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 被引量:199
1
作者 刘春玲 祁生文 +1 位作者 童立强 赵法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2730-2733,共4页
利用FLAC3D对某边坡进行了动力分析,讨论了利用FLAC3D进行边坡动力分析时如何设置边界条件、合成、输入以及转化动力时程,为地质体选取合理的阻尼。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边坡会发生一定的... 利用FLAC3D对某边坡进行了动力分析,讨论了利用FLAC3D进行边坡动力分析时如何设置边界条件、合成、输入以及转化动力时程,为地质体选取合理的阻尼。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边坡会发生一定的永久位移,因此,工程上应慎重考虑。利用FLAC3D对边坡进行动力分析的文献较为鲜见,该方法为利用FLAC3D解决边坡动力问题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地震稳定性 数值分析 FLAC^3D
下载PDF
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46
2
作者 张茂省 李同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是有效减缓黄土滑坡灾害风险的基础。据西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黄土滑坡的诱发因素有自然和人为2类。自然因素包括地震、河流及沟谷侵蚀、降雨及冻... 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是有效减缓黄土滑坡灾害风险的基础。据西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黄土滑坡的诱发因素有自然和人为2类。自然因素包括地震、河流及沟谷侵蚀、降雨及冻融等;人为因素有堆载与开挖、农业灌溉、修建水库等。研究表明,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最积极的诱发因素。地震加速度引起的抛射作用和粉尘化效应以及振动液化效应是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原因。河流的侧向和下切侵蚀作用在河流的不同发育期诱发机理有所不同,导致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也有所区别。冻融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机理类型分为冻结滞水效应型和融化强度降低型等。降水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机理按触发滑坡的降水特征分为暴雨型和淋雨型,按地下水的作用方式分为优势通道-局部地下水型、地下水位上升型和增重型等。诱发黄土滑坡的人类工程活动分为斩坡型、灌溉型、水库型、堆载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滑坡 降雨 地震 诱发因素
下载PDF
西安地裂缝对地铁隧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2 位作者 樊红卫 杨沛敏 门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1-788,共8页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其活动对地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西安地铁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问题。以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对象,在地裂缝基本特征分析和未来活动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裂缝活动...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其活动对地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西安地铁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问题。以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对象,在地裂缝基本特征分析和未来活动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裂缝活动对地铁隧道的危害模式,从结构、防水、地基基础与变形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如下防治措施:结构上应采用扩大断面、预留净空、分段设缝加柔性接头和局部衬砌加强等措施;防水方面宜采用可卸式管片拼装双层结构法和波纹板强化橡胶复合材料制成的防裂止水带处理;地基基础处理方面采用地基注浆加固法和弹性囊变形恢复法处理;建立隧道衬砌和轨道的变形监测预警方案;地铁线路走向应尽量与地裂缝正交或大角度相交,避免小角度相交;严格禁止在地铁沿线一定范围内开采地下水。研究成果可为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施工、结构和防水设计以及隧道病害监测与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西安地铁 地裂缝 隧道病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与应用 被引量:63
4
作者 李同录 罗世毅 +1 位作者 何剑 张晓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2182-2186,共5页
在岩块的变形和强度参数及岩体结构面的野外统计窗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损伤力学和Hook-Brown准则进行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从而为岩体工程数值模拟提供较可靠的参数。最后,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浙江三门核电厂人工边坡数值计算的实例。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岩体 损伤力学 数值模拟 Hook-Brown准则 室内测试
下载PDF
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陶连金 苏生瑞 张倬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2-38,共7页
阐述了动力离散元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并将其用于一个受高烈度地震威胁的滑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与动力稳定性评价 ,阐明了滑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关键词 节理岩体 滑坡 动力稳定性 离散元法 地震作用
下载PDF
地裂缝对地铁明挖整体式衬砌隧道影响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2 位作者 门玉明 闫金凯 石玉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24-2331,共8页
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采用几何缩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地铁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结构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地裂缝位错量的增加,隧道顶部土与结构接触压力上盘明显增... 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采用几何缩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地铁明挖隧道整体式衬砌结构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地裂缝位错量的增加,隧道顶部土与结构接触压力上盘明显增大,下盘减小,底部接触压力上盘减小直至为0,下盘则明显增大;当地裂缝位错量达到20 cm时,位于地裂缝上盘的隧道结构底部出现脱空现象,下盘2.5 m处衬砌出现开裂,对隧道底部脱空区应及时进行注浆等地基处理;隧道底板基本处于受压状态,而顶板受力较复杂,下盘受拉,上盘则先受拉后受压。地裂缝作用下隧道变形破坏模式为拉张破坏,且隧道衬砌开裂主要出现在下盘距地裂缝14.0 m范围内,而位于上盘的隧道衬砌基本完好,这与地裂缝活动引起土体和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破坏主要发生在上盘刚好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隧道结构设计与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裂缝 地铁明挖整体式衬砌隧道 模型试验 应变 接触压力
