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在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中的十种角色 被引量:58
1
作者 周炳兰 刘晓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着重探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条件下,教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中所扮演的十种重要角色.本文将首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条件下英语写作的特点和优势,然后从各个角度论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建建构主义计算...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着重探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条件下,教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中所扮演的十种重要角色.本文将首先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条件下英语写作的特点和优势,然后从各个角度论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建建构主义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学习环境.二语习得理论关于写作过程本质的阐述、过程教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作为本文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过程 建构主义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学习环境 教师角色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购买的西部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延军平 徐小玲 +2 位作者 刘晓 周立花 张红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101,共6页
在西部发展中,应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实行“生态购买”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购买的市场激励机制、投资融资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制裁机制,实现区域制度与政策、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走市场... 在西部发展中,应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实行“生态购买”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购买的市场激励机制、投资融资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制裁机制,实现区域制度与政策、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走市场化的生态建设产业化道路,实现生态建设企业化、金融化等政策;通过实施生态购买工程,“以土地换环境”,使生态环境自然恢复,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机制的结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道路;通过生态建设致富,最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 互动发展模式 生态补偿 生态购买
下载PDF
国家园林城市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理 被引量:33
3
作者 芮旸 唐蓓佩 +2 位作者 王兴 马滕 刘晓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6,共17页
"树典型"的国家治理方式生产出诸多针对特定类型地域的评选项目,将此类项目评定结果抽象为点状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析是值得探究的方向。以国家园林城市为例,基于对其政策演进、发展历程及特色模式的宏微观结合分析,选择2003年... "树典型"的国家治理方式生产出诸多针对特定类型地域的评选项目,将此类项目评定结果抽象为点状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析是值得探究的方向。以国家园林城市为例,基于对其政策演进、发展历程及特色模式的宏微观结合分析,选择2003年、2009年、2015年3个时点,采用网格维数、集中度系数、核密度估计、ESDA及叠置分析、矩阵分析、PPCC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的多维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国家园林城市在时间演化上,历经建设探索、生态化发展和宜居性提升3个阶段;(2)在结构特征上,表现出分形状况较复杂的特征和分布集聚程度不断上升的趋势;(3)在分布格局上,与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高度耦合、与"胡焕庸线"显著相关,呈现为"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且变化不大;(4)在关联格局上,一直存在全局自相关性,冷热点区域的变动明显;(5)在影响机理上,水热气候条件、历史园林资源、城市发育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和部门评审管理权力、地方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其演变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园林城市 空间格局特征 演变 影响机理 评选项目
原文传递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绿色GDP核算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郭丽英 雷敏 刘晓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3-1533,共11页
论文基于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理论和方法,对2003—2012年商洛市绿色GDP进行定量核算。核算结果如下:1 2003—2012年商洛市传统GDP分别在1.12×109~6.72×109美元之间,绿色GDP分别在9.80×108~3.35×109美元之间... 论文基于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理论和方法,对2003—2012年商洛市绿色GDP进行定量核算。核算结果如下:1 2003—2012年商洛市传统GDP分别在1.12×109~6.72×109美元之间,绿色GDP分别在9.80×108~3.35×109美元之间,各年度绿色GDP占GDP比重在49.85%~87.50%之间;2自2003年以来,商洛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包括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产品)及环境资源价值消耗的持续增长,造成10 a间绿色GDP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各年度对自然资源价值消耗占GDP的比重处于6.55%~31.77%之间,各年度环境资源价值损耗占GDP的比重处于5.18%~24.39%之间,其中2008、2009年环境资源价值损耗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大于自然资源损耗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其余年份均是自然资源的损耗大于环境资源的损耗;3输入资源包括从外部输入的汽油、柴油、化肥、农药等,对绿色GDP核算的影响较小,各年度占GDP比重保持在0.83%~1.30%之间。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近年来商洛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输入资源)的消耗,第二是商洛市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商洛市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继续延续这种依赖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模式,就会使当地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绿色GDP 商洛市 资源 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多尺度变换的渭河水沙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晓 刘彦随 +3 位作者 李同昇 孟欢欢 于正松 芮旸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关中平原地区是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其生产总值占陕西省的70%以上,但是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河流含沙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运用小波变换、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以及Yamamoto、Mann-Kendall等方法系统分... 关中平原地区是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其生产总值占陕西省的70%以上,但是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河流含沙量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运用小波变换、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以及Yamamoto、Mann-Kendall等方法系统分析了1935~2011年渭河水沙序列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77 a间除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外,其它年代渭河华县站水沙变化波动下降的匹配趋势均一致,其中径流量减流速度大于输沙量减沙速度;渭河水沙序列周期变化不一,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38 a、14 a、4 a,输沙量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15 a、49 a、43 a、4 a;除输沙量49 a变化周期外,其他水沙变化周期大致相近;由于渭河输沙量变化所受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远较径流量复杂,加之水沙异源,所以渭河华县站输沙量周期变化及突变点分布情况比径流量变化复杂,且其第一主周期变化呈现独特的变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径流量 输沙量 周期变化 渭河
下载PDF
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胡旭东 林莉 +1 位作者 罗艳 刘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对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2年398例胎龄32~41周、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纳入研究,给予家庭式早期干预和病房式康复训练,随访干预治疗至1岁。在常规儿保时进行神经行为评定,... 目的探讨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对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2年398例胎龄32~41周、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纳入研究,给予家庭式早期干预和病房式康复训练,随访干预治疗至1岁。在常规儿保时进行神经行为评定,并分别于3、6,9、12月龄作Gesell发育量表评估,12月龄作运动发育PDMS量表评估粗大运动发育商(GMQ)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结果245例完成研究,有8例诊断为脑瘫,25例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肓迟缓,其余正常。结论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是预防或减少脑瘫高危因素患儿脑瘫发生和精神运动发肓迟缓的有效手段,明显提高了高危儿的存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式早期综合干预 脑瘫高危因素 康复训练 脑瘫
