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白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孔伟华 徐建波 +4 位作者 崔琦 盛振华 袁强 张春椿 李石清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9期69-78,共10页
白及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整理了白及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白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发现白及含有糖类、联苄类及其衍生物、菲类、二氢菲类、二氢菲呋喃类、联菲... 白及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整理了白及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白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发现白及含有糖类、联苄类及其衍生物、菲类、二氢菲类、二氢菲呋喃类、联菲类、双菲醚类、甾体以及三萜等有效成分,主要有止血、免疫调节、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促进造血、抗病毒等药理活性,白及多糖的提取方式主要有溶剂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和酶辅助提取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亮 戴灵豪 +1 位作者 关旸 王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6-290,共5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基础工程。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落实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教育责任,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一人一档”的动态实验室安全技...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基础工程。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落实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教育责任,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一人一档”的动态实验室安全技术培训个人电子档案库。实施“全员参与”的自查与检查相结合的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开展VR虚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初步建成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三大体系为基础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使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 风险评估 应急处置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蜜麦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俪桦 应泽茜 +4 位作者 孙贝贝 汤璐璐 杜伟锋 葛卫红 李昌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38-3543,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蜜麦麸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中蜜麦麸制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蜜麦麸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以麸皮与炼蜜比例、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为考察因素,蜜麦麸含水量、堆积...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蜜麦麸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中蜜麦麸制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蜜麦麸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以麸皮与炼蜜比例、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为考察因素,蜜麦麸含水量、堆积密度和色度及阿魏酸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作为综合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蜜麦麸制备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及工艺验证。结果蜜麦麸最刘制备工艺为麸皮与炼蜜比例为10∶3,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90 s;含水量、堆积密度、色度、阿魏酸含量均符合蜜麦麸要求,综合指标平均值为0.676 0,与预测值(0.692 7)相对误差为2.41%,相对误差较小。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且简单可行,适用于蜜麦麸的制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蜜麦麸 堆积密度 色度 阿魏酸 总评归一值
原文传递
基于谱效关系的醋延胡索炮制前后特征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杜伟锋 孙海英 +5 位作者 洪浩 朱伟豪 洪智慧 葛卫红 李昌煜 张光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178-6187,共10页
目的探讨醋延胡索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炮制特征成分。方法建立生延胡索与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大鼠扭体反应为模型建立评价指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目的探讨醋延胡索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炮制特征成分。方法建立生延胡索与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大鼠扭体反应为模型建立评价指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孕酮、雌二醇、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rostaglandin F_(2a),PGF_(2a))等指标评价镇痛药效,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熵权法研究醋延胡索的谱-效关系,指认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生延胡索饮片、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1个共有峰。生延胡索饮片与醋延胡索饮片均有止痛效果,以醋延胡索止痛效果最为显著。镇痛谱效关联度分析得到峰9、18-21、25、26醋炙后关联度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与醋炙后镇痛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关系明确了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为醋延胡索炮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延胡索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炮制特征成分 HPLC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孕酮 雌二醇 前列腺素E_(2) 前列腺素F_(2a) 原阿片碱 盐酸巴马汀 盐酸小檗碱 去氢紫堇碱 延胡索乙素 四氢小檗碱 延胡索甲素
原文传递
芍药汤调控TXNIP/NLRP3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德龙 卢爱妮 +1 位作者 郑红斌 季旭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0-3245,共6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调控TXNIP/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检测芍药汤中化合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各组灌胃干预,评价疾病... 目的:探讨芍药汤调控TXNIP/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检测芍药汤中化合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各组灌胃干预,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观察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IL-1β、IL-18含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XNIP/NLRP3通路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共检测出芍药汤中1120个化合物,18个主要化合物。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各剂量组DAI显著降低(P<0.01),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及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芍药汤各剂量组TXNIP、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TXNIP/NLRP3信号通路激活与UC肠道炎症有关。芍药汤能够通过下调TXNIP表达,抑制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UC肠黏膜病理损伤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XNIP/NLRP3通路 芍药汤 炎症机制
