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02
篇文章
<
1
2
…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爱菊
陈银凤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大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应设法解决: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管理规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重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使之...
大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应设法解决: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管理规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重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
大班教学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被引量:
20
2
作者
邵敏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179-183,共5页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潜移默化地或直接地促成了黄梅戏的成熟和繁盛。安庆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综合体,是黄梅戏生成繁衍的活水源头。黄梅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一旦削弱甚至消失,它的生命力也就难以维系甚至枯萎。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其文化生态,尤其是人文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艺术特征
文化生态
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维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54,共9页
关键词
封建社会后期
文化人格
士大夫
姜夔
人物
晋宋
艺术态度
人生态度
原文传递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黄梅戏发展路径
被引量:
19
4
作者
邵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5-189,共5页
黄梅戏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亲身传播、单面传播到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等形态的演变。黄梅戏因此而实现从民间小戏到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转变,并形成"梅开一度"和"梅开二度"的繁荣。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黄梅戏...
黄梅戏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亲身传播、单面传播到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等形态的演变。黄梅戏因此而实现从民间小戏到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转变,并形成"梅开一度"和"梅开二度"的繁荣。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传播基本结构及其要素的角度看,黄梅戏要走出困境而柳暗花明,必须适应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提升传播主体素质,扩大传播受众范围,创新传播信息,整合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黄梅戏
传播
传播媒介
发展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特点初探
被引量:
16
5
作者
江结宝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6,共5页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表现出多种特点,如:态度谦恭,“礼语”频繁;“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兼用;不当面揭短;更重视直接关系;言语谨敬而庄重,不争话语控制权等等。制约这些特点形成的因素大致有三:传统的“礼”之规范,现实利...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表现出多种特点,如:态度谦恭,“礼语”频繁;“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兼用;不当面揭短;更重视直接关系;言语谨敬而庄重,不争话语控制权等等。制约这些特点形成的因素大致有三:传统的“礼”之规范,现实利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个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语言
权势关系
弱势角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安庆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
19
6
作者
鲍红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本文记录了安徽安庆方言老派语音的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安庆方言
江淮官话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考释十则
被引量:
18
7
作者
储小旵
张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9,共8页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与土地交易相关、且为大型辞书失载的疑难词语。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和实地方言调查,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疑难词语,为明清徽州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补充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与土地交易相关、且为大型辞书失载的疑难词语。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和实地方言调查,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疑难词语,为明清徽州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补充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契约
疑难词语
考释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应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
被引量:
18
8
作者
张俊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承担社会职责的需要;防止人的理念化、教条化和功利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精神有所寄托。要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应当做到:教材的编写要紧扣一个“情”字;课堂教学应深挖一个“情”字;灵活运用多种教...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承担社会职责的需要;防止人的理念化、教条化和功利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精神有所寄托。要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应当做到:教材的编写要紧扣一个“情”字;课堂教学应深挖一个“情”字;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突出
社会职责
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情”
理念化
功利化
教条化
学生
教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詈骂的动机和作用
被引量:
14
9
作者
江结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2-66,112,共6页
詈骂是语言的客观存在。詈骂的动机复杂多样,既因憎恨厌恶别人,又因关心爱护他人,还由于保护自己,甚至毫无因由,只是语言习惯。一方面,詈骂是粗野的、丑恶的、不文明;另一方面,詈骂又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詈骂
动机
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徐晓宁
陈银凤
《滁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障碍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意象五种
被引量:
14
11
作者
顾祖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5-180,共16页
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
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是意象使用过程中概念混乱的结果;而至境意象,则是象征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作者强调,在文学艺术向古老的象征艺术回归的今天,只有废除泛化意象,恢复意象的古义,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意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象
至境意象
艺术形象
意象论
心理意象
概念
象征型艺术
泛化
文学艺术
观念
原文传递
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
被引量:
14
12
作者
吴春平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0,共4页
谈到黄梅戏改革,首先就涉及到对其文化属性的认识问题。这是宏观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一切改革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可等闲视之。
关键词
黄梅戏
改革
认识问题
文化属性
原文传递
岁时节日在《金瓶梅》中的叙事意义
被引量:
9
13
作者
魏远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岁时节日作为特有的时间符号,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明清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具有特殊的叙事意义。节日的时间点使小说产生与自然节律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节日特有的节俗活动内容既是人物性格展现的载体,又是情节...
