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 被引量:181
1
作者 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0,共8页
校园欺凌频发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对于校园欺凌的基本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这对于有效防治、深入研究校园欺凌不利。清晰厘定校园欺凌概念是有效防治该现象的必要前提。校园欺凌与校园... 校园欺凌频发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对于校园欺凌的基本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这对于有效防治、深入研究校园欺凌不利。清晰厘定校园欺凌概念是有效防治该现象的必要前提。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不同的概念,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对于治理该现象不利。校园欺凌概念应该从狭义上界定,它不应该包括校外入侵,也不包括教师作为受害人的现象。狭义校园欺凌产生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学生作为欺凌者的责任,教师作为欺凌者的责任,对校园欺凌行为管理不力者的责任。这些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并对这些责任进行相关规定,才能够有效依靠法律手段防治校园欺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暴力 概念界定 法律责任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 被引量:118
2
作者 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53,共12页
“教育惩戒”的上位概念是“行政惩戒”,研究行政惩戒是研究教育惩戒概念的必要前提。文献研究发现,“教育惩戒”的概念构成主要包含八个要素,未来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应当从这些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合理界定。教育惩戒与管教、体罚... “教育惩戒”的上位概念是“行政惩戒”,研究行政惩戒是研究教育惩戒概念的必要前提。文献研究发现,“教育惩戒”的概念构成主要包含八个要素,未来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应当从这些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合理界定。教育惩戒与管教、体罚(变相体罚)、训诫、申诫具有显著区别,立法上应详加区分。未来教育立法应当规定教育惩戒的概念、类型、设定,以及适用原则、适用程序、救济途径、“失范行为”构成要件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制度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戒 学生管理 行政处分 体罚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被引量:103
3
作者 关鸿志 王长华 +3 位作者 郭玉璞 陈琳 海涛 赵燕环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 392 2例脑脊液 (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4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CSF细胞学检查 392 2例 ,CSF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 ,常规采用迈 格 姬染色 ,部分标本行PAS染色或免...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 392 2例脑脊液 (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4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CSF细胞学检查 392 2例 ,CSF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 ,常规采用迈 格 姬染色 ,部分标本行PAS染色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观察。结果 CSF细胞学特异性发现包括感染性病原体与恶性肿瘤 ,共 5 5例 ,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 1 4 0 %。其中感染性病原体包括新型隐球菌 5例 ,镰刀菌 1例。恶性肿瘤 4 9例 ,包括转移性癌 2 6例 ,转移性淋巴瘤 /白血病 7例 ,脑生殖细胞瘤 4例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L) 4例 ,胶质母细胞瘤 2例 ,来源未明的肿瘤 6例。PAS染色对新型隐球菌的形态显示良好。转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上皮膜抗原 (EMA)和 (或 )细胞角蛋白 (CK)阳性 ,淋巴瘤细胞可见LCA ,CD2 0或CD34等标记物阳性。结论 CSF细胞学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其特异性发现所见的肿瘤细胞以转移癌多见 ,病原体以新型隐球菌多见。CNS镰刀菌病是罕见的霉菌感染 ,CSF细胞学可检出镰刀菌。CSF免疫细胞学方法有助于鉴别肿瘤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学检查 CSF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原文传递
论教育法法典化的实践需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5
4
作者 海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9,共13页
现阶段我国教育法体系呈现分散性特征,表现在教育单行法的立法思路和公法私法分立的总体面貌。分散式教育立法造成教育法体系的臃肿化、教育法规范的碎片化和教育法内容的对立冲突等结构性缺陷。教育法法典化可消解教育法律复杂化、促... 现阶段我国教育法体系呈现分散性特征,表现在教育单行法的立法思路和公法私法分立的总体面貌。分散式教育立法造成教育法体系的臃肿化、教育法规范的碎片化和教育法内容的对立冲突等结构性缺陷。教育法法典化可消解教育法律复杂化、促进教育法原则统一、促进教育立法现代化,是教育立法由分散走向体系的理想路径。教育法法典化有着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因。在编纂思路上,教育法典应当是一部突破公法和私法界线的法律,应当以教育法律关系作为教育法典的编排主线,选择体系型编纂模式,以“总则——分则”建构教育法典内部体系,协调教育法典与司法实践的关系,并实现教育法典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融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单行法 总分结构 编纂模式
下载PDF
论教育法体系化是法典化的前提基础 被引量:67
5
作者 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4,76,共11页
