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火针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红 滕月 +4 位作者 李君慧 陈雁君 李剑虹 林国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3-868,共6页
目的:评价岭南火针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双眼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每次各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治疗,取双侧... 目的:评价岭南火针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双眼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每次各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治疗,取双侧少泽、内承泣、泪小点旁,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视力、眼压、眼部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表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chimerⅠ)的变化,以及使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治疗前后泪河高度、眼红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双眼眼部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眼红指数均降低(P<0.05),BUT均升高(P<0.05);治疗组泪河高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双眼眼部症状评分、OSDI评分、眼红指数均降低(P<0.05),BUT、泪河高度均升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66/86),治疗组有效率为84.88%(73/86),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岭南火针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治疗干眼症,在改善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等方面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火针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前后房水细胞因子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筱婷 滕月 +1 位作者 关国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48-953,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前后房水细胞因子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3~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IVC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PDR患者36例4... 目的观察并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前后房水细胞因子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3~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IVC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PDR患者36例42只眼(观察组)以及同期白内障手术患者27例31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观察组患眼PPV前5~7 d行IVC治疗,IVC治疗中和二期PPV中分别抽取房水;对照组患眼于白内障手术中抽取房水。采用Luminex法检测两组患眼房水中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A、PDGF-BB、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IL-6、IL-8、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NF-α细胞因子表达。正态分布数据,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数据,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IVC治疗前,观察组患眼房水中细胞因子VEGF-A、PLGF、PDGF-AA、ANGPTL4、IL-6、IL-8、MCP-1、ICAM-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VC治疗前比较,IVC治疗后观察组患眼房水细胞因子VEGF-A浓度降低,ANGPTL4、IL-8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C治疗前后房水细胞因子PLGF、PDGF-AA、PDGF-BB、IL-6、IL-1β、MCP-1、ICAM-1、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治疗前房水细胞因子VEGF-A与PLGF、PDGF-AA、PDGF-BB、ANGPTL4、IL-6、IL-8、MCP-1、TNF-α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DR患者PPV前IVC治疗可降低房水中VEGF-A浓度,提高ANGPTL4、IL-8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抑制剂 眼房水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环孢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碧娟 刘祖国 +5 位作者 王小云 储兵 陈毅华 林旋宇 张雨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观察0.2%(2g/L)环孢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中重度干眼症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9例),对照组应用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4次/d,实验组应用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和2g/L环孢素滴眼液,4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 目的观察0.2%(2g/L)环孢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将中重度干眼症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9例),对照组应用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4次/d,实验组应用10g/L羧甲基纤维素钠和2g/L环孢素滴眼液,4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用药前后均进行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检查(SIT)、泪膜破裂时间检测(BUT)、结膜印迹细胞检查。结果两组比较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IT、BUT比对照组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g/L环孢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确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药物疗法 环孢素
下载PDF
PBL+LBL+CBL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13
4
作者 廉丽华 +3 位作者 钟瑞英 刘红 阳艳 郑香悦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5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在医学本科教育中采用问题学习法(PBL)+灌输式学习法(LBL)+病案学习法(CBL)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西医结合专业36名本科医学生,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PBL+LBL+CBL混... 目的:探讨在医学本科教育中采用问题学习法(PBL)+灌输式学习法(LBL)+病案学习法(CBL)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西医结合专业36名本科医学生,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PBL+LBL+CBL混合教学模式,课后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混合教学模式学生总体反响较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塑造学生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利大于弊。结论:PBL+LBL+CBL混合教学模式经过不断改革创新,扬长避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教育 PBL+LBL+CBL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原文传递