原文传递
麦冬皂苷B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冰倩 周小杰 +1 位作者 史冬玲 程桂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11-2914,共4页
目的:对麦冬皂苷B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麦冬有效化学成分麦冬皂苷B(OP-B)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包括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近年来学者们已通过多角度研究阐述其部分抗... 目的:对麦冬皂苷B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麦冬有效化学成分麦冬皂苷B(OP-B)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包括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近年来学者们已通过多角度研究阐述其部分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不同的蛋白及信号通路。结论:麦冬皂苷B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黏附、侵袭、迁移,抗增殖及促凋亡,自噬等方面的作用,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B 抗肿瘤 作用机制 自噬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TOF/MS分析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 被引量:18
7
作者 洪智慧 杜伟锋 +6 位作者 杨莹 康显杰 洪浩 朱伟豪 葛志伟 李昌煜 葛卫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快速分析续断DipsaciRadix"发汗"前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快速分析续断DipsaciRadix"发汗"前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为25℃;质谱采用UPLC-Triple-TOF 5600+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检测,扫描范围m/z 100~1500。根据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所得的信息对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鉴定。结果根据化合物保留时间、质谱信息,推测了续断"发汗"前后52个共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等,同时分析了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并比较了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发现发汗后马钱苷酸、绿原酸、马钱苷、异绿原酸A、川续断皂苷VI等20种成分含量降低,咖啡酸、异绿原酸、异绿原酸C、大花双参苷A等成分含量在发汗后升高。结论研究发现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种类上无明显差异,而在成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未"发汗"续断化学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发汗"续断。本实验采用UPLC-Triple-TOF-MS技术分析"发汗"对续断的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究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物质基础和进一步为续断产地加工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发汗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三萜皂苷 环烯醚萜 酚酸 马钱苷酸 绿原酸 马钱苷 异绿原酸A 川续断皂苷VI 咖啡酸 异绿原酸 异绿原酸C 大花双参苷A
原文传递
产地海拔等对前胡中白花前胡甲、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柳 康显杰 +4 位作者 杜伟锋 洪浩 葛卫红 汪力刚 李昌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8,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1 nm,洗脱时间为30 min。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 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白花前胡甲素含量范围在0.83%-1.52%;白花前胡乙素含量范围在0.10%-0.44%,两者均符合规定的占比为45.45%。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海拔可将其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评分较高的是四川、安徽、重庆、湖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结论由于各地栽培前胡海拔、气候等差异,不同产地高海拔地区前胡的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普遍高于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前胡合格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白花前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产地薏苡仁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甘油三油酸酯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婷 罗云云 +2 位作者 杜伟锋 葛卫红 李昌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4-948,共5页
目的建立薏苡仁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方法薏苡仁粉乙腈-二氯甲烷提取液的分析采用安捷伦反相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结果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7个... 目的建立薏苡仁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方法薏苡仁粉乙腈-二氯甲烷提取液的分析采用安捷伦反相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结果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相似度0.705~0.990。甘油三油酸酯在0.223~8.62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1.09%。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薏苡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指纹图谱 甘油三油酸酯 HPLC
下载PDF
冠心宁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10
作者 齐月寒 马全鑫 +4 位作者 徐松涛 郁晨 陈姣姣 方明笋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39,共7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的治疗作用,并从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细胞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途径,为冠心宁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小鼠CHF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冠心宁片低...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的治疗作用,并从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细胞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途径,为冠心宁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小鼠CHF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冠心宁片低剂量组(600mg/kg)、冠心宁片高剂量组(1200mg/kg)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12.5mg/kg),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实验期间观察动物存活率,给药3、6、9周时进行超声成像,检测小鼠射血分数(EF),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心脏组织,TUNEL法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PI3K、p-AKT和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生存率为50%,冠心宁片低剂量组存活率为60%,冠心宁片高剂量组存活率70%。