当前,教育法法典化具有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而教育法的体系化则是教育法法典化的必经阶段。法律体系化是法学学科理论深化以及立法完善的重要路径。教育法体系化意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内容的原则和规... 当前,教育法法典化具有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而教育法的体系化则是教育法法典化的必经阶段。法律体系化是法学学科理论深化以及立法完善的重要路径。教育法体系化意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内容的原则和规则进行分类归纳,使之成为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实施障碍有二:一是教育立法内容较为分散;二是教育法是否为独立部门法仍存较大争议。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必要性体现在教育法治建设的时代需求、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稳定性需求。我国教育法体系化的可能性体现在多层次教育立法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及学术互动逐渐深入、体系化方法在教育法研究领域中不断推进。教育法体系分为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内部体系以法律原则、价值为核心,外部体系以法律规则为核心。前者保持相对开放性,后者则保持必要封闭性,进而能够处理外部社会、教育实践的稳定性与发展性需求。因此,教育法体系化构建应以核心范畴为中心,以教育法价值为中介,沟通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与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以法律效力位阶为核心构造规则体系,但规则体系需要符合逻辑与价值融贯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化 法典化 教育法学 教育法价值
下载PDF
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 被引量:60
6
作者 海涛 闻志强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2,共7页
日本曾经历了校园欺凌的高发时期,政府为了有效防治校园欺凌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其中核心的内容是形成了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核心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我国在未来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中可以从加强校园欺凌的数据统计工作、建... 日本曾经历了校园欺凌的高发时期,政府为了有效防治校园欺凌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其中核心的内容是形成了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核心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我国在未来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中可以从加强校园欺凌的数据统计工作、建立特别刑法与司法体系、构建综合性专门立法体系、细化"反校园欺凌法"具体内容等四个方面予以借鉴。这些工作对于有效应对校园欺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欺凌 校园暴力 日本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 被引量:56
7
作者 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9,共9页
关于“教育惩戒”的基本属性,学界呈现出“行政惩戒说”“社会制裁说”与“微观公共惩戒说”的理论分歧,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精神。“教育惩戒权”是集合了“权力”“权利”与“义务”三重复合属性的法律概念。教育惩... 关于“教育惩戒”的基本属性,学界呈现出“行政惩戒说”“社会制裁说”与“微观公共惩戒说”的理论分歧,第一种观点更加符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精神。“教育惩戒权”是集合了“权力”“权利”与“义务”三重复合属性的法律概念。教育惩戒可以划分为纪律性惩戒与学术性惩戒。有关后者的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学术研究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立法缺失、校规虚置、媒体渲染、教育理念失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纪律性惩戒”在实践中面临着要么被“滥用”、要么被“弃用”的两难困境。我们应当借助《教师法》修改的契机构建起符合国情的、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中心的教育惩戒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教师法》 纪律性惩戒 惩戒权 校规
下载PDF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一例临床特点 被引量:56
8
作者 金丽日 柳青 +6 位作者 海涛 关鸿志 郑建彪 崔瑞雪 吴立文 杨荫昌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l)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临床特点、诊断及免疫治疗反应,以期引起临床重视。方法报道国内首例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临床表现、结构及功能影像学、脑电图、免疫治疗反应...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l)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临床特点、诊断及免疫治疗反应,以期引起临床重视。方法报道国内首例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临床表现、结构及功能影像学、脑电图、免疫治疗反应以及相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的特点。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近期记忆功能减退,抗癫痫药物抵抗的频繁、短暂的面一臂肌张力障碍发作,顽固性低钠血症,影像学提示颞叶内侧区受累。血和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痊愈。结论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较好的免疫治疗效果,及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叶脑炎 蛋白质类 自身抗体 张力障碍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教育法典总则编的体系构造 被引量:56
9
作者 海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40,共18页
法典总则是人类法典编纂技术的伟大进步,其作用体现在从一般到特殊的编纂逻辑、更好地统摄法典的全部内容以及能够避免重复性规定,保持法典内容简洁性。教育法典总则编必须确立方法论前提,宜选择体系式编纂模式,采取“序总合一”的体例... 法典总则是人类法典编纂技术的伟大进步,其作用体现在从一般到特殊的编纂逻辑、更好地统摄法典的全部内容以及能够避免重复性规定,保持法典内容简洁性。教育法典总则编必须确立方法论前提,宜选择体系式编纂模式,采取“序总合一”的体例设计,并将法律关系作为编纂的逻辑主线。在立法技术层面,教育法典总则编应选择相对成熟且符合总分结构要求的提取公因式方法。提取公因式要求总则编从现行教育法和其他教育单行法中发现并提取公因式元素。在章节编排上,我国教育法典总则依次包括教育法基本规定、教育主体概括规定、受教育权与教育权、教育类型、教育法律行为、教育法律责任六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总则编 提取公因式 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权 总分结构
下载PDF
