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1
作者 范仁俊 刘中芳 +4 位作者 陆俊姣 封云涛 庾琴 高越 张润祥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9-1513,共5页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北方果树栽培种类日益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要果树害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为害大幅回升、危害逐年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在西北、东北和华北3个北方果树生产代表区域建立50余...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北方果树栽培种类日益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要果树害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为害大幅回升、危害逐年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在西北、东北和华北3个北方果树生产代表区域建立50余个监测示范点,开展了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生态学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有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年发生世代呈增加趋势;在果树混栽区域,晚熟桃为梨小食心虫的主要越冬场所。防治技术方面,在对梨小食心虫常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组装配套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高效节水诱捕器、国产迷向产品研发及标准化应用技术、优势天敌饲养及释放技术、专用农药研发及农药减量化技术等研究工作。前瞻性地研发了植物源诱捕剂及迷向新剂型等贮备技术。最后针对当前梨小食心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全球气候变暖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的影响;(2)梨小食心虫成虫不同寄主间的转移规律;(3)梨小食心虫的抗性监测技术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制;(4)梨小食心虫的抗性分子机理与抗性治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阎世江 李照全 张治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2,共4页
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现概述了生物菌肥的使用现状,分析了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并浅谈了生物菌肥在实际中的应用技术,以期提高国内生物菌肥研究水平。
关键词 生物菌肥 农业 应用
原文传递
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高芬 吴元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制剂及诱抗剂等对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关键词 链格孢属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作用机理探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马利平 高芬 乔雄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猪粪、马粪和牛粪沤肥浸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8.9% ~92.5% 、18.6% ~72.1% 和 38.5% ~72.8% 。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沤肥浸渍液对黄瓜枯萎病菌... 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猪粪、马粪和牛粪沤肥浸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8.9% ~92.5% 、18.6% ~72.1% 和 38.5% ~72.8% 。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沤肥浸渍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小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马粪、牛粪、猪粪沤肥浸渍原液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4% 、98.6% 和 90.3% ,抑制率随稀释度增加而减小;(2)沤肥浸渍液中的部分微生物对黄瓜枯萎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沤肥浸渍液 黄瓜枯萎病菌 孢子萌发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红枣果实黑斑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5
5
作者 林忠敏 赵晓军 +1 位作者 赵子俊 宋丽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山西省红枣果实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红枣果实黑斑病 ,症状表现为果顶或脐部形成黑红色病斑 ,枣味苦不可食 ,损失严重。经过 2 0批 12 6个枣果的分离 ,伤口和喷雾接种以及病原的鉴定 ,确定了两个真菌致病菌 ,即 :交链孢属的Alternaria... 山西省红枣果实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红枣果实黑斑病 ,症状表现为果顶或脐部形成黑红色病斑 ,枣味苦不可食 ,损失严重。经过 2 0批 12 6个枣果的分离 ,伤口和喷雾接种以及病原的鉴定 ,确定了两个真菌致病菌 ,即 :交链孢属的Alternariatenuis和茎点属的Phom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果实黑斑病 真菌病 病原分离 病原鉴定 症状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的氯氰菊酯残留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3 位作者 秦曙 庞金梅 李捷 王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氯氰菊酯在土壤中残留量分析方法.选用硅胶微量柱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分析.该方法简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作品,最低检出浓度为0.0375mg·kg^(-1),回收率在82.91%以上.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氯氰菊酯 土壤污染 残留
下载PDF
西花蓟马在宁夏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治科 张烨 吴圣勇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7,共3页
随着国际交流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传播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且分布广泛,是设施蔬菜等园艺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2003年发现该虫已入侵我国北京,随后在我国云南、山东、新疆等省... 随着国际交流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传播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且分布广泛,是设施蔬菜等园艺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2003年发现该虫已入侵我国北京,随后在我国云南、山东、新疆等省份陆续发现,2012年在宁夏部分田间及大棚蔬菜中监测到西花蓟马。本文针对西花蓟马的入侵、发生、危害、形态特征以及监测与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为预防、监测及有效阻断该虫的进一步扩散蔓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发生 防控
