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1978--2010 被引量:141
1
作者 谢铎文 潘景业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8-381,共4页
1981年制定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到2006年已经出现了第4版。迄今为止的32年里,由于预测指标、统计能力和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APAcHE预测模式的精确性不断提高。通过统计同时代的资料发现,APACHE也可用于... 1981年制定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到2006年已经出现了第4版。迄今为止的32年里,由于预测指标、统计能力和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APAcHE预测模式的精确性不断提高。通过统计同时代的资料发现,APACHE也可用于有效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且很有实用性。现对APACHE评分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脓毒症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鼻胃管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2
作者 潘夏蓁 林碎钗 +2 位作者 邵利香 方振红 孔海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插管法 胃肠 危重病人医疗
原文传递
我国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周华 杜斌 +26 位作者 柴文昭 周建新 庄海舟 丁琳 姜琦 赵惠颖 李宏亮 章志丹 刘荣 张久之 李政霖 朱桂军 任珊 冯敏 秦帅 许强宏 刘松桥 杨晓军 张纳新 林锡芳 何振扬 李志祥 刘京涛 李远 许媛 何伟 高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9-263,268,共6页
目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机械通气危重症病人EN和PN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国内多中心、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本次调查历时100 d,共有15个省市、25所医院、26个ICU共443例病人参与。... 目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机械通气危重症病人EN和PN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国内多中心、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本次调查历时100 d,共有15个省市、25所医院、26个ICU共443例病人参与。依据加拿大Heyland研究小组发起的2008年全球ICU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应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统计学分析。结果:19个ICU(73%)对病人EN期间床头抬高、胃残余量监测、中止喂养或转为小肠喂养指征等具体实施细则有明确的规定。25个ICU(96.2%)有计划应用胰岛素控制病人血糖。早期(入住ICU48 h内)TEN病人仅占38.8%(172/443);EN+PN占20.5%(91/443);因不耐受EN而中途中止的病人共10例(5.8%)。本次调查共观察4 303 d。2 003 d(46.5%)接受TEN,869 d接受EN+PN(20.2%)。72 h内达到80%预计能量病人共82例(47.7%),与未达预计能量病人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接受PN病人共230例,经PN液中添加Gln者占38.3%(88/230);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入住ICU时间(P=0.005)明显少于未添加Gln组。结论: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已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规范临床行为。EN仍存在喂养不足和累积能量摄入的缺乏。PN液中添加Gln能缩短病人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危重症
下载PDF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41
4
作者 全清霞 林碎钗 +1 位作者 林跃跃 孔海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对17例住院患者意外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意外拔管的发生与缺乏有效的固定、未使用镇静剂、未使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患沟通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护...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对17例住院患者意外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意外拔管的发生与缺乏有效的固定、未使用镇静剂、未使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患沟通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护理责任心,对清醒患者采取相关宣教、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意外拔管 ICU 护理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郭贵龙 李卓英 胡孝渠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9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4级四个班120名5年制临床本科学生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6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肿瘤外科教学;实验教学组60名采用CBL模式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试卷...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4级四个班120名5年制临床本科学生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6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肿瘤外科教学;实验教学组60名采用CBL模式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试卷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75%以上学生对CBL教学模式满意。实验组学生对肿瘤外科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题、填空题)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趣味性、积极性及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肿瘤外科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肿瘤外科 CBL教学
下载PDF
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1
6
作者 沈晔 吴双华 +3 位作者 潘景业 程留慧 张近波 马继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值及早期乳酸清除率,高、低碱剩余组,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各参数比较,分析其与病死率、预后的关系;分析比较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关系。结果108例高BE组(BE≥-8mmol/L)患者的病死率为33.3%,显著低于41例低BE组(BE<-8mmol/L)患者(56.1%,P<0.05)。112例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的病死率为34.8%,显著低于37例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54.1%,P<0.05)。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相关分析示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6。结论高碱剩余组和高早期乳酸清除率组预后较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剩余 早期乳酸清除率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艳杰 潘景业 +3 位作者 林锡芳 王明山 余震 俞继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者DIC前状态的治疗作用及有效剂量、用药方法,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诊断标准的30例ICU患者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者DIC前状态的治疗作用及有效剂量、用药方法,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诊断标准的30例ICU患者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乌司他丁40万U组,不符合该标准的1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血浆、血小板、抗凝及病因治疗,乌司他丁组另外给予乌司他丁60万U和40万U,对照组未予处置。分别于治疗后1、3、5、7d采集静脉血,观察各组血浆组织因子(TF)、凝血酶原片段F1+2(F1+2)、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抑制剂(TFPI)、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IC评分变化。结果:常规组血浆vWF、T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常规组与乌司他丁40万U组比较,血浆vWF、TM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血浆F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F1+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组血浆TF、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F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TF、AT-Ⅲ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两乌司他丁组TF、ATⅢ、TFP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乌司他丁组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的PT、APTT短于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的PT、APTT短于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DIC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具有保护凝血、抗凝、纤溶因子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阻断DIC的发展。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凝血系统保护作用的优势在于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固障碍 乌司他丁 凝血因子 纤维溶解系统