滋肾健脾化瘀片通过抑制AGEs/RAGE/NF-κB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坤梦 许泽鹏 +7 位作者 田妮 董燕 刘红 余杨桂 钟瑞英 刘求红 王小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滋肾健脾化瘀片高、低剂量(2.4、0.6 g·kg^-1)组。采用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滋肾健脾化瘀片高、低剂量(2.4、0.6 g·kg^-1)组。采用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给药(9.6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排列紊乱、内外核层水肿、空泡化改变并且视网膜的厚度变薄,RGC数量明显减少(P<0.05);视网膜VEGF、RAGE、NF-κB蛋白表达和血清AGEs、IL-1β、IL-6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健脾化瘀片高剂量组大鼠的视网膜层结构、排列以及水肿程度得到了一定改善,RGC数量明显增多(P<0.05),视网膜VEGF、RAGE、NF-κB蛋白表达和血清AGEs、IL-1β、IL-6水平明显下调(P<0.05);滋肾健脾化瘀片低剂量组大鼠的视网膜RGC数量亦明显增多(P<0.05),血清AGE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外核层的水肿情况,减少神经节细胞的丢失,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GEs/RAGE/NF-κB通路来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健脾化瘀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基化终产物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核因子ΚB 大鼠
原文传递
枸杞多糖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表达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求红 张梅珍 +3 位作者 余杨桂 刘红 程娟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1-833,837,共4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取15只SD健康大鼠予以等量1mol·L^(-1)柠檬酸钠缓冲液,...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取15只SD健康大鼠予以等量1mol·L^(-1)柠檬酸钠缓冲液,作为对照组。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实验B组,每组16只。实验A组予以12.5 mg·mL^(-1)氨基胍盐酸盐溶液,每只2 mL;实验B组予以25 mg·m L^(-1)枸杞多糖溶液,每只2 mL;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灭菌0.9%Na Cl,每只2 mL。4组大鼠均予以灌胃给药或0.9%Na Cl,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比较4组大鼠的体重、血糖、晶状体混浊相对灰度值、晶状体氧化应激产物指标水平和晶状体上皮细胞HSP27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体重分别为(285.64±19.54),(251.73±10.85),(260.89±11.47)和(270.45±13.11)g,血糖分别为(8.12±0.83),(26.47±3.25),(15.18±1.84)和(10.02±0.43)mmo·L^(-1),晶状体混浊相对灰度值分别为(20.28±2.19),(85.66±8.67),(51.18±6.77)和(42.24±5.14),丙二醛分别为(3.95±0.47),(8.15±0.84),(5.73±0.64)和(4.86±0.51)nmol·mg prot^(-1),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75.74±7.64),(33.26±3.18),(54.07±5.72)和(62.78±8.36)U·mg prot^(-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分别为(15.78±1.85),(6.25±0.68),(9.88±1.29)和(13.02±1.14)U·mg prot^(-1),HSP27分别为(0.47±0.05),(0.73±0.09),(1.35±0.16)和(1.78±0.22)。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能通过提高晶状体的抗氧化作用和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HSP27表达,来降低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度,以及改善体重降低和高血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糖尿病性白内障 热休克蛋白27 氧化应激产物
原文传递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红 李景恒 +1 位作者 刘名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9期15-16,38,共3页
中医眼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学科,因其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浅谈中... 中医眼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学科,因其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浅谈中医眼科教学的特点,并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的优缺点的探讨,为中医眼科教学寻找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中医眼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关国华教授应用后巩膜加固术联合中药防治高度近视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筱婷 滕月 +1 位作者 关国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8期571-575,共5页
后巩膜加固术(PSR)是防治高度近视的重要方法,该手术通过从后路增强后巩膜组织,进而防止甚至减轻由于病理性近视眼轴进行性延伸所引起的眼底后极部组织损害。关国华教授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提出PSR联合中药防治高度近... 后巩膜加固术(PSR)是防治高度近视的重要方法,该手术通过从后路增强后巩膜组织,进而防止甚至减轻由于病理性近视眼轴进行性延伸所引起的眼底后极部组织损害。关国华教授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提出PSR联合中药防治高度近视,尤其是治疗发展迅速的青少年高度近视的诊疗思路,并与现代诊疗手段相结合,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等,临床疗效更加理想。同时主张术前、术后均使用中医辨证治疗,通过眼局部辨证,将治疗高度近视分为健脾益气和滋养肝肾2个阶段。本文将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高度近视 关国华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安怀 +5 位作者 邢怡桥 林碧娟 易连芳 江双红 李林 喻长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 (mf 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的变化特征 ,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IMH的患者 2 8例... 目的 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 (mf 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的变化特征 ,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IMH的患者 2 8例 (2 8只眼 ) ,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 1、3、6、12个月时 ,对患者行视力、mf ERG及 OCT检查 ,并与正常对照组 (33只眼 )进行比较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OCT显示手术后 1个月内 2 7只眼 (96 .4 3% )黄斑裂孔完全闭合 ,1年内无复发 ,1只眼 (3.5 7% ) 1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 ) IMH眼手术后 1年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 (P<0 .0 1) ,视力恢复主要在手术后 6个月内。 (3) IMH眼手术前 mf ERG一阶函数的 1环和 2环 P1 波反应密度明显降低 ,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手术后 1年 mf ERG一阶函数的 1环和 2环 P1 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 ,持续到 1年以后 ,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手术后 12个月时 ,1环和 2环 P1 波反应密度较手术前明显增加 (P<0 .0 5 ) ,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而 3、4、5环 P1 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 (P>0 .0 5 )。 (4 ) 2 7只眼手术后黄斑裂孔完全闭合后 ,经 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FR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术前视力 术后视力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光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联合眼周揿针技术预防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进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昕玥 王健全 +9 位作者 亢泽峰 杨迎新 姚小萍 张风梅 姚靖 喻京生 刘新泉 梁凤鸣 宋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眼周揿针技术预防假性近视发展成为真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9例假性近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135例,脱落5例)。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肝、脾、...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眼周揿针技术预防假性近视发展成为真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9例假性近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脱落2例)与对照组(135例,脱落5例)。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肝、脾、心、眼,每次取单侧耳穴)联合眼周揿针(双侧攒竹、鱼腰、四白)干预,治疗4周后休息2周,6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后12周(第1次随访)、24周(第2次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等效球镜(SE)及SE进展量、眼轴(AL)进展量、调节幅度(AMP)、中医症状和全身症状评分,并评价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治疗6、12周及第1、2次随访,两组患儿SE较治疗前增长(P<0.05),观察组患儿AMP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周及第1、2次随访,观察组患儿SE进展量低于对照组(P<0.01,P<0.001);治疗6、12周及第1、2次随访,观察组患儿AL进展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第1、2次随访,观察组患儿AMP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6、12周及第1、2次随访,观察组患儿中医症状和全身症状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12周,对照组患儿中医症状和全身症状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第1、2次随访中医症状和全身症状总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第1、2次随访面色淡白/晦暗评分及第2次随访神疲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注意力下降评分及第2次随访睡眠不佳、记忆力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依从性为98.5%,对照组为96.3%,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宣教基础上,耳穴贴压联合眼周揿针技术可有效预防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进展,控制SE增加、延缓AL增长、增加AMP,且能改善全身症状,从多途径综合预防近视,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医适宜技术 耳穴贴压 揿针 预防 公共卫生疾病
原文传递
李志英教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思路及经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玉婷 +2 位作者 李志英 滕月 刘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眼部并发症及致盲性眼病,主要以视网膜血管源性改变为病理特征,眼底多表现为视网膜渗出水肿、新生血管、出血及增殖膜形成,严重威胁患者的视觉健康。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增加,如何有效的防治DR已成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眼部并发症及致盲性眼病,主要以视网膜血管源性改变为病理特征,眼底多表现为视网膜渗出水肿、新生血管、出血及增殖膜形成,严重威胁患者的视觉健康。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增加,如何有效的防治DR已成为眼科医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虽然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是目前防治DR的主要方式,但也并不能完全控制DR的进展。及时有效的防治DR将能更早的挽救患者视力、降低致盲风险。李志英教授认为DR多属“气阴两虚,痰湿内生,脉络瘀阻”本虚标实之证,治疗过程中需分清标本缓急,同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居住环境及体质因素辨证施治,药食同疗,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本文将详细介绍李志英教授对DR防治的诊疗思路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志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防治 经验总结
下载PDF
mfERG二阶Kernel反应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碧娟 +2 位作者 杨安怀 邢怡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并评估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二阶Kernel反应(SOK)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POAG患者 45例(78眼),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正常对照 24例 (48眼 )。对所有对象行mfERG检查,记录各环、象限的SOK的P...  目的 观察并评估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二阶Kernel反应(SOK)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POAG患者 45例(78眼),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正常对照 24例 (48眼 )。对所有对象行mfERG检查,记录各环、象限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对照随着离心率的增加, 5个环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明显下降,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4个象限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OAG早期1环、2环及 4个象限SOK的P1波反应密度均比正常对照降低;进展期和晚期各环和各象限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均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OAG各期之间的各环及各象限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潜伏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OAG各期的各环及各象限的SOK的P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SOK在POAG早期、进展期、晚期的敏感性依次为 74 19%、88 00%、100 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总体敏感性为 85 90%,特异性为 79 17%。 结论 mfERG的SOK的P1波反应密度可以较敏感地检测出POAG各期视功能的损害,对POAG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焦视网膜电图 二阶反应 反应密度 潜伏期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泽鹏 +2 位作者 黄玉婷 郑香悦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和发展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例如炎症、细胞因子、多元醇途径和氧化应激。