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被引量:1113
1
作者 张智海 刘忠厚 +18 位作者 李娜 张萌萌 黄琪仁 马远征 王亮 刘勇 刘新宇 朱钧 蓝旭 李士春 杨鸿兵 喻恒峰 汤光宇 张伟 姚伟武 李绍林 彭俊红 周晟 周劲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2.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OCCGS)建议的-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美国放射学院(ACR)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626
2
作者 王金万 孙燕 +26 位作者 刘永煜 于起涛 张沂平 李凯 朱允中 周清华 侯梅 管忠震 李维廉 庄武 王东林 梁后杰 秦凤展 卢辉山 刘晓晴 孙红 张燕军 王杰军 罗素霞 杨瑞合 涂远荣 王秀问 宋恕平 周静敏 游丽芬 王竞 姚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3-2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背景与目的EndostarTM(YH-16)是中国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Ⅰ、Ⅱ期临床结果证明该药单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493例一般状况评分为0~2,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NSCLC患者进入NP联合YH-16与NP联合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临床受益率(CBR)、肿瘤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安全性.结果486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RR分别为35.4%和19.5%(P=0.0003),总CBR分别为73.3%和64.0%(P=0.035),总的中位TTP分别为6.3个月和3.6个月(P=0.0000).对初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40.0%和23.9%(P=0.003),CBR分别为76.5%和65.0%(P=0.023),中位TTP分别为6.6个月和3.7个月(P=0.0000);对复治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23.9%和8.5%(P=0.034),CBR分别为65.2%和61.7%(P=0.68),中位TTP分别为5.7个月和3.2个月(P=0.0002).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QOL评分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5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方面,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YH-16与NP方案联合,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RR及中位TTP,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NP方案 随机双盲对照 晚期和复发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28
3
作者 周谋望 岳寿伟 +23 位作者 何成奇 张长杰 马诚 王惠芳 王楚怀 田峻 白跃宏 朱珊珊 刘宏亮 牟翔 李建华 杨卫新 宋林 唐金树 梁英 谢青 张芳 周云 黄澎 潘钰 谷莉 李涛 邢华医 刘小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据级别 中国专家共识 康复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医师 腰痛患者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肌力训练
下载PDF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 被引量:548
4
作者 房静远 刘文忠 +9 位作者 李兆申 杜亦奇 纪小龙 戈之铮 李延青 姒健敏 吕农华 吴开春 陈萦晅 萧树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包括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欧洲《胃癌癌前状...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包括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4共识提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ylori的作用、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等均要求我们更新共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共识意见 中国 上海 HPYLORI 幽门螺杆菌 评估系统 LINK
原文传递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383
5
作者 陈伯华 +23 位作者 陈其昕 陈允震 冯世庆 黄东生 姜建元 李淳德 李锋 李明 李中实 刘忠军 罗卓荆 吕国华 宋跃明 孙天胜 王春 王义生 夏群 徐杰 薛庆云 殷国勇 张宁 郑召民 周跃 朱庆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据统计,仅1998年,美国因腰背痛治疗的总医疗支出较上一年增...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据统计,仅1998年,美国因腰背痛治疗的总医疗支出较上一年增加了263亿美元[1],每年用于支付腰背部损伤性疼痛的劳动赔偿费用占年度总赔偿额度的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慢性非特异性 专家 诊疗 中国 运动功能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 间接经济损失
下载PDF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 被引量:374
6
作者 陈旻湖 +4 位作者 侯晓华 李延青 肖英莲 周丽雅 邹多武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9-663,共15页
GERD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曾在2014年颁布相关专家共识意见。近年来我国GERD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不少进展,因此有必要更新诊治共识意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GERD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曾在2014年颁布相关专家共识意见。近年来我国GERD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不少进展,因此有必要更新诊治共识意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我国本领域的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多轮讨论并投票,最终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症状 诊断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被引量:346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6 位作者 侯晓华 刘劲松 熊理守 左秀丽 方秀才 陈胜良 陈旻湖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03-818,共16页
IBS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对其认识不断更新,为更好地指导我国IB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多名专家对IBS的定义与病因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投票,... IBS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对其认识不断更新,为更好地指导我国IB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多名专家对IBS的定义与病因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投票,最终形成本专家共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专家共识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用于抗凝治疗患者的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281
8
作者 司在霞 郭灵霞 +1 位作者 周敏 曹广庆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MMAS-8,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 目的探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MMAS-8,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中文修订版MMAS-8的信效度测量。结果中文修订版MMAS-8的Cornbach′sα系数为0.81,评定者间的一致性系数为0.92,重测系数为0.95。量表表面效度为1.00,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0~0.85(均P<0.01),与抗凝知识的相关系数为0.30(P<0.01),不同等级服药依从性患者的抗凝控制和抗凝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文修订版MMAS-8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标准,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评价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 中文修订版 机械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治疗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264