下载PDF
危重症病人两种营养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艳杰 余震 +4 位作者 潘景业 姚建高 林锡芳 俞继芳 宋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周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肌酐(Scr)水平,监测病人各项胃肠道功能障碍指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ALB和P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至第4周接近正常水平。鼻胃管组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菌群失调等的发生率与鼻空肠管组无显著性差异。病人腹胀、腹泻症状与输注营养液的速度明显相关。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可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EN液的输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治疗 鼻胃管营养 鼻空肠管营养
下载PDF
思密达局部外涂治疗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卫庆 俞继芳 +2 位作者 邵利香 蒋凯 宋君 《护理学报》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思密达在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解决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困难的问题。方法将48例入住ICU后因腹泻发生肛周皮肤损伤的患者按医生分管的床位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用温水清洁肛周皮肤待干后,使用思密达粉外涂患处皮肤... 目的探讨思密达在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解决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困难的问题。方法将48例入住ICU后因腹泻发生肛周皮肤损伤的患者按医生分管的床位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用温水清洁肛周皮肤待干后,使用思密达粉外涂患处皮肤;对照组23例用温水清洁后使用强生婴儿柔湿巾擦拭肛周。两组Ⅲ度皮肤损伤患者腹泻后均予1%碘伏消毒创面。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护理1周后,观察组25例患者疗效指数为76%,临床疗效评价为显效;对照组23例患者疗效指数为43%,临床疗效评价为好转。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痊愈时间比较,观察组痊愈时间为(4.90±1.23)d,对照组为(8.10±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P<0.01),观察组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思密达局部外涂治疗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效果较好,且该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刺激性小,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肛周皮肤损伤 思密达 皮肤护理
下载PDF
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监护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晓微 林碎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不良反应监护 深部真菌感染 治疗 2003年6月 2004年 安浮特克 效果显著 护理报告 商品名 AMB BEN 感染者
原文传递
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幸福度的调查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茹茹 余昌妹 +1 位作者 潘夏蓁 李爱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分析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幸福度的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温州城区5个街道12个社区的常住人口中226位空巢老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入户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统计资料... 目的:分析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幸福度的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温州城区5个街道12个社区的常住人口中226位空巢老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入户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统计资料、社会支持情况、幸福度三部分。结果:社会支持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呈负相关(P<0.01),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呈正相关(P<0.01),与总幸福度呈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幸福度成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空巢老人情感世界影响明显,其中主观支持影响最大。改善社会支持系统,促使空巢老人找到精神寄托,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支持 问卷调查 幸福度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监护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细秀 周笑芬 +1 位作者 全清霞 陈彩艳 《护理学报》 2012年第21期59-61,共3页
总结ICU 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监护。本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6例,急性胰腺炎2例,腹泻2例,肝功能损害2例,低钙血症2例,皮肤过敏反应1例,上肢浅静脉炎1例。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 总结ICU 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监护。本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6例,急性胰腺炎2例,腹泻2例,肝功能损害2例,低钙血症2例,皮肤过敏反应1例,上肢浅静脉炎1例。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替加环素作为多重耐药菌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后推出的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在ICU用于对抗多重耐药菌中越来越被重视,ICU护士应该掌握其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用药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按医嘱及时送检各种标本,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替加环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有效沟通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保留人工气道依从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碎钗 潘夏蓁 +2 位作者 全清霞 冯小芳 郑琼 《护理学报》 2007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有效沟通方法以提高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依从性。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ICU收治的164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沟通计划:对初次插管患者沟通工作做在前;对插管后入ICU的患者立即进行宣教,对...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有效沟通方法以提高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依从性。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ICU收治的164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沟通计划:对初次插管患者沟通工作做在前;对插管后入ICU的患者立即进行宣教,对于听不懂医生的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患者采取无声交流(应用图画板或词组卡片),对短期应用机械通气、神志清楚的患者采取手势法进行无声交流,对清醒、双手能活动的患者采取用纸和笔写字的方式进行无声交流;置管持续期间及时反馈沟通效果,个别病例重点交班;规范护理常规,检查等操作过程中做好解释工作。结果气管插管患者自行拔管率实施有效沟通后,从6.6%下降到了1.8%。结论沟通与宣教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气管插管自行拔管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人工气道 沟通 依从性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因子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艳杰 潘景业 王明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本研究观察SD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 ,探讨凝血连锁反应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后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休克 1、2、4、6、8、12和 2 4小时组。分别检测各组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本研究观察SD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 ,探讨凝血连锁反应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后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休克 1、2、4、6、8、12和 2 4小时组。分别检测各组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凝血因子Ⅷ (FⅧ ) ,组织因子 (TF) ,D 二聚体 (D D) ,纤维蛋白原 (FIB)的血浆浓度及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变化。结果表明 :与休克前比较 ,各休克组PT、APTT逐渐延长 ,于休克后 4 - 6小时显著延长 (P <0 .0 0 1) ,APTT平均 5 9.7秒 ,PT平均 30 .2秒。休克后 ,血浆D 二聚体显著增加 (P <0 .0 0 1) ,于休克 8小时达到峰值。血浆vWF、FⅧa、TF、FIB于休克早期增加 ,随着休克的发展 ,纤维蛋白原于休克 2小时开始明显下降 (P <0 .0 0 1) ,休克 12小时降至最低值。TF、vWF、FⅧa分别于休克 6小时、8小时开始明显下降 (P <0 .0 0 1或P <0 .0 5 )。凝血因子消耗比率 :FⅧ为 (86 .1± 1.8% ) ,纤维蛋白原为 (89.6± 0 .6 % ) ,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为 (5 5± 1.4 % ) ,组织因子为 (6 2± 2 .5 % ) ,其中 ,FⅧ、纤维蛋白原消耗比例较大。失血性休克时以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为主 ,内源性凝血途径作用较小。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PT、APTT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休克 凝血因子