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海涛 杨洵哲 +4 位作者 关鸿志 高鑫雅 彭斌 朱以诚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出现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送检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的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脑炎多项抗体检测,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出现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送检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的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脑炎多项抗体检测,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嚼唑丙酸受体(AMPAR)抗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抗体;对阳性样本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副肿瘤相关抗体(抗Hu、Yo、Ri抗体等)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检测。结果在531例脑炎相关抗体阳性患者中合并其他抗体阳性的患者仅有10例,包括:5例抗GABA_BR抗体阳性患者中同时合并抗Hu抗体阳性,其中1例抗NMDAR抗体亦呈阳性;1例抗NMDAR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多次复发后出现AQP4抗体阳性;1例抗LGll抗体合并抗CASPR2抗体阳性;1例抗LGI1抗体合并抗Yo抗体阳性;2例抗AMPAR抗体分别合并抗CV2抗体、抗Hu抗体阳性。全部病例的临床表现均符合脑炎或者边缘性脑炎,其中3例合并脑干受累,1例合并感觉性周嗣神经病,1例合并肌肉疼痛与束颤,7例对免疫治疗有效,7例合并肿瘤(经病理或影像检查确定),包括肺癌5例、可疑胸腺瘤1例、未明病因纵隔占位1例。结论多重自身抗体的存在,可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导致临床综合征的变异与叠加。合并副肿瘤相关抗体阳性对潜在的恶性肿瘤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受体 γ 氨基丁酸
原文传递
不明病因脑炎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筛查诊断 被引量:54
11
作者 海涛 崔丽英 +6 位作者 关鸿志 袁晶 卢强 钱敏 柳青 陈琳 方方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是抗NMDAR脑炎的致病抗体和诊断标志物.我们通过抗体检测研究不明病因脑炎患者中抗NMDAR脑炎的患病比例和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方法 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送检至北京协和... 目的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是抗NMDAR脑炎的致病抗体和诊断标志物.我们通过抗体检测研究不明病因脑炎患者中抗NMDAR脑炎的患病比例和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方法 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送检至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的不明病因脑炎病例,对其脑脊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抗NMDAR抗体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共对284例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抗NMDAR抗体检测,46例抗体阳性,发病比例为16.2%;其中男性18例,女性28例,年龄4~55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记忆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或肌张力障碍、意识水平下降和中枢性低通气等.脑脊液细胞可见轻度或者中度的淋巴细胞性炎症;脑电图异常31例.头MRI异常12例,表现为局部皮质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或者T2加权像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改变.6例发现畸胎瘤;免疫治疗有效.结论抗NMDAR脑炎在我国并不罕见,该病可能是不明病因脑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对不明病因脑炎病例进行抗NMDAR抗体检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脑炎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35例免疫治疗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袁晶 彭斌 +7 位作者 关鸿志 黄颜 卢强 海涛 杨洵哲 姜南 朱以诚 崔丽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以及与国外进行比较,为制定我国该病临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35例。应用统一设计... 目的分析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以及与国外进行比较,为制定我国该病临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35例。应用统一设计的研究表格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病史,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详细记录治疗方案,以及追踪随访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不自主运动、言语障碍/缄默、记忆力下降、中枢性低通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在45%~65%。16例(45.71%)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发病时mRS评分为4—5分(平均4.86分)。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及蛋白升高的比例分别为42.86%、60.00%、14.29%。31.43%患者头部核磁检查发现病灶,病灶分布于额叶、颞叶、岛叶、海马、扣带回、胼胝体、脑干、小脑部位。一线免疫治疗:全部患者接受1—7个疗程不等的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平均3个疗程;91.43%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54.29%接受高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71%接受血浆置换。二线免疫治疗5例(14.29%),包括利妥昔单抗4例与静脉CTX1例。15例(42.86%)患者接受了长程免疫治疗。全部患者经免疫治疗均好转并转出重症病房,患者中位ICU治疗周期为46d,中位住院日为72d)。出院时2例mRS评分5分,其他1~4分,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17.57个月,85.71%患者改良Rankin评分下降至0~2分,1例(2.86%)于出院两年后死亡,11例(31.43%)复发。结论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的激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但初始效果不明显者,可重复静脉丙种球蛋白和(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也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 脑炎 重症监护 治疗学
