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 被引量:110
1
作者 加平 武六元 《能源工程》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介绍了建筑的节能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 新能源
下载PDF
氯化钠、硫酸钠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81
2
作者 慕儒 缪昌文 +1 位作者 加平 孙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3-529,共7页
研究了混凝土在质量分数为 3.5 %的氯化钠溶液、5 .0 %的硫酸钠溶液中的抗冻性 .结果表明 ,不同的盐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有不同的影响 .在氯化钠溶液中冻融时 ,混凝土表面产生严重的剥落 ;而在硫酸钠溶液中冻融时 ,质量损失较小 .原因在... 研究了混凝土在质量分数为 3.5 %的氯化钠溶液、5 .0 %的硫酸钠溶液中的抗冻性 .结果表明 ,不同的盐溶液对混凝土抗冻性有不同的影响 .在氯化钠溶液中冻融时 ,混凝土表面产生严重的剥落 ;而在硫酸钠溶液中冻融时 ,质量损失较小 .原因在于氯化钠溶液冻结以后压缩塑性较小 ,而硫酸钠溶液冻结后压缩塑性很大 .在溶液中冻融时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比在水中略为缓慢 ,但水灰比 0 .2 6的混凝土在硫酸钠溶液中冻融后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很快 ,过早破坏 ,原因在于经过一定时间硫酸盐侵蚀发挥作用以后与冻融破坏产生交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性 冻融循环 混凝土 耐久性 陈冰盐 硫酸盐侵蚀 氯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80
3
作者 建忠 孙伟 +1 位作者 缪昌文 加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0-585,共6页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间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了干缩与自收缩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干缩,矿粉次之,硅灰略增大混凝土的干缩;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值,矿粉增大了自收缩,硅灰非常明显地增大混凝土自收缩;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所测试的干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粉煤灰、矿粉和硅灰掺量的增加所占的比重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 自收缩 矿物掺合料 超高强混凝土 低水胶比
下载PDF
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简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8
4
作者 赵群 加平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黄土高原窑洞建筑的再生为例,着重论述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统... 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黄土高原窑洞建筑的再生为例,着重论述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传统民居 可持续发展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63
5
作者 田倩 孙伟 +1 位作者 缪昌文 加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9,共8页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定义上明确了自收缩、自干燥收缩及化学减缩的区别与联系;设计制造出混凝土自收缩测试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立式测量和水平测量测试混凝土结构形成不同阶段的收缩值,测试从混凝土成型时开始,测试结...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定义上明确了自收缩、自干燥收缩及化学减缩的区别与联系;设计制造出混凝土自收缩测试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立式测量和水平测量测试混凝土结构形成不同阶段的收缩值,测试从混凝土成型时开始,测试结果与定义相符,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收缩 高性能混凝土 自干燥 混凝土结构 基础 测试方法 构形 化学 定义 区别
下载PDF
宁南旱区谷子地膜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 被引量:50
6
作者 张德奇 廖允成 +4 位作者 贾志宽 季书勤 加平 李永平 世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69-2075,共7页
对不同覆膜方式降水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进行定位观测,并观测了谷子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结合作物产量分析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降水后微集水种植技术的沟内有较好的集水作用,水分可以储备在垄下部位,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 对不同覆膜方式降水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进行定位观测,并观测了谷子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结合作物产量分析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降水后微集水种植技术的沟内有较好的集水作用,水分可以储备在垄下部位,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微集水种植技术在生育期间有集水保墒作用,季末土壤供水能力明显改善。冬闲田处理秋平膜与秋垄沟播前贮水量分别较对照高24.9、7.1mm,且增产效果显著。覆膜处理的谷子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和农田水分得到高效开发利用。作物各个生育时期以微集水种植技术的集水保墒效果最佳、生育期耗水量较低,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农田水分变化 地膜覆盖 微集水种植 土壤水分动态 宁南旱区 水温 水分利用效率 种植技术 生育期间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李俊鸽 杨柳 加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24,5,共6页
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夏季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大样本测试和统计,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的基本情况,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 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夏季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大样本测试和统计,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的基本情况,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该地区冬、夏季的热中性温度与期望温度。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热舒适气候的适应性模型,确立了室内舒适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舒适温度作为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在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同时,可显著地降低建筑设备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热舒适 适应模型 节能
下载PDF
城市街谷热环境数值模拟及规划设计对策 被引量:43
8
