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7
1
作者 常光其 陈翠菊 +48 位作者 陈忠 董国祥 段志泉 符伟国 戈小虎 谷涌泉 管珩 郭平凡 郭曙光 郭伟 姜维良 蒋米尔 金毕 金辉 金星 景在平 赖传善 李鸣 李晓强 李毅清 李震 林勇杰 昌伟 马杰 潘松龄 时德 舒畅 谭最 王劲松 王深明 王玉琦 汪忠镐 吴丹明 吴庆华 吴向未 辛世杰 苑超 张柏根 张福先 张鸿坤 张纪蔚 张小明 赵纪春 赵渝 周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CEAP 深静脉 浅静脉 静脉压力 交通静脉 血管病 曲张静脉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中国专家共识
下载PDF
菠萝中维生素C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姜波 范圣第 +1 位作者 花艳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介绍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低浓度的草酸流动相,测定菠萝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回收率为99.4%~10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关键词 维生素C 菠萝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草酸流动相 回收率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冉峰 +4 位作者 黄佃 乔彤 王炜 张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施行动静脉内瘘术985例,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术中,前臂动静脉703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连续外翻吻合;肘部自体动静脉内瘘198例,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施行动静脉内瘘术985例,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术中,前臂动静脉703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连续外翻吻合;肘部自体动静脉内瘘198例,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与肱动脉行端-侧连续外翻吻合;PTFE人造血管内瘘84例,前臂作“U”形皮下隧道,置入PTFE人造血管20—35cm,动脉端人造血管与肱动脉行端-侧吻合,静脉端与肱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术后1周内瘘口震颤消失52例,彩超发现瘘口狭窄,有血栓形成,行二次手术,重新吻合后均获成功。应用人造血管内瘘术后肢体肿胀较明显。内瘘3周后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ml/min,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是动静脉内瘘术的首选术式,吻合口径5mm较合适,人造血管内瘘对上肢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银杏叶多糖提取、纯化及其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1
4
作者 姜波 王艳颖 +3 位作者 玉斌 宁艳超 范圣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9-2731,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次数、固液比及提取时间等实验,以及对粗多糖纯化的研究,确立各因素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各因素条件为浸提温度80℃,提取时间3h,固液比1∶30,提取2次... 目的研究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次数、固液比及提取时间等实验,以及对粗多糖纯化的研究,确立各因素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各因素条件为浸提温度80℃,提取时间3h,固液比1∶30,提取2次,用活性炭纯化。由此得银杏叶中粗多糖的得率为12.2%,纯化后的多糖得率为9.8%。测定提取的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35.7%,纯化后的多糖含量为43.3%,多糖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结论该方法纯化效果好,测定重现性好,得出银杏叶中多糖含量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多糖 提取 纯化 多糖测定
下载PDF
微波消解-AAS法分析银杏叶中金属元素 被引量:36
5
作者 姜波 姜国斌 +3 位作者 马堃 金黎明 高江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2-815,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银杏叶样品,用硝酸和双氧水(4∶1,φ)的混合消化液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同一区域同一树龄6颗不同植株银杏叶中钙、镁、钾、钠、铜和锌含量以及Zn/Cu值,以研究同一区域不同植株中金属元素...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银杏叶样品,用硝酸和双氧水(4∶1,φ)的混合消化液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同一区域同一树龄6颗不同植株银杏叶中钙、镁、钾、钠、铜和锌含量以及Zn/Cu值,以研究同一区域不同植株中金属元素分布规律。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5.2%~104.6%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同一树龄不同植株银杏树叶金属含量分布有差异。在6颗植株中钙含量为39 586~48 320μg.g-1,镁含量为10 076~12 918μg.g-1,钾含量为2 004~5 240μg.g-1,钠含量为9.05~35.30μg.g-1,铜含量为1.50~3.05μg.g-1,锌含量为6.70~8.90μg.g-1,Zn/Cu值为2.68~5.93。由此可见银杏叶中钙、镁、钾元素含量丰富,钠含量和Zn/Cu值较低。研究结果为探讨银杏叶中金属元素分布规律、金属元素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银杏叶 金属元素
下载PDF
枸杞子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姜波 +1 位作者 范圣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究枸杞子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子中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枸杞子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提取次数实验。采用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枸杞子多糖的... 目的研究枸杞子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子中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枸杞子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提取次数实验。采用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枸杞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维生素C进行了比较。结果确立了水提法提取枸杞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固液比1∶30,提取时间3.5 h,提取2次。当多糖浓度达到229.5μg/m l时,清除率达到48.1%,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41.2%。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维生素C,当多糖浓度达到229.5μg/m l时,清除率达到13.5%,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48.6%。结论该方法简单、环保,枸杞子中多糖含量为8.34%。枸杞子多糖对这两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多糖提取 正交实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超 +1 位作者 于基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7-1125,共9页
利用网络教学开放平台,通过建设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了基于任务和目标导向的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性学习评价及考核机制。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不仅节省了教学学时,而且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利用网络教学开放平台,通过建设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了基于任务和目标导向的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性学习评价及考核机制。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不仅节省了教学学时,而且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微生物学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堂满意度、实验课程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评价
