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腰椎应力及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吴山 张美超 +3 位作者 李义凯 田强 郭汝松 钟侨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力学参数带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结果(1)椎间盘:两种手法椎间盘的应力都主要集中于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髓核应力相对较小。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基本一致,都位于椎间盘的左侧。椎间盘后部位移也都以左侧明显。(2)椎体及后部结构:直腰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小关节,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椎体峡部、椎弓根侧隐窝及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不同,直腰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棘突,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椎体上缘左侧及L4左侧上关节突;且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椎间孔位移更显著。结论手法造成了椎间盘、关节突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两种手法比较,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旋转手法 椎间盘 有限元 应力
下载PDF
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汝松 黄帆 +3 位作者 赵思怡 范志勇 卢晓波 吴山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1428-143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15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15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个研究,共1 9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针灸或者正骨相比,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有效率均更高[RR_(针灸)=1.17,95%CI(1.12,1.23),P<0.000 01;RR_(正骨)=1.16,95%CI(1.10,1.23),P<0.000 01]。正骨联合针灸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或正骨[MD_(针灸)=3.42,95%CI(2.29,4.56),P<0.000 01;MD_(正骨)=6.45,95%CI(5.56,7.33),P<0.000 01]。在椎动脉(VA)与基底动脉(BA)平均流速(Vm)方面,正骨联合针灸治疗优于单纯正骨[MD=7.54,95%CI(1.08,13.99),P=0.02]。结论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在有效性和症状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单用针灸或单纯正骨。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 针灸 颈性眩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俞乐 李远明 林伟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讨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56例和中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6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56例和中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6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膏外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治疗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中医
下载PDF
推拿手法抗眩晕效应的量化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黎 吴山 范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2-565,共4页
推拿手法是颈性眩晕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眩晕效应,但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手法作用力(包括力的大小、时间、频率)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抗眩晕效应的作用机制尚无统一说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研究存... 推拿手法是颈性眩晕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眩晕效应,但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手法作用力(包括力的大小、时间、频率)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抗眩晕效应的作用机制尚无统一说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推拿手法抗眩晕效应的量化及作用机制的解决途径,探索推拿手法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及中枢作用机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推拿手法 量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一指禅推法的图形和动力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黎 谢美凤 +5 位作者 黄淑云 王金玲 吴山 范志勇 郭汝松 赖淑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对一指禅推法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为手法的评价和衡量标准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形,并保存分析相应的参数数据。结果一指禅推法的平均最大作用力为(11.75±0.88... 目的对一指禅推法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为手法的评价和衡量标准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形,并保存分析相应的参数数据。结果一指禅推法的平均最大作用力为(11.75±0.88)N,频率为(111.7±6.98)次/min,周期为(539±35.73)ms,有效做功时间比均大于0.28,波形的均匀性均大于0.927。结论通过图形和量化指标可以客观衡量一指禅推法"持久、有力、均匀"的手法要求,但"柔和、渗透"还缺乏衡量和评价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指禅推法 图形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推拿治疗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赖淑华 李黎 +3 位作者 王金玲 范志勇 吴山 林应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1-73,共3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引起下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占临床的13%-30%-([1]),又叫骶髂关节错缝-([2])、骶髂关节扭伤-([3])、骶髂关节错位-([4])、骶髂关节损伤-([5])、骶髂关节韧带损伤-([6]),属于中医学的"筋出槽、骨错缝"范... 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引起下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占临床的13%-30%-([1]),又叫骶髂关节错缝-([2])、骶髂关节扭伤-([3])、骶髂关节错位-([4])、骶髂关节损伤-([5])、骶髂关节韧带损伤-([6]),属于中医学的"筋出槽、骨错缝"范畴。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是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急性发作期-([7]),主要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的内因下-([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紊乱症 筋骨 推拿
原文传递
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5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俞乐 赖淑华 黄彦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54例予狗皮膏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目的:观察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54例予狗皮膏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狗皮膏外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舒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林氏分步三维正骨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德采 李漾 吴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59-236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林氏分步三维正骨推拿法
下载PDF
林氏定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俞乐 黄彦斌 吴兵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林氏定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定位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来治疗,一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2%、总有效率97.2%,... 目的:观察林氏定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定位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来治疗,一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2%、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显效率为41.7%、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旋转类手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而林氏定位旋转法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椎动脉型 手法治疗 定位旋转法
下载PDF
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振宝 吴山 陈鹏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242-243,共2页
