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2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被引量:145
1
作者 李培 王新 +8 位作者 柴发合 王淑兰 王锷一 胡敏 王瑞斌 任洪岩 吴玉萍 谢永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第5期8-14,共7页
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探讨大气颗粒物控制综合管理模式,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相应政策建议。当前颗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颗粒物污染 污染控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郑逸璇 +14 位作者 王雪松 李冰 何捷 邵朱强 李永亮 吴立新 丁焰 徐伟 李新 蔡博峰 陈潇君 宋晓晖 王倩 雷宇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宏观路径研究;以合计贡献了我国碳排放(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90%以上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6个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2个重点领域为对象,开展自下而上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通过上下路径反复迭代、行业间耦合优化,打通宏观路径与微观措施的联动和双向反馈,最终形成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达峰路径.结果表明: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需抓紧部署、大力推进包括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等4类关键举措,方可实现我国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峰值较2020年增加5.0×10^(8)~7.0×10^(8)t左右,达峰后将保持3~4年的峰值平台期.受需求与技术驱动,不同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梯次实现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含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5个重点行业)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定下降;电力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均在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经测算,2021-2030年间,为推动碳达峰采取的4类关键措施预计需投入2.08×10^(13)元;其中清洁能源降碳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措施.为保障关键举措顺利落地,建议全面加大政策创新,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碳总量控制与交易市场机制、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行业准入及产业结构政策体系、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等.本研究分行业及领域的碳达峰路径研究成果及所识别的关键控碳减碳技术手段、措施和政策将为国家碳达峰路径设计提供技术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达峰 国家路径 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行业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贺晋瑜 何捷 +4 位作者 王郁涛 范永斌 石红卫 蔡博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7-355,共9页
水泥行业是主要的CO_(2)排放行业,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2%,占全国工业过程排放的60%以上.为开展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研究,提出了基于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拟合分析模型以及基于主要下游产业的需求预测... 水泥行业是主要的CO_(2)排放行业,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2%,占全国工业过程排放的60%以上.为开展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研究,提出了基于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拟合分析模型以及基于主要下游产业的需求预测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水泥熟料及水泥产量进行预测;并通过对水泥行业碳排放特征的分析,考虑主要控制措施的可行性,构建我国水泥行业CO_(2)排放情景,对2021—2035年水泥行业CO_(2)排放趋势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泥行业碳达峰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中国水泥熟料消费量在“十四五”期间仍有一定上升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水泥市场需求在“十五五”时期下降.②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加强产能控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推进原燃料替代,可推动水泥行业碳排放于“十四五”中期达峰,峰值为13.8×10^(8)~14.2×10^(8)t,经过2~3年的峰值平台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203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将较2020年下降15%~18%.③2030年,水泥熟料及水泥产量的下降将带动水泥行业碳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1.4×10^(8)t.在各项技术措施中,节能改造是CO_(2)减排潜力最大的措施,2030年能效提升可带动水泥行业CO_(2)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0.38×10^(8)t;其次是利用固体废物替代燃煤,可带动行业CO_(2)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0.17×10^(8)t.研究显示,推动我国水泥行业碳达峰及碳减排,需在加强产量控制避免水泥过度消费的基础上,聚焦节能改造和原燃料替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CO_(2) 达峰路径 情景分析
下载PDF
西藏首例独立钼矿--冈底斯沙让大型斑岩钼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5
4