下载PDF
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琰 刘晓 赵昕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榆林位于生态脆弱区,其气候变化对环境有重要意义。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1980-2006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聚类分析对榆林市县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榆林位于生态脆弱区,其气候变化对环境有重要意义。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1980-2006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聚类分析对榆林市县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榆林市各县(区)气温在波动中上升,除佳县定边增温不明显外,其余各区县增温趋势明显。降水变化特征较复杂,但全市总体呈减少趋势。利用改进的Bp算法在榆林市县域气候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气温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7%之间,降水变化预测的误差在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 BP算法 生态脆弱区 榆林市县域
原文传递
基于AHP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晓 刘彦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3,共5页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腹地,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6 t煤,100m3天然气,140 t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它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风...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腹地,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6 t煤,100m3天然气,140 t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它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区域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的资源开发使得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以榆林市为典型区,选取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方面的相关指标29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了近年大型能源开发下生态脆弱区榆林市资源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资源环境是影响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社会进步因子和经济发展因子次之。近年来,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下,表明榆林市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在创造巨量财富的同时,当地资源环境子系统也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评价 大型能源开发 榆林市
原文传递
生态脆弱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晓 刘彦随 +1 位作者 延军平 徐小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9,共6页
基于1974—2004年榆林市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对近30年来区域气候的年际、季节及各年代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在20世纪70年代属偏冷湿时期,80年代为逐渐转暖的偏暖干时期,90年代为异常暖干时期,21世纪前四年... 基于1974—2004年榆林市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对近30年来区域气候的年际、季节及各年代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在20世纪70年代属偏冷湿时期,80年代为逐渐转暖的偏暖干时期,90年代为异常暖干时期,21世纪前四年气候较为暖湿。揭示区域气候变化,可以为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产业发展的优化与调控、榆林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生态脆弱区 榆林市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关中地区旱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晓 赵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采用关中地区渭南杨刘村、西安肖家村和宝鸡九龙泉3个观测站20世纪50—70年代气温、降水资料和90年代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旱、春夏连旱、秋旱、夏涝、夏秋涝是关... 采用关中地区渭南杨刘村、西安肖家村和宝鸡九龙泉3个观测站20世纪50—70年代气温、降水资料和90年代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旱、春夏连旱、秋旱、夏涝、夏秋涝是关中地区主要的旱涝灾害类型;旱灾的发生具有10年左右的周期,涝灾的发生具有5年左右的周期;50—70年代关中地区涝灾偏多,气温偏低;冬季偏寒常易出现来年夏旱,冬季偏暖常易出现来年夏涝;90年代的旱灾增多,尤以秋旱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降水距平百分率 旱涝灾害 相关分析 灾害类型 降水规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刘晓 刘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4,共6页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 以沈阳经济区23个县为研究单元,基于BP神经网络和ESDA方法,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研究2005和2010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得出结论如下:①2005年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南北差异显著,2010年南北差异弱化。2005—2010年,南部的海城、大石桥等县市的经济水平较高,东北部的开原、调兵山等县市的经济水平上升,中南部的辽阳、灯塔等县市经济水平下降。②2005—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济水平相近的县市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有所弱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沿交通轴线布局的县域经济带。③从局部差异来看,2005年在沈阳经济区南部形成岫岩、桓仁等"高高"型县域集聚区,以及北部的彰武、康平等"低低"型县域集聚区。到2010年,除开原市属于"高低"型县域外,其他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特征不明显。④深入分析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区位条件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外部动力,中心城市的极化扩散作用是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差异 BP神经网络 ESDA技术 沈阳经济区
原文传递
1974—2012年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统计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晓 陈云莎 +4 位作者 刘彦随 李同昇 雷敏 芮旸 陈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5-360,共6页
利用1974—2012年榆林市年均气温、年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市39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序列的变化周期,还综合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不同... 利用1974—2012年榆林市年均气温、年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市39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序列的变化周期,还综合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不同子序列尺度的Yamamoto分析、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以准确判断气温、降水量序列的突变点。结果表明:39年间榆林市升温幅度高于减湿幅度,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2006年以来出现弱度的减温增湿;气温、降水量变化分别存在冷暖与干湿位交替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其主周期分别为13、8~9、30、5年和3年、8~9年;39年间榆林市气温和降水量序列突变点不一,而且降水量序列突变不明显;判断气候序列突变点时,宜采用多种诊断方法以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统计特征 榆林
原文传递
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晓 张辉 《科技创业月刊》 2011年第10期96-97,共2页
屋面防水质量对建筑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其防水问题严重时会直接影响房屋的使用性能,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明确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十分必要。对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屋面... 屋面防水质量对建筑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其防水问题严重时会直接影响房屋的使用性能,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明确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十分必要。对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实践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屋面防水 施工质量 因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刍议终身体育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晓 袁国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3-94,共2页
