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9
1
作者 姜德华 金男革 +1 位作者 玄汉石 李在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神经元型 NO合酶 (n NOS)是否参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观察脑组织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 n NOS抑制剂 7-硝基吲唑 (7-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神经元型 NO合酶 (n NOS)是否参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观察脑组织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 n NOS抑制剂 7-硝基吲唑 (7- NI)对再灌注期两者的影响。结果 缺血 30分钟 NO含量和 NOS活性显著升高 ,缺血 3小时两者下降 ;再灌注 30分钟 NO和 NOS再次升高 ,而再灌注 3小时两者又下降。 7- NI能显著降低再灌注期升高的 NO含量和 NOS活性。结论  NO和 n NOS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7-NI
下载PDF
蒲公英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金京玲 金南革 +1 位作者 金永日 金哲洙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测定蒲公英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方法 ]利用比色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 ,分别测定东北蒲公英和碱地蒲公英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 ]东北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 5 3 3 % ,碱地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 4 16% .[结论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黄酮... [目的 ]探讨测定蒲公英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方法 ]利用比色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 ,分别测定东北蒲公英和碱地蒲公英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 ]东北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 5 3 3 % ,碱地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 4 16% .[结论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东北蒲公英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 比色法 植物 药用 蒲公英
下载PDF
五味子酚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畅 洪兰 金红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3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酚(Sa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al抗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CFb;利用免疫荧光... 目的研究五味子酚(Sa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al抗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CFb;利用免疫荧光法鉴定CFb;采用MTT法检测Sal对CFb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Fb的TGF-β_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l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 <0.05);Sal能抑制TGF-β_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Sal能抑制CFb增殖及降低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_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心肌疾病 五味子酚 血管紧张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珍珠梅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学武 金园哲 刘超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 :探讨珍珠梅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1 60只小鼠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珍珠梅大、中、小剂量组 ,珍珠梅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 ,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 ,测定耳片的重... 目的 :探讨珍珠梅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1 60只小鼠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珍珠梅大、中、小剂量组 ,珍珠梅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 ,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 ,测定耳片的重量 ;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 ,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 ;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 ;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 45 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珍珠梅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 ,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 ,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 ,小鼠游泳45 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珍珠梅提取物 耐缺氧 抗炎 镇痛 抗疲劳作用 对照组 乳酸含量 次数 存活时间
下载PDF
习得性长时程增强中清醒大鼠海马齿状回几种氨基酸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巧凤 金清华 +3 位作者 姜海英 崔桂玉 孙嘉斌 金秀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8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和消退过程中,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外液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和牛磺酸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和学习记忆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延边大学生理学...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和消退过程中,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外液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和牛磺酸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和学习记忆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延边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用3月龄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对照组、实验1a组、实验1b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每组8只。实验1a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进行实验性消退;实验1b组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同1a组,每次训练前2min内用微量注射器往齿状回区注射90μmol/L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阻断剂MK-8011μL;实验2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观察其自然消退情况;实验3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继续巩固训练2d,观察其自然消退情况;对照组不配对给予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不形成条件反射。