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用户满意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昌平 胡媛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32,共10页
高校数字图书馆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用户满意度是其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从数字图书馆具体服务的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提供... 高校数字图书馆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用户满意度是其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从数字图书馆具体服务的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提供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对用户满意度有直接影响;同时各种服务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数字图书馆 用户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数据分类分级:研究趋势、政策标准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顺欣 +1 位作者 潘静 陆伟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2年第9期2-12,共11页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数据分类分级主题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相关政策和标准也陆续出台,以推进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本文在对我国数据分类分级学术研究动态进行定量揭示的基础上,提炼相关公开政策标准拟定趋势,结合企业实...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数据分类分级主题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相关政策和标准也陆续出台,以推进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本文在对我国数据分类分级学术研究动态进行定量揭示的基础上,提炼相关公开政策标准拟定趋势,结合企业实践规律,综合探究我国数据分类分级工作进展。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层面,相关研究聚焦于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治理、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主题;政策标准层面,中央政策的提出经历了由点到面的过程,地方标准多以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为重点,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不断更新内容,行业指南也已具备一定基础;企业实践层面,已形成以用户主体型、主题场景型和业务模块型为代表的数据分类分级实践模式。研究建议,发挥图情学科优势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理论和标准规范的跨学科研究合作,提高地方标准的覆盖面和内容质量,并推进行业指南完善和企业数据顶层规范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类分级 学术研究 政策条例 行业指南 企业实践
下载PDF
科研协同中的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模式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敏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意义]科研协同中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有助于数据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其多元主体参与特征决定了具体数据共享利用行为模式的差异。[方法/过程]文章在归纳科研协同实践中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体粒度、团队... [目的/意义]科研协同中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有助于数据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其多元主体参与特征决定了具体数据共享利用行为模式的差异。[方法/过程]文章在归纳科研协同实践中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体粒度、团队粒度和组织粒度探究了多粒度科研协同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模式。[结果/结论]个体粒度侧重数据的交换共享与挖掘利用,团队粒度突出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存取利用,组织粒度则强调数据的共建共享与发布利用。故而,面向科研协同的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在关系维系、数据保障和激励机制等实践推进中需要依据个体、团队和组织粒度行为的特征分层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协同 数据共享 数据利用 行为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元分析的在线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若瑜 张敏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12,共9页
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随之增多,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验证的与付费意愿相关的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检索并经筛选后得到的29篇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元分析。元... 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随之增多,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验证的与付费意愿相关的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检索并经筛选后得到的29篇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元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7个影响因素与用户的在线知识付费意愿显著相关,其中感知价值相关程度最高,感知风险性与付费意愿呈负相关性并且相关性最弱。平台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主观规范、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性5个自变量与知识付费意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在线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验证,为在线知识付费体系完善和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知识付费 付费意愿 平台类型 元分析
下载PDF
科研合作中的信息需求结构与协同信息行为 被引量:18
5
作者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6,共6页
科研合作作为一种开展多元化创新活动、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协作关系,也包含了对信息的搜寻、获取、加工与利用等丰富信息行为。本文在归纳分析科研交互变革与合作关系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梳理了基于个... 科研合作作为一种开展多元化创新活动、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协作关系,也包含了对信息的搜寻、获取、加工与利用等丰富信息行为。本文在归纳分析科研交互变革与合作关系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梳理了基于个体维度、团队维度和组织维度所形成的多粒度科研合作主体信息需求层级结构,并系统揭示了由信息需求引发的科研工作者之间以科研任务协同分工为导向的协同信息行为、科研团队之间以研究领域持续探索为导向的协同信息行为和跨系统组织之间以战略合作关系维系为导向的协同信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合作 协同信息行为 协同关系 信息需求
原文传递
用户满意度视角下微博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3-56,共4页