本文以终身体育作为切入点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体育教育面临体育课教学内容较单一、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时偏少、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学习、高职院校... 本文以终身体育作为切入点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体育教育面临体育课教学内容较单一、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时偏少、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学习、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重专业塑造轻道德养成以及体育硬件设施匮乏等方面问题。在终身体育视角下就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推行科学教育观、坚持在高等教育发展统一性基础上,突出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个性化以及实现大众化与终身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职院校 体育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彦随 夏军 +3 位作者 王永生 宋进喜 赵新正 刘晓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70,共14页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梳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面临主要问题,解析黄土高原“三生”空间演化及其耦合特征,探讨人地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范式和“土”字样带。通过黄河流域人地系统智能化模拟、高质量发展情景分析,揭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结构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及其驱动机制,为全面构建黄河流域资源能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人地系统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 人地系统科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林秀兰 刘晓 《全科护理》 2010年第14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1岁~3岁入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患儿输液全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输液采取常规护理,不实施健康教...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1岁~3岁入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患儿输液全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输液采取常规护理,不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留置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小儿 健康教育 并发症
下载PDF
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佳欣 沈宏辉 +4 位作者 刘晓 王伽伯 邹文俊 王世宇 肖小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以及对p38 MAPK,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解放军第302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 G2.A64为模型,采用CPE,... 目的:研究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以及对p38 MAPK,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解放军第302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 G2.A64为模型,采用CPE,CCK-8分别考察苦参碱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单独用药及两者联合用药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观察联合用药对Hep G2.A64细胞HBs Ag分泌,HBV DNA复制,p38和NTPC mRNA表达,细胞中p38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独用药比较,氧化苦参碱和恩替卡韦联合用药72 h后能显著抑制HBs Ag分泌,HBV DNA复制(P<0.05),同时能显著降低NTC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p38蛋白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可能通过下调NTCP的表达同时抑制p38蛋白磷酸化达到抗病毒的效果。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能显著增强抗耐药HBV病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 联合用药 抗病毒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 P38
原文传递
肺功能锻炼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雪梅 宋佶芳 +4 位作者 彭娜 刘晓 杨莎 王阁 杨镇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评价肺功能锻炼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9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锻炼组(n=49)和对照组(n=49),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肺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深呼吸及雾化吸入对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作用。... 目的评价肺功能锻炼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9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锻炼组(n=49)和对照组(n=49),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肺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深呼吸及雾化吸入对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作用。结果锻炼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Ⅰ级放射性肺炎下降16.3%,Ⅱ级下降6.1%,未发生Ⅲ、Ⅳ级放射性肺炎,未发生率增加了26.6%。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期间配合肺功能锻炼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锻炼 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炎
下载PDF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河流径流量演变及其减流成因——以窟野河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晓 刘彦随 +2 位作者 李同昇 于正松 芮旸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运用数理统计、Morlet小波分析、累积距平分析、Yamamoto、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窟野河年平均径流量及其主周期和突变点变化情况,并通过模拟天然径流量求解了人类活动因子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0-2011年... 运用数理统计、Morlet小波分析、累积距平分析、Yamamoto、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窟野河年平均径流量及其主周期和突变点变化情况,并通过模拟天然径流量求解了人类活动因子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0-2011年窟野河径流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存在丰枯位相交替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径流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14,31,7,22年,径流量突变发生在1979年,1998年或1999年前后;2)窟野河天然径流量模拟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窟野河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平均值明显高于1974-1985年的平均值,且1985年以来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说明高强度能源开发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重要原因;3)窟野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其与径流量突变时间的不一致性再次证实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能源开发和地下水开采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主要人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能源开发 径流量变化 小波分析 周期变化 窟野河
下载PDF
大型能源开发前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晓 刘彦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榆林市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岩盐、石英等资源储量巨大,其中尤以煤炭、石油储量最为丰厚,是我国能源重点西移地接续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规模掠夺式能源开发使得榆林市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负熵流动减少,系统脆弱性增加,导致... 榆林市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岩盐、石英等资源储量巨大,其中尤以煤炭、石油储量最为丰厚,是我国能源重点西移地接续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规模掠夺式能源开发使得榆林市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负熵流动减少,系统脆弱性增加,导致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急需在该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实施开发与保护双措并举的开发方针,以防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通过对比评价大规模能源开发前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情况,证实了二十来年粗放型的能源开发方式加剧了先天体弱的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形势。据此结合榆林实际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研究区能源开发实施优化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能源开发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性评价 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