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盘龙洞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3 位作者 林玉石 陈坤琨 彭稳 邹丽霞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石笋的形成因素,包括降水、气温、水温和滴水的性质(如pH值、电导率、Ca^2+、HCO3^-浓度和滴率等)。通过对桂林盘龙洞8个滴水点的2个水文年的监测表明,洞穴滴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或土壤水),受控于水-土-... 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石笋的形成因素,包括降水、气温、水温和滴水的性质(如pH值、电导率、Ca^2+、HCO3^-浓度和滴率等)。通过对桂林盘龙洞8个滴水点的2个水文年的监测表明,洞穴滴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或土壤水),受控于水-土-岩的相互作用。洞穴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较快,具有季节性的变化特征。洞穴滴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受降水、洞顶基岩厚度及渗入水的滞留时间、滴率的快、慢的影响。洞穴滴水的温度变化不大,大约为19.4-21.2℃。年平均pH值为7.85。洞穴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与气温、水温和滴水速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在夏半年,大气降水量大,土壤湿度大,土壤中PCO2分压高,溶解的CaCO3多,表层带下渗岩溶水的岩溶作用强,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增大,滴水中的碳酸盐沉积多;而在冬半年或冬季,其降水量小或少,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降低,指示溶解的CaCO3少,表层带下渗岩溶水的岩溶作用弱,水中Ca^2+离子含量低,滴水沉积物的沉积量或生长量减少。从大气降水到土壤水再到洞穴滴水这些过程可以看出,洞穴滴水形成的岩溶次生化学碳酸盐沉积物-石笋,可记录岩溶环境变化的信息,已成为研究岩溶地区过去环境变化记录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滴水 滴水性质 季节变化 桂林盘龙洞
下载PDF
对亚洲两支越赤道气流与华南暴雨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向红 徐海明 何金海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BB资料对华南暴雨与亚洲两支越赤道气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暴雨与亚洲两支越赤道气流的变化联系紧密 ;在华南暴雨发生前 ,在索马里和 10 5°E赤道附近存在经向风扰动增强现象。阿拉伯海...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BB资料对华南暴雨与亚洲两支越赤道气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暴雨与亚洲两支越赤道气流的变化联系紧密 ;在华南暴雨发生前 ,在索马里和 10 5°E赤道附近存在经向风扰动增强现象。阿拉伯海地区和孟加拉湾地区的风速在华南暴雨发生前逐渐增强。另外还发现华南暴雨发生前华南地区存在季风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暴雨 越赤道气流 季风涌
下载PDF
一次多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向红 唐熠 +1 位作者 郑传新 李垂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71,共11页
利用桂林的CINRAD-SB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4年11月9—11日桂林市中北部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南部连续局地冰雹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强降水超级单体演变成弓形回波导致了10日桂林市短时暴洪;一系列线型波动(LEWP)的列车效... 利用桂林的CINRAD-SB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4年11月9—11日桂林市中北部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南部连续局地冰雹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强降水超级单体演变成弓形回波导致了10日桂林市短时暴洪;一系列线型波动(LEWP)的列车效应造成了9—11日桂林北部的暴雨。弓形回波和线形波动前侧都有V型缺口,表明有强的西南气流进入上升气流,同时都有后侧V型缺口,表明具有强的下沉气流和后侧偏北气流。可用弓形回波提前20~33分钟预警短时暴洪。而造成南部恭城附近连续两日的冰雹和龙卷风天气都是由孤立的右移型γ尺度超级单体造成,有三体散射长钉(TBSS)回波特征,可用于提前15~22分钟预警大冰雹。对流单体发展成为龙卷单体伴随有下击暴流的气旋性辐散特征,非常临近地面大风出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冰雹 龙卷 弓形回波 中气旋 TBSS
下载PDF
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邹玲 唐广田 +3 位作者 邹丽霞 张雅昕 张印平 白先达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2期62-65,共4页
通过分析桂林市的温、光、水及霜冻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越冬等农业气象条件,提出了马铃薯在桂林的合理种植时间及品种的安排,为马铃薯避开霜冻和提高产量提出几点措施,为桂林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 气象条件 分析
下载PDF
浅谈如何利用法拉第笼原理防护雷电电磁脉冲 被引量:32
5
作者 林政 黎梓华 唐雷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1期83-84,87,共3页
介绍如何利用建筑物钢筋结构形成法拉第笼式钢筋网,以屏蔽和防护雷电电磁脉冲。
关键词 法拉第笼 屏蔽 防护 雷电电磁脉冲
下载PDF
影响广西的三次寒潮过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向红 廖幕科 +2 位作者 熊英明 郑传新 周文志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利用NCEP资料、常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对2008—2009年影响广西的三次寒潮过程的强度、影响以及水汽、动力、热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寒潮的强弱与极涡偏心于东亚的早晚和倒Ω流型有关。500 hPa横槽转竖造成的降温比横槽南压和... 利用NCEP资料、常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对2008—2009年影响广西的三次寒潮过程的强度、影响以及水汽、动力、热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寒潮的强弱与极涡偏心于东亚的早晚和倒Ω流型有关。500 hPa横槽转竖造成的降温比横槽南压和小槽东移更强烈。导致2008年12月寒潮天气的500 hPa形势为横槽转竖型,出现雨夹雪天气,但天气较快转晴;导致2008年1月寒潮过程的500 hPa形势为横槽南压型,寒潮过后依然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带来长期的低温冰冻天气;2009年2月寒潮过程为小槽东移型,尽管降温不强,但由于南支槽发展,水汽供应充分,导致长期的阴雨天气。ω方程分析表明:2008年12月寒潮雨夹雪过程上升运动主要由500与850 hPa正涡度差引起,2009年2月寒潮小雨过程,上升运动主要由850 hPa暖平流上升运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极涡 横槽 南支槽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莹 寿绍文 +2 位作者 沈新勇 刘泽军 熊文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685,共9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促进了高低层能量的交换,揭开暖干盖,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高层位涡的向下输送,引起了低层涡度的变化,形成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强对流过程得以维持和发展。强对流风暴强中心位于500hPa以上,低层存在弱回波区,风暴中心的上升从低层到高层发生倾斜,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冰雹 暖干盖 风切变 位涡
