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法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1
1
作者 靳兰 杨频 李青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45-1348,共4页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Ni(phen)3](2+)和[Fe(phen)3](2-)与DN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插入和静电结合两种模式,即部分菲咯啉配体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Ni(phen)3](2+)和[Fe(phen)3](2-)与DN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插入和静电结合两种模式,即部分菲咯啉配体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中,同时带正电荷的配合物与DNA的磷酸基团发生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DNA EB探针 荧光法 菲咯啉
下载PDF
稀土与细胞、器官、组织的作用及其生理效应 被引量:65
2
作者 杨频 魏春英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4-17,共4页
稀土与细胞、器官、组织的作用及其生理效应杨频,魏春英(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6)我国稀土贮量占世界第一位,稀土微肥已被大面积使用,稀土已进入植物,如在玉米大豆中,稀土含量为10(-8)~10(-10... 稀土与细胞、器官、组织的作用及其生理效应杨频,魏春英(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6)我国稀土贮量占世界第一位,稀土微肥已被大面积使用,稀土已进入植物,如在玉米大豆中,稀土含量为10(-8)~10(-10)g/g[1]。随着稀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细胞 器官 组织 生理效应
原文传递
金属配合物键合D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频 宋宇飞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40,共9页
本文对金属配合物键合DNA 研究领域的背景、内容、潜在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了综述,详尽地介绍了国际上在金属配合物与DNA 作用过程、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寡聚核苷酸 分子模拟 金属配合物 DNA 键合
下载PDF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周庆华 杨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F008,共5页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等方法, 对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 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 DNA 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降低, 黏度降低; 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 DNA的结合为非竞...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等方法, 对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 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 DNA 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降低, 黏度降低; 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 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 DNA 作用方式可能为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 苯并咪唑 铜(Ⅱ)配合物 光谱研究 荧光 小牛胸腺DNA 紫外吸收 降低 EB 实验结果
下载PDF
中草药连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立伟 刘金 杨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使用大孔树脂对中草药连翘有效成分连翘酯甙进行了分离提取;利用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法以及NBT法研究了连翘提取物(含60%连翘酯甙)对HO·、H2O2以及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使用大孔树脂对中草药连翘有效成分连翘酯甙进行了分离提取;利用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法以及NBT法研究了连翘提取物(含60%连翘酯甙)对HO·、H2O2以及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猪油体系验证表明:连翘提取物对猪油体系确实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延长猪油保存期,同时研究还发现磷酸、酒石酸、柠檬酸对连翘提取物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其效果略比BHA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连翘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油脂 抗氧化剂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金属离子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斌盛 杨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通过金属离子对人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探讨了金属离子Cu^(2+),Mn^(2+),Ni^(2+),Co^(2+),Cr^(3+)等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基于Forster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得出了人血清白蛋白第一类Cu^(2+)结合部位与214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
关键词 荧光光谱 金属离子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连翘酯苷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张立伟 赵春贵 杨频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氯原酸、连翘酯苷对活性氧 (HO· ,H2 O2 ,O·-2 )的清除作用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方法 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NBT法以及量子化学计算 [PM3,HF/6 31G(d) ]。结果 氯原酸、连翘酯苷对活性氧具... 目的 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氯原酸、连翘酯苷对活性氧 (HO· ,H2 O2 ,O·-2 )的清除作用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方法 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NBT法以及量子化学计算 [PM3,HF/6 31G(d) ]。结果 氯原酸、连翘酯苷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连翘酯苷结构中的A环酚羟基和B环酚羟基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抗氧化剂 化学发光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环糊精包结物的形成及光谱表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董川 李俊芬 +1 位作者 双少敏 杨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应用研究一直是环糊精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环糊精的形成条件、制备方法、包结类型、检测手段和表征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 ,希望对环糊精应用研究工作的进行起到积极的、科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环糊精 环糊精包结物 结构 光谱表征 制备
