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高程拟合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徐绍铨 李振洪 吴云孙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6-340,共5页
阐述了GPS高程异常拟会系统(GANHIS)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论述了实现GPS高程异常拟会的关键技术,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GPS 正常高 高程异常 高程拟合 水准测量
全文增补中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耿红 王泽民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7-171,182,共6页
针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的不足 ,探讨了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使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并以广西田阳县为例验证了它的合理性、科学性。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灰色线性规划 优化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 被引量:88
3
作者 於宗俦 李明峰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23-329,共7页
提出了多维粗差同时定位定值的方法(LEGE法),它不仅能确定k个粗差的位置(k≤r-1,r为多余观测数),而且可以同时求出这些粗差的大小,从而开辟了粗差定位定值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多维粗差 粗差定位 定值 k阶保留解 误差
原文传递
GPS测定船体姿态方法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赵建虎 刘经南 周丰年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系统地阐述了船体的纵滚、横滚和动态吃水对测深的影响 ,提出了利用GPS载波相位测量技术测定船姿的实施方法和计算流程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GPS测定船姿的精度 。
关键词 水位改正 GPS 海洋测量 测深 船体姿态
原文传递
测量机器人系统构成与精度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郭际明 梅文胜 +1 位作者 张正禄 黄全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21-425,共5页
对测量机器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其自动化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 ,其核心技术是用CCD摄像机获取目标图像 ,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和匹配 ,提取所需要的特征点 ,再配以精密马达伺服机构控制经纬仪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旋转 ,... 对测量机器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其自动化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 ,其核心技术是用CCD摄像机获取目标图像 ,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和匹配 ,提取所需要的特征点 ,再配以精密马达伺服机构控制经纬仪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旋转 ,从而实现观测自动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与测量机器人配套使用的软件 ,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机器人 CCD摄像机 自动化监测系统 精度
原文传递
灰色动态预测方法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尹晖 丁窘 +1 位作者 张琰 邓康伟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分析比较了GM(1,1)预测模型的不足之后,提出一种实时引入新信息的等维新息和等维灰数递补组合动态预测方法。首先同常规预测法作了比较,然后进行了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变形发展趋势预测及有效性验证。
关键词 灰色动态预测 变形测量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 被引量:43
7
作者 赵建虎 刘经南 张红梅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确定高程异常的重力法和几何法在山区GPS网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合法,同时对利用非格网数据和内插格网概略大地高所造成的影响也进行了估计。建议在地形起伏较大地... 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确定高程异常的重力法和几何法在山区GPS网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合法,同时对利用非格网数据和内插格网概略大地高所造成的影响也进行了估计。建议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借助地形图内插部分特征点作为虚拟GPS观测值,参与整体内插计算,有助于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正常高 大地高 非格网数据 地形影响
全文增补中
边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邓跃进 王葆元 张正禄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6-31,共6页
边坡变形受地质、水文、气候、突发因素(如暴雨、地震)、人工活动(如开挖或防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变形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定量关系。本文介绍了不同影响因素与位移量的模糊关系及位移量的模糊近似推论,在此基础上应用... 边坡变形受地质、水文、气候、突发因素(如暴雨、地震)、人工活动(如开挖或防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变形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定量关系。本文介绍了不同影响因素与位移量的模糊关系及位移量的模糊近似推论,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位移量预报,并以一个边坡监测资料为例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变形预报 边坡变形
原文传递
灰色预测用于大坝水平变形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蓝悦明 王新洲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针对大坝变形数据处理中使用少数据观测值进行预测的问题,对大坝水平位移值应用灰色预测作了较好的预测,对GM模型的初始值解算作了全新的研究。经对大量不同的实例数据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拟合和预测精度。
关键词 灰色预测 大坝 水平变形 变形预测
原文传递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探讨 被引量:40
10
作者 赵建虎 张红梅 《测绘信息与工程》 1999年第4期22-26,共5页