下载PDF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 被引量:29
8
作者 白先达 王艳兰 孙莹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根据桂林新一代天气雷达实际定义混合扫描面,采用降水回波强度分级,用最优化方法统计Z-I关系中的A、b系数,定量测量降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比用天气系统分类确立的Z-I关系准确率提高20%,比直接应用美国提供的Z-I关系准确率提高近40%... 根据桂林新一代天气雷达实际定义混合扫描面,采用降水回波强度分级,用最优化方法统计Z-I关系中的A、b系数,定量测量降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比用天气系统分类确立的Z-I关系准确率提高20%,比直接应用美国提供的Z-I关系准确率提高近40%。利用回波强度分级确定降水定量关系操作方便,容易自动变更定量估测降水的关系及实现降水监测业务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定量降水测量 Z-I关系
下载PDF
近50a来桂林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热岛效应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唐伍斌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4期20-21,25,共3页
根据桂林基准站1957~2006年的观测资料,对桂林市灰霾天气的年、季变化规律及与热岛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年灰霾日数平均值为30d,80年代前年灰霾日数变化相对平稳,年平均值为8.6d,处于较低水平,80年代后灰霾日数年平... 根据桂林基准站1957~2006年的观测资料,对桂林市灰霾天气的年、季变化规律及与热岛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年灰霾日数平均值为30d,80年代前年灰霾日数变化相对平稳,年平均值为8.6d,处于较低水平,80年代后灰霾日数年平均值为49d,比80年代前增加了40.4d,年平均灰霾日数呈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灰霾日数的月季变化表现为秋冬季多,春夏季少的分布特征,秋冬两个季节的灰霾日数占全年的76%;90年代后桂林出现热岛效应,第四季度尤为明显,与灰霾天气也大多出现在这个季节的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天气 气候特征 热岛效应
下载PDF
桂林市农村防雷现状及应对办法 被引量:26
10
作者 葛意活 李垂军 +1 位作者 林政 黎梓华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3期78-80,共3页
通过对桂林农村防雷状况的调查,对农村雷灾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农村防雷 调查 分析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产品分析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艳兰 孙莹 +3 位作者 熊英明 唐熠 薜荣康 周文志 《广西气象》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通过对2004年影响桂林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强降水及强对流天气反射率因子特征,与径向速度、回波顶高等产品结合使用,归纳出一些短时及临近预报判别指标。
关键词 反射率因子 分析 应用
下载PDF
“三农”气象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4
12
作者 蒋运志 周水明 +1 位作者 李立兵 邹丽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592-594,共3页
针对"三农"存在的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天气预测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传输存在盲区和滞后性等问题,提出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与精细化水平,合理开... 针对"三农"存在的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天气预测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传输存在盲区和滞后性等问题,提出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与精细化水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拓展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等对策,以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气象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气象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广西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析与雷达临近预警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向红 唐伍斌 +1 位作者 李垂军 姚立宏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分析2004-2008年广西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各层天气资料得出强对流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广西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分型。然后利用桂林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给出3种对流性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并找出临近预警指标。同时利用TREC... 分析2004-2008年广西强对流天气灾害与各层天气资料得出强对流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广西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分型。然后利用桂林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给出3种对流性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并找出临近预警指标。同时利用TREC交叉相关方法预报强对流回波未来的移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冰雹 TREC 临近预警 广西
下载PDF
罗汉果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雅昕 白先达 +2 位作者 邹玲 李金华 吴海川 《广西气象》 2004年第3期25-27,共3页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山区,喜温暖、喜短日照阳光、喜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忌渍水,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通过对广西罗汉果主产地永福县龙江乡和临桂县茶洞乡罗汉果生长发育情况和当地的温...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山区,喜温暖、喜短日照阳光、喜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忌渍水,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通过对广西罗汉果主产地永福县龙江乡和临桂县茶洞乡罗汉果生长发育情况和当地的温度、日照、降水、湿度及雾日等气候条件的分析,初步了解农业气象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影响,为罗汉果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气候条件 种植 生长 昼夜温差 气象条件分析 农业气象条件 气湿 温暖 影响
下载PDF