作者 秦克章 李光明 +7 位作者 赵俊兴 李金祥 薛国强 粟登奎 肖波 陈雷 范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01-1112,共12页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迄今冈底斯带上的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蚀变及矿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0~12Ma,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晚碰撞伸展环境或陆内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但是与碰撞背景有...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迄今冈底斯带上的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蚀变及矿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0~12Ma,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晚碰撞伸展环境或陆内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但是与碰撞背景有关的独立斑岩钼矿还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沙让钼矿的多次考察和钻孔岩心的系统观察编录,主成矿岩体为花岗斑岩,强烈蚀变地段可达9km2。根据矿床的含矿斑岩(花岗斑岩)、热液蚀变类型及分带、脉系与矿化特征,认为沙让钼矿应归为独立的斑岩钼矿,产于碰撞环境的主碰撞阶段(55Ma)。并基于与同类矿床蚀变矿化范围、强度的对比和TEM、激电探测,矿化延伸可达800m深度,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沙让独立斑岩型钼矿类型的确立将进一步丰富冈底斯这一巨型斑岩成矿带的成矿谱系,具有重要的区域找矿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让 斑岩钼矿 热液蚀变 物探异常 远景分析 冈底斯 成矿意义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汪旭颖 李冰 +4 位作者 吕晨 管志杰 蔡博峰 雷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6,共8页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CO_(2)排放源.作为典型的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并有效降碳,既是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CO_(2)排放源.作为典型的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并有效降碳,既是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工艺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应用等因素影响,开展了基于情景分析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对不同情景下钢铁行业CO_(2)的排放趋势进行测算,识别钢铁行业CO_(2)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判断推动钢铁行业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CO_(2)排放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CO_(2)总排放量有望在2020—2024年期间达到峰值;行业CO_(2)总排放量峰值为18.1×10^(8)~18.5×10^(8)t,达峰后到2030年降幅将超过3×10^(8)t.研究显示,粗钢产量是决定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能否快速达峰的关键,加大废钢资源利用、推进外购电力清洁化以及提高系统能效水平是2030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并有效降碳的重要途径.到2030年,粗钢产量降低、加大废钢资源利用、推进外购电力清洁化、提高系统能效水平以及氢能炼钢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技术对钢铁行业CO_(2)减排的贡献率分别为11%~52%、34%~52%、7%~20%、5%~13%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情景分析 排放预测 驱动力 控制路径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黄志辉 纪亮 +6 位作者 尹洁 吕晨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蔡博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3,共9页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算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量相对合理,2019年全国汽车CO_(2)排放量为9.52×10^(8) t,比油耗法所得结果高20%左右,二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交通油耗统计数据偏低.②从车型看,重型货车和小型客车是汽车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39.7%、38.2%;从燃料种类看,汽油、柴油、其他燃料(天然气、醇类燃料等)CO_(2)排放量分别占42.8%、52.5%、4.7%.③道路交通CO_(2)排放预计于“十五五”末达峰,峰值在12.2×10^(8)~13.9×10^(8) t之间,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④推广新能源车是道路交通CO_(2)排放控制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为能效提升,运输结构调整在前期有一定的贡献,2025年上述措施对道路交通CO_(2)减排量占比分别为56%、34%和10%左右,2030年分别为55%、40%和5%左右.研究显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持续降低新生产燃油车碳排放强度,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道路交通 碳减排
下载PDF
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金南 葛察忠 +2 位作者 高树婷 董战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结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初步设计了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政策方案。设置了污染排放、特种污染产品、生态保护和二氧化碳排放四类税目;提出了"环保代核,税务部门征收"、"由环保代征,税... 结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初步设计了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政策方案。设置了污染排放、特种污染产品、生态保护和二氧化碳排放四类税目;提出了"环保代核,税务部门征收"、"由环保代征,税务审核"及"税务部门征收"的三种征管模式;以2006年的税基测算,全国环境税总收入为2 330亿元,建议主要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和中央按照8:2比例分成,在各级财政建立"环保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应根据"整体税负中性"和"税费改革同步"的原则,相应降低其他税种的税负,调整排污收费范围,保持现有税负水平基本不变;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战略,最终建立支撑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排污收费 税费改革 共享税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丽娟 张剑 +4 位作者 王雪松 陈潇君 宋晓晖 周凌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电力将是未来10年能源增长的主体,而这些新增用电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属于刚性需求,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未来新...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电力将是未来10年能源增长的主体,而这些新增用电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属于刚性需求,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电力行业未来新增需求压力巨大,其碳排放峰值及达峰速度将直接决定2030年前全国碳排放达峰目标能否实现.