以红灯为条件刺激、脚掌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来形成条件反射。大鼠在信号出现期上平台为正确反应。实验训练20次/d,以连续测试10次中有9次出现正确反应定为学会标准,只有1次定为行为消退标准。应用脑部微量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法以及电生理记录法等实验技术观察海马齿状回区几种氨基酸的浓度变化,同时以群体峰电位作为指标观察突触效应的变化。结果:各组动物无死亡,插入透析探针位置正确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大鼠训练后,群体峰电位和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浓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实验1a组、2组和3组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群体峰电位和细胞外液中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和牛磺酸浓度均明显升高。③实验1a组大鼠经两三天的实验性消退后,群体峰电位峰值和海马齿状回区细胞外液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状回 氨基酸 微量透析 长时程增强 学习 记忆 清醒 大鼠
下载PDF
培养的小鼠小肠和胃Cajal间质细胞起搏电流的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朴莲花 张扬 +3 位作者 黄旭 李春晖 高玲 许文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培养的小鼠小肠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起搏电流的特性.方法:用二型胶原酶分离ICC并在含有干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利用传统全细胞模式膜片钳技术记录胃窦和小肠ICC的起搏电流.把电极内... 目的:探讨培养的小鼠小肠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起搏电流的特性.方法:用二型胶原酶分离ICC并在含有干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利用传统全细胞模式膜片钳技术记录胃窦和小肠ICC的起搏电流.把电极内液的钙螯合剂EGTA浓度由0.1mmol/L增加到10mmol/L,使游离钙浓度降低,观察细胞内低钙对起搏电流的影响.结果:培养72h后的ICC在光镜下表现出自胞体发出2-4条长突起,并与邻近ICC突起相互连接成网络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ICC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呈阳性;膜电位钳制在-60mV的条件下,ICC上可以记录到自发而节律性内向电流,即起搏电流.在胃和小肠ICC之间以及单个ICC和ICC网络之间,电流幅度、频率有差异.在传统的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通过增加电极内液中EGTA浓度使细胞内游离钙降低时,可以激活ICC的内向电流;在细胞外给予钙调蛋白抑制剂W-7时,可以激活ICC内向电流的同时明显增加起搏电流的幅度.结论:小鼠胃和小肠ICC产生的起搏电流频率与小鼠胃和小肠自律运动的频率非常接近;网络ICC产生的起搏电流比单个ICC稳定、幅度高、频率快;ICC内游离钙浓度的降低是产生起搏电流的重要因素;钙调蛋白在ICC内参与起搏电流的抑制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起搏电流 钙调蛋白 胞内钙
下载PDF
四乙基胺抑制蟾酥的强心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禹永春 陆书广 +2 位作者 王雷 马媛 王佐妤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 ]观察蟾酥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的影响和各种受体阻断剂、钾通道阻断剂对这种效应的影响 .[方法 ]将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用张力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 ,通过Doctor 95SuperLab软件系统在电脑上连续记录心率和收缩力的变化 ,并打... [目的 ]观察蟾酥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的影响和各种受体阻断剂、钾通道阻断剂对这种效应的影响 .[方法 ]将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用张力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 ,通过Doctor 95SuperLab软件系统在电脑上连续记录心率和收缩力的变化 ,并打印成曲线 .[结果 ]取自蟾蜍同体耳后腺的蟾酥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有增强作用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 0 5 g/L)和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 0 0 1g/L)不能阻断蟾酥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的增强作用 ,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 0 5 g/L)、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 ( 10mmol/L )则明显抑制蟾酥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的增强作用 .[结论 ]蟾酥是通过α受体作用于钾通道而增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胺化合物 钾通道 蟾蜍 强心效应 受体阻断剂 钾通道阻断剂
下载PDF
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8
作者 崔林 金正元 金德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1,75,共3页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浅支);②外侧支包含眶上神经主干和多数分支,以2-3支从眶上孔发出,或以单一束支从眶上孔发出,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发出2-3支。67.7%的内侧支为细小分支,22.3%为单一束支;③眶上神经外侧支的外侧边界可走行在上颞线上,外侧支主干分布在上颞线及其内侧(1.6±0.2)cm范围内。结论:(1)眶上神经位于眶上孔与同侧额结节、上颞线连线间的区域内;(2)在额部除皱术中,合理设计切口,避免在上述区域内的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分离可预防眶上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神经 除皱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急性低血压对前庭神经内侧核区谷氨酸和牛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海玲 安英 +3 位作者 邴艳华 金清华 崔勋 金元哲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急性失血诱发大鼠低血压时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和牛磺酸(tautine,Tau)含量的变化,以了解MVN内这些氨基酸类递质是否参...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急性失血诱发大鼠低血压时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和牛磺酸(tautine,Tau)含量的变化,以了解MVN内这些氨基酸类递质是否参与血压的调节。实验观察到,正常血压大鼠MVN内Glu和Tau浓度在透析探针植入90 min后趋于稳定,此时 Glu的平均含量为(18.96±0.27)pmol/8 μl透析液,Tau的平均含量为(7.73±0.05)pmol/8μl透析液。动脉抽血1.5 ml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同侧MVN区Glu含量增加(P<0.05),Tau含量减少(P<0.05)。用利多卡因(lidocaine)短时阻断前庭传入及用化学方法永久破坏单侧前庭器官后,动脉抽血1.5 ml使血压降低30%,同侧MVN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失血引起的低血压可通过前庭器官影响MVN的活动,该区内氨基酸类递质可能参与这一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内侧核 谷氨酸 牛磺酸 低血压
下载PDF