下载PDF
特殊地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56
7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1 位作者 王飞永 刘妮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4,共10页
我国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及岩溶等特殊地质现象十分发育,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给我国目前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质挑战。文... 我国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及岩溶等特殊地质现象十分发育,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给我国目前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质挑战。文中论述了我国城市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及岩溶等特殊地质现象的分布与发育状况及危害,明确指出了上述特殊地质环境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面临的诸如监测缺乏系统性、缺少评价与安全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特殊地质与地下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不明以及规划缺乏前瞻性等关键问题和挑战,建议尽快开展我国特殊地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理论方法、规划设计理论、探测与监测技术方法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安全利用与防治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以及岩溶等特殊地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特殊地质 地面沉降 地裂缝 活动断裂 岩溶
下载PDF
正断层活动对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熊炜 范文 +2 位作者 彭建兵 邓龙胜 闫芙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845-2852,共8页
根据渭河盆地正断层的结构特征及活动形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正断层环境下公路山岭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针对断层错动量、断层倾角、隧道埋深以及隧道与断层的交角4个主要因素分别进行组合计算,并由此归纳出衬砌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4... 根据渭河盆地正断层的结构特征及活动形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正断层环境下公路山岭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针对断层错动量、断层倾角、隧道埋深以及隧道与断层的交角4个主要因素分别进行组合计算,并由此归纳出衬砌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衬砌受力变形影响的敏感性依次减弱,在断层裂缝两侧各40m的范围内是受力变形的集中位置,且当断层倾角小于50°时衬砌的受力类似于一端固定的悬臂梁。通过对衬砌的相对沉降量、纵向应力及剪应力的分析计算,将衬砌的主要破坏模式分为3类:在大纵向应力作用下,以拉张破坏为主、挤压破坏为辅的拉张-挤压型破坏,在大剪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直接剪断型破坏,以及拉张-挤压与剪切结合的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山岭隧道 正断层 数值模拟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以旬阳县为例 被引量:52
9
作者 杨德宏 范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82-86,93,共6页
旬阳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是陕西省地质灾害重灾区。本文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形成地质灾害的因子并使其归一化,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 旬阳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是陕西省地质灾害重灾区。本文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形成地质灾害的因子并使其归一化,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量化数据为依据,绘制旬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为旬阳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旬阳县 地质灾害 易发程度 分区
下载PDF
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门玉明 彭建兵 +1 位作者 李寻昌 郝建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介绍了所进行的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达到0.4g时,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就会出现局部的层间错动现象,当水平地震加速度达到0.8g时,层间结合力较弱的边坡将发生大面积的表面滑动和崩塌。而在铅直地震... 介绍了所进行的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动加速度达到0.4g时,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就会出现局部的层间错动现象,当水平地震加速度达到0.8g时,层间结合力较弱的边坡将发生大面积的表面滑动和崩塌。而在铅直地震力作用下,当地震加速度达到1.0g时,才会出现破坏现象。因而对层状结构岩质边坡来说,其水平地震力造成的危害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水平地震力 动力稳定性 地震力 破坏 大面积 试验研究 崩塌 层状结构 加速度
下载PDF
西安地裂缝活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新生 闫文中 +1 位作者 李同录 孙国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及活动主要受构造活动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 ,而近来地裂缝的超常活动主要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根据对抽水及地面荷载引起地层压密固结过程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应用 Ver-hulst模型...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及活动主要受构造活动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 ,而近来地裂缝的超常活动主要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根据对抽水及地面荷载引起地层压密固结过程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应用 Ver-hulst模型计算、预测结果 ,西安地裂缝的强烈活动将有减缓或逐渐稳定的趋势。有关地裂缝活动的最新实际监测数据已显示出一些相应的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活动趋势分析 西安市 构造活动 人类活动 地下水 地面沉降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墙后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吴明 彭建兵 +2 位作者 徐平 孙苗苗 夏唐代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95,共7页