认为作为一种便捷的微内容分享方式,微博客已得到互联网用户的广泛使用。为提升微博客服务质量,在归纳微博客服务内容与组织的基础上,依据网络服务满意度研究成果和微博客的特色,从用户满意度角度出发,设计微博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验证... 认为作为一种便捷的微内容分享方式,微博客已得到互联网用户的广泛使用。为提升微博客服务质量,在归纳微博客服务内容与组织的基础上,依据网络服务满意度研究成果和微博客的特色,从用户满意度角度出发,设计微博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验证影响微博客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因素,并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微博客服务质量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客 服务质量 用户满意度
原文传递
E-learning环境下用户交互学习中的协同知识创新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昌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0,44,共7页
随着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E-learning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交互学习特性,探讨用户交互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过程,并利用概念图协同创新和SNS协同创新完善E-learning平台的用户互动创新... 随着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E-learning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交互学习特性,探讨用户交互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过程,并利用概念图协同创新和SNS协同创新完善E-learning平台的用户互动创新方式,最后参照Blackboard平台具体构建E-learning平台管理框架,并阐述用户知识创新实现流程和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交互学习 协同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基于概念图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拓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昌平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通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实践进展的考察,发现个人数字图书馆尽管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数字资源馆藏服务,但由于缺乏知识层面的服务,对用户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选取概念图作为表述知识间关系结构的图形化工具,为用户利用个人数字... 通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实践进展的考察,发现个人数字图书馆尽管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数字资源馆藏服务,但由于缺乏知识层面的服务,对用户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选取概念图作为表述知识间关系结构的图形化工具,为用户利用个人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等知识创新环节提供知识服务保障,并将概念图服务嵌入到个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中,阐述了个人数字图书馆概念图知识服务的协同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个人数字图书馆 知识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视频的用户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玲 +1 位作者 虞佳缘 孙晓瑞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1,共7页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视频的用户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对于推动网络视频学习资源价值最大化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探究有助于增加用户粘性并推动在线学习良好生态的构建。【方法/过程】通过采集交互...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视频的用户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对于推动网络视频学习资源价值最大化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探究有助于增加用户粘性并推动在线学习良好生态的构建。【方法/过程】通过采集交互式学习视频的186038条弹幕数据,并以此为原始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弹幕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提取出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体因素、课程因素和教师因素通过影响用户交互行为因素达到影响用户满足感,并进一步影响用户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此外,用户的个体特征会调节用户交互行为因素对用户满足感的影响,且教师的授课风格会直接影响用户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创新/局限】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并以弹幕数据为原始资料构建了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有待后续验证,亦可通过对比分析其他类型网络视频学习资源拓展本文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网络视频 交互式持续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数字图书馆社区用户社会化知识交流模式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媛 毛宁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1期17-25,共9页
数字图书馆社区是用户知识交流与利用的平台,为用户知识交流提供资源和服务保障。社会化知识创新环境下,用户的知识交流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特征。文章从数字图书馆社区知识交流的社会化变革及演化过程出发,分析基于用户关系的数字图... 数字图书馆社区是用户知识交流与利用的平台,为用户知识交流提供资源和服务保障。社会化知识创新环境下,用户的知识交流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特征。文章从数字图书馆社区知识交流的社会化变革及演化过程出发,分析基于用户关系的数字图书馆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模式与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用户知识交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社区 社会化 知识交流模式 知识交流体系
原文传递
学术社交网络问答质量智能评价与服务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为 温馨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7,共9页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所提供的问答服务已成为学者们快速获取学术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问答质量智能评价和服务优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优质内容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ResearchGate问答服务为研...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所提供的问答服务已成为学者们快速获取学术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问答质量智能评价和服务优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优质内容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ResearchGate问答服务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化特征、内容特征、其他特征以及回答者特征4个维度构建答案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增强技术进行答案质量分类预测。[结果/结论]SMOTE算法在处理不平衡样本时具备有效性;支持向量机在单一模型预测中,取得出色的分类效果;组合模型使预测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构建的组合模型分类性能最佳,以此为基础可通过搭建问答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实现学术社交网络问答服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案质量评价 问答服务 学术社交网络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特征及其形成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玲 程子洁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3,共7页
