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娜尔合剂的化学成分预检识及含量测定
1
作者 乃比·麦图 买买提明·买合木提 艾尼娃尔·艾克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88-1292,1300,共6页
目的预检识迪娜尔合剂的化学成分,测定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迪娜尔合剂中的化学成分类型进行鉴别检识;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迪娜尔合剂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迪娜尔合剂进行定性鉴别分析;采用高... 目的预检识迪娜尔合剂的化学成分,测定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迪娜尔合剂中的化学成分类型进行鉴别检识;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迪娜尔合剂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迪娜尔合剂进行定性鉴别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迪娜尔合剂中的绿原酸与咖啡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迪娜尔合剂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糖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迪娜尔合剂中总多酚含量为(1.57±1.71)mg/mL,绿原酸和咖啡酸两种单体成分的含量分别为(94.17±0.23)μg/mL和(0.27±0.45)μg/mL。结论迪娜尔合剂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其中多分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本研究为迪娜尔合剂的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娜尔合剂 预检识 总多酚 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红葡萄干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木艾塔尔·努尔麦麦提 排合尔丁·穆太力甫 乃比·麦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目的以红葡萄干为原料,对红葡萄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单因素,总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维生素C(VC)作为对照,... 目的以红葡萄干为原料,对红葡萄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单因素,总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维生素C(VC)作为对照,探究红葡萄干提取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红葡萄干总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5%,超声功率80 kW,提取时间55 min,料液比1:25(g/mL),最佳工艺提取得到的红葡萄干多酚含量为1.59mg/g。红葡萄干多酚提取液对DPPH、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1.58%和100.35%。结论红葡萄干多酚超声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红葡萄干总多酚的提取,且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为后期建立科学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干 总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芹菜素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古丽切合热·奥布力 艾尼娃尔·艾克木 乃比·麦图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105-108,共4页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等,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重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涉及气道炎症、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失调等多个环节。近年来,芹菜素作为一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等,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重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涉及气道炎症、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失调等多个环节。近年来,芹菜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参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调节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平衡、影响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作用机制,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哮喘、COPD和肺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氧化反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热米拉·阿不来提 吾布力·吐尔地 +1 位作者 钟运良 乃比·麦图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前列腺炎作为男性泌尿系统的一种普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中医学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综合回顾了中医对前列腺炎的认知、药物疗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探... 前列腺炎作为男性泌尿系统的一种普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中医学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综合回顾了中医对前列腺炎的认知、药物疗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深刻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前列腺炎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爱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吾布力·吐尔地 阿卜杜如苏力·依米提 +1 位作者 木艾塔尔·努尔麦麦提 乃比·麦图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治疗需求迫切。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爱维心口服液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现代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爱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通...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治疗需求迫切。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爱维心口服液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现代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爱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通过数据库药材成分,利用SwissADME网站预测成分药理性质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结合Genecards、TTD、Drugbank等数据库检索冠心病相关靶点,构建了爱维心口服液的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爱维心口服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调控作用,对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解释爱维心口服液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维心口服液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喜碱鸢尾根化学成分的LC-ESI-Q-TOF-MS/MS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喀力比努尔·吾拉木 乃比·麦图 +3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布都拉 吾不力卡斯木·亚森 阿曼古丽·艾则孜 买买提·阿布都瓦克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对喜碱鸢尾根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LC-ESI-Q-TOFMS/MS分析,Poroshell 120-C18反相色谱柱(2.7×100 mm,2.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 目的对喜碱鸢尾根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LC-ESI-Q-TOFMS/MS分析,Poroshell 120-C18反相色谱柱(2.7×100 mm,2.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共鉴定出18个化合物。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为阐明喜碱鸢尾根乙醇提取物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碱鸢尾根 化学成分 LC-ESI-Q-TOF-MS/MS
下载PDF
维吾尔医药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乃比·麦图 伊力哈木·托乎提 吾布力·吐尔迪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化验结果,最主要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处理科研知识工作做基础;本文主要提出生物化学与维吾尔医学诊断、治疗。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维吾尔医学 实际意义
下载PDF
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的消炎平喘作用初步研究
8
作者 阿依谢姆古丽·合力力 乃比·麦图 +3 位作者 喀力比努尔·吾拉木 买买提·努尔合提 买买提·阿布都瓦克 波拉提·马卡比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45-49,74,共6页