9
作者 刘海春 陈允震 +1 位作者 杨子来 张剑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GammaNail (γ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在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 90例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行DHS、γ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术后 2~ 2 3个月随访 ,DHS组优良率为 87 ...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GammaNail (γ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在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 90例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行DHS、γ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术后 2~ 2 3个月随访 ,DHS组优良率为 87 2 %、γ钉组优良率为 91 3%、PFN组优良率为 97 4 %。结论 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转子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 ,尤其适用于不稳定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治疗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 被引量:267
10
作者 胡盛寿 +57 位作者 韩雅玲 蔡军 孙英贤 李玉明 张伟丽 卜培莉 陈芳 陈晓平 陈有仁 崔兆强 范超群 冯磊 冯雪 冯颖青 高超 郭建军 郭子宏 姜一农 李静 李萍 李伟 梁立荣 刘蔚 马文君 马云 牟建军 庞宇 齐玥 任明 宋崇升 孙刚 陶军 田刚 汪道文 汪芳 王梅 王伊龙 吴寿岭 谢良地 徐新娟 阎浩 杨宁 杨月欣 尹新华 于仁文 余静 袁洪 岳伟华 曾春雨 曾强 张坚 张亮清 赵冬 赵慧辉 郑哲 周脉耕 王璐 刘佩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6,共37页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强调高血压防线前移,面向全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血...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强调高血压防线前移,面向全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血压易患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制订了血压健康管理路径和评估体系,提供全方位的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内容包括健康信息收集、筛查评估、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简洁明了,便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健康管理工作者及社会大众践行。该规范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药物疗法 防治体系
原文传递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266
11
作者 侯明 胡豫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7-623,共7页
一、概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目前国内尚无基于人口基数的ITP流行病学数据,国外报道的成人ITP年发... 一、概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目前国内尚无基于人口基数的ITP流行病学数据,国外报道的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10)/10万[1,2],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育龄期女性略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该病临床表现变化较大,无症状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致命性颅内出血均可发生。老年患者致命性出血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部分患者有乏力、焦虑表现。ITP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破坏 免疫耐受性 内脏出血 主要发病机制 育龄期女性 年轻患者 巨核细胞
原文传递
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236
12
作者 王辉 陈民钧 +18 位作者 倪语星 陈冬梅 孙自庸 陈燕 赵旺胜 邹雄 俞云松 胡志东 黄心宏 徐英春 谢秀丽 褚云卓 王倩 梅亚宁 田彬 张蓓 孔庆莲 于秀娟 潘玉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95-1303,共9页
目的连续监测2003—2004年中国不同地区十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非重复的17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2003年871株,2004年889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数十种广谱抗菌药物的最低抑... 目的连续监测2003—2004年中国不同地区十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非重复的17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2003年871株,2004年889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数十种广谱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10种抗菌药物对于1115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9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6.3%)>阿米卡星(81.8%)>头孢吡肟(76.5%)、头孢哌酮/舒巴坦(75.1%)>头孢他啶(74.8%)>头孢噻肟(54.8%)、头孢曲松(51.8%)>环丙沙星(48.6%);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MIC90分别为0.125μg/ml、1μg/ml。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56.8%)高于肺炎克雷伯菌(42.3%)和奇异变形杆菌(12.1%)。对于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在80%以上的药物除碳青霉烯类之外,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3.4%)、头孢他啶(86%)和阿米卡星(83.3%);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为84.6%,头孢他啶的敏感性从82.3%降至69.9%,低于头孢吡肟(77.2%)。50%以上的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菌和黏质沙雷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67.7%~96.4%)略高于头孢吡肟(68.8%~77.5%)及头孢哌酮/舒巴坦(59.7%~87.5%)。这4种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70%~83.7%)高于环丙沙星(48.1%~79.5%)。所有摩根摩根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在90%以上。绿脓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84%),其次是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72.5%~76.6%)。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从2003年的33%升至2004年的48%,2004年此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增至18%。对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敏感性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杆菌 药物监测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医院 教学
原文传递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被引量:237