桂花花期气象预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存真 唐广田 白先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2期74-78,共5页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桂花开花期的预报,利用桂林市近15年的始花期观测资料,普查分析气象原因,挑选气象因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温度、湿度、日照、降水对桂花开花期有明显影响;影响桂花花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实际进行...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桂花开花期的预报,利用桂林市近15年的始花期观测资料,普查分析气象原因,挑选气象因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温度、湿度、日照、降水对桂花开花期有明显影响;影响桂花花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实际进行花期预报时,根据时间提前的长短,又可以分为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长期预报又为气候预测,只是花期偏早或偏迟的趋势预测,短期预报则是临近开花前1周的预报。长期预报模式和短期预报模式在2013年的业务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花期 气象预报
下载PDF
某通讯基站对炸药库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葛意活 杨经科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2期66-68,87,共4页
以移动通讯基站为例,从基站“引雷”作用的角度,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认为基站能使周边环境雷击频率和雷电强度增加,但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受直击雷危害的影响远大于受基站雷击感应的影响,所以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要有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 以移动通讯基站为例,从基站“引雷”作用的角度,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认为基站能使周边环境雷击频率和雷电强度增加,但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受直击雷危害的影响远大于受基站雷击感应的影响,所以基站周边建筑物自身要有完善的防雷装置才能保证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 雷电感应 年预计雷击次数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白先达 黄超艳 +3 位作者 唐广田 李国刚 邹丽霞 贾方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62-267,共6页
稻纵卷叶螟迁飞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影响因子主要是高空气流、温度、降水和湿度;对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与对应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发现,925~850hPa高度层气流是决定稻纵卷叶螟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 稻纵卷叶螟迁飞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影响因子主要是高空气流、温度、降水和湿度;对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与对应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发现,925~850hPa高度层气流是决定稻纵卷叶螟迁飞方向和速度的主导气流;温度是决定稻纵卷叶螟起飞的主要因子,适宜稻纵卷叶螟迁飞的地面温度为19℃~28℃,降水和下沉气流影响到害虫的降落地点,稻纵卷叶螟降落高峰期当天和头天有降水的概率为85.8%,稻纵卷叶螟喜空气潮湿,不喜强光照,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迁飞 气象条件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桂林市桂花花期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阙欣欣 黄莹 白先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探索桂林市桂花开花规律,预测桂花开花时间,为桂林市开展桂花观赏旅游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普查和定期观测法,记录1999~2011年桂林市桂花的花期,并与桂林市历年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雨日、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 【目的】探索桂林市桂花开花规律,预测桂花开花时间,为桂林市开展桂花观赏旅游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普查和定期观测法,记录1999~2011年桂林市桂花的花期,并与桂林市历年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雨日、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桂花花期预测模型。【结果】桂花花期与部分月份的降水、水气压、日照、雨日、最高温度等相关度较高,其中9月最高温度(x1)对桂林市桂花花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2月中旬雨日(x2)。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桂林市桂花花期的预报模型为:y=-166.680+6.546x1-0.184x2。利用模型对桂花开花日期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较高,误差在0~3 d。【结论】花前温度是影响桂林市桂花开花的关键因素,花前温度越高,开花越晚;在桂花春梢萌发时期,雨日对桂花花期影响也显著,雨日越多,越有利于春梢生长,桂花开花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花期 气候因子 花期预报 桂林市
下载PDF
应用雷达拼图数据估测降水试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伍静 刘黎平 +1 位作者 尤卫红 崔哲虎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1,I0007,共8页
利用2008年6月5~7日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广州、梅州、韶关、阳江、深圳及汕头6部雷达)的雷达原始体扫资料及自动雨量站资料,对广东省3 km高度上的雷达网系统观测值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广州雷达的观测值比周围雷达偏高1~3 dBz,梅... 利用2008年6月5~7日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广州、梅州、韶关、阳江、深圳及汕头6部雷达)的雷达原始体扫资料及自动雨量站资料,对广东省3 km高度上的雷达网系统观测值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广州雷达的观测值比周围雷达偏高1~3 dBz,梅州雷达比其周围雷达的观测值偏低1~2 dBz。用Z-R关系和最优插值校准法分别进行6 min和1 h估测降水,并用面雨量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对该次降水估测试验做了简单评估。结果显示:6 min定量估测降水,两种方法都会低估,面雨量越大,估测效果越好;对于1 h定量估测降水,各种估测方法都有偏高或偏低情况,但普遍偏高,其中用先累加再用最优插值校准法校准的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方法效果最好;短时降水估测可以很好地反映降水过程变化,而长时间降水估测可以较准确估测降水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估测降水 最优插值法 Z-R关系 回波强度
下载PDF
桂林电网日负荷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郑贤 唐伍斌 +3 位作者 贝宇 李如琦 杨立成 廖慕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利用气象负荷可以更好地分析气象因素对日负荷的影响,从而为电力部门的负荷预测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最后采用一种基于相似日的方法计算气象负荷,进而预测整个电力负荷,通过实际的算例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因素 气象负荷 相关分析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