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小麦EST序列中开发新的SSR引物 |
陈军方
任正隆
高丽锋
贾继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6
|
|
2
|
一个改良的染色体C带技术 |
任正隆
张怀琼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53
|
|
3
|
核桃体细胞胚发生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
汤浩茹
王永清
任正隆
|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7
|
|
4
|
小麦-黑麦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的诱导 |
任正隆
张崃琼
|
《中国科学(C辑)》
CSCD
|
1997 |
44
|
|
5
|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哈兹木霉几丁质酶ThEn-42基因导入核桃 |
汤浩茹
Wallbraun M
任正隆
Reustle G.M
Krczal G
|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6
|
|
6
|
多效唑对小麦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
曾旭
张怀琼
罗培高
任正隆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7
|
|
7
|
药用植物丹参EST-SSR标记的鉴定 |
邓科君
张勇
熊丙全
彭金华
张韬
赵晓楠
任正隆
|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8
|
AFLP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 |
罗培高
任正隆
张怀渝
傅体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12
|
|
9
|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群体中的染色体易位 |
任正隆
T.Lelley
G.Rbbelen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1 |
26
|
|
10
|
2,4D、KT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分化的影响 |
唐宗祥
张怀琼
张怀渝
晏本菊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4 |
28
|
|
11
|
普通小麦(T.aestivum L.)不同作图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
宋彦霞
景蕊莲
霍纳新
任正隆
贾继增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12
|
德国核桃‘No.120’幼胚胚轴与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
汤浩茹
王永清
任正隆
G.Krczal
|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13
|
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 |
廖祥政
王瑾
周荣华
任正隆
贾继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14
|
小麦遗传背景对黑麦抗叶锈基因Lr26的抗性表达的影响 |
任正隆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3 |
14
|
|
15
|
小麦和黑麦染色体在小黑麦×小麦杂种的不同世代群体中的传递 |
任正隆
T.Lelley
G.Rbbelen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1 |
19
|
|
16
|
遗传转移的MADI过程 |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0 |
20
|
|
17
|
关于作物育种攻关的几个问题 |
任正隆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1995 |
20
|
|
18
|
附子野生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侯大斌
任正隆
舒光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9
|
小麦纹枯病抗性及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
张怀琼
任正隆
|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20
|
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建立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标记 |
刘成
杨足君
冯娟
周建平
迟世华
任正隆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