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9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L型混凝土强度拉拔试验设备
1
作者 庄亚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4,共3页
混凝上强度拔出试验法,是用来检验现场结构物中混凝土强度的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检测新技术。由于它能定量地检验现场混凝土强度,所以国外已将此法用作检验和控制现场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有效手段。实现混凝土强度拔出试验法的关键是:(1... 混凝上强度拔出试验法,是用来检验现场结构物中混凝土强度的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检测新技术。由于它能定量地检验现场混凝土强度,所以国外已将此法用作检验和控制现场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有效手段。实现混凝土强度拔出试验法的关键是:(1)需要有一整套使用方便、重量轻、性能可靠、精度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的拔出法测试设备;(2)制订有关硬化混凝土强度拔出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L型 拉拔仪 混凝土 强度
下载PDF
小净距并行隧道力学状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9
2
作者 刘艳青 钟世航 +1 位作者 卢汝绥 马荣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0-594,共5页
招宝山隧道作为我国第一座超小净距 (<0 .2 8B)并行隧道的实践工程 ,准确掌握隧道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状态 ,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为此 ,在设计前对隧道施工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 ,施工中对地面沉降、洞周收敛、拱顶下沉... 招宝山隧道作为我国第一座超小净距 (<0 .2 8B)并行隧道的实践工程 ,准确掌握隧道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状态 ,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为此 ,在设计前对隧道施工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 ,施工中对地面沉降、洞周收敛、拱顶下沉、岩体位移、围岩压力、支护结构应变、围岩松弛范围及爆破破坏深度等进行了系统测试工作 ,有力地保证了这一设计施工新技术的顺利实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并行隧道试验 力学状态 围岩压力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分析 被引量:83
3
作者 牛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5,共9页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良好的计算精度,为研究和设计各种体外预应力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利用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 弯矩 应力增量 挠度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几何与材料非线性耦合分析 被引量:62
4
作者 潘家英 张国政 程庆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14,共5页
介绍用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耦合的方法分析大跨度桥梁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几何非线性采用UL列式法,材料非线性采用分层有限单元法,两者结合达到了既保证计算精度又节省内存及机时的目的。通过算例验证,该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一座铁... 介绍用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耦合的方法分析大跨度桥梁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几何非线性采用UL列式法,材料非线性采用分层有限单元法,两者结合达到了既保证计算精度又节省内存及机时的目的。通过算例验证,该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一座铁路是索桥方案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 极限承载力 非线性 铁路悬索桥
下载PDF
斜拉桥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 被引量:67
5
作者 陈幼平 周宏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68,共8页
本文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MSC/NASTRAN对地震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斜拉桥地震反应在各向振动分量作用、以及不同相位差和不同结构约束条件下的行波效应,对其一般影... 本文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MSC/NASTRAN对地震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斜拉桥地震反应在各向振动分量作用、以及不同相位差和不同结构约束条件下的行波效应,对其一般影响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地震反应 行波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普通混凝土梁用钢筋的疲劳S─N曲线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曾志斌 李之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14,共5页
介绍了钢筋疲劳S-N曲线的表达方法和影响钢筋疲劳强度的因素,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粱用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铁科院以前做的对接焊钢筋的疲劳试验结果重新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应力幅作为疲劳参数,以95%作... 介绍了钢筋疲劳S-N曲线的表达方法和影响钢筋疲劳强度的因素,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粱用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铁科院以前做的对接焊钢筋的疲劳试验结果重新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应力幅作为疲劳参数,以95%作为保证概率,提出了适用于疲劳寿命评估的三种钢筋的疲劳S—N曲线,并与国外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这些曲线为有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以及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钢筋 疲劳S-N曲线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有限位移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潘家英 程庆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在将空间梁的工程理论与固体力学大变形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导了既考虑轴力、又考虑弯矩贡献的空间梁单元几何刚度矩阵,并依据修正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悬索桥非线性有限元方程.文内较详细地介绍了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并提出了双重... 本文在将空间梁的工程理论与固体力学大变形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导了既考虑轴力、又考虑弯矩贡献的空间梁单元几何刚度矩阵,并依据修正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悬索桥非线性有限元方程.文内较详细地介绍了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并提出了双重平衡选代的概念.文章最后附有验证性算例及实际悬索桥方案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大跨度 有限位移 非线性