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EF值在给药3、6、9周时均显著下降,给与冠心宁片后,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理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较多,冠心宁片能有效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下降,与蛋白表达相一致,PI3K和p-AKT水平也显著上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冠心宁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PI3K、p-AKT的蛋白表达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冠心宁片能提高CHF小鼠的存活率,增强CHF小鼠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BAX信号通路的活化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CHF小鼠的心力衰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片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色度原理的薏苡仁炮制过程颜色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伟锋 汤璐璐 +5 位作者 朱伟豪 孙贝贝 吕悦 吴杭莎 葛卫红 李昌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1399,共9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薏苡仁炮制过程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薏苡仁中9个化学成分(甘油三亚油酸酯、1,2-二油酰基-3-油酰反式甘油、1,2-二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1,2-二油酸-3-... 目的:研究薏苡仁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薏苡仁炮制过程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薏苡仁中9个化学成分(甘油三亚油酸酯、1,2-二油酰基-3-油酰反式甘油、1,2-二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1,2-二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1-棕榈酸2-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1,3-二棕榈酸-2-亚油酸甘油酯、甘油三油酸酯、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和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酯)含量进行测定;以薏苡仁炮制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色差计采集色度值(L^(*)、a^(*)、b^(*)、E^(*)ab)。结果:3批生品到麸炒品的炮制过程中,色度值L^(*)、E^(*)ab数值越小,9个指标性成分含量越大;色度值a^(*)、b^(*)数值越大,9个指标性成分含量越大。在3批麸炒品到炮制太过的炮制过程中,色度值L^(*)、E^(*)ab与9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基本呈显著性正相关;色度值a^(*)与9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基本呈显著性负相关;色度值b^(*)与9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在产地山东和安徽批次中均基本呈正相关,但均无显著性,产地四川批次中呈负相关,无显著性。结论:薏苡仁炮制过程含量与颜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实验为薏苡仁炮制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炮制过程 内在质量 色度值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酚酸类物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钦钦 陈民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20-3926,共7页
酚酸是植物类中药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酚酸单体或富含酚酸类物质的口服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均能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酚酸类物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酚酸是植物类中药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酚酸单体或富含酚酸类物质的口服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均能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酚酸类物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药物原型在血液中几乎不暴露,故长时间以来中药酚酸类物质药理机制均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酚酸类物质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而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提示调控肠道菌群可能是中药酚酸类物质的关键作用途径。基于此,本文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角度出发,对中药酚酸类物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概况及相关机制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期为中药酚酸类物质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酚酸类物质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姚邑 赵新新 +5 位作者 陈沅沅 陈焱飞 王雪绒 赵轩朗 管政 高建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0-896,共7页
目的: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Immun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 目的: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Immun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Combined application"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4年1月-2020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658篇,其中有效文献66篇。目前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CTLA-4抗体(如伊匹单抗)、PD-1/PD-L1抗体(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特珠单抗、阿维单抗)、TIM-3抗体[如MBG453、TSR-022、LY3321367(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LAG-3抗体(如Relatlimab)、其他抗体(如双特异性抗体Y-traps)。其联合疗法主要有PD-1抑制剂与其他抑制剂联用,如与CTLA-4抑制剂联用(如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单抗联用),可延长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与LAG-3抑制剂联用(如BMS-986016和纳武利尤单抗联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能有效克服PD-1单用疗法的耐药性;与TIM-3抑制剂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抑制机体对PD-1抑制剂产生耐药性。还有CTLA-4抑制剂与LAG-3抑制剂联用,可通过共抑制信号通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与IDO抑制剂联用,能有效减小黑色素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延长其生存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其中双特异性抗体可进行双通路的双靶点阻断,进而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对抗单一抗体的耐药性;也可分别结合同一通路中T细胞表面分子和癌细胞表面抗原,引导T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克服耐药性、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疗法 双功能融合蛋白 双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4
作者 洪浩 杜伟锋 +4 位作者 康显杰 朱伟豪 洪智慧 葛卫红 李昌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620,共6页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样品数据,通过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碎片裂解规律及Scifinder和Reaxys数据库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乌药块根、直根33种共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和儿茶素聚合物等。两者均含有去甲异波尔定碱、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醇等指标性成分,未发现不同成分。结论:该研究比较了乌药直根与块根的化学成分组成,为乌药产地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块根 直根 UPLC-Triple-TOF/MS 定性比较
下载PDF
不同来源白及中3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蒋福升 沈徐婷 +4 位作者 姚玥 丁滨 李美芽 丁志山 吕圭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762-2767,共6页