目的:观察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予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匹兹堡睡... 目的:观察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予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72.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且安全舒适,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督脉 推拿 拔罐 失眠
下载PDF
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压力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汝松 范志勇 +3 位作者 李黎 王金玲 吴山 赖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93-3697,共5页
目的:测定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不同相段的压力,为林氏正骨手法的传承、教学、推广、基础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形,并保存分析相应的压力数据。结果:预加载力... 目的:测定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不同相段的压力,为林氏正骨手法的传承、教学、推广、基础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形,并保存分析相应的压力数据。结果:预加载力基本保持在90~160N,持续时间为35~60ms,最大冲击力在350~700N之间,大多分布在500N左右,冲击力的持续时间基本在40ms左右,冲击力的冲量基本在85~170N·S范围,且大部分控制在120N·S左右。冲击力的拟合函数的上升和下降的斜率的绝对值都较大,且上升的斜率远大于下降的斜率绝对值。结论:该术者手法操作收放自如、刚柔相济,能体现林氏正骨手法的特征.手法准确.该试验方法对于纠正临床初学者手法操作、林氏手法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 压力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定点旋转手法治疗4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汝松 林伟锋 吴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68-2169,共2页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手法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定点旋转手法(观察组)与针灸(对照组)各治疗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隔天治疗1次,3次/周,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痊愈25例,显效1...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手法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定点旋转手法(观察组)与针灸(对照组)各治疗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隔天治疗1次,3次/周,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2周后,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定点旋转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是简便、实用、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旋转手法 颈源性 枕大神经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丘青中 吴栓 +2 位作者 林伟锋 李豫明 李文超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8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的动力学、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6~24岁,平均20.7岁;学生27例,从业者2例;hi侧1例,右侧28例,均为单侧发... 目的:探讨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的动力学、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6~24岁,平均20.7岁;学生27例,从业者2例;hi侧1例,右侧28例,均为单侧发病。采用手法按摩加冬青油外搽并结合宣教,适当加强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平均4个月,痊愈2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89.7%,有效率96.6%。结论:青少年手机病致手腕疼痛采用传统手法按摩、冬青油外搽及功能锻炼能达到良好疗效,但是积极的宣传教育和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话 狭窄性腱鞘炎 舒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推拿鱼际肌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力夫 陈建冲 +3 位作者 王维 郑达权 林应强 严雪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2期100-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鱼际肌推拿的方法对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确诊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推拿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鱼... 目的分析采用鱼际肌推拿的方法对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确诊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推拿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鱼际肌进行推拿。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再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鱼际肌推拿的方法对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鱼际肌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下载PDF
定点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俞乐 陈红蕾 李远明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定点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52例和腰椎牵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腰... 目的:探讨定点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52例和腰椎牵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牵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牵引治疗
下载PDF
基于“运脾消食”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红蕾 谢美凤 +5 位作者 利玉婷 黄淑云 黎梓劲 谭文慧 吴山 范志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0期1427-1428,共2页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常患疾病之一,对于非急性感染期的脏腑辨证多属脾虚夹滞。本研究根据其中西医理论来源,探讨基于"运脾消食"治疗小儿RRTI的常用中医治疗方法,为RRTI的优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思路。
关键词 运脾消食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定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乐 陈红蕾 林伟锋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60例和颈椎牵引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目的:探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60例和颈椎牵引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法治疗 牵引治疗
下载PDF
陈红蕾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黎 王金玲 +1 位作者 陈红蕾 吴山 《湖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2期25-26,共2页
陈红蕾老师系广东省中医院知名小儿推拿医生,从医近三十载,热衷临床,淡泊名利,潜心钻研,对待患儿态度和蔼,深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尤擅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厌食、斜颈、脑性瘫痪等小儿多发病、常见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 陈红蕾老师系广东省中医院知名小儿推拿医生,从医近三十载,热衷临床,淡泊名利,潜心钻研,对待患儿态度和蔼,深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尤擅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厌食、斜颈、脑性瘫痪等小儿多发病、常见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浅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小儿推拿 专家经验 陈红蕾
原文传递
在体和离体“一指禅推法”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黎 王金玲 +1 位作者 吴山 范志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609-3612,共4页
目的对在体和离体"一指禅推法"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分析。方法记录1位手法熟练者在体和离体不同条件下的一指禅推法的手法运动轨迹曲线,同步采集保存手法的数据,用压力测试配套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手法的... 目的对在体和离体"一指禅推法"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分析。方法记录1位手法熟练者在体和离体不同条件下的一指禅推法的手法运动轨迹曲线,同步采集保存手法的数据,用压力测试配套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手法的垂直作用力、频率、周期。结果在体与离体组间的最大垂直作用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最小垂直作用力、频率、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与频率是"一指禅推法"的主要特征。对于同一操作者,在体和离体一指禅推法的不同主要是体现在最大垂直作用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指禅推法 动力学参数 在体 离体
下载PDF
脊柱侧弯的治疗进展
20
作者 林应强 俞乐 罗汉华 《按摩与导引》 1996年第5期39-41,共3页
脊柱侧弯是指在枕骨中点至骶骨棘连线上脊柱向左或右偏离的病理现象。据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对北京城区、郊区20148名学生进行普查。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外科手术 手法治疗 运动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