原文传递
乳酸菌素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洪涛 +1 位作者 权春善 范圣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6-30,共5页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通过API生化反应实验、16SrDNA测序可进一步确定该菌株是L·paraplantarum或L·paraplantarum。最终通过对recA-gen的PCR产物检测,鉴定菌株Ⅱ32为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类植物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的发酵液不仅对多数G+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ˉ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真菌没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recA-gene 乳酸菌素 LACTOBACILLUS 鉴定 分离 最适生长温度 生产菌
下载PDF
下肢静脉外科 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技术及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外科 诊断技术 APG PPG 下肢静脉造影 AVP
原文传递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被引量:22
10
作者 冉峰 +5 位作者 乔彤 黄佃 王炜 张明 周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15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将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到曲张静脉内,观察曲张静脉的闭合情况。结果 150条肢体中135条肢体(90%)于治疗2周... 目的探讨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15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将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到曲张静脉内,观察曲张静脉的闭合情况。结果 150条肢体中135条肢体(90%)于治疗2周后曲张静脉完全闭塞,15条肢体(10%)残留曲张静脉再次注射后闭塞;6个月后复诊均无明显复发,其中141例(94%)患者下肢酸胀、沉重感消失,下肢曲张静脉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浅静脉炎15例(10%),2周内自行缓解,12例(8%)局部色素沉着,2个月后消失。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硬化疗法 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九种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姜波 胡文忠 +4 位作者 陈会英 齐小辉 王艳颖 纪懿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3,118,共7页
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大豆、不同产地葵花籽、白花生、黑花生、白芝麻、黑芝麻、油菜籽和棉花籽的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这9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各不相同,同种类植物油... 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大豆、不同产地葵花籽、白花生、黑花生、白芝麻、黑芝麻、油菜籽和棉花籽的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这9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各不相同,同种类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一致,相对含量基本吻合,尽管植物油的产地和品种不同。除油菜籽油外,植物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两种脂肪酸为9,12-亚油酸和9-油酸,仅从这两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之和也可区分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按我国推荐的食用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比,花生油最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肪酸 组成 相对含量
下载PDF
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敏 +5 位作者 乔彤 黄佃 冉峰 王炜 张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 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46例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条患肢,女性16条患肢;年龄54~85岁,... 目的 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46例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条患肢,女性16条患肢;年龄54~85岁,平均67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Fontaine分级,根据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部位的相对关系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分级、分组患者间一期通畅率的差异,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41条患肢(85.4%)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踝肱指数0.63±0.18,高于术前的0.24±0.13(P<0.05);平均间歇性跛行距离从术前(87±48)m提高至(247±62)m(P<0.05).平均随访27.1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9.2%,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3.3%,二期通畅率为95.8%.生存分析显示FontaineⅡ级患者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Ⅲ、Ⅳ级(P均<0.05);当对开放手术治疗动脉段的远近端都进行腔内干预时,其一期通畅率要低于仅在其近端或远端一侧干预者(P值均<0.05).Cox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影响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因素(P=0.013、0.008).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外科手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粗差检验与抗差解 被引量:19
13
作者 马高峰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2年第6期5-7,共3页
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时 ,检验表明 Helm ert方差分量估计结果同样含有粗差 ,且粗差还可能会发生转移。为有效地抵制粗差和随机模型误差的互相影响 ,指出了发生这一转移的原因 ,介绍了基于双因子等价权的抗差估计 ,并针对相关 Helm ert方... 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时 ,检验表明 Helm ert方差分量估计结果同样含有粗差 ,且粗差还可能会发生转移。为有效地抵制粗差和随机模型误差的互相影响 ,指出了发生这一转移的原因 ,介绍了基于双因子等价权的抗差估计 ,并针对相关 Helm ert方差分量估计抗差解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法矩阵 0值溢出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差模型 粗差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抗差估计 观测值