下载PDF
肺损伤预测评分在ALI/ARD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夏炎火 童秋玲 +3 位作者 林锡芳 王丹 朱海萍 戴震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评估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在早期预测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对43例ALI/ARDS患者和32例非ALI/ARDS患者分别进行LIPS、肺损伤评分(LI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计算两组... 目的评估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在早期预测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对43例ALI/ARDS患者和32例非ALI/ARDS患者分别进行LIPS、肺损伤评分(LI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计算两组病死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IPS和LIS的诊断分辨度。结果与非ALI/ARDS组相比,ALI/ARDS组的ICU平均住院时间、LIPS和LIS较高,而PaO2/FiO2相对较低,且病死率高达34.88%。LIPS与LIS呈明显正相关(r=0.669,P<0.001),但LIPS、LIS与APACHEⅡ评分间的相关性不强(r分别为0.460和0.342,P<0.05)。LIPS评分对预测ALI/ARDS有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832,95%CI:0.728~0.908,P<0.001],当LIPS>7分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为83.72%,特异性为78.12%。LIS评分对预测ALI/ARDS也有意义(AUC=0.802,95%CI:0.693~0.885,P<0.001),LIS>0.67分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40%和77.80%。结论 LIPS对预测ALI/ARDS的准确性较好,且与LIS系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早期即可获得,临床操作性较强,该评分系统为早期预测ALI/ARDS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 ARDS LIPS LIS APACHEⅡ 诊断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感染及其相应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艳杰 潘景业 +3 位作者 张启瑜 廖毅 王均炉 虞冠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着受体选择、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发展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尽管肝移植手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众多ICU术后治疗问题中 ,术后感染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导致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随着受体选择、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发展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尽管肝移植手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众多ICU术后治疗问题中 ,术后感染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导致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肝移植术后感染问题的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对肝移植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率、耐药性、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肝移植术 治疗进展 死亡率 受体选择 终末期肝病 ICU 感染率 预防措施 发病率
下载PDF
ICU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霞飞 叶进燕 +2 位作者 周小洁 林锡芳 潘景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5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5.9...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5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5.92%,热带念珠菌占21.71%。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最常见,占50.66%,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29.61%。结论ICU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和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深部真菌感染
下载PDF
复方丹参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合并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景业 张艳杰 +1 位作者 王明山 金可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6-459,共4页
为了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及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制作了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复方丹参液组及肝素组,每... 为了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及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制作了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复方丹参液组及肝素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休克后2、4、6小时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变化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肝素组与复方丹参液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大鼠休克组血浆SFMC、DD水平明显高,于而ATⅢ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01),其他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克组、肝素组血浆TM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复方丹参组与假手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休克组大鼠于休克2小时血浆tPA、DD水平明显升高,于休克4小时PAI达到高峰(P<0.001),而tPA水平有所下降。于休克6小时,血浆PAI水平下降,tPA继续降低,但PAI、DD尚维持于较高水平。肝素组血浆DD水平降低、tPA高于休克组、PAI无显著性不同。丹参组大鼠血浆tPA、PAI、DD均低于休克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休克组大鼠APTT进行性延长,至休克6小时达到高峰,平均59.7±11.86秒。肝素组APTT平均6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凝血紊乱 复方丹参
下载PDF
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导致一株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产生泛耐药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龙华 陈冲 +4 位作者 熊建球 潘景业 贾坤茹 胡晓彦 余方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1-582,共2页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到一株泛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伞部耐药。发现多种耐药基凶同时位于该菌中,包括一种新型AmpC酶基因,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 泛耐药 耐药基因 AMPC酶基因 常用抗生素 医院分离
原文传递
触诊法在判断胃管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卫庆 俞继芳 +1 位作者 孔海燕 付莹 《护理学报》 2012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触诊法在判断胃管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4月ICU病房内留置胃管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触诊法和听气过水声法判断胃管位置各1 000例次,最后均测定胃液pH值以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 目的探讨触诊法在判断胃管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4月ICU病房内留置胃管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触诊法和听气过水声法判断胃管位置各1 000例次,最后均测定胃液pH值以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触诊法成功率为98.0%,听气过水声法成功率为97.6%(χ2=0.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抽取胃液合并腹部触诊法确定胃管位置简便、快速、有效,为临床判断胃管位置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而降低了胃管误入气道而未被发现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 胃管 位置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