作者 赵敬源 加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利用街谷动态模型,对典型街谷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通过大量的数值分析,比较了街谷高宽比、下垫面材料、街谷走向以及街谷两侧建筑立面形式等一系列街谷设计因素对其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定量地揭示了各项因素对街谷热环境的影响方... 利用街谷动态模型,对典型街谷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通过大量的数值分析,比较了街谷高宽比、下垫面材料、街谷走向以及街谷两侧建筑立面形式等一系列街谷设计因素对其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定量地揭示了各项因素对街谷热环境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给出了最佳高宽比的推荐范围,并从数据出发,对当前的一些设计思路提出质疑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谷 热环境 高宽比 下垫面材质 街谷走向 建筑立面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 被引量:44
9
作者 赵群 周伟 加平 《新建筑》 2005年第4期7-9,共3页
生态与绿色建筑研究的兴起,使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进行了初步的... 生态与绿色建筑研究的兴起,使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经验
下载PDF
橡胶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涛 洪锦祥 +1 位作者 缪昌文 加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80目橡胶粉在四种掺量(0、30、60、90kg/m3)下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和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在不添加引气剂的情况下,橡胶粉会使混凝土的含气量显著增加。加入橡胶粉后... 研究了80目橡胶粉在四种掺量(0、30、60、90kg/m3)下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和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在不添加引气剂的情况下,橡胶粉会使混凝土的含气量显著增加。加入橡胶粉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掺量越大,其下降的幅度越大。力学性能衰减幅度的大小关系为:抗压强度损失>轴心抗压强度损失>抗压弹性模量损失>弯拉弹性模量损失>弯拉强度损失。橡胶粉能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其掺量越大,混凝土的韧性越好。橡胶粉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明显改善,掺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好。橡胶粉改善混凝土抗冻性的原因有两个:增加了混凝土的含气量和80目橡胶粉本身能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目橡胶粉 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 力学性能 冻融耐久性
下载PDF
蒸发冷却空调应用的气候适应性区域划分 被引量:46
11
作者 狄育慧 加平 黄翔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采用湿球温度作为区域划分指标,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20,23,28℃作为分区指标的临界值,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177个城市划分为通风区、高适应区、适应区及非适应区四个区域。
关键词 蒸发冷却 气候适应性 湿球温度 区域划分
下载PDF
建筑材料CO_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罗智星 杨柳 +1 位作者 加平 韩冰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我国建筑材料产业能耗巨大且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建筑材料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首先,采用国际研究惯用的《国家温室气体IPCC指南》估算方法,得到了我国主要化石燃料单位CO2排放量;并根据我国能源...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我国建筑材料产业能耗巨大且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建筑材料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其减排策略。首先,采用国际研究惯用的《国家温室气体IPCC指南》估算方法,得到了我国主要化石燃料单位CO2排放量;并根据我国能源统计的特点,得出了标煤的碳排放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单位发电量CO2排放量与变化趋势。而后,利用以上基础研究与统计资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材料在生产阶段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最后,针对我国建筑材料综合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很多的现状,提出了降低单位建筑材料CO2排放量和降低建筑材料CO2排放总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建筑环境负荷 CO2排放计算 CO2减排
原文传递
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张建雄 缪昌文 +1 位作者 加平 建忠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7,100,共4页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和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尚待建立。从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出发,提出了外观质量的评价构架,借鉴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和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综合考虑混凝土色泽的一致性、气泡的大小和数量、表面平...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和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尚待建立。从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出发,提出了外观质量的评价构架,借鉴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和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综合考虑混凝土色泽的一致性、气泡的大小和数量、表面平整度和外观缺陷4个分项,提出了一套综合评定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方法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 外观质量 评价方法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西北农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朱轶韵 加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00-403,共4页
结合银川地区农村建筑的特点及当地居民冬季着装与生活起居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通过现场测试、问卷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合西北农村建筑冬季热舒适温度不应低于15℃的室内热环境指标... 结合银川地区农村建筑的特点及当地居民冬季着装与生活起居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通过现场测试、问卷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合西北农村建筑冬季热舒适温度不应低于15℃的室内热环境指标。所得出的室内热环境指标,可作为西北地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生态设计和室内热环境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筑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温度
下载PDF
常用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分析比较 被引量:35
15