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电需求、电源结构调整、发电标准煤耗变化等因素,采用基于情景分析的方法,开展电力行业碳排放趋势预测,识别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推动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碳达峰目标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通过积极措施,电力行业碳排放能够在2030年左右达峰,在不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时,于2028—2031年达峰,峰值为43.2×10^(8)~44.9×10^(8)t,较2020年增加3.2×10^(8)~4.9×10^(8)t;考虑热电联产供热碳排放,则达峰时间为2031—2033年,峰值为50.7×10^(8)~53.0×10^(8)t,较2020年增加4.9×10^(8)~7.2×10^(8)t.②在电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如到2030年降低2%左右的电力需求,达峰时间将提前4年左右.③提速风光新能源发展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必然选择,到2030年,提高风光发电、核电、水电、生物质、气电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节能降耗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为55.3%、10.6%、9.2%、7.6%、5.7%、11.5%.研究显示,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工作重点要聚焦于优化电源结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用电效率、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水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CO_(2)排放 碳达峰 情景分析 控制路径
下载PDF
中国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金玲 郝成亮 +6 位作者 吴立新 徐鑫 刘文革 陈潇君 张泽宸 张鸿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6,共9页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煤化工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原料和燃料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分别预测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各子行业未来发展规模,采用碳排放系数法预测不同情景下2021—2035年行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判断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措施、达峰时间和峰值.结果表明:①2019年我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为5.4×10^(8)t,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8%.其中,传统煤化工碳排放量为3.6×10^(8)t,现代煤化工碳排放量为1.8×10^(8)t.②基准情景下,煤化工行业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强化控制情景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控碳措施,可推动煤化工行业在2025年左右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③控制现代煤化工规模、优化行业用能结构、优化甲醇原料结构等措施是煤化工行业碳减排的三项主要措施,到2030年可分别减少碳排放0.50×10^(8)、0.16×10^(8)和0.08×10^(8)t.研究显示,促进煤化工行业碳达峰应尽快实施控制现代煤化工发展规模、从源头减少传统煤化工产品需求、优化甲醇行业原料结构、优化煤化工用能结构、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和促进产品固碳化等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煤炭消费 碳排放 情景分析 达峰路径
下载PDF
排污交易制度的最新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金南 董战峰 +2 位作者 杨金田 李云生 《环境经济》 2008年第10期31-45,共15页
未来一段时期,排污交易会向制度化、规模化和多样化转变,其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国家政策试点和制度规范力度将继续加大;地方自发探索实践将有蓬勃发展之势;一些以排污权交易为经营目的的商业公司会成立;排污指标基本上为有偿分配使用,... 未来一段时期,排污交易会向制度化、规模化和多样化转变,其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国家政策试点和制度规范力度将继续加大;地方自发探索实践将有蓬勃发展之势;一些以排污权交易为经营目的的商业公司会成立;排污指标基本上为有偿分配使用,但如何合理确定初始排污指标分配价格并保证公平性仍是一个难题;交易标的物范围会扩大,不仅局限于主要污染物SO2、COD,未来温室气体减排额等环境权益产品也会逐渐成为交易标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交易制度 实践 展望 温室气体减排 有偿分配 制度规范 国家政策
下载PDF
中国排污交易制度的实践和展望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金南 董战峰 +2 位作者 杨金田 李云生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2,共7页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运用市场机制削减污染的重要手段,现已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环境经济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排污权交易的探索之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推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运用市场机制削减污染的重要手段,现已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环境经济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排污权交易的探索之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推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各地纷纷踊跃试水排污权交易的同时,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现实却与预期设想存在一定的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交易制度 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制度 市场化 展望 中国 降污 环境经济手段
下载PDF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防控对策建议 被引量:43
12
作者 薛文博 +3 位作者 雷宇 宁淼 武卫玲 刘伟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5期15-19,共5页
近几年,我国臭氧(O3)污染呈加重趋势,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呈上升趋势,O3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污染物超标天数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已经超过以细颗粒物(... 近几年,我国臭氧(O3)污染呈加重趋势,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呈上升趋势,O3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污染物超标天数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已经超过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影响O3污染的因素十分复杂,O3生成与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及其比例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化学响应关系,且对气象因素异常敏感。因此,控制O3污染应更加强调精准性与科学性,建议“十四五”期间以VOCs、NOx减排为抓手,强化O3与PM2.5的协同控制,以大工程带动大减排,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显著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推动O3污染问题逐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形势 污染减排 控制对策
