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09
1
作者 金伟良 赵羽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80,403,共11页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其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 ,使得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这已经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政负担 .本文通过数据和工程实例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 ,回顾...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其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 ,使得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这已经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政负担 .本文通过数据和工程实例说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 ,回顾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发展状况 ;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 :混凝土的碳化、碱 -集料反应和冻融破坏、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和混凝土结构体系耐久性 ;最后展望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碳化 碱-集料反应 冻融破坏 氯离子侵蚀 钢筋锈蚀
下载PDF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06
2
作者 郑刚 龚晓南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李广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46,共20页
国内外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地基处理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综合应用,形成了有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本文对我国正在进行修订和编制的地基处理方面相关规范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地基处理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发展进... 国内外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地基处理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综合应用,形成了有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本文对我国正在进行修订和编制的地基处理方面相关规范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地基处理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复合加固技术 柱状加固体 复合地基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性状分析 被引量:179
3
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5,共5页
用三维空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土压力的空间分布及基坑的几何尺寸效应,并与按二维平面问题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杭州市某基坑工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对基坑工程进行三维分析的必要性以及计算模式的... 用三维空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土压力的空间分布及基坑的几何尺寸效应,并与按二维平面问题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杭州市某基坑工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对基坑工程进行三维分析的必要性以及计算模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空间性状 围护结构变形 土压力
下载PDF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机理探讨 被引量:196
4
作者 龚晓南 岑仰润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在现有真空预压的研究和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真空渗流场理论来解释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比较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不同之处,探讨了几个真空预压工程上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深度、达西定... 在现有真空预压的研究和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真空渗流场理论来解释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比较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不同之处,探讨了几个真空预压工程上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深度、达西定律在真空预压中的适用性、真空预压抽真空边界的处理、地下水的存在对真空预压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截载预压 真空渗流场理论 地下水 相对超静孔隙水压力 真空流体
下载PDF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被引量:151
5
作者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根据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 1 2个应予以重视的研究领域 ,展望了 2 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发展展望
下载PDF
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一种解析算法 被引量:125
6
作者 陈龙珠 梁国钱 +1 位作者 朱金颖 葛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38,共9页
选用常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本文导出了一组确定桩的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算式,并由此分析了桩周和桩底土的影响以及桩承载力与其加载初始刚度间的关系。文中对几根桩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理论拟合,表明本文公式在工程中... 选用常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本文导出了一组确定桩的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算式,并由此分析了桩周和桩底土的影响以及桩承载力与其加载初始刚度间的关系。文中对几根桩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理论拟合,表明本文公式在工程中是可用的。本文部分结论对弄清由刚度推求桩承载力的各种小应变动测技术(如动参数法、机械阻抗法等)的适用范围将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载荷 沉降曲线 解析解 承载力
下载PDF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发展综述 被引量:122
7
作者 李芳 凌道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229-235,共7页
着重评述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领域从最初的尺寸优化发展到形状优化、拓扑优化的基本历程及其相关特点,并对优化设计选用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归类,提出了这一领域今后仍然有待于发展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 工程结构 尺寸优化 形状优化 拓扑优化 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 被引量:163
8
作者 李王鸣 叶信岳 孙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3,共6页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对城市人居环境概念的剖析入手,制订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通过问卷调查对杭州城市人居环境作了评价。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杭州市 城市环境
下载PDF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168
9
作者 陈云敏 贾宁 陈仁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 基于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内堤身土体受力平衡,改进了传统的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方法,求得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桩间距、桩帽大小和填料内摩擦角对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土拱处于弹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出的桩体荷载分担比小于HEWLETT极限状态计算结果;土拱处于塑性状态时,改进方法计算结果与HEWLETT计算结果相同。设计桩承式路堤时,若填料内摩擦角较大,则应优先考虑增大桩帽宽度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若内摩擦角较小,则可适当减小桩距来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大内摩擦角填料有助于提高桩体荷载分担比。给出了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图,便于工程应用。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体荷载分担比 三维土拱效应分析 土拱 路堤 桩帽桩
下载PDF
等应变条件下的砂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 被引量:162
10
作者 谢康和 曾国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7,共15页
本文建立了等应变条件下较为完善的打穿软粘土层的砂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该理论较同样条件下现有理论更接近自由应变条件下严密的但极其复杂的解析理论。文中对巴隆(R.A.Barron)理论和汉斯(S.Hansbo)理论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阐述了考... 本文建立了等应变条件下较为完善的打穿软粘土层的砂井地基固结解析理论,该理论较同样条件下现有理论更接近自由应变条件下严密的但极其复杂的解析理论。文中对巴隆(R.A.Barron)理论和汉斯(S.Hansbo)理论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阐述了考虑井阻作用时巴隆理论的不合理性和汉斯理论的近似性。最后根据本文理论编制了可用于IBM-PC微机的绘图软件,绘制了常用砂井的平均径向固结度-径向固结时间因子等曲线。利用这些曲线,能较方便地进行考虑井阻作用和涂抹作用的砂井地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井 地基 等应变 解析理论 固结
下载PDF
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69
11
作者 刘国华 王振宇 黄建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7,共5页
在阐述电阻率层析成像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MillerSoilBox进行土样的室内电阻率试验,根据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土的电阻率变化的主次因素顺序是:含水率、孔隙水的导电性、饱和度、土的种类。依据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了电阻率与... 在阐述电阻率层析成像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MillerSoilBox进行土样的室内电阻率试验,根据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土的电阻率变化的主次因素顺序是:含水率、孔隙水的导电性、饱和度、土的种类。依据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了电阻率与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基于推广阿尔奇公式的黏土电阻率模型。对实测结果进行电阻率层析成像,能较好地发现地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成像 正交试验 含水率