假设挡墙后无黏性土极限破坏时形成圆弧形主应力拱线,其中被动破坏形成大主应力拱线,主动破坏形成小主应力拱线。取破裂面呈直线,其和水平方向夹角通过土压力函数极值确定,得到考虑土拱效应的墙土界面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主应力旋转角。基... 假设挡墙后无黏性土极限破坏时形成圆弧形主应力拱线,其中被动破坏形成大主应力拱线,主动破坏形成小主应力拱线。取破裂面呈直线,其和水平方向夹角通过土压力函数极值确定,得到考虑土拱效应的墙土界面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主应力旋转角。基于水平微分单元法,得出一种考虑土拱效应的被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和合力作用高度的解析式,修改了Paik考虑土拱效应的主动土压力公式。算例表明:考虑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理论比较符合模型试验的土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土压力 拱效应 主应力旋转 水平微分单元法
原文传递
黄土滑坡滑带土的蠕变特性 被引量:41
13
作者 龙建辉 郭文斌 +1 位作者 李萍 李同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3-1028,共6页
从陕西泾阳泾河南塬11个新近发生和临滑的黄土滑坡不同深度位置采取原状土样,根据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灌溉水诱发条件,按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含水率情况,分别对滑带黄土和古土壤进行了三轴蠕变实验和直剪蠕变实验,获得了该类滑带土的蠕... 从陕西泾阳泾河南塬11个新近发生和临滑的黄土滑坡不同深度位置采取原状土样,根据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灌溉水诱发条件,按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含水率情况,分别对滑带黄土和古土壤进行了三轴蠕变实验和直剪蠕变实验,获得了该类滑带土的蠕变特性:蠕变形变均包含等速蠕变、加速蠕变和蠕变破坏3个阶段,但从加速蠕变到蠕变破坏均历时短暂;滑带土均表现为塑性破坏特征;滑带土发生蠕变破坏时对应的应变量ε基本在10%以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蠕变破坏相应的应变量也随之降低;而直剪蠕变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破坏应变量都在4%以内;历时(t>0 min)的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族几乎为一束曲线簇,均具有"归一化"现象,反映出该区滑带土具有良好的一致的蠕变变形特性。讨论了滑带土蠕变特性与边坡失稳时间预报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黄土滑坡的临滑预报作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蠕变特性 三轴蠕变试验 剪切蠕变试验 失稳时间预测
下载PDF
黄土滑坡滑带土的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龙建辉 李同录 +1 位作者 雷晓锋 杨社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93,共5页
以陕西泾阳县泾河沿岸4个典型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和采样试验,探寻滑带土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差异,以期在实践中为确定滑动面位置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黄土滑坡滑带土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电阻率特性、细观结构特... 以陕西泾阳县泾河沿岸4个典型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和采样试验,探寻滑带土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差异,以期在实践中为确定滑动面位置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黄土滑坡滑带土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电阻率特性、细观结构特征、微观结构特征与滑坡体及滑床有显著差异,在实践中可作为鉴别滑动面的标志;而滑带土的矿物、化学成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带土 电阻率 物理特性
下载PDF
陕西地区黄土路堑高边坡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萍 王秉纲 +2 位作者 李同录 徐平 李文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
以极限状态坡作为输入坡型,将陕西黄土地区公路勘察中实测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作为主要随机变量参考值,采用Monte-Carlo法抽样,简化Bishop法公式作为控制方程,对陕西地区3个地段的黄土高边坡进行了可靠度模拟,获得黄土高边坡的失效概率... 以极限状态坡作为输入坡型,将陕西黄土地区公路勘察中实测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作为主要随机变量参考值,采用Monte-Carlo法抽样,简化Bishop法公式作为控制方程,对陕西地区3个地段的黄土高边坡进行了可靠度模拟,获得黄土高边坡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经过对参数变异性与失效概率关系的系统分析,并考虑陕西地区黄土强度参数变异系数的分布特点和工程可接受水平,提出了陕西地区黄土路堑高边坡可靠度设计标准。结果表明: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计失效概率为7%-10%,相应可靠指标为1.28-1.48;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设计失效概率为14%-16%,相应可靠指标为0.99-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边坡 MONTE-CARLO法 可靠度 失效概率
原文传递
地裂缝活动对土体应力与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1 位作者 闫金凯 陈立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3-908,共6页