下载PDF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单点定位中的一种定权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肖国锐 隋立芬 +3 位作者 吕志平 甘雨 戚国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2-907,916,共7页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星座复杂、不同种类卫星高度差异较大。本文将全局性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Bancroft算法)应用到北斗单点定位中,将Bancroft算法中的Lorentz内积方程写成误差方程形式,推导此方程的权,得到一种新的北斗观测值定权公式...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星座复杂、不同种类卫星高度差异较大。本文将全局性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Bancroft算法)应用到北斗单点定位中,将Bancroft算法中的Lorentz内积方程写成误差方程形式,推导此方程的权,得到一种新的北斗观测值定权公式。为了验证这一定权方法,基于伪距相位差值组合(CC组合)观测值分析了北斗GEO、IGSO和MEO卫星的测距信号质量,基于多路径组合(MP组合)观测值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一算法可提高北斗单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croft算法 北斗单点定位 定权算法 伪距观测噪声 多路径误差
原文传递
类植物乳杆菌的耐酸、耐胆盐及降胆固醇特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姜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 【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除情况。【结果】菌株Ⅱ32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h后仍能达到104cfu/mL;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达到OD值0.6的时间延迟在0.5h以内;热杀死的和休眠的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5.64、5.90mg/g细胞干重,而生长的细胞去除的胆固醇达到16.98mg/g细胞干重。另外,研究表明胆固醇去除与菌体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菌株Ⅱ32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为此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来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植物乳杆菌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胆固醇清除
原文传递
外科住院病人对非语言沟通形式需求的探讨及运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白燕 周敏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8期2173-2174,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对非语言沟通形式的需求。[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500例外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非语言沟通护理模式,以此对2009年7月—2009年12月我科26例病人进行护理,并设立传统护理组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对非语言沟通形式的需求。[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500例外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非语言沟通护理模式,以此对2009年7月—2009年12月我科26例病人进行护理,并设立传统护理组作为对照,分析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评定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P<0.05)。[结论]细化非语言沟通的需求形式可使病人的焦虑、抑郁等心身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 外科病人 护理
下载PDF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结果的方差一致性检验实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马高峰 《测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是合理确定不同类观测值或不同种精度观测值权比的常用方法。文中从方差一致性检验的角度分析了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迭代收敛结果的实质 ,指出了其检验统计量即为 χ2 (r)分布密度取得最大值的点 ;并指出当同时还存...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是合理确定不同类观测值或不同种精度观测值权比的常用方法。文中从方差一致性检验的角度分析了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迭代收敛结果的实质 ,指出了其检验统计量即为 χ2 (r)分布密度取得最大值的点 ;并指出当同时还存在其它平差模型误差时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也可能收敛 ,且收敛结果的检验实质并没改变 ,但收敛结果却已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方差一致性检验 随机模型 函数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反步滑模变结构的PMSM速度控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佘致廷 董旺华 +2 位作者 秦亚胜 邹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速度控制精度受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影响问题,将研究基于反步滑模变结构PMSM速度控制器。结合反步控制能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分解成不超过系统阶数子系统...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速度控制精度受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影响问题,将研究基于反步滑模变结构PMSM速度控制器。结合反步控制能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分解成不超过系统阶数子系统和滑模变结构控制不需要确定参数的优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律和滑模面设计了一种具有抗外部扰动控制性能的反步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所设计的速度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速度控制器能有效降低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对速度控制精度的影响并具有良好的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变结构控制 反步滑模 速度控制
下载PDF
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乔彤 +5 位作者 黄佃 冉峰 王炜 张明 周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9-661,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因严重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79例。其中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SCEA)87例,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9...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因严重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79例。其中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SCEA)87例,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92例。转流管使用35例,均为SCEA术式。结果所有手术操作顺利。围手术期内发生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1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2例、暂时性失读1例、舌下神经损伤1例、声音嘶哑1例、伤口血肿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手术指征不严、术中操作失误、术后处理不当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对于并发症的发生重在预防,发生后必须准确判断、处理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外科治疗技术 主动脉直径 发达国家 统计数据 生活习惯 检查仪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