1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吴小华 张师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0-500,共11页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发病隐匿,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局部或远处播散,5年生存率约为46%。...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发病隐匿,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局部或远处播散,5年生存率约为46%。据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卵巢癌主要分为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肿瘤以及性索-间质肿瘤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 被引量:229
14
作者 杜光 赵杰 +38 位作者 卜书红 陈娜 陈瑞玲 陈万生 陈孝 陈泳伍 戴智勇 冯瑾 高杰 高申 葛卫红 郭瑞臣 菅凌燕 姜玲 李峰 李佳 李玉萍 刘皋林 卢晓阳 吕迁州 闵光宁 缪丽燕 沈承武 隋忠国 童荣生 王春革 王卓 武新安 徐珽 叶晓芬 尹桃 游一中 张健 张玮 张文婷 张晓坚 赵志刚 朱立勤 邹东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入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疗法 合理用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222
15
作者 张光永 胡三元 李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6例胆囊疾病患者(4例息肉,2例结石)行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脐部做一1.5cm弧形切口,应用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第1例...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6例胆囊疾病患者(4例息肉,2例结石)行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脐部做一1.5cm弧形切口,应用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第1例手术时间为189min,后续2例手术时间约90min,后3例平均50~60min。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清醒后即饮水,第2天出院,术后两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大,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其较传统LC更加微创,极具推广价值,可望成为有前途的新型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手术 内镜手术 单孔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04
16
作者 曹晶 李佳倩 +3 位作者 贺茜 刘戈 刘莹 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共71家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医院专科护士数量占护士队伍的10.10%;所有调查医院均设立...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共71家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医院专科护士数量占护士队伍的10.10%;所有调查医院均设立了明确的专科护士选拔标准,并主要以学历和(或)职称和(或)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依据;71所医院共在23个专科开展了专科护士培养,其中,培养率大于70%的专科分别是危重症、手术室、急诊、肿瘤、伤口造口、血液净化、静脉治疗领域;81.69%的医院,专科护士采用全脱产培训形式;全部医院为护士培训期间提供假期,94.37%的医院全部报销学费,66.20%的医院在学习期间不影响护士奖金;取证后,73.24%的医院为专科护士提供优先外出培训机会,50.70%的医院对其职称晋级有倾斜,30.99%和7.04%的医院分别有奖金倾斜和设立特殊补贴;取证后,45.07%的医院实行专科护士再认证机制。结论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队伍蓬勃发展,但其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临床角色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配套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问卷调查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解读 被引量:202
17
作者 吕芳 李兴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2009年10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75次美国风湿病学年会上,英国利兹大学Paul Emery教授等公布了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新的类风湿关节炎(RA)分类标准(以下简称ACR/EULAR2010标准)。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标准
下载PDF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 被引量:192
18
作者 侯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一、概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成人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 一、概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成人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高而增加。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没有出血症状。患者可有明显的乏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成人 专家 中国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中国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血糖控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5
19
作者 纪立农 陆菊明 +21 位作者 郭晓蕙 杨文英 翁建平 贾伟平 邹大进 周智广 于德民 柳洁 单忠艳 杨玉芝 胡仁明 朱大龙 杨立勇 陈丽 赵志刚 李启富 田浩明 姬秋和 刘静 葛家璞 时立新 徐焱成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了解现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治疗情况。方法2009、2010年连续2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口服药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 目的了解现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治疗情况。方法2009、2010年连续2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口服药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治疗、血糖控制和慢性并发症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共入组143123例患者,平均年龄(59±12)岁,63.8%(91312例)至少有一种伴随疾病;2010年共人组172199例患者,平均年龄(59±11)岁,54.7%(94193例)至少有一种伴随疾病。2009和2010年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8.0%±2.0%和7.9%±1.8%,达标率分别为20.3%和16.8%,分别有高达79.7%和83.2%的患者HbAlC不达标。在2009年仅使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中,平均HbAlC水平为7.7%±1.9%,达标率为23.4%,76.6%的患者HbAlC不达标。2009和2010年,采用单纯口服药治疗方案的调查患者,无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案,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平均值均不达标。结论我国T2DM的HbAlc达标率低,应大力普及和推广糖尿病指南,强化综合治疗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被引量:169
20
作者 蔡琳 陈纪言 +46 位作者 陈玉国 陈韵岱 丛洪良 董少红 范觉新 方唯一 傅向华 葛雷 关怀敏 韩冰 黄岚 霍勇 姜铁民 荆全民 李保 李春洁 李国庆 李建平 李浪 李丽君 刘斌 刘峰 刘惠亮 刘健 卢一郡 聂绍平 秦伟毅 曲新凯 苏唏 孙玉红 万征 王景峰 王乐丰 王伟民 王焱 伍贵富 向定成 徐亚伟 颜红兵 杨丽霞 于波 余宏伟 袁祖贻 张瑞岩 郑杨 朱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5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程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