作者 何大四 张旭 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准确预测空调负荷不仅对蓄能空调高效运行意义重大,而且也是新兴的冷热电三联产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针对同一幢建筑,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季节性指数平滑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等三种典型性预测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研究,并对三种... 准确预测空调负荷不仅对蓄能空调高效运行意义重大,而且也是新兴的冷热电三联产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针对同一幢建筑,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季节性指数平滑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等三种典型性预测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研究,并对三种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然后从预测精度、建模的复杂程度、工程上的可行性以及模型的其他特性(新建筑预测问题)等四个方面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较高预测精度,而改进的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则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线性回归 指数平滑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整合与重构 陕西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雷振东 加平 《时代建筑》 2007年第4期22-27,共6页
文章立足中国乡村社会、经济与环境转型的视角,运用整合与重构的系统方法论思想,针对关中乡村聚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所突现的一系列空间形态结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揭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的问题、本质和规律... 文章立足中国乡村社会、经济与环境转型的视角,运用整合与重构的系统方法论思想,针对关中乡村聚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所突现的一系列空间形态结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揭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的问题、本质和规律,明晰其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转型 空废化 城市同化
下载PDF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程俊 加平 +4 位作者 建忠 张倩倩 张丽辉 林玮 韩方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15-119,131,共6页
为探索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研究了粗骨料体积掺量(0kg/m^3、280kg/m^3、400kg/m^3、480kg/m^3、560kg/m^3)、纤维掺量(2%、2.5%)以及纤维形态(平直型、端钩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四点弯曲强度的... 为探索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研究了粗骨料体积掺量(0kg/m^3、280kg/m^3、400kg/m^3、480kg/m^3、560kg/m^3)、纤维掺量(2%、2.5%)以及纤维形态(平直型、端钩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四点弯曲强度的影响,并引入纤维取向系数和纤维有效长度,探索粗骨料掺量对弯曲强度影响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粗骨料体积掺量对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0.4%~4.5%);对弹性模量的提高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7.8%;对抗弯强度具有不利影响,并且随着粗骨料掺量增大,纤维取向系数下降,纤维有效长度减小,负面影响扩大。当粗骨料体积掺量为560kg/m^3时,弯曲强度下降了21.2%。增加纤维掺量或者掺入端钩型纤维可提高弯曲强度,掺入端钩型钢纤维可显著增大纤维有效长度,从而大幅度提高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 钢纤维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取向系数 纤维有效长度
下载PDF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被引量:35
18
作者 万蓉 加平 孔德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介绍了当前的建筑耗能状况,从概念和技术上阐述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念及内涵,分析了3种建筑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今建筑节能的目标。
关键词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
下载PDF
膨胀剂和减缩剂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加平 田倩 唐明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95-199,共5页
采用非接触测试技术和千分表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分阶段、全过程地对比研究了其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规律.采用板式开裂和圆环开裂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减缩防裂途径对于收缩开裂的影响规律.并从水泥水化过程出发,探讨了这2种减缩技术... 采用非接触测试技术和千分表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分阶段、全过程地对比研究了其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规律.采用板式开裂和圆环开裂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减缩防裂途径对于收缩开裂的影响规律.并从水泥水化过程出发,探讨了这2种减缩技术途径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在密封或者是养护充分的条件下有效的膨胀可以消除自收缩,但是继续在干燥的环境条件养护下其膨胀之后的收缩落差较不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更大;而减缩剂不能消除收缩,但是对于自收缩和干缩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试 自收缩 干燥收缩 开裂 膨胀剂 减缩剂
下载PDF
迁移性阻锈剂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保持和提升作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志勇 缪昌文 +1 位作者 周伟玲 加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94-1500,共7页
介绍了迁移性阻锈剂(migrating corrosion inhibitors,MCI)发展概况及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保持与提升的意义,探讨了MCI的迁移机制与阻锈机理。提出了MCI分子结构与组成设计原理,认为MCI组成应以含有2个官能基团并能与钢筋配位形成... 介绍了迁移性阻锈剂(migrating corrosion inhibitors,MCI)发展概况及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保持与提升的意义,探讨了MCI的迁移机制与阻锈机理。提出了MCI分子结构与组成设计原理,认为MCI组成应以含有2个官能基团并能与钢筋配位形成平面性好的5元螯合环的小分子为主体,与具有多个活性吸附中心的不同蒸汽压的化合物复合构成。所制备的MCI不仅具有良好的迁移性能,而且在钢筋表面形成的吸附膜可较长期稳定,在此基础上引入修复组分和防水组分不仅能使氯盐环境下锈蚀钢筋再钝化,还可避免挥发性组分双向扩散,增强钢筋混凝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同时对MCI迁移能力表征与阻锈效能评价方法以及MCI应用于硬化混凝土表面涂敷和掺入到新拌混凝土时对钢筋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述,指出了MCI发展方向及其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保持和提升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性阻锈剂 迁移机制 阻锈机理 组成设计 耐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