岁时节日作为特有的时间符号,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明清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具有特殊的叙事意义。节日的时间点使小说产生与自然节律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节日特有的节俗活动内容既是人物性格展现的载体,又是情节发展的重要辐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岁时节日
节奏
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
被引量:
13
14
作者
方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2-44,70,共4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促进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高校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强化动态管理,适应时代语境从而实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促进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高校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强化动态管理,适应时代语境从而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应从提升校园建设文化品味,拓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渠道,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增强教育者文化素养等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育人
长效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征
被引量:
12
15
作者
叶良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从现行课程教学形态研究入手,中国文化概论应是一门帮助学习者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课;一门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课程;一门变革思维方式、注重"对话"的理论课程。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性质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孙维城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登高望远"意象起自宋玉《高唐赋》;"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后来刘向《说苑》又记载孔子登农山而叹云:"登高望下,使人心悲。"这一意象经过魏晋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到唐初表现为"忧生之嗟"...
"登高望远"意象起自宋玉《高唐赋》;"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后来刘向《说苑》又记载孔子登农山而叹云:"登高望下,使人心悲。"这一意象经过魏晋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到唐初表现为"忧生之嗟",其内涵是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形成了外优离别而内忧生命的双重结构,到宋代又找到了宋词这一合适载体。这一意象形态是一个由物到心、由空间到时间的动态过程,其审美表现是崇高。渴望建功立业的用世者表现为"农山心境",珍惜生命的出世者表现为"宋玉悲凉"。前者表现向上的情感,要把自己提升到与外物同等伟大的境地;后者表现个体的尊严,要求生命的自由与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高望远
宋玉悲凉
农山心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何池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精英文化有责任来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套批评机制。这一机制不是试图阻止大众文化的发展或者否定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一种监督,一种超越的理想,即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关怀的终极价值尺度。本文着...
精英文化有责任来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套批评机制。这一机制不是试图阻止大众文化的发展或者否定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一种监督,一种超越的理想,即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关怀的终极价值尺度。本文着力探讨的是,如何发挥精英文化现代人文意识的启蒙与批判作用,积极促成大众文化的审美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人文精神
审美救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安庆方言语音系统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语音系统呈现出诸多鲜明特色;安庆方言共有声母22个,韵母39个,声调5个,还有4个自成音节的辅音,在声韵配合上也体现出其独特性。
关键词
安庆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梅戏艺术与安徽安庆方言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不能淡化安庆方言因素,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同时还应将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的语言生态加以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安庆方言
语言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远的“希腊小庙”——英译《边城》序
被引量:
11
20
作者
金介甫
安刚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边城》
英译
《中国土地》
希腊
共产主义革命
文学流派
乡土主题
沈从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爱菊
陈银凤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系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7-108,共2页
文摘
大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应设法解决: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管理规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重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关键词
高教
大班教学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642.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被引量:
20
2
作者
邵敏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黄梅戏影视对黄梅戏传播与发展的影响研究"(AHSK09-10D115)
文摘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潜移默化地或直接地促成了黄梅戏的成熟和繁盛。安庆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综合体,是黄梅戏生成繁衍的活水源头。黄梅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一旦削弱甚至消失,它的生命力也就难以维系甚至枯萎。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其文化生态,尤其是人文生态。
关键词
黄梅戏
艺术特征
文化生态
传承
分类号
J802.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维城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54,共9页
关键词
封建社会后期
文化人格
士大夫
姜夔
人物
晋宋
艺术态度
人生态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黄梅戏发展路径
被引量:
19
4
作者
邵敏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5-189,共5页
基金
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黄梅戏影视剧对黄梅戏传播与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AHSK09-10D1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黄梅戏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亲身传播、单面传播到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等形态的演变。黄梅戏因此而实现从民间小戏到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转变,并形成"梅开一度"和"梅开二度"的繁荣。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传播基本结构及其要素的角度看,黄梅戏要走出困境而柳暗花明,必须适应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提升传播主体素质,扩大传播受众范围,创新传播信息,整合传播媒介。
关键词
戏曲艺术
黄梅戏
传播
传播媒介
发展路径
Keywords
Huangmei Oper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dia
