腺炎三种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人,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各种甲状腺疾病均多发于女性,但它们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不一样,甲状腺癌可能与雄激素及孕激素的作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性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8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2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慧敏 高燕明 +5 位作者 周军 蒋秋明 谢玲玎 郭晓蕙 高妍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甲亢)患者的自然转归。方法对2002年9~1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激素(TT3和TT4)、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目的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甲亢)患者的自然转归。方法对2002年9~1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激素(TT3和TT4)、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筛选出亚临床甲减58例,亚临床甲亢30例,随访2年,2年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58例亚临床甲减者中13例(22.4%)甲状腺功能转为正常,44例(75.9%)仍为亚临床甲减,1例(1.7%)进展为临床甲减。甲状腺明显肿大及血清TSH浓度是影响亚临床甲减转归的危险因素(P均<0.05);30例亚临床甲亢中22例(73.3%)转为正常,2例(6.7%)仍为亚临床甲亢,1例(3.3%)发展为临床甲亢,5例(16.7%)转为亚临床甲减。血清TSH浓度可能影响亚临床甲亢的转归(P<0.05)。结论在2年内仅有少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展为临床状态。甲状腺明显肿大、初始血清TSH浓度>10mU/L是促使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的高危因素;而初始血清TSH浓度≤0.15mU/L的亚临床甲亢向异常转归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随访
下载PDF
国产及进口阿卡波糖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晓蕙 李光伟 +9 位作者 潘长玉 高妍 杨文英 田慧 董爱梅 邢小燕 陆菊明 王瑶 王春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阿卡波糖和进口阿卡波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平行分组后进行了阳性对照的试验。结果:治疗8周后,国产和进口阿卡波糖组患者空腹血糖(国产阿卡波糖组:治疗前8.9±1.6v... 目的:比较国产阿卡波糖和进口阿卡波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平行分组后进行了阳性对照的试验。结果:治疗8周后,国产和进口阿卡波糖组患者空腹血糖(国产阿卡波糖组:治疗前8.9±1.6vs治疗后7.7±l.6 mmol·L^(-1),进口阿卡波糖组 8.5±1.0 vs 7.4±1.2 mmol·L^(-1)及餐后2h血糖(国产阿卡波糖组:治疗前15.0±2.5 vs治疗后11.3±3.0 mmol·L^(-1),进口阿卡波糖组 14.6± 2.6vs 10.2±2.3mmol·L^(-1)均有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国产阿卡波糖组:治疗前7.2±0.9%vs治疗后6.4±1.1%,进口阿卡波糖组6.8±0.9%vs 6.2±0.9%)亦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胰岛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排气增加等胃肠道不适是治疗中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但随服药时间延长有减轻趋势,治疗中偶见与药物有关的转氨酶增高,停药后可好转。结论:国产阿卡波糖与进口阿卡波糖同样为一有效的口服抗高血糖药,可明显降低高血糖,特别是餐后高血糖,由此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治疗中两药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 Ⅱ型糖尿病 疗效 安全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戈恒 高妍 +3 位作者 冯琦 黄丹珊 郭晓惠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西洛他唑(商品名培达),为选择性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通过增加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的环磷酸腺苷,达到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本文评价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 西洛他唑(商品名培达),为选择性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通过增加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的环磷酸腺苷,达到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本文评价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型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肢 丙洛他唑
原文传递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薇 +3 位作者 高燕明 张晶 高莹 郭晓蕙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甲状腺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直接、准确的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FNAC确诊的甲状腺疾病进行不同年龄组分析,以提高对各年龄段患者甲状腺疾病特点的认识,以期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 目的甲状腺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直接、准确的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FNAC确诊的甲状腺疾病进行不同年龄组分析,以提高对各年龄段患者甲状腺疾病特点的认识,以期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准确性作出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8月—2010年1月期间经FNAC确诊的579例患者的甲状腺穿刺结果及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少年组(年龄<20岁)、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及老年组(年龄≥60岁)4组后,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各组患者均以女性占优势,其中青年组两性差异最大(男女性别比为1∶20.3),而老年组两性差异相对较弱(男女性别比为1∶3.8)。少年组和老年组无临床症状及无甲状腺明显肿大者的比例高于另2组,临床表现更加隐匿。年龄小于20岁者甲状腺癌比例为13.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老年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与其他3组不同,老年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肿,其他3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桥本甲状腺炎。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病理学亚型的分析显示,随年龄增加,嗜酸细胞亚型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淋巴细胞亚型所占比例则逐渐减少。结论甲状腺疾病不同年龄组的疾病分布谱及临床特点各有差异,结合这些临床特点对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 甲状腺疾病 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