Toll样受体4(TLR4)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和发展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例如炎症、细胞因子、多元醇途径和氧化应激。Toll样受体4(TLR4)是经典免疫炎症反应的介导因子之一,可以通过与其配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炎性因子的产生。随着人们对DR发生机制的不断探索,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与DR之间的迷雾渐渐被揭开。本文主要从氧化应激、炎性因子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糖基化终末产物、表观遗传学、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TLR4信号通路在DR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中药明视方干预儿童低度近视心阳不足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健全 侯昕玥 +12 位作者 亢泽峰 杨迎新 刘新泉 沈志华 姚靖 梁凤鸣 张风梅 喻京生 王宁利 宋曼 孙宏睿 晏鑫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593,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明视方颗粒控制儿童心阳不足证低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就诊于8家分中心的290例心阳不足证低度近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5例,治疗组给予宣教+配镜+中药明... 目的观察中药明视方颗粒控制儿童心阳不足证低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就诊于8家分中心的290例心阳不足证低度近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5例,治疗组给予宣教+配镜+中药明视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宣教+配镜+明视方安慰剂颗粒。明视方及安慰剂颗粒均口服,每次1袋(3 g),每日2次,口服4周休息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共2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治疗第24周、36周随访时、48周随访时观察等效球镜、最佳裸眼远视力、眼轴、角膜曲率K1、调节幅度、中医证候评分、等效球镜进展量,并于治疗第24周判定近视进展控制率,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48周随访时治疗组等效球镜进展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近视进展控制率(57.60%,72/125)高于对照组(44.63%,54/121)(P<0.05)。治疗组36周随访时最佳裸眼远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观察时点等效球镜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48周随访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眼轴治疗及随访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眼轴增长量在治疗第24周及48周随访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角膜曲率K1治疗第24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调节幅度在36周及48周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第12周、第24周及36周、48周随访时面色淡白/晦滞、苔白脉细、神疲乏力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24周及36周随访时视物模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8周随访时治疗组视物模糊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36周随访时神疲乏力评分高于对照组,48周随访时视物模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近视 儿童 明视方 精筋失衡 心阳不足证
原文传递
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激光治疗对DM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血清NOS、VEGF、IL-6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阳艳 王燕 +1 位作者 廉丽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血清NOS、VEGF、IL-6的影响。方法选取DME患者42例(42眼),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激光组21例(21只眼)和联合组21例(21只眼)。激光组予视网膜激光光...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血清NOS、VEGF、IL-6的影响。方法选取DME患者42例(42眼),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激光组21例(21只眼)和联合组21例(21只眼)。激光组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联合组口服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OCT黄斑变化,血清NOS、VEGF、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水肿都有减轻(P<0.05);两组黄斑水肿改善值比较,联合组黄斑水肿消退厚度大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OS、VEGF、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NOS水平升高,而VEGF和IL-6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能减轻黄斑区视网膜水肿,提高DME患者的血清NOS活性,抑制血清VEGF、IL-6含量;激光光凝联合口服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DME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6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房水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滕月 曾筱婷 +5 位作者 罗英子 张汝婷 李君慧 刘红 阳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分析这些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血管内皮... 目的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房水中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分析这些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DR患者63例97眼作为DR组,其中NPDR组38眼、PDR组59眼;光凝组39眼、非光凝组58眼。收集同期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7例31眼作为对照组。抽取受检者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A、PDGF-BB、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1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统计比较各组间房水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房水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DR组VEGF-A、PLGF、PDGF-AA、ANGPTL4、IL-6、IL-8、MCP-1和ICAM-1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1β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47、-5.164、-3.373、-8.062、-4.535、-5.954、-5.098、-3.228、-5.954,均P<0.01)。光凝组和非光凝组房水VEGF-A、PLGF、PDGF-AA、ANGPTL4、IL-6、IL-8、MCP-1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IL-1β质量浓度低于对照组,光凝组ICAM-1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PDR组房水PLGF、PDGF-AA、ANGPTL4质量浓度较NPDR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91、-3.396、-2.276,均P<0.05)。VEGF-A与除ICAM-1外其他各细胞因子均呈正相关(r_(s)=0.237~0.540,均P<0.05);ANGPTL4与除IL-1β外其他各细胞因子均呈正相关(r_(s)=0.361~0.733,均P<0.01)。