下载PDF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环状含氮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士国 杨频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用量子化学计算泛函密度理论 (DFT)中的B3LYP方法 ,在 6 - 31G基组水平上 ,对 5种环状含氮化合物 :3-氨基 - 1,2 ,4 -三唑、2 -氨基 - 1,3,4 -二氢噻唑、5 -对甲苯基 - 1,3,4 -三唑、3-氨基 - 5 -甲硫基 - 1,2 ,4 -三唑和2 -氨基苯咪唑... 用量子化学计算泛函密度理论 (DFT)中的B3LYP方法 ,在 6 - 31G基组水平上 ,对 5种环状含氮化合物 :3-氨基 - 1,2 ,4 -三唑、2 -氨基 - 1,3,4 -二氢噻唑、5 -对甲苯基 - 1,3,4 -三唑、3-氨基 - 5 -甲硫基 - 1,2 ,4 -三唑和2 -氨基苯咪唑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用Fukui指数分析了分子中原子的反应性 .结果表明文中涉及到的分子均为存在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 ,缓蚀效率与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的能量EHOMO、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的能量差ΔE(ELUMO-EHOMO)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以认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通过亲核作用与金属作用而形成吸附膜 ,该类缓蚀剂分子是通过吡啶氮原子提供电子与金属发生作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含氮化合物 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荧光染料探针与蛋白质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杨曼曼 杨频 席小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一些染料小分子可与蛋白质结合,且其光谱呈现出能量转移特征。
关键词 荧光染料 蛋白质 给体 受体 探针 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连翘及连翘叶抑菌抗炎活性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王婷婷 张蕻 +5 位作者 杨志敏 赵思俊 李洋 宋伟维 朴晋华 张立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380-2381,共2页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以果实入药,其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1],临床常用于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中医素有“疮家圣药”之称。我国盛产连翘,其资源丰富、成...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以果实入药,其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1],临床常用于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中医素有“疮家圣药”之称。我国盛产连翘,其资源丰富、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也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本研究选用连翘及连翘叶为研究对象,对其抑菌抗炎活性及生物活性与主要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连翘叶 抑菌 生物活性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下载PDF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二氯二茂钛与DNA作用方式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茂林 杨频 +1 位作者 杨斌盛 张志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3期1187-1190,共4页
自1979年K(?)pf等发现二氯二茂钛(Cp_2TiCl_2,TDC)的抗癌活性以来,金属茂类配合物抗癌作用的研究成为继顺铂之后该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前沿课题之一,TDC具有抗癌谱广、药效高、毒性远低于顺铂的突出优点,已于1992年在德国进入临床研究.生... 自1979年K(?)pf等发现二氯二茂钛(Cp_2TiCl_2,TDC)的抗癌活性以来,金属茂类配合物抗癌作用的研究成为继顺铂之后该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前沿课题之一,TDC具有抗癌谱广、药效高、毒性远低于顺铂的突出优点,已于1992年在德国进入临床研究.生物学实验表明,DNA是TDC在细胞内的主要靶分子,但TDC与DNA的作用方式仍是未知的.McLaughlin等的研究表明,TDC可与DNA作用形成Cp_2Ti-DNA及CpTi-DNA复合物,文献[4,5]通过研究TDC与单核苷酸及DNA的作用,提出了TDC与DNA发生不可逆共价结合的作用模式.本文以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TDC与DNA的结合方式及其对DNA二级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二茂钛 DNA 溴化乙锭 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份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杨频 韩玲军 张立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以及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提取
下载PDF
满山红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付晓丽 张立伟 +1 位作者 林文翰 李青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 对满山红Rhododendron dauricum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等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满山红叶的氯仿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鉴定结构。结... 目的 对满山红Rhododendron dauricum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等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满山红叶的氯仿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1-薄荷醇(1)、β-谷甾醇(2)、正二十三酸二十三酯(3)、正二十二醇(4)、正十七醇(4′)、3β,24-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5)、正十八碳酸(6)、熊果酸(7)、齐墩果酸(8)、金丝桃苷(9)、槲皮素-3-O-β-D-呋喃木糖苷(10)、槲皮素(11)。结论 化合物2~6、4′以及10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山红 24-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 槲皮素-3-O-β-D-呋喃木糖苷
原文传递
红花黄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张欢 张立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5-721,共7页
通过考察红花黄色素(SY)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羟基自由基介导2-脱氧核糖氧化降解的抑制作用,以及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探究SY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抗氧化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用紫外... 通过考察红花黄色素(SY)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羟基自由基介导2-脱氧核糖氧化降解的抑制作用,以及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探究SY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抗氧化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SY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2-脱氧核糖降解的抑制作用和对DPPH.的清除能力,同时对红花黄色素B(SYB)抑制2-脱氧核糖降解的作用机制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Y抑制Fenton反应对2-脱氧核糖的氧化降解的IC50为256.79μg/mL,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7.15μ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SYB是SY中抗氧化的两个有效成分,抑制2-脱氧核糖的氧化降解的IC50分别为220.68μg/mL和207.01μg/mL;对DPPH.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55.81μg/mL和41.25μg/mL。SYB对2-脱氧核糖氧化降解的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SYB除了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外,又可通过与Fe2+离子的络合作用而阻断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由此可知SY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SYB和HSYA为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FENTON反应 DPPH· 抗氧化
