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中的回升流行原因分析 |
陈声祥
吴惠玲
廖璇刚
吕永平
沈升法
王藕芳
金梅松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25
|
|
2
|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
徐盼
徐志宏
李绍进
许渭根
李罕琼
盛仙俏
金文灶
王莹莹
赵亦曼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3
|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六防栽培技术 |
章志兴
张伟春
朱春新
王旭华
鲍兰新
鲍艳红
方桂清
朱小芳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
11
|
|
4
|
佛手柑叶磷脂酰甘油相变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简报) |
杨玲
钱建东
方芳
苏维埃
|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
1995 |
8
|
|
5
|
吲熟酯对藤稔葡萄疏果和内源激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叶明儿
陈力耕
陈国林
蒋飞荣
柴容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6
|
家蚕平面茧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
郑元孟
楼兰仙
杨树英
张洋忠
王雅秀
|
《中国蚕业》
|
1997 |
4
|
|
7
|
转Bt基因抗虫棉金杂棉3号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
章志兴
张伟春
方桂清
王旭华
方康书
鲍兰新
朱小芳
朱春新
|
《浙江农业科学》
|
2009 |
1
|
|
8
|
甬优9号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
章志兴
张伟春
张凌
吕飞良
汪顺法
朱小芳
鲍兰新
张宝良
方桂清
王旭华
鲍艳红
祝丽娟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
0 |
|
9
|
直播早稻亩产400kg以上配套技术经验 |
钱秋平
丁祥海
洪波
徐照本
陈天高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山地设施番茄越夏长季栽培技术 |
杨新琴
赵建阳
王建茂
张志军
程炳林
|
《长江蔬菜》
|
2011 |
1
|
|
11
|
杂交籼稻新组合II优航148在浙江省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
章志兴
陈俊涛
张伟春
鲍兰新
董文其
方康书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
1
|
|
12
|
金华市旱粮生产发展潜力和途径 |
李锦钧
钱秋平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3
|
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章志兴
张伟春
王旭华
鲍兰新
董文其
方康书
方桂清
朱小芳
朱春新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
0 |
|
14
|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金杂棉3号的选育 |
章志兴
张伟春
王旭华
方桂清
方康书
朱小芳
朱春新
鲍兰新
董文其
|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大小麦667m^2产量超350kg的群体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吴飞良
徐开盛
蔡仁祥
吴益民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6
|
晚粳稻直播栽培分蘖成穗观察 |
丁祥海
徐根富
洪波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培两优慈四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章志兴
张伟春
陈俊涛
方康书
鲍兰新
董文其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
0 |
|
18
|
红壤稻区浙糯2号高产栽培技术 |
方江林
丁祥海
施志仁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桑树“全光雾插”育苗的主要技术与管理 |
郭文军
郑元孟
陈乐阳
潘建梅
|
《蚕桑通报》
|
1992 |
0 |
|
20
|
春马铃薯=西瓜+玉米-晚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 |
丁晋林
楼高天
陈振勤
朱南中
丁祥海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