【目的/意义】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及促进多媒体平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特征和形成路径的研究可促进视频分享平台优质用户的形成,推动视频资源创作和分享生态的构建。【方法/过程】采集视频分享平台百... 【目的/意义】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及促进多媒体平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特征和形成路径的研究可促进视频分享平台优质用户的形成,推动视频资源创作和分享生态的构建。【方法/过程】采集视频分享平台百大意见领袖的视频资源数据,剖析其创作及影响力特征,并在构建视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对视频质量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揭示意见领袖形成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目前单一型和交叉型意见领袖较多;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通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大众化、题材多、易制作的内容更具创作偏好;其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此外,意见领袖形成路径可概括为全明星型、达人型、活跃型、不稳定型4种,其中达人型意见领袖形成路径最为用户所偏好。【创新/局限】本文结合意见领袖创作视频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揭示视频分享平台意见领袖的形成路径,相关路径有待进一步跟踪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分享平台 意见领袖 创作特征 影响力特征 视频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学术社交网络中iSchool成员用户结构与利用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温馨 +1 位作者 刘倩 易胜伟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8期66-72,共7页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是开展知识交流与学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对iSchool成员用户的研究有助于图情学科研究人员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RG)为例,采集61所iSchool成员机构的用户行为数据,依据被关注—关...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是开展知识交流与学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对iSchool成员用户的研究有助于图情学科研究人员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RG)为例,采集61所iSchool成员机构的用户行为数据,依据被关注—关注比例指标进行用户细分,并从地区与层级角度对用户结构及利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地区角度,北美机构拥有较多明星型用户且注重展现与互动,亚太机构用户则更倾向于搜寻信息;层级角度,iCaucus机构用户更偏好学术资源分享,低层级机构用户跟踪获取学术资源的需求则更普遍。此外,iSchool成员机构能被RG指标进行良好的层级区分,学术影响力和层级领先的机构表现出更大的学术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合理拓展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OOL 学术社交网络 用户行为 被关注-关注比例 ResearchGate
下载PDF
面向科学研究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融合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昌平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101,共9页
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开始重视为用户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但现有服务未能适应用户的科研创新需求。本文基于面向科研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融合目标,认为服务融合可综合利用概念图的知识结构展示与知识管理优势、知... 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开始重视为用户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但现有服务未能适应用户的科研创新需求。本文基于面向科研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融合目标,认为服务融合可综合利用概念图的知识结构展示与知识管理优势、知识图谱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描述优势以及电子资源门户的资源获取优势。研究结合Pipes技术框架,选取Conceptmaps、Citespace和Metalib/SFX为服务融合对象,构建了面向科学研究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融合模型。进一步使用Yahoo!Pipes工具实施服务融合,实现知识管理、查新和资源获取服务的融合应用,并从知识产权和个性化设置角度深化服务融合的实施保障。图6。参考文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字图书馆 科学研究 服务融合
下载PDF
科研机构用户利用学术社交网络的学科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倩 +1 位作者 温馨 易胜伟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6,共6页
【目的/意义】科研机构是科研创新的核心参与主体,在学科划分基础上对其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规律的分析,有助于揭示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学术交互的学科差异特征,并指导科研机构用户依据学科特征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选... 【目的/意义】科研机构是科研创新的核心参与主体,在学科划分基础上对其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规律的分析,有助于揭示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学术交互的学科差异特征,并指导科研机构用户依据学科特征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选取中国科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用户学科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ResearchGate(R G)和Academia.edu(Academia)的用户行为数据,从用户分布、交互关系、成果分享和主题关注四个方面归纳不同学科用户的利用行为差异。【结果/结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的科研机构用户能积极且有效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的用户参与意愿强烈但利用情况不够理想,工程与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的用户目前参与人次较少但仍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差异 科研机构 学术社交网络 利用行为
原文传递