下载PDF
粘土结构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153
12
作者 龚晓南 熊传祥 +1 位作者 项可祥 候永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3-47,共5页
本文首先介绍前人对粘土结构性对其土工特性影响研究的部分成果 。
关键词 粘土结构性 力学性质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广义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67
13
作者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共13页
首先通过对复合地基技术发展过程的回顾,阐述了从狭义复合地基概念到广义复合地基概念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浅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地基三者在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路线,指出复合地基的本质是桩和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并讨论了三者之... 首先通过对复合地基技术发展过程的回顾,阐述了从狭义复合地基概念到广义复合地基概念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浅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地基三者在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路线,指出复合地基的本质是桩和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并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以及满足形成条件的重要性。分析了复合地基与地基处理、复合地基与双层地基、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复合地基位移场的特点、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和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设计思路。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复合地基型式、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实用方法。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最后还对进一步应重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复合地基理论 复合地基的本质 位移场 基础刚度 垫层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双层地基─维固结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23
14
作者 谢康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35,共12页
本文研究了双层地基一维固结问题,给出了荷载随时间任意变化及起始孔压沿深度任意分布情况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解答,讨论了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特性,并为双层地基平均固结度的实际计算提供了图表。与均质地基不同,双层地基平均固结度按... 本文研究了双层地基一维固结问题,给出了荷载随时间任意变化及起始孔压沿深度任意分布情况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解答,讨论了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特性,并为双层地基平均固结度的实际计算提供了图表。与均质地基不同,双层地基平均固结度按沉降定义和按平均孔压定义是有区别的。土的固结系数并不是决定双层地基固结速率的唯一指标。土的压缩性对双层地基固结有重要影响,土越硬,固结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地基 一维固结 解析理论
下载PDF
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4
15
作者 汪树玉 刘国华 包志仁 《基建优化》 1999年第4期3-14,共12页
优化设计是设计概念与方法的一种革命,它用系统的、目的定向的和有良好标准的过程与方法来替代传统的试验纠错(trial-and-eror)的手工方法。优化设计是寻求最好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优化方法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优化设计是设计概念与方法的一种革命,它用系统的、目的定向的和有良好标准的过程与方法来替代传统的试验纠错(trial-and-eror)的手工方法。优化设计是寻求最好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优化方法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虽然对大多数现实问题而言,由于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工程设计
下载PDF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 被引量:163
16
作者 潘林有 谢新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讨论了采用曲线拟合方法预测地基沉降的理论基础,分析比较了四种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根据多个工程实测沉降资料,研究了这四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提出了应用曲线拟合方法预测实际工程地基沉降的具体技术思路和原则。
关键词 实测沉降 软土地基 曲线拟合 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
下载PDF
深厚软基超长桩工程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142
17
作者 朱向荣 方鹏飞 黄洪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通过温州软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 ,探讨了软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超长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和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对软土地基中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试验 软土地基 超长钻孔灌注桩 荷载传递 测试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被引量:157
18
作者 方创琳 祁巍锋 宋吉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1-1021,共11页
城市群紧凑度是指在城市群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城镇)、产业、资源、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物质实体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包括城市群产业紧凑度、城市群空间紧凑度和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等类型。适度... 城市群紧凑度是指在城市群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城镇)、产业、资源、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物质实体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包括城市群产业紧凑度、城市群空间紧凑度和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等类型。适度的紧凑度是城市群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城市群紧凑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从产业、空间和交通三大视角入手,通过构建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模型,对选取的23个城市群紧凑程度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城市群紧凑度总体不高,且空间差异性大,根据这种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中国城市群综合紧凑度划分为高度紧凑、紧凑、中度紧凑、低度紧凑和不紧凑(分散)5个等级。城市群综合紧凑度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异态势。城市群综合紧凑度与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如何科学调控城市群紧凑程度,紧凑程度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最佳选择,这是本文研究中试图回答的问题。该研究为我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育,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生态型城市群和高效型城市群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为推动我国城市群的适度集聚和健康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紧凑度 综合测度模型 空间分异 中国
下载PDF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6
19
作者 赵羽习 金伟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分析研究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正确揭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钢筋应力σs、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τ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s的解析表达式,并... 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分析研究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正确揭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钢筋应力σs、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τ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s的解析表达式,并根据拔出试验数据,给出了随不同位置变化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应力和相对滑移关系,推导了反应这种变化规律的位置函数。本文还通过不同锈蚀量的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的拔出试验,得到了两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不同钢筋锈蚀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两种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最后,本文给出了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可较全面地反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粘结本构关系 位置函数 拔出试验 锈蚀
原文传递
软土地基深基坑周围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7
20
作者 李大勇 龚晓南 张土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建立了同时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土体与地下管线变形耦合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 ,得出了对设计、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管线 数值模拟 保护措施 软土地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