通过进行西安典型地层环境下地裂缝活动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隐伏地裂缝活动引起附近土体应力与变形的规律。试验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土体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降低,而在下盘土体中产生正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增强,且... 通过进行西安典型地层环境下地裂缝活动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隐伏地裂缝活动引起附近土体应力与变形的规律。试验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土体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降低,而在下盘土体中产生正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增强,且距离地裂缝越远由地裂缝活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越小。地裂缝活动导致其两侧土体发生台阶状位移突变现象,随着地层由深至浅,土体变形范围明显增大,且影响区范围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活动引起附近土体应力的分布在空间上大致分为4个区域即下盘原始应力区、应力增强区、应力降低区和上盘原始应力区,其中应力降低区范围约为应力增强区的1.5~2倍。同时,地裂缝附近土体沉降变形也可分为3个带,即下盘稳定带、差异沉降过渡带和上盘稳定带,其中上盘差异沉降带范围约为下盘沉降差异带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地裂缝 模型试验 土应力 沉降变形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宁夏海原8.5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发育机理 被引量:34
17
作者 邓龙胜 范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7,共8页
海原地震是我国黄土地区影响深远的大震,其诱发的黄土滑坡不计其数。对海原地震中黄土滑坡密集发育的西吉、海原、固原地区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强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破坏类型,以及该地区黄土地震滑坡密集发育的成因机理。西-海... 海原地震是我国黄土地区影响深远的大震,其诱发的黄土滑坡不计其数。对海原地震中黄土滑坡密集发育的西吉、海原、固原地区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强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破坏类型,以及该地区黄土地震滑坡密集发育的成因机理。西-海-固地区黄土地震滑坡具有集中发育、扎堆群发的分布规律,且易发生在坡高较低、坡度较缓、山梁单薄、地貌破碎的斜坡地带,并具有方向性和运动液化的特点;考虑黄土特殊的结构特征及动力特性,黄土地震滑坡的破坏类型可分为振动软化——剪切破坏、振动液化——流动破坏、振动崩塌破坏及震后蠕变破坏四种;西吉县西南部黄土地震滑坡密集发育是因为该区处于海原地震地壳破裂带的几何投影中心,并受该区岩土分布特、地貌特征,以及所遭受地震波频谱特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8 5级地震 黄土 地震滑坡 破坏类型 密集发育机理 宁夏
下载PDF
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法锁 俞剑勇 +2 位作者 罗丽娟 卢全中 胡志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 ,结合西安土层结构、性质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黄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 ,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 ,得...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 ,结合西安土层结构、性质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黄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 ,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 ,得出三维有限单元法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实质 ,为最优桩长的选取和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载试验 有限单元法 桩土相互作用 弹塑性 硬化指数 相对位移 侧摩阻力 灌注桩
下载PDF
中国地裂缝发育规律与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乔建伟 彭建兵 +6 位作者 郑建国 卢全中 刘争宏 夏玉云 孟振江 王飞永 赵俊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6-1027,共12页
地裂缝是中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至2015年已在全国22个省区1500余处发现地裂缝超过5002条,这些地裂缝给沿线地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一系列的地质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地质绘图、地质勘探等,总结了中国地裂缝的空间分布,揭... 地裂缝是中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至2015年已在全国22个省区1500余处发现地裂缝超过5002条,这些地裂缝给沿线地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一系列的地质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地质绘图、地质勘探等,总结了中国地裂缝的空间分布,揭示了中国地裂缝的发育规律,并概化了中国地裂缝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大华北地区,尤以汾渭盆地、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最为严重,其中大于1 km的巨型地裂缝主要分布在汾渭盆地和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表现出沿断裂带集中、顺地貌变异带展布、与地面沉降伴生、在黄土湿陷区散布、大中城市群发的规律。地裂缝运动特征可划分为拉张型、拉张-剪切型、剪切-拉张型和剪切型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华北地区 空间分布 发育规律 运动特征
下载PDF
山西吕梁黄土崩滑类型及发育规律 被引量:27
20
作者 黄强兵 康孝森 +1 位作者 王启耀 李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2,共9页
山西吕梁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属于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通过对吕梁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吕梁地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 山西吕梁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属于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通过对吕梁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吕梁地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依据构成边坡的地层岩性与地质结构、滑动面发育位置,将吕梁地区黄土滑坡类型划分为Q3单一黄土层内滑动和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动两种类型;按破坏模式将吕梁地区黄土崩塌类型划分为:倾倒式、垮塌式和剥落式3种类型.调查还发现空间上黄土崩滑灾害主要发育在柳林县、临县、石楼县和中阳县4县,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呈条带状分布;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规律,汛期(6~10月)高发,特别是主汛期(7~8月).最后对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坡发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吕梁地区人工开挖和降雨耦合作用是诱发吕梁地区黄土滑坡和崩塌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地区 黄土滑坡 黄土崩塌 类型 发育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