下载PDF
连翘酯苷对·OH引发的DNA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金 张立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了解连翘酯苷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研究连翘酯苷对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防护效能,同时设甘露醇作对照。结果:连翘酯苷能明显减轻Phen-Cu-SO4-Vc系统对脱氧核糖的降解... 目的:了解连翘酯苷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研究连翘酯苷对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防护效能,同时设甘露醇作对照。结果:连翘酯苷能明显减轻Phen-Cu-SO4-Vc系统对脱氧核糖的降解,能抑制脱氧核糖的损伤,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由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抑制率优于甘露醇。结论:连翘酯苷对·OH引发的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羟自由基 DNA损伤
下载PDF
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与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庆华 杨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3-798,共6页
合成了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合锌(II)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表明其为畸变八面体构型.用紫外、DNA熔点、荧光、粘度等手段对其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配合物的八面体构型以... 合成了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合锌(II)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表明其为畸变八面体构型.用紫外、DNA熔点、荧光、粘度等手段对其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配合物的八面体构型以及苯并咪唑环的平面性,其与DNA作用方式可能为部分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锌配合物 部分插入
下载PDF
连翘酯甙分离提取及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立伟 赵春贵 +1 位作者 王进东 杨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9-221,共3页
Forsythiaside was obtained by using macro reticular resin D 101 and vaccum liquid chromatography.Using the method of agarose diffusion,the inhibition of 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 by forsythiaside was studied.The res... Forsythiaside was obtained by using macro reticular resin D 101 and vaccum liquid chromatography.Using the method of agarose diffusion,the inhibition of 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 by forsythiasid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n that forsythiaside could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甙 弹性蛋白酶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提纯 酶活性 抑制剂 肺气肿治疗药物
下载PDF
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树种种间关系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峰 张金屯 韩广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52-56,共5页
采用 2× 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山西省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树种种间关系。结果表明 :1 )秩相关检验的正负相关种对数均高于相关系数检验的种对数 ,说明秩相关系数比相关... 采用 2× 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山西省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树种种间关系。结果表明 :1 )秩相关检验的正负相关种对数均高于相关系数检验的种对数 ,说明秩相关系数比相关系数灵敏度要高。 2 )物种之间正相关 ,主要是由于它们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 ,而物种之间负相关 ,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 ,种间关系的环境解释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3)依据测定结果 ,将该区乔木层树种划分为 4个生态种组 ,生态种组的划分为进一步研究群落的结构、功能、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种间关系 环境解释 生态种组
下载PDF
两种新稀土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磷酸二酯键模型物(BDNPP)和DNA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频 周春琼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55-1460,共6页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双核配合物 [Eu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 (ClO4) 2 (A)和 [Nd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ClO4) 2 (B) .用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 ,4 二...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双核配合物 [Eu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 (ClO4) 2 (A)和 [Nd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ClO4) 2 (B) .用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 ,4 二硝基苯基 )磷酸盐(BDNPP)与配合物 (A ,B)的水解动力学反应 .当BDNPP与A ,B的浓度均为 2 .5× 10 -5mol/L时 ,反应为二级反应 ;在 2 5℃ ,pH 7.2 6时 ,二级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2 479(mol/L) -1·min-1,1678(mol/L) -1·min-1,半衰期分别为 16.1min和 2 3 .8min ,比单独的Eu3 + ,Nd3 + 水解BDNPP的速率均快得多 ,3 7℃时反应更快 ;在 2 5℃ ,pH 6.5 0~ 8.5 0时 ,两个反应的水解速率常数的lgK与pH值均呈正的线性关系 .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CT)DNA作用 ,使CTDNA最大吸收峰发生减色和红移 ,使溴化乙锭 (EB) DNA复合物体系荧光强度减弱 .两种配合物对超螺旋质粒pBR3 2 2DNA的断裂在 5 0℃ ,pH 8.0时 ,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双核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对磷酸二酯键模型物 BDNPP DNA 动力学 人工核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