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耿耘 马超英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4,22,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耿耘马超英(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近年来,我们在从事流行性出血热之高热、休克、多脏衰和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1-3]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耿耘马超英(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近年来,我们在从事流行性出血热之高热、休克、多脏衰和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1-3]中发现,以上病症所并发的成人呼吸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解酒护肝饮”作用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舸 余日跃 +2 位作者 胡志芳 刁军成 韩冰 《中医药信息》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解酒护肝饮 解酒护肝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从肺论治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东云 蒋小敏 《中医药研究》 2000年第6期5-6,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辨证论治 从肺论治
下载PDF
温肾化石汤防治尿路结石复发2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宝国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
对 2 6 0例尿路结石防治分析 ,发现温肾化石汤具有显著的防治尿路结石复发效果。提出温肾化气方药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形成尿路结石之特异体质 ,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药可以祛除形成尿路结石之外因 ,标本兼治 ,为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用药... 对 2 6 0例尿路结石防治分析 ,发现温肾化石汤具有显著的防治尿路结石复发效果。提出温肾化气方药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形成尿路结石之特异体质 ,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药可以祛除形成尿路结石之外因 ,标本兼治 ,为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用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结石 温肾化石汤 中医药疗法 复发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涂云 韩培海 +1 位作者 李春安 樊拖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4-74,7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榄香烯化疗、体外光子刀照射、脱水及抗癫痫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组成苦参10g,钩藤30g...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榄香烯化疗、体外光子刀照射、脱水及抗癫痫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组成苦参10g,钩藤30g,僵蚕20g,天麻20g,当归15g,夏枯草30g,川芎20g,刘寄奴30g,丹参50g,15g,防风15g,郁金20g,天花粉20g,浙贝15g,黄芪100g,枸杞子30g,茯芩30g)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能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减缓西药化疗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细胞瘤 榄香烯 中草药 治疗
下载PDF
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晏子友 王琼 +1 位作者 皮持衡 黎元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6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 0只由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衰的大鼠模型分为 5组 ,4个治疗组予以肾衰泻浊汤防治 ,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血THP浓度、尿NAG排泄量及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 ,评定肾... 目的 :探讨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 0只由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衰的大鼠模型分为 5组 ,4个治疗组予以肾衰泻浊汤防治 ,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血THP浓度、尿NAG排泄量及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 ,评定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血THP浓度明显提高 ,尿NAG排泄量及肾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降低 (P <0 .0 5 ) ,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有所改善。且血THP与Scr ,BUN呈显著负相关 ,尿NAG与SC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肾衰泻浊汤防治慢性肾衰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细胞增殖、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泻浊汤 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间质损伤 治疗
下载PDF
试论芳香药的功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瑛 卢健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芳香药 化湿 行气 开窍 止痛 消肿
下载PDF
桂枝汤及其加减方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存垣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桂枝汤 功效 应用 组方 中药
下载PDF
陈瑞春应用四逆散的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燕 《江西中医药》 2003年第6期7-8,共2页
关键词 陈瑞春 四逆散 中药方剂 临床应用 梅核气 胃痛 便秘 胆结石 乳腺增生 心悸
下载PDF
《伤寒论》用附子诸方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帅在芬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22-123,共2页