原文传递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琳 郭重 +3 位作者 郭玉璞 刘兴洲 海涛 高淑芳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从临床和肌肉病理的角度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特点。方法收集20例LS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做肌肉活检,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可将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急... 目的从临床和肌肉病理的角度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特点。方法收集20例LS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做肌肉活检,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可将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近端肌无力,肌酶谱明显升高,对激素治疗敏感;第二组呈慢性迁延性病程,表现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对激素治疗不敏感,肌纤维内线粒体异常比较明显。对20例病人的肌肉活检发现I型肌纤维为主的肌纤维空泡样变,油红“O”染色示脂滴明显增多,电镜也证实肌纤维内脂滴堆积,部分病例伴有异常线粒体增多。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是一组生化方面十分复杂的疾病,属于线粒体肌病的一个类型,临床上以不能耐受运动和近端肌无力为主,病程呈波动性,部分可有自发缓解,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两组的临床病理差异可能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不同环节或不同酶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病 线体粒 肉碱 病理 脂质沉积性
原文传递
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组织膨出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38
14
作者 陈娟 郎景和 +6 位作者 朱兰 刘珠凤 孙大为 冷金花 海涛 赵艳环 关宏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9-52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组织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SUI患者(SUI组)、19例POP患者(POP组)及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 目的 探讨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组织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SUI患者(SUI组)、19例POP患者(POP组)及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中行肛提肌活检,冰冻切片常规行HE染色、改良Gomori染色及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rase,AC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染色,镜下观察肛提肌形态学变化。结果 成功获取肛提肌肌肉组织与未取得肛提肌肌肉组织的SUI患者的年龄、产次、绝经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漏尿点压力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I组和POP组患者肛提肌组织形态学表现为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紊乱,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填充、取代,肌纤维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单个肌纤维细胞既有核中心移位、纤维劈裂、外周吞噬及空泡变性等肌源性改变,也有肌纤维萎缩、角形变、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结论 SUI和POP患者的肛提肌同时存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改变,提示持续的盆底肌去神经支配和继发的肌源性改变,可能是SUR及POP的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提肌 患者 SUI 改变 盆底 压力性尿失禁 形态学 细胞 ATP 肌肉组织
原文传递
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关鸿志 孔维泽 +9 位作者 彭斌 黄颜 卢强 袁晶 柳青 沈航 海涛 朱以诚 崔丽英 孙大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96-1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诊疗。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16例,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神经影像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特点及治疗方... 目的探讨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诊疗。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16例,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神经影像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男5例,女11例,平均21.2岁。首次发病的起病症状包括:精神症状10例,不自主运动2例,癫痫发作3例,近记忆力减退1例;主要症状数:2—8个(平均5.8个);入ICU救治43.8%;改良Rankin评分(mRS)平均4.56;1例于首次发病时发现卵巢畸胎瘤并行切。16例共发生复发32次,多次复发者8例,平均复发间隔5.0个月。复发时症状数1-7个,其中以单一症状复发者11例次,多症状复发者21例次;复发期平均症状数2.59个/例次,低于初次发病(P〈0.05)。复发期mRS评分1~5分,平均2.69,低于初次发病(P〈0.05)。2例复发时出现不同于首次发病时的新症状。复发期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率为100%,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率为53.1%。复发期脑电图异常12例。头MRI首次发病检查中8例异常,复发时原有病灶均消失,7例见新病灶。5例于复发期行头PET,均有异常。2例于复发期发现卵巢畸胎瘤并手术切除。16例给予一线免疫治疗,12例加用二线免疫治疗。全部病例经免疫治疗后病情缓解,mRS评分0~2分,平均0.78分。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具有一次复发和多次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切除畸胎瘤仍有可能复发。多数患者在复发时症状较轻。症状学、脑脊液抗体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为判断和评估复发的重要方法。为预防复发,选择长程免疫治疗方案是必要的,并需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复发 免疫疗法 畸胎瘤
原文传递
试析如何引导高校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 被引量:31
16