结论DR的发生和发展与VEGF家族、PDGF家族、ANGPTL家族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PLGF、PDGF-AA、ANGPTL4在PDR患眼房水中浓度更高;DR患者眼内多种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房水 细胞因子 Luminex液相芯片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黄斑裂孔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安怀 +1 位作者 邢怡桥 喻长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评价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在我院治疗的黄斑裂孔患者 64例 (67只眼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分期手术组 ,2 8眼 ,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 目的 评价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在我院治疗的黄斑裂孔患者 64例 (67只眼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分期手术组 ,2 8眼 ,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必要时再进行Ⅱ期经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另一组为联合手术组 ,3 9眼 ,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经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 ,并对其中视力有望明显提高的 3 4眼Ⅰ期植入了人工晶体。两组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都进行了剥除黄斑前膜或增厚的视网膜内界膜处理和全氟丙烷 (C3 F8)填充。对两组患眼术后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分期手术组中 ,术后两年内 ,术前晶状体透明的 5眼中有 4眼 (占 80 % )发展到了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全组 2 8眼中有 2 2眼 (占 78 6% )因白内障发展到了成熟期 ,又进行了Ⅱ期经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②联合手术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 (94 9% )高于分期手术组(75 0 % )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3 96,P <0 0 5 )。③联合手术组术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率 (84 6% )高于分期手术组 (60 7% )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92 ,P <0 0 5 )。④联合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分期手术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联合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治疗 黄斑裂孔
原文传递
虹膜拉钩在小瞳孔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安怀 +1 位作者 邢怡桥 喻长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虹膜拉钩 小瞳孔 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手术
原文传递
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筱婷 滕月 +1 位作者 关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目的】对比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对比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联合PPV治疗的PDR患者36例(42只眼),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15例(18只眼)、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14例(17只眼)、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7例(7只眼)。患者先行抗VEGF治疗,5~7 d后行PPV治疗,在抗VEGF治疗和PPV术中抽取房水。比较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抗VEGF治疗前后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无血管灌注区(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外环、完整血流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的疗效最优,其次为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再次为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16/18)、52.94%(9/17)、42.86%(3/7)。(2)术后3个月,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患者的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LogMAR)BCVA明显优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中医证型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VEGF-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黄斑外环、完整血流密度方面,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明显大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RT、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联合晶状体浑浊测量仪检查对浅前房白内障手术的预测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岐 +1 位作者 王星 林郁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对白内障合并浅前房者,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联合晶状体浑浊测量仪(OLM)检查,观察其对手术适应症及时机的预测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白内障合并浅前房106例(128眼)。根据前房深浅分为轻度浅前房和高危浅前房。... 目的对白内障合并浅前房者,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联合晶状体浑浊测量仪(OLM)检查,观察其对手术适应症及时机的预测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白内障合并浅前房106例(128眼)。根据前房深浅分为轻度浅前房和高危浅前房。依据晶状体浑浊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浑浊。部分患者接受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或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随访2年观察眼部情况、视力、眼压等。结果未手术组:轻度浅前房和高危浅前房者随访2a内的前房深度进行性变浅,眼压进行性升高(P〈0.05);随访2年内,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进行性加重,晶状体重度浑浊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浅于晶状体轻、中度浑浊者(P〈0.05),同时,眼压高于晶状体轻、中度浑浊者(P〈0.05)。白内障手术组:随访2年高眼压发生率(4.88%)低于未接受手术治疗者(41.30%)(P〈0.05);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深于术前(P〈0.05),也深于未接受手术者(P〈0.05);术后的眼压低于术前(P〈0.05),也低于未接受手术者(P〈0.05);不同程度浅前房者的视力都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高危浅前房组的视力低于轻度浅前房组(P〈0.05)。激光治疗组:轻度浅前房者,1年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浅前房者,1年的眼压高于术前(P〈0.05)。结论IOLmaster联合OLM检查能够客观评估白内障合并浅前房者的病情变化,确定手术时机。及早进行白内障手术是治疗此类患眼的关键所在,激光治疗远期疗效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浅前房 非接触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晶状体浑浊测量仪 超声乳化 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