为了了解相同种植条件下60个不同来源白及中贝母兰宁、山药素Ⅲ和3’-O-甲基山药素Ⅲ的含量差异。该研究采用UPLC进行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 1 mm×100 mm,1. 7μm)色谱柱,以乙腈-0. 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 为了了解相同种植条件下60个不同来源白及中贝母兰宁、山药素Ⅲ和3’-O-甲基山药素Ⅲ的含量差异。该研究采用UPLC进行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 1 mm×100 mm,1. 7μm)色谱柱,以乙腈-0. 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 208 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为4μL。结果表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3个成分分离度良好,在0. 156~5. 000 mg·L-1线性良好,测得贝母兰宁、山药素Ⅲ和3’-O-甲基山药素Ⅲ平均质量分数分别达(0. 116±0. 071)%,(0. 386±0. 185)%,(0. 086±0. 034)%。不同来源、不同品种白及在相同条件下种植2年后,化学组成差异不大,但3个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趋势;而华白及中贝母兰宁、山药素Ⅲ含量稍高于白及。该色谱方法简单,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3个成分的定量分析;不同来源白及成分含量分析可为今后白及优良品种选育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超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贝母兰宁
原文传递
黄精多指标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悦 吴杭莎 +4 位作者 韦飞扬 葛卫红 杜伟锋 李昌煜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78-2884,共7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黄精多指标成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8批黄精多糖、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图;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黄精多指标成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8批黄精多糖、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图;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对定量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黄精多糖、皂苷、5-羟甲基糠醛近红外定量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0.9843、0.9839;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6、0.122、0.004;预测均方根分别为0.198、0.075、0.006。验证集样品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黄精饮片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皂苷 5-羟甲基糠醛 近红外光谱 检测模型
下载PDF
薏苡仁麸炒前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贝贝 孙海英 +5 位作者 朱伟豪 洪浩 洪智慧 杜伟锋 葛卫红 李昌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481,共7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麸炒 脾虚水湿不化 HPLC指纹图谱 灰色关联度法 谱效关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中6种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阮家钊 赵芳 +3 位作者 李高天 陈瑞杰 陈薇乔 季旭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70-2975,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白芍、黄连、当归等)中阿魏酸、甘草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将芍药汤分别制成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分析采用ACE Exce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汤(白芍、黄连、当归等)中阿魏酸、甘草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将芍药汤分别制成标准汤剂、配方颗粒,分析采用ACE Exce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以阿魏酸为内标,计算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含量。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48%~101.36%,RSD 0.62%~1.97%。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含量低于标准汤剂中。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芍药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化学成分 一测多评
下载PDF
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彧 孙磊涛 +1 位作者 阮善明 沈敏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从中医理论的角度阐述现代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不同病机,以期寻找应对法则。[方法]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病理表现,推导中医病机。[结果]通过对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得出化疗... [目的]从中医理论的角度阐述现代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不同病机,以期寻找应对法则。[方法]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病理表现,推导中医病机。[结果]通过对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得出化疗药毒引起黏膜损伤、骨髓抑制、手足麻木等症状,多从气血生化不足论治;免疫、靶向药毒具有风热属性,激发阳亢,皮疹、乏力症状常见;放疗伤津口渴,损络出血,与火毒损伤气阴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抗肿瘤治疗方式存在不同的损伤机制,这也启发了临床中对多种抗肿瘤不良反应的治疗法则,针对不同特性,化疗前后重气血培补,免疫、靶向治疗谨守阴平阳秘之要,放疗后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中医辅助诊疗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中医 病机 辨证施治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联合化学计量法分析比较续断盐制前后质量差异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杭莎 吕悦 +3 位作者 韦飞扬 李昌煜 葛卫红 杜伟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66-2076,共11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鉴定续断DipsaciRadix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并寻找其差异性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鉴定续断DipsaciRadix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并寻找其差异性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15 nm。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样品数据,扫描范围为m/z100~2000。根据质谱信息,结合碎片裂解规律,与数据库、文献及对照品的比对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比分析续断盐制前后的质量差异。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生续断与盐续断中54种共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环烯醚萜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等。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生续断和盐续断在PCA模型中能清晰地分为2类,OPLS-DA模型筛选得到12个主要差异成分,分别为马钱苷酸、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茶茱萸苷、异绿原酸C、续断苷B、续断苷A、川续断皂苷Ⅵ、木通皂苷St(b)。结论建立了生续断与盐续断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初步筛选了影响续断盐制前后质量变化的主要化合物,为后续对续断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续断的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盐制 UPLC-Q-TOF-MS/MS 质量差异 化学计量法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皂苷 环烯醚萜 酚酸 马钱苷酸 绿原酸 咖啡酸 马钱苷 异绿原酸B 异绿原酸A 茶茱萸苷 异绿原酸C 续断苷B 续断苷A 川续断皂苷Ⅵ 木通皂苷St(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