作者 海涛 魏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既有个体主动的倦怠状态,也有被动的承受。在被动与主动之间,由于生活的困境、信心的弱化与枯竭、职业要求与自我理想的矛盾、付出与回报的困惑、从业意义的缺失等多方的干扰,使辅导员职业倦怠被动与主动...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既有个体主动的倦怠状态,也有被动的承受。在被动与主动之间,由于生活的困境、信心的弱化与枯竭、职业要求与自我理想的矛盾、付出与回报的困惑、从业意义的缺失等多方的干扰,使辅导员职业倦怠被动与主动状态间的转化具有隐蔽性、不稳定性等特征。因此,要引导辅导员重塑职业的价值,重建对工作意义的认知,走出“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被动 主动 意义
下载PDF
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被引量:40
17
作者 海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校园欺凌这一问题最终仍需通过法治的手段予以解决。学术界目前关于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建议成果颇丰,但仍然存在概念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教育部等11部门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在明确校园欺...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校园欺凌这一问题最终仍需通过法治的手段予以解决。学术界目前关于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建议成果颇丰,但仍然存在概念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教育部等11部门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在明确校园欺凌定义的基础上,勾勒出应对校园欺凌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框架。全面解决校园欺凌这一难题,需要对《方案》等既有政策进行深入细化,并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及适度改革现有法律框架,从而确立多层次立法模式、建构职责分明的政府运作机制、制定细致的学校防治方针以及注入社会力量,形成防治校园欺凌的综合性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法治体系 网络欺凌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基于案例的推理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茹 海涛 +1 位作者 刘开瑛 梁吉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196-198,204,共4页
该文将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CBR应用到农业专家系统中。在对CBR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后,提出了在农业专家系统中面向对象的案例表示、案例库组织的两层结构,并以大豆专家系统中病虫害诊断模块为例阐述了CBR推理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
关键词 基于案例的推理 专家系统 面向对象 案例检索策略
下载PDF
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特征及布局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先亮 杨磊 海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6,共5页
为明确产业特征,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休闲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休闲体育产业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性、产业融合性、体育特色等特征,产业价值链分为产业设计、基础建设、产品供给、销售与服务、追踪与反馈环节,区... 为明确产业特征,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休闲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休闲体育产业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性、产业融合性、体育特色等特征,产业价值链分为产业设计、基础建设、产品供给、销售与服务、追踪与反馈环节,区域布局影响指标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区域体育产业和区域优势要素。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应理清产业价值链、优化价值链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地区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休闲体育 产业特征 价值链
下载PDF
脑膜淋巴瘤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关鸿志 陈琳 +5 位作者 郭玉璞 崔巍 海涛 赵燕环 高晶 王长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分析在脑膜淋巴瘤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13例诊断为脑膜淋巴瘤的患者,其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5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NHL-B);继发性8例,包括NHL-B6例,非霍奇...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分析在脑膜淋巴瘤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13例诊断为脑膜淋巴瘤的患者,其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5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NHL-B);继发性8例,包括NHL-B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NHL-T)1例,mantle型1例。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脑脊膜刺激征、脊髓腰骶神经根受累和多脑神经麻痹等。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计数、蛋白均升高,糖减低。所有患者均采用沉淀池法,免疫细胞化学单克隆抗体CD19、CD20、CD79a、CD34和免疫球蛋白轻链等;其中3例脑脊液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分析。以4例病毒性脑炎和5例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脑脊液为对照。结果脑脊液细胞学发现每例患者均有淋巴瘤细胞或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发现5例患者多数细胞B细胞标记物阳性;例6多数细胞CD34阳性;例8CD20阳性细胞比例升高;例7CD19、CD20阴性。除例8外,其余脑脊液中细胞呈CD4和CD8阴性或极少数阳性。对照组CD4阳性细胞为主,伴有少量CD8阳性细胞,CD19和CD20阴性或极少数阳性。脑脊液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例9和例11的B淋巴细胞占85.9%~97.4%,提示异常的B细胞克隆。对照组以CD4、CD8阳性细胞为主,CD19阳性细胞低于4.0%。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是诊断脑膜淋巴瘤的重要方法,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分析能够对诊断脑膜淋巴瘤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脑脊髓液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