基于现有的测量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测量仪器的选择是水下地形测量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选型时既要考虑精度,又要兼顾其他方面;RTK工作方式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可使岸上控制点... 基于现有的测量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测量仪器的选择是水下地形测量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选型时既要考虑精度,又要兼顾其他方面;RTK工作方式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可使岸上控制点布设与水上测量同步进行,并使水位监测和水下点的高程确定变得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实时动态测量 水下地形测量 水位监测
下载PDF
GPS用于监测高层建筑物动态特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罗志才 陈永奇 刘焱雄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设计了若干个振动实验以模拟高层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征 ,并采用动态GPS技术对此进行监测。实验数据的谱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GPS观测数据至少可以精确地鉴别出高层建筑物的低频动态特征 ,如相对位移和频率。
关键词 动态特征 高层建筑物 谱分析 GPS 模拟研究 位移
原文传递
基于相关分析的粗差理论 被引量:34
12
作者 施闯 刘经南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提出了基于相关分析的可靠性研究和粗差分析理论,并应用于相关观测量的多粗差分析。
关键词 相关分析法 相关观测量 相差分析 误差处理 测量
原文传递
车载GPS道路信息采集和更新系统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德仁 陈小明 +1 位作者 郭丙轩 仲思东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5-99,共5页
介绍了车载道路信息采集和更新系统 (CRICUS)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该系统利用 3S集成技术采集道路信息并生成数字道路网数据库。初步实验表明 ,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 1m。
关键词 遥感 道路网 GIS GPS 信息采集 更新系统
原文传递
’92中国GPS会战(A级网)数据处理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经南 葛茂荣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0-45,共6页
讨论了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改进到微机上的GAMIT软件处理’92中国GPS会战的国内数据以及用GPSADJ软件的多站网处理模块进行全网平差的技术方案,着重论述了数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分析了成果精度。
关键词 GPS 平差 数据处理 A级网
原文传递
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新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8-39,共2页
通过对测绘教育现状和 2 1世纪对人才要求的分析 ,提出了进入 2 1世纪之前测绘教育所应研究的内容和面向 2
关键词 测绘教育 测绘现状 素质教育
下载PDF
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分析全球和中国海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建成 王正涛 胡建国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43-347,共5页
利用了 7年的T/P数据 (第 9周期至第 2 49周期 )、4年的ERS2数据 (第 0周期至第 44周期 )和Geosat精密重复任务 (ERM)数据 ,由共线法研究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中国海域海平面变化。测高数据的逆气压改正采用了每个周期的平均大气压重新计... 利用了 7年的T/P数据 (第 9周期至第 2 49周期 )、4年的ERS2数据 (第 0周期至第 44周期 )和Geosat精密重复任务 (ERM)数据 ,由共线法研究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中国海域海平面变化。测高数据的逆气压改正采用了每个周期的平均大气压重新计算 ,对T/P和ERS2两种数据源计算的 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数据 海平面 共线法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的直接解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新洲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
提出了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的直接解法。该方法不仅不需迭代,而且由于顾及了二次项和三次项的影响,参数估值的精度优于传统的线性近似时参数估值的精度,且易应用传统的精度评定理论进行精度评定。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参数估计 直接解算 测量精度
原文传递
精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多期复测研究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经南 许才军 +3 位作者 宋成骅 施闯 姜卫平 董立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4期2658-2663,共6页
利用1993, 1995和1997年3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资料测定了青藏高原GPS监测站的三维位移速率, 并由此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 GPS 多期精密复测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仍以南北向挤压、东西向拉张、垂直... 利用1993, 1995和1997年3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资料测定了青藏高原GPS监测站的三维位移速率, 并由此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 GPS 多期精密复测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仍以南北向挤压、东西向拉张、垂直方向隆升为主. 喜马拉雅块体的相对汇聚速率大约为(19.5±1.7) mm/a, 拉张速率大约为(5.5±6.0) mm/a 左右, 隆升速率大约为(7.6±5.2) mm/a. 西藏块体相对于格尔木南北向缩短率大约为(9.3±4.6) mm/a, 东西向拉张速率大约为(8.7±6.4) mm/a, 中部拉张速率最大约为(15.6±6.30) mm/a, 反映了高原侧向挤出运动. 喜马拉雅块体以压应变为主, 西藏块体中部以张应变为主, 最大张应变率和最大压应变率分别为0.131×10-6和-0.189×10-6 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壳运动 应变分析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模糊综合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新洲 王树良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2-46,共5页
提出了融模糊综合评判和模糊聚类分析于一体的模糊综合法,给出了将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定权步骤以及与λ无关的聚类分析步骤。应用表明。
关键词 模糊综合法 土地管理 定级 模糊综合评判
原文传递
全站式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正禄 黄全义 +1 位作者 罗年学 巢佰崇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9-82,共4页
系统地阐述了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情况,提出了全站式测量系统的概念和分类,论述了一体化自动化是地面测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地面测量工程 一体化自动化 全站仪 测量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