下载PDF
近距离爆破引起的隧道周边振动场 被引量:64
8
作者 杨年华 刘慧 《工程爆破》 2000年第2期6-10,共5页
首先分析了近距离爆破造成的隧道周边振动场分布规律 ,指出最大振动速度出现在爆破振动波正入射部位的墙壁和拱部 ,墙脚点振动速度较小 ,背爆侧振速只有迎爆侧的 1 / 2 5。其次 ,根据大量测试数据分析 ,论述了爆破性质、地质条件对振动... 首先分析了近距离爆破造成的隧道周边振动场分布规律 ,指出最大振动速度出现在爆破振动波正入射部位的墙壁和拱部 ,墙脚点振动速度较小 ,背爆侧振速只有迎爆侧的 1 / 2 5。其次 ,根据大量测试数据分析 ,论述了爆破性质、地质条件对振动衰减的影响 ,并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最后根据振动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振动 安全 钻爆施工 振动场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性能分析 被引量:59
9
作者 牛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4,共8页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工程及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中。本文通过十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条件下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较好...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工程及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中。本文通过十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条件下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此类梁在受弯条件下的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了理论分析的依据。同时,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一座铁路桥进行了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混凝土梁 非线性 弯矩 曲率
下载PDF
薄壁箱形梁桥约束扭转下翘曲、畸变和剪滞效应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谢旭 黄剑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4,共12页
本文用一般杆系结构刚度法原理,通过对普通杆件增加四个节点位移未知量,推导出了约束扭转下翘曲、畸变和剪力滞效应的箱形梁空间单元刚度矩阵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效节点力向量计算式,使箱形梁桥结构分析可按一般杆系结构刚度法进行,减... 本文用一般杆系结构刚度法原理,通过对普通杆件增加四个节点位移未知量,推导出了约束扭转下翘曲、畸变和剪力滞效应的箱形梁空间单元刚度矩阵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效节点力向量计算式,使箱形梁桥结构分析可按一般杆系结构刚度法进行,减少了计算自由度和简化了许多数据准备,数据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染桥 薄壁箱形梁 扭转 翘曲 剪滞效应
下载PDF
软土沉降分析中的某些问题 被引量:60
11
作者 周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9,共13页
文中首先指出常规一维固结理论分析软土沉降时, 不考虑偏应力对沉降的影响, 而对软土上路基工程, 偏应力的影响不能忽视, 并论证了偏应力的作用, 探讨影响偏应力的因素; 另外用工程实例说明软土沉降计算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固结理论 软土沉降 偏应力 路基
下载PDF
岩土工程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1
12
作者 周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共7页
介绍多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对岩土工程有普遍意义的3个问题:①长江中下游片状砂的工程特性,它与石英质砂有较大差异,原来建立在石英砂研究基础上的一些经验,不完全适用于片状砂;②深基础的临界深度;③载荷板承载力的尺寸效应。... 介绍多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对岩土工程有普遍意义的3个问题:①长江中下游片状砂的工程特性,它与石英质砂有较大差异,原来建立在石英砂研究基础上的一些经验,不完全适用于片状砂;②深基础的临界深度;③载荷板承载力的尺寸效应。承载力中的临界深度和尺寸效应现象,并非传统土力学理论所能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为此,笔者建议应加强土的基本性质和基础工程性状的试验研究,为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片状砂 临界深度 尺寸效应 土力学
下载PDF
受电弓滑板─接触导线摩擦磨损机理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娜 张弘 于正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研究了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这一特殊摩擦副。根据其随机变载荷、强电流、高速滑动等工况特点,对滑板-接触导线的摩擦磨损机理与特征进行分析,为实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摩擦 磨损 受电弓滑板 接触网导线 电气化铁道
下载PDF
薄壁箱型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的刚度法 被引量:41
14
作者 谢旭 黄剑源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本文假定新的纵向位移函数,使位移函数能满足力学基本条件,通过变分原理建立了薄壁箱梁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及单元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用本文推出的刚度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及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方法的优点是通用性好,计算... 本文假定新的纵向位移函数,使位移函数能满足力学基本条件,通过变分原理建立了薄壁箱梁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及单元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用本文推出的刚度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及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方法的优点是通用性好,计算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滞 变分原理 刚度法 箱形梁