下载PDF
中国石化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庞凌云 翁慧 +12 位作者 常靖 李永亮 蔡博峰 雷宇 吕晨 张立 戚志强 孙伟善 曹丽斌 张哲 李淼 韦志浩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6-367,共12页
石化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比例的10%,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不仅能推动工业部门尽早实现达峰,同时也为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协会、企业碳核查等多来源数... 石化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比例的10%,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不仅能推动工业部门尽早实现达峰,同时也为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协会、企业碳核查等多来源数据,在分析历史排放趋势的基础上,识别能源集中度高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采用情景分析法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中的炼油、乙烯、丙烯、对二甲苯和合成氨等重点产品,预测其基准情景和控排情景下的重点产品产量和碳排放强度,以及石化化工行业2021—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石化化工行业在基准情景下排放量无法实现2030年前达峰,控排情景下将于2030年达峰,峰值为17.3×10^(8)t.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低碳循环及高效利用等途径可以实现行业减排,与BAU(仅考虑石化产品产量变化,不考虑产品结构、单位产品能耗变化)情景相比,减排贡献最大的路径是化石能源利用清洁化改造,2030年相对BAU减排1.19×10^(8)t,贡献率约44%;其次是加大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力度和资源循环及高效利用,减排量分别为0.8×10^(8)和0.6×10^(8)t,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2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化工行业 碳达峰 情景预测 碳排放峰值 减排路径
下载PDF
中国建筑领域CO_(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袁闪闪 陈潇君 +5 位作者 杜艳春 曲世琳 胡楚梅 金玲 徐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实施建筑领域CO_(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_(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 实施建筑领域CO_(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_(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领域CO_(2)排放仍呈刚性增长态势.为明确建筑领域CO_(2)排放达峰路径,综合考虑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和用能情况,以建筑运行中供暖、炊事等活动所需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直接排放以及热电联产供暖、空调、照明、电梯、电器等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为核算范围,在预测不同阶段建筑发展规模、建筑能源消费、用能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提出达峰路径和重要政策举措.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CO_(2)排放量从13.2×10^(8) t增至21.7×10^(8) t,其中直接排放已于2017年达峰,间接排放仍在持续增长.②从建筑规模和节能降碳措施等角度分情景开展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预测建筑领域CO_(2)排放将在2029—2030年左右达峰,峰值排放量为28.1×10^(8)~29.2×10^(8) t,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③低碳清洁取暖、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合理控制建筑规模4项措施是建筑领域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4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40.7%、27.1%、17.7%和14.5%.研究显示,2030年前,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化建筑节能、合力控制建筑规模是建筑领域降碳的核心举措,而推动低碳清洁取暖是实现我国建筑领域降碳最主要的控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领域 CO_(2)排放 达峰路径 情景分析 建筑节能
下载PDF
实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1 位作者 杨金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36,111,共10页
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要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相互协调,不能彼此冲突;第二,要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与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优化组合,以最小成本实现控制大气污染与应对气候变... 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要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相互协调,不能彼此冲突;第二,要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与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优化组合,以最小成本实现控制大气污染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本文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重点为:着力抓好黑碳、N2O、CO2与常规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在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排放统计、协同控制政策制定与技术研发等领域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友好 大气污染防治 温室气体 协同控制 战略
下载PDF