探究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的消炎、镇痛及平喘作用,并筛选最佳药效部位。该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冰醋酸致扭体反应和卵蛋白雾化吸入致哮喘模型,分别干预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用HE染... 探究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的消炎、镇痛及平喘作用,并筛选最佳药效部位。该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冰醋酸致扭体反应和卵蛋白雾化吸入致哮喘模型,分别干预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用HE染色对肺组织进行染色并以肺组织炎症评分评价哮喘试验中的气道炎症和重塑,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5、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评价蜀葵子不同提取部位的消炎、镇痛及平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5%乙醇部位对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和冰醋酸致扭体次数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分别为62.1%和5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50%、75%乙醇部位均能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25%乙醇部位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最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蛋白致哮喘模型中,模型组肺组织炎症评分高于空白组,25%乙醇部位明显抑制血清中IL-4和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乙醇部位明显抑制IL-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研究结果对蜀葵子的镇痛、抗炎及其平喘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葵子 平喘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成分的抗哮喘研究
9
作者 喀力比努尔·吾拉木 古丽扎曼·阿布都拉 +2 位作者 乃比·麦图 买买提·努尔艾合提 买买提·阿布都瓦克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大苞荆芥Nepeta bracteata Benth.的化学成分,并用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理活性筛选出活性部位,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对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目的:研究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大苞荆芥Nepeta bracteata Benth.的化学成分,并用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理活性筛选出活性部位,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对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其抗哮喘作用机制。结果:从大苞荆芥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樨草素(2)、芹菜素7-O-β-葡萄糖苷(3)、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4)、木樨草素-7-O-β-D-半乳糖苷(5),通过初步预测,从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得到的5个代表性活性化合物可能会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Fc蛋白RI信号通路和NF-k 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起到抗哮喘作用。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大苞荆芥乙酸乙酯部位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抗哮喘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为深入研究大苞荆芥主要成分的抗哮喘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苞荆芥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维药卡克乃其露剂对实验性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倩.纳斯尔 吾布力.吐尔地 +1 位作者 乃比.麦图 阿力木.排尔哈提 《新疆医学》 201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观察维药卡克乃其露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组织抗原的方法复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检测大... 目的观察维药卡克乃其露剂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组织抗原的方法复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检测大鼠体重、前列腺湿重、白细胞和卵磷脂数目、和对IL-8,IL-10,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评价维药卡克乃其的抗前列腺炎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药卡克乃其均有使白细胞数明显的降低而卵磷脂小体数目生升高(P<0.05~0.01)。ELISA结果显示,维药卡克乃其露剂中、高剂量组抑制了大鼠动物血清中IL-8、TNF-α水平(P<0.05~0.01),但模型组与给药组低,中剂量组IL-10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IL-10水平明显的高于模型组(P<0.05),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维药卡克乃其露剂高剂量组有效的缓解大鼠前列腺炎症状态。结论维药卡克乃其露剂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药卡克乃其 慢性前列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维吾尔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乃比·麦图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传统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及所取得的成绩而讲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维吾尔医药鉴定、生产研究维吾尔医药药理及毒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子生物 维吾尔医药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维吾尔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2
作者 乃比·麦图 布海丽切穆·阿巴拜克日 海巴尔·古迹艾合买提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14年第3期63-68,共6页
本文通过介绍传统药物及中药研究中应用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取得成绩而讲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维吾尔医药鉴定中的应用,在生产、研究维吾尔医药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维吾尔医
下载PDF
花花柴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13
作者 乃比.麦图 张霞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9-183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及NaCl等因子对花花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优化花花柴的再生植株体系,建立直接从茎端诱导丛生芽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对生长约为2个月的花花柴植株进行不同的处理。采用不同...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及NaCl等因子对花花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优化花花柴的再生植株体系,建立直接从茎端诱导丛生芽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对生长约为2个月的花花柴植株进行不同的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6-Benzylaminopurine)和生长素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的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0.8%(w/v)琼脂粉)。【结果】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2 mg/L+NAA 0.6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2.0 mg/L;从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培养基;诱导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mg/L。【结论】花花柴叶片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材料,NaCl胁迫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花柴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体系 优化 盐胁迫
下载PDF
麦孜彼子丸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吾布力.吐尔地 乃比.麦图 +2 位作者 温倩.纳斯尔 库热西.托乎提 蕫竞成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维药麦孜彼子丸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维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动物给予灌胃治疗,给药42天后处死动物,光镜观察各... 目的:研究维药麦孜彼子丸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维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动物给予灌胃治疗,给药42天后处死动物,光镜观察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IL-1β、IL-6、TNF-α、PGE2的水平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PAP,Tr ACP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麦孜彼子丸给药14g/Kg、28g/kg大鼠的前列腺湿重、白细胞数明显的降低而卵磷脂小体数目生升高,维药麦孜彼子丸7g/kg、14g/kg、28g/kg剂量均抑制了大鼠动物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各组PGE2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麦子彼孜丸14g/kg,28g/kg剂量和前列通瘀片组血清中的PAP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而麦孜彼子丸28g/kg和前列通瘀片6g/kg血清中的ACP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组Tr ACP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麦孜彼子丸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孜彼子丸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