干货足否:知识直播产品特征提取与问题挖掘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晓瑞 黄为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共11页
[目的/意义]知识直播平台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知识获取、知识交流以及知识变现的全新渠道,研究知识直播产品特征提取与问题挖掘有助于提升知识直播产品质量,促进知识直播平台持续良好发展。[研究设计/方法]以知乎Live为研究对象,提取热... [目的/意义]知识直播平台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知识获取、知识交流以及知识变现的全新渠道,研究知识直播产品特征提取与问题挖掘有助于提升知识直播产品质量,促进知识直播平台持续良好发展。[研究设计/方法]以知乎Live为研究对象,提取热门分区9,108条用户评论中的产品特征高频词,构建知识直播产品特征体系;并利用细粒度观点抽取方法抽取具有消极情感的用户评论观点以揭示知识直播产品存在的问题。[结论/发现]知乎Live讲座产品特征体系可归纳为主讲人、课程、用户三大维度,其中用户最为关注内容质量、内容形式等课程维度相关特征;知识直播产品主要存在干货不足、主讲人答疑不够认真、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对此平台应协同主讲人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创新/价值]聚焦于新型知识传播渠道,为知识直播平台改进知识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直播平台 用户评论 特征提取 观点挖掘 知乎Live
下载PDF
大众社交媒体的垂直互动:抑郁症主题在线健康交流用户参与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柯靖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交流热潮下,大众社交媒体的垂直交流版块与垂直在线健康社区共同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健康信息交流渠道,深入探究用户参与驱动因素,将有助于用户多渠道开展健康信息交流,优化多元社区对在线健康交流的支撑...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交流热潮下,大众社交媒体的垂直交流版块与垂直在线健康社区共同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健康信息交流渠道,深入探究用户参与驱动因素,将有助于用户多渠道开展健康信息交流,优化多元社区对在线健康交流的支撑。【方法/过程】通过采集微博抑郁症超话中用户主动生成的文本,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并提取概念与范畴,进而构建用户大众社交媒体健康信息交流参与驱动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揭示了在抑郁症主题交流情境下,用户参与行为驱动因素包括精神需求、辅助治疗动机以及提供帮助动机;此外,社区类型的差异会导致用户生成内容类型及其体现的用户参与驱动因素有别,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用户根据不同动机在使用社区时做出不同的选择。【创新/局限】本文着重关注用户利用大众社交媒体开展健康信息互动的驱动因素,并与垂直在线健康社区进行比较,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社区类型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社交媒体 垂直互动 抑郁症 参与驱动因素 在线健康交流
原文传递
面向创新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推进——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敏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意义]创新集群实践活动中需要内容集成、功能复合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作支撑,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以其灵活、动态、可拓展的特征有助于创新集群发展。[方法/过程]文章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揭示集群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的基... [目的/意义]创新集群实践活动中需要内容集成、功能复合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作支撑,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以其灵活、动态、可拓展的特征有助于创新集群发展。[方法/过程]文章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揭示集群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传播和创新应用层面进行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设计。[结果/结论]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实践提出了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嵌入与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信息服务 融合 信息产业
原文传递
学术型健康社区科研协同交互行为绩效分析——以丁香园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倩 +1 位作者 周知 林鑫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6年第4期12-18,56,共8页
为探究科研协同交互行为在学术型健康社区中的表现,推进学术型健康社区科研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本文以丁香园为例,对社区内用户间科研协同交互行为整体开展情况,及协同交互效率和效果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丁香园社区具有良好的专业... 为探究科研协同交互行为在学术型健康社区中的表现,推进学术型健康社区科研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本文以丁香园为例,对社区内用户间科研协同交互行为整体开展情况,及协同交互效率和效果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丁香园社区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其中科研协同交互行为较容易引发,且普遍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回复;用户协同交互内容与主题的相关性表现最为突出,帖子交互的权威性、完整性、易读性和简洁性亦有良好保障,但丰富性有待提升和完善;分享类帖子的协同交互效率和效果整体上均要优于提问类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健康社区 科研协同 交互行为 绩效 丁香园
下载PDF
从功能融合到社会交互: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倩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实现了学术资源与社交媒体的有机融合,也适应了学者们的社会化科研交互需求。对该领域研究最新进展的全面梳理与归纳,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学术社交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在...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实现了学术资源与社交媒体的有机融合,也适应了学者们的社会化科研交互需求。对该领域研究最新进展的全面梳理与归纳,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学术社交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在对学术社交网络的概念进行重新梳理和清晰界定基础上,通过收集、阅读、归纳国内外以学术社交网络为研究对象的292篇学术文献,归纳整理其研究内容并揭示研究进展。[结论/发现]相关研究主要从呈现主体(平台)和服务客体(用户)两个角度开展,平台的研究集中于平台基础功能融合与比较、特色推荐功能与系统、功能指标与评价效用、对相关学术活动的影响;用户的研究则包括用户使用动机及影响因素、基础参与程度及差异、深层利用与社会交互;而在指标应用、平台比较、用户群体差异和行为规律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创新/价值]从平台功能融合到用户社会交互行为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的研究进展,为平台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等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后续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社交网络 平台功能融合 用户社会交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