排放强度承诺下的CO_2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金南 蔡博峰 +2 位作者 曹东 周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68-1572,共5页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下降承诺的本质是一种CO2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了强度承诺下的CO2排放总量控制模型,给出了不同情景方案下的2020年全国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86.24亿t的总量控制目标,其相对基准情景减排12.63亿t,相对减...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下降承诺的本质是一种CO2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了强度承诺下的CO2排放总量控制模型,给出了不同情景方案下的2020年全国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86.24亿t的总量控制目标,其相对基准情景减排12.63亿t,相对减排12.8%.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贡献分别为33%和48%.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分别提高至13%和15%,两期分别每年投入1500亿元和2000亿元.2020年的减排成本约在1300~2100亿元之间,占当年GDP约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承诺 CO2 排放总量控制
下载PDF
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预测及政策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金南 逯元堂 +4 位作者 吴舜泽 吴悦颖 蒋洪强 朱建华 《中国环保产业》 2010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最近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结合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预测了"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的需求,识别了重点环保产业发展领域的投资需求和技术需求。预测表明,我国"十二五"环... 基于最近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结合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预测了"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的需求,识别了重点环保产业发展领域的投资需求和技术需求。预测表明,我国"十二五"环保投资约为3.1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35%,环保产业产值为4.92万亿元,带动治理设施运行服务费用1.05万亿元,环保产业就业512万人。最后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议重点突破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若干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产业 “十二五”预测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十二五”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34
18
作者 燕丽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颗粒物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和排放控制现状,总结分析污染分布特征,评估重点行业和主要领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从管理体系、控制手段和科学... 颗粒物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和排放控制现状,总结分析污染分布特征,评估重点行业和主要领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从管理体系、控制手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十二五"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污染防治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关于“十四五”大气环境管理重点的思考 被引量:33
19
作者 雷宇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0年第4期35-39,共5页
“十四五”是衔接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的大气环境管理需要指向新的目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2013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效果,分析目前大气环境... “十四五”是衔接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的大气环境管理需要指向新的目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2013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效果,分析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的差距,从推进中长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视角,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关于大气环境管理的定位和相关工作目标,并从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对“十四五”大气环境管理重点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管理 “十四五” PM2.5 O3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中国铝冶炼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丽娟 邵朱强 +3 位作者 熊慧 李丹 杨富强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7-384,共8页
铝冶炼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也是有色金属行业中CO_(2)排放量最大的领域,在全国2030年碳达峰背景下,铝冶炼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工艺结构、技术进步、进出口影响等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和情景... 铝冶炼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也是有色金属行业中CO_(2)排放量最大的领域,在全国2030年碳达峰背景下,铝冶炼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工艺结构、技术进步、进出口影响等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铝冶炼行业碳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推动碳达峰的关键举措,为制定碳达峰目标背景下的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控制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实现铝冶炼行业碳达峰任务艰巨,在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总量控制以及多项措施实施的前提下,预计可实现铝冶炼行业“十四五”末期至“十五五”初期达峰,峰值在5.3×10^(8)~6.4×10^(8)t之间,达峰后保持2年左右平台期,产能控制是削峰的关键.②提高再生铝利用水平是决定铝冶炼行业能否快速达峰的关键,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77.3%.③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鼓励电解铝产能向可再生电力富集地区转移是铝冶炼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21.5%.④提高短流程比例也是铝冶炼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到2030年其对行业碳减排的贡献率为1.2%.研究显示,铝冶炼行业碳减排工作重点聚焦于推进严控产能总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清洁能源替代、强化技术降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冶炼行业 CO_(2)排放 碳达峰 情景分析 控制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