原文传递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及其对持留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乔雄梧 马利平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代谢规律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试验表明,阿特拉津施用后、在作物生长期内可降解90%以上,土壤酸碱度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代谢有显著影响。在碱性土壤中阿特拉津主要经...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代谢规律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试验表明,阿特拉津施用后、在作物生长期内可降解90%以上,土壤酸碱度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代谢有显著影响。在碱性土壤中阿特拉津主要经过微生物代谢而被降解;在酸性土壤中化学水解占优势地位。阿特拉津在强酸性土壤中的持留性(半衰期为63d)低于弱酸性土壤中的持留性(半衰期为84d),而在碱性土壤中由于较强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其持留性(半衰期为51d)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代谢产物 土壤 持留性 降解 除草剂
下载PDF
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28
9
作者 范仁俊 李捷 马春森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
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项目的科学前沿及背景,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 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项目的科学前沿及背景,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等,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心虫 项目介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山西省蝶类多样性与地带分布 被引量:27
10
作者 曹天文 王瑞 +4 位作者 董晋明 宣善滨 赵飞 李捷 赵俊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3-802,共10页
结合自然地理与植被条件对山西蝶类多样性分布的现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其特点是 :不同林区差异性大 ,呈南北递减趋势 ,受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资源呈片段化分布 ,耕作区种类多样性丧失严重。根据已知的 2 16种蝶类在山西 15个林区的... 结合自然地理与植被条件对山西蝶类多样性分布的现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其特点是 :不同林区差异性大 ,呈南北递减趋势 ,受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资源呈片段化分布 ,耕作区种类多样性丧失严重。根据已知的 2 16种蝶类在山西 15个林区的分布情况 ,采用聚类平均法 (UPGMA)对这 15个林区的蝶类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 ,在相似性系数为 0 85时 ,可将山西林区划分为 5个蝶类分布地带。按照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不同 ,分别称之为 :Ⅰ 南端山地蝴蝶区 ;Ⅱ 南部盆地蝴蝶区 ;Ⅲ 中南部山地丘陵蝴蝶区 ;Ⅳ 中部高山蝴蝶区 ;Ⅴ 西北部丘陵蝴蝶区。在关键区系分析中 ,得知南端山地蝴蝶区和中部高山蝴蝶区是山西蝶类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 ,对这两个区系加以保护 ,即可保护山西已知蝴蝶种类的 97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区系 多样性 地带分布 保护
下载PDF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为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唐 连梅力 +2 位作者 马平顺 张筱秀 周运宁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47-50,共4页
2008—2009年,在山西代县桃园开展了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和为害桃梢消长规律调查,调查发现,应用性诱剂监测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前期诱蛾量大,高峰期明显;后期诱蛾量小,高峰期不明显,且后期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性诱剂监测能... 2008—2009年,在山西代县桃园开展了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和为害桃梢消长规律调查,调查发现,应用性诱剂监测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前期诱蛾量大,高峰期明显;后期诱蛾量小,高峰期不明显,且后期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性诱剂监测能为桃园梨小食心虫前期进行适期防治提供帮助;明确了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桃园前期保梢防治提供了有益帮助。结合调查和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策略以及包括桃园规划、农业措施、性诱剂应用、赤眼蜂释放、药剂防治等比较规范的综合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高效性诱剂使用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梅 刘洁 +6 位作者 李捷 杨星科 盛世蒙 李建成 赵国荣 吕昭智 盛承发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6,共3页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简称梨小。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产区普遍发生;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发生尤为严重。该虫为害对象包括桃、苹果、李、杏、海棠、樱桃、杨梅等的新梢,梨、桃、苹果、李、梅、杏...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简称梨小。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产区普遍发生;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发生尤为严重。该虫为害对象包括桃、苹果、李、杏、海棠、樱桃、杨梅等的新梢,梨、桃、苹果、李、梅、杏、枣、木瓜、樱桃、山楂、楹椁、枇杷等的果实。受害果实被蛀后腐烂.俗称“黑膏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为害对象 樱桃 苹果 杨梅 果实 产区
原文传递
山西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对列当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鹏冬 杨新元 +2 位作者 赵晓军 李作浩 郭清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寄生指标综合分析对山西省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向日葵列当鉴定,结果表明:太原80天对向日葵列当免疫,阳曲三道眉和灵立九连灯高抗向日葵列当,天镇大九连灯等11份材料表现抗性,蒲县三道眉等18份材料表现感性,其余2...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寄生指标综合分析对山西省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向日葵列当鉴定,结果表明:太原80天对向日葵列当免疫,阳曲三道眉和灵立九连灯高抗向日葵列当,天镇大九连灯等11份材料表现抗性,蒲县三道眉等18份材料表现感性,其余26份材料表现为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品种资源 向日葵列当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马仑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武俊智 上官铁梁 +3 位作者 张婕 李晋川 曹天文 岳建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4-540,共7页