下载PDF
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纵向力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 被引量:52
15
作者 蒋金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5,共9页
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连续梁桥、简支梁桥无缝线路4项钢轨附加纵向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二维”传递方式。与实测值相比较,计算结果正... 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连续梁桥、简支梁桥无缝线路4项钢轨附加纵向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二维”传递方式。与实测值相比较,计算结果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附加纵向力 墩台 铁路桥
下载PDF
近距侧爆情况下马蹄形隧道动态响应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2
16
作者 刘慧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在数值模拟和动光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马蹄形隧道在邻近爆破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在综合考虑入射应力波波长、隧道直径、爆源与隧道的相对距离的基础上 ,提出了隧道迎爆一侧的动应力集中因子的近似确定方法 ,为今后邻... 在数值模拟和动光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马蹄形隧道在邻近爆破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在综合考虑入射应力波波长、隧道直径、爆源与隧道的相对距离的基础上 ,提出了隧道迎爆一侧的动应力集中因子的近似确定方法 ,为今后邻近隧道的爆破施工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近距侧爆 马蹄形隧道 动态响应
下载PDF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卢肇钧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16,共7页
非饱和土是土力学在本世纪后半期的重点研究课题, 由于其吸力和吸附强度的性质复杂, 研究工作至今还停留在各大学的试验室中, 尚未能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作者在1997 年发表的论文 “膨胀力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中的作用”引起... 非饱和土是土力学在本世纪后半期的重点研究课题, 由于其吸力和吸附强度的性质复杂, 研究工作至今还停留在各大学的试验室中, 尚未能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作者在1997 年发表的论文 “膨胀力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中的作用”引起了国际和国内学者的注意。有关的学术讨论正在进行。文中扼要地论述了以下三点: ①过去39 年的研究及其未能解决的问题; ②当前的需要和作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抗剪强度 吸力 吸附强度
下载PDF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于正平 张弘 +1 位作者 吴鸿标 昌月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72,共14页
通过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有关研究,对其进行多因素、多参数的分析。分析接触网—受电弓的系统特性,高速接触网悬挂型式及参数的配置,以及受电弓的有关性能参数。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性能,为保障电力机车高... 通过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有关研究,对其进行多因素、多参数的分析。分析接触网—受电弓的系统特性,高速接触网悬挂型式及参数的配置,以及受电弓的有关性能参数。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性能,为保障电力机车高速、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受电弓 受流
下载PDF
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中老化系数x的取值问题 被引量:44
19
作者 王勋文 潘家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23,共12页
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是计算混凝土徐变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该方法中的关键问题──老化系数x的取值,提出了新的观点。运用考虑龄期影响的徐变本构理论与继效流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松驰系数R与徐变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是计算混凝土徐变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该方法中的关键问题──老化系数x的取值,提出了新的观点。运用考虑龄期影响的徐变本构理论与继效流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松驰系数R与徐变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原有实验数据的重新拟合,得出了计算老化系数新的实用公式。运用该公式计算表明,无论是持荷时间较长还是持荷时间较短的情况,都与Bastgen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在对分阶段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徐变分析时,采用该公式计算的老化系数x值尤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徐变 按龄期调整 有效模量法 老化系数
下载PDF
混凝土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永强 车惠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文在室内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受弯试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变幅疲劳荷载的大小和加载顺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有较大的影响,当疲劳荷载由小... 本文在室内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受弯试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变幅疲劳荷载的大小和加载顺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有较大的影响,当疲劳荷载由小变大时,累积损伤量大于1,当疲劳荷载由大变小时,累积损伤量小于1,P—M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不适于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弯曲疲劳 累积损伤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