仲景在《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等19首。其使用药物除附子外,还有桂枝、生姜、细辛、干姜、人参、白术、芍药、茯苓、黄连、黄芩、大黄、葱白、大枣、猪胆汁、甘草,共计1... 仲景在《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等19首。其使用药物除附子外,还有桂枝、生姜、细辛、干姜、人参、白术、芍药、茯苓、黄连、黄芩、大黄、葱白、大枣、猪胆汁、甘草,共计16味,涉及的范围有解表、补益、温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附子 配伍
下载PDF
论温病卫分证治之宣透与清解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宝国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21,33,共3页
通过论述温病卫分证的形成,以及“清解”法的治疗作用,剖析古今治疗卫分证之方药,结合现代治疗卫分证的临床实践,提出卫分证的治疗必须宣透与清解并用。可作为温病卫分证之治法纲要。
关键词 温病卫分证 宣透法 清解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叶天士辨治湿热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宝国 潘勤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叶天士所作,兹就书中有关内容对其辨治湿热心法作一探讨,冀对临床辨治湿热有所裨益。1论病因,内湿外湿互引叶氏论湿热温病的产生原因,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 《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叶天士所作,兹就书中有关内容对其辨治湿热心法作一探讨,冀对临床辨治湿热有所裨益。1论病因,内湿外湿互引叶氏论湿热温病的产生原因,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密切相关,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学术思想 湿热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浅议反佐配伍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跃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4期49-50,共2页
浅议反佐配伍方跃(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方剂,反佐配伍,涵义,形式反佐配伍是方剂配伍法度之一,为中医处方用药的独特方法。正确运用反佐配伍,常能增强方剂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拟就反佐配伍的涵义及... 浅议反佐配伍方跃(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方剂,反佐配伍,涵义,形式反佐配伍是方剂配伍法度之一,为中医处方用药的独特方法。正确运用反佐配伍,常能增强方剂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拟就反佐配伍的涵义及主要形式简要分析如下。1反佐配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反佐配伍 中医 处方 中药配伍
下载PDF
“中药胃窗液”B 超显象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声春 谢梅轩 +4 位作者 林芳兰 文斐玉 陆萍 张水娥 邓仁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6,共2页
消化道疾病占人体内脏器官患病的首位,其中胃病最为常见。中医认为胃乃“仓廪之官”,形似“太仓”,是一空腔含气的器官,故属六腑之一。对胃病诊断多采用钡餐 X 线照射,或纤维胃镜检查,由于 B 超声阻较大,超声难以穿透,故是 B 超检查的... 消化道疾病占人体内脏器官患病的首位,其中胃病最为常见。中医认为胃乃“仓廪之官”,形似“太仓”,是一空腔含气的器官,故属六腑之一。对胃病诊断多采用钡餐 X 线照射,或纤维胃镜检查,由于 B 超声阻较大,超声难以穿透,故是 B 超检查的肓区。近几年对空腔器官运用 B 超检查虽有了突破,但仍在探索之中。我们自1988年4月~1991年10月将自制的“中药胃窗液”应用于胃病的B 超诊断,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76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病 超声波诊断 中药胃窗液
下载PDF
温病闭证病因病机述要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茂福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温病闭证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辨病位要义浅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建生 伍建光 罗文群 《江西中医药》 2004年第9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辨病位 辨证论治 四诊
下载PDF
湿温邪陷营血辨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宝国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湿温 营血分证 中医药疗法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方剂系统论基本特征剖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宪斌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用系统论的思想 ,对方剂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剖析 ,认为方剂是一个系统 ,它具有一般系统论的五大基本特征 ,即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关键词 方剂 系统论 基本特征 中药学 整体性 联系性
下载PDF
试析药对合成三大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梅轩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4期47-48,共2页
试析药对合成三大规律谢梅轩(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330006)关键词中药,药对,配伍规律中药品种繁多,药性复杂,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其中讨论配伍用药更是精彩非凡。由简单的两味药物相配在... 试析药对合成三大规律谢梅轩(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330006)关键词中药,药对,配伍规律中药品种繁多,药性复杂,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其中讨论配伍用药更是精彩非凡。由简单的两味药物相配在一起便构成了“药对”配合法,进而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对 配伍规律
下载PDF
近年大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瑛 张小欢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57-58,共2页
大黄是一味常用中药,兹就其近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理论研究高氏通过实验研究与归经理论进行联系,探讨大黄的归经,提出久用、大量用药的结果比较容易呈现兼入、并入诸经的指标,并推想,用量不多.或者时间不久,或者方剂中还有其他监制... 大黄是一味常用中药,兹就其近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理论研究高氏通过实验研究与归经理论进行联系,探讨大黄的归经,提出久用、大量用药的结果比较容易呈现兼入、并入诸经的指标,并推想,用量不多.或者时间不久,或者方剂中还有其他监制之药。则往往只表现主要归经的证据。唐氏以大黄功效的双向调节,对大肠作用、对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炮制 药理实验 综述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