在野外样带调查的基础上,以物种重要值为综合指标,分析了不同旅游干扰程度对马仑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影响效应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旅游干扰强度降低,马仑亚高山草甸的优势种披针苔草和珠... 在野外样带调查的基础上,以物种重要值为综合指标,分析了不同旅游干扰程度对马仑亚高山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影响效应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旅游干扰强度降低,马仑亚高山草甸的优势种披针苔草和珠芽蓼的重要值逐渐增大,而广生态幅植物蒲公英重要值却呈降低趋势。(2)中等强度的旅游干扰所形成的生境,既不会使群落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变更,同时也不会抑制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发展。(3)6条样带之间的群落差异系数随旅游干扰强度减弱而降小,样带1~6之间的相异性表现为逐渐递减的势态。旅游干扰强度超过了群落的自恢复能力,就会导致群落性质完全改变。上述结果为亚高山草甸旅游业的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保育提供了较高的理论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马仑亚高山草甸 重要值 植物物种多样性 山西
下载PDF
利用OWRK法预测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范仁俊 张晓曦 +2 位作者 周璐 曹冲 杜凤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对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OWRK法对不同生长期桃叶的近轴面、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行了测定。无论近轴叶面还是远轴叶面,随着桃叶生长期的增长,均表现出表面自由能减小,润湿性能变差,极性分量所占比例下降... 对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OWRK法对不同生长期桃叶的近轴面、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行了测定。无论近轴叶面还是远轴叶面,随着桃叶生长期的增长,均表现出表面自由能减小,润湿性能变差,极性分量所占比例下降,色散分量所占比例上升等特性。这些变化与前人对于桃叶表皮蜡的蜡质含量、组份含量变化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说明用OWRK法测定桃叶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所得结果可靠,可以较好地描述桃叶表面的润湿性能和能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能 接触角 OWRK法 表面自由能 极性分量
下载PDF
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谷子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3
16
作者 范志金 李香菊 +4 位作者 吕德兹 范仁俊 申日升 王玲秀 李正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6,共3页
河北和山西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0 %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2 2 5、45 0、90 0g/hm2 对谷子地的双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对单子叶杂草仅有一定的防效 ,试验剂量下对谷子安全 ,有增产作用。田间使用以 10 %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药... 河北和山西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0 %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2 2 5、45 0、90 0g/hm2 对谷子地的双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对单子叶杂草仅有一定的防效 ,试验剂量下对谷子安全 ,有增产作用。田间使用以 10 %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药 45 0g/hm2 为宜 ,在单子叶杂草较多的地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嘧磺隆 可湿性粉剂 谷子地 田间药效试验 杂草防除
下载PDF
油茶地蜂营巢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丁亮 黄敦元 +3 位作者 张彦周 黄海荣 李捷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对中国南部一种独栖性蜂类--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的巢穴及其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巢穴的研究中,对2省4个样地23个巢穴进行了挖掘和观察,结果显示:巢穴为无分岔的单支洞,主道在土质较好的地方倾斜角小,洞穴长度为90~150cm;... 对中国南部一种独栖性蜂类--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的巢穴及其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巢穴的研究中,对2省4个样地23个巢穴进行了挖掘和观察,结果显示:巢穴为无分岔的单支洞,主道在土质较好的地方倾斜角小,洞穴长度为90~150cm;在杂质多的土中,倾斜角较大,曲折,洞穴长度为30~60cm。在一定深度之下开始在主道周边出现由小径连接主道的近椭圆形虫室。虫室通常在远主道端略向下倾斜。一个巢穴中的所有虫室多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在洞口到第一个虫室之间主道通常是近竖直的,虽然时有小的弯折;从第一个虫室向下主道往往发生一或多次偏折,但角度通常不超过45°。在对成蜂行为的观察研究中,对4头油茶地蜂连续7天的全天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成蜂除雨天外均出巢采集油茶花粉;每天出巢在1~5次不等,多数为2~3次;携粉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总科 油茶地蜂 营巢生物学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进行枣树子代苗父本鉴定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斯琪 唐诗哲 +8 位作者 孔德仓 贺润平 刘华波 麻丽颖 刘君 王哲 李颖岳 申连英 庞晓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33-2141,共9页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冬枣’自然授粉实生苗1728株和‘灵宝大枣’自然授粉实生苗530株进行父本鉴定,利用可能的父本材料从376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且具有高度区分度的引物。采用荧光M13毛细管电泳技术,用这8对引物在亲...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冬枣’自然授粉实生苗1728株和‘灵宝大枣’自然授粉实生苗530株进行父本鉴定,利用可能的父本材料从376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且具有高度区分度的引物。采用荧光M13毛细管电泳技术,用这8对引物在亲本材料中共检测到45个多态等位条带,每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条带数为5.625,PIC值变幅为0.58~0.86,平均为0.71。利用Cervus3.0软件对具有8对引物数据的子代进行父本分析,鉴定出‘冬枣’ב木枣’实生苗399株、‘冬枣’ב小芽枣’实生苗390株、‘冬枣’ב映山红’实生苗357株、‘灵宝大枣’ב紫圆枣’(‘紫枣’)实生苗204株、‘灵宝大枣’ב柿饼枣’实生苗126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父本鉴定 毛细管电泳
原文传递
枣树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晓军 周建波 +2 位作者 赵子俊 赵志慧 吕国忠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35,共4页
对山西省枣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菌分离与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证明该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阶段Fusicoccum aesculi。
关键词 枣树 新病害 七叶树壳梭孢 葡萄座腔菌
原文传递
农业害虫物理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捷 冯丽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7期67-70,共4页
农药的长时间使用造成了农业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同时还杀伤大量天敌和有益生物,所以合理应用物理措施防治害虫将会是种更为生态的防治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些物理防治控制农业害虫的方法。
关键词 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害虫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