红景天和党参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天宇 姜国哲 +2 位作者 韩春姬 刘丽萍 俞笃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3-1170,共8页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SE)与党参提取物(CPE)合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提高免疫功能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制备9种不同浓度的CPE和RSE混合含药血清,在体外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活性,确定CPE和RSE的最佳组合剂量。用该组合剂量缩小2.5、5.0及10.0倍作为RSE+CPE合剂高、中和低剂量组,进行小鼠体内实验,检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与空白组比较,RSE 200 mg·kg-1+CPE790mg·kg-1剂量组由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小鼠体内实验,与环磷酰胺组比较,RSE+CPE合剂中(RSE 40mg·kg-1+CPE 158mg·kg-1)和高剂量(RSE80mg·kg-1+CPE 316 mg·kg-1)组脾脏指数(SI)明显升高(P<0.05);与RSE+合剂低剂量(RSE20mg·kg-1+CPE 79mg·kg-1)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CPE合剂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物CVT-200(富含西洋参多糖的免疫增强剂)组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CVT-200组、合剂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比较,合剂中剂量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RSE和CPE合剂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RES 200mg·kg-1与CPE 790mg·kg-1组合的合剂为最佳配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党参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早期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德华 金南革 +1 位作者 刘洁 杜长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神经元型NO合酶(nNOS)是否参与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落体法大鼠TBI动物模型,观察大鼠TBI早期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的动态变化和特异性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对其的影响。结果大鼠TBI后3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神经元型NO合酶(nNOS)是否参与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落体法大鼠TBI动物模型,观察大鼠TBI早期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的动态变化和特异性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对其的影响。结果大鼠TBI后30min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升高,伤后2h两者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伤后6h两者接近对照组;伤后12h NO含量仍接近对照组,而NOS活性再次高于对照组。结论NO和nNOS在创伤性脑损伤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7-硝基吲唑
下载PDF
胃肠平滑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及其调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在琉 许文燮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钾通道 肠平滑肌细胞 氯通道 胃肠 平滑肌 肌肉 门控 离子通道 钠通道 慢通道 钙通道 对抗药 阻断剂 静息电位
下载PDF
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文燮 于吉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本工作观察了预先给予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皮下注射消炎痛能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消炎痛剂量5,10,15mg/kg时,注射四氧嘧啶48h... 本工作观察了预先给予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皮下注射消炎痛能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消炎痛剂量5,10,15mg/kg时,注射四氧嘧啶48h后血糖浓度由对照组的591.5±38.2mg%分别降低到559.1±53.2,463.2±16.6和266.6±29.9mg%。在注射消炎痛10mg/kg的实验组,血清胰岛素浓度由对照组的10.5±2.7μU/ml增加到31.9±7.0μU/ml,胰高血糖素由对照组的550.0±27.0pg/ml降低到303.1±22.9pg/ml。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胰岛β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嘧啶 糖尿病 消炎痛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14
作者 李香丹 刘环宇 +2 位作者 崔春爱 许东元 李香兰 《科技风》 2024年第31期108-110,共3页
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态学实验则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构建适合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的平台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延边大学的... 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态学实验则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构建适合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的平台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延边大学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基础医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教学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手段和模式改革的探索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学形态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形态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蓝斑参与调节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元哲 张国花 +2 位作者 郭慧淑 金正元 金秀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3,共5页
为探讨化学刺激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蓝斑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 ,给乌拉坦和氯醛糖混合液麻醉的 Wistar系雄性大鼠室旁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 ,观察了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变化以及用红藻氨酸损毁蓝斑对刺激室旁核效应的... 为探讨化学刺激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蓝斑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 ,给乌拉坦和氯醛糖混合液麻醉的 Wistar系雄性大鼠室旁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 ,观察了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变化以及用红藻氨酸损毁蓝斑对刺激室旁核效应的影响。另外 ,为进一步研究室旁核与蓝斑功能联系的机制 ,也观察了蓝斑核区微量注射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室旁核内注射 L-谷氨酸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2损毁蓝斑后 ,刺激室旁核引起的心血管效应明显减弱 ;3蓝斑区注射血管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肾交感神经放电增加。提示 :1 L-谷氨酸兴奋室旁核抑制心血管活动 ;2室旁核的上述效应可能与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有关 ;3蓝斑参与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 ;4血管升压素刺激蓝斑引起心血管活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蓝斑 血管升压素 心血管功能调节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大鼠离体幽门窦环行肌的松弛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南革 金哲洙 +2 位作者 金京玲 金永日 许文燮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幽门窦环行肌运动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幽门窦环行肌肌条 ,肌条的运动通过等张换能器记录于多导生理记录仪上 .利用铜和硝酸的化学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结果 ]一氧化氮能抑制幽门窦环行肌...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幽门窦环行肌运动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幽门窦环行肌肌条 ,肌条的运动通过等张换能器记录于多导生理记录仪上 .利用铜和硝酸的化学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结果 ]一氧化氮能抑制幽门窦环行肌的自发性收缩运动 ,而且这种抑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而在对照组 ,氮气对幽门窦环行肌运动无明显影响 ;一氧化氮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幽门窦环行肌的收缩 ,但一氧化氮引起的抑制效应不受乙酰胆碱、阿托品、酚妥拉明、心得安及河豚毒素的影响 ;一氧化氮的这种抑制作用能被氧合血红蛋白取消 .[结论 ]一氧化氮能够模拟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抑制神经对大鼠幽门窦环行肌运动的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窦 一氧化氮 环行肌 松驰作用
下载PDF
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德华 金南革 +3 位作者 李在琉 玄汉石 初春萍 王延国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对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假手术组未见神经病学体征,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3h)神经病学评分为1.56±0.51.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示手术组在大脑皮质... 对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假手术组未见神经病学体征,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3h)神经病学评分为1.56±0.51.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示手术组在大脑皮质、基底节均出现梗死灶,手术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手术对侧和假手术组两侧脑组织含水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手术组额顶叶皮质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呈缺血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栓线法 疾病模型
下载PDF
胃肠道中心房利尿钠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辉 郭慧淑 +1 位作者 朴莲花 许文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860-1863,共4页
心房利尿钠肽是由心房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是最早发现的利尿钠肽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也分泌心房利尿钠肽,并且胃肠道中心房利尿钠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心房利尿钠肽受体,调节胃... 心房利尿钠肽是由心房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是最早发现的利尿钠肽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也分泌心房利尿钠肽,并且胃肠道中心房利尿钠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心房利尿钠肽受体,调节胃肠道的水和电解质吸收、胃肠运动及胃肠的分泌.本文对胃肠道中心房利尿钠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黏膜 尿钠肽 心房肌 细胞分泌 多肽类激素 内分泌细胞 家族成员 胃肠运动 早发现
下载PDF
单侧迷路破坏后大鼠前庭神经内侧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海玲 安英 +2 位作者 姜海英 金清华 金元哲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8,共8页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经利多卡因或对氨基苯胂酸盐预处理以阻断单侧外周前庭器官)后大鼠同侧及对侧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区部分氨基酸(天冬...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经利多卡因或对氨基苯胂酸盐预处理以阻断单侧外周前庭器官)后大鼠同侧及对侧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区部分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前庭代偿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实验观察到,对照组大鼠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浓度分别为(6.15±0.59),(18.13±1.21),(33.73±1.67), (9.26±0.65),(9.56±0.77)和(10.07±0.83)pmol/8μL透析样本。左侧中耳内灌注2%利多卡因后10 min,同侧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立即减少(P<0.05),牛磺酸含量增加(P<0.05);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立即增加(P<0.05),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双侧核团间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失衡。而用对氨基苯胂酸盐永久阻断单侧前庭器官2周后,同侧MVN区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谷氨酰胺含量增高;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也减少;同侧MVN区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侧MVN区。结果提示,单侧迷路破坏后双侧MVN区氨基酸含量立即失去平衡,随着前庭代偿的进展,此差异减少,但是在前庭代偿后却出现双侧前庭核区谷氨酰氨的含量失衡,说明在前庭代偿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前庭内侧核 单侧迷路破坏 前庭代偿
下载PDF
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栓素A_2及肺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昌善 柳济承 +1 位作者 朴红梅 金元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腺泡内肺动脉结构重建及肺组织血栓素(TXA2)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室内空气正常饲养;低氧组:在常压低氧舱内(10±0.5)%饲养;治疗组:缺氧+黄芪(1... 目的:探讨黄芪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腺泡内肺动脉结构重建及肺组织血栓素(TXA2)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室内空气正常饲养;低氧组:在常压低氧舱内(10±0.5)%饲养;治疗组:缺氧+黄芪(12g/kg)。低氧30天分别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中TXA2含量,计算MA、PMA、NMA比例及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与相对中膜面积(RMA)。结果:低氧组mPAP、RVHI、TXA2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治疗组较低氧组明显减少(P<0.05)。低氧组肺小动脉肌化程度、RMT(%)、RMA(%)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较低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慢性低氧可引起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黄芪注射液可降低肺组织TXA2含量,可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降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泡内肺动脉 结构重组 血栓素A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