Development Way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特点初探
被引量:
16
5
作者
江结宝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摘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表现出多种特点,如:态度谦恭,“礼语”频繁;“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兼用;不当面揭短;更重视直接关系;言语谨敬而庄重,不争话语控制权等等。制约这些特点形成的因素大致有三:传统的“礼”之规范,现实利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个性等。
关键词
礼貌语言
权势关系
弱势角色
Keywords
polite speech
power relationship
disadvantaged role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安庆方言同音字汇
被引量:
19
6
作者
鲍红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YY021)成果
文摘
本文记录了安徽安庆方言老派语音的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安庆方言
江淮官话
同音字汇
Keywords
Anqing dialect, Jianghuai mandarin, homophony syllabary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考释十则
被引量:
18
7
作者
储小旵
张丽
机构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以来契约文书俗字研究"(11BYY06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0批面上资助项目"宋元以来契约文书俗字研究"(2011M50009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契约文书字词研究及整理"(AHSK09-10D116)
文摘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与土地交易相关、且为大型辞书失载的疑难词语。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和实地方言调查,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疑难词语,为明清徽州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补充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关键词
明清
徽州契约
疑难词语
考释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
words comprehended difficultly
explain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文教学应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
被引量:
18
8
作者
张俊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文摘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承担社会职责的需要;防止人的理念化、教条化和功利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精神有所寄托。要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应当做到:教材的编写要紧扣一个“情”字;课堂教学应深挖一个“情”字;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突出
社会职责
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情”
理念化
功利化
教条化
学生
教材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詈骂的动机和作用
被引量:
14
9
作者
江结宝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2-66,112,共6页
文摘
詈骂是语言的客观存在。詈骂的动机复杂多样,既因憎恨厌恶别人,又因关心爱护他人,还由于保护自己,甚至毫无因由,只是语言习惯。一方面,詈骂是粗野的、丑恶的、不文明;另一方面,詈骂又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詈骂
动机
作用
分类号
I04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徐晓宁
陈银凤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学生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障碍
对策
分类号
G40-052.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意象五种
被引量:
14
11
作者
顾祖钊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5-180,共16页
文摘
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是意象使用过程中概念混乱的结果;而至境意象,则是象征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作者强调,在文学艺术向古老的象征艺术回归的今天,只有废除泛化意象,恢复意象的古义,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意象观。
关键词
象征意象
至境意象
艺术形象
意象论
心理意象
概念
象征型艺术
泛化
文学艺术
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
被引量:
14
12
作者
吴春平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近十年新编黄梅戏剧本创作研究"(2007sk228)
文摘
谈到黄梅戏改革,首先就涉及到对其文化属性的认识问题。这是宏观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一切改革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可等闲视之。
关键词
黄梅戏
改革
认识问题
文化属性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岁时节日在《金瓶梅》中的叙事意义
被引量:
9
13
作者
魏远征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文摘
岁时节日作为特有的时间符号,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明清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具有特殊的叙事意义。节日的时间点使小说产生与自然节律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节日特有的节俗活动内容既是人物性格展现的载体,又是情节发展的重要辐射点。
关键词
《金瓶梅》
岁时节日
节奏
叙事
Keywords
XI Men-qing's Legend
holidays
rhythm
narration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
被引量:
13
14
作者
方瑞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2-44,70,共4页
基金
2014年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2014010116)
2013年安庆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SK201314)
安庆师范学院"四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2013SDY028)
文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促进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高校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强化动态管理,适应时代语境从而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应从提升校园建设文化品味,拓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渠道,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增强教育者文化素养等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育人
长效机制
Keywords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ultivation
long-termmechanism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征
被引量:
12
15
作者
叶良旋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文摘
从现行课程教学形态研究入手,中国文化概论应是一门帮助学习者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课;一门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课程;一门变革思维方式、注重"对话"的理论课程。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性质
特征
Keywords
A survey of Chinese culture
quality
trait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孙维城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登高望远"意象起自宋玉《高唐赋》;"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后来刘向《说苑》又记载孔子登农山而叹云:"登高望下,使人心悲。"这一意象经过魏晋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到唐初表现为"忧生之嗟",其内涵是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形成了外优离别而内忧生命的双重结构,到宋代又找到了宋词这一合适载体。这一意象形态是一个由物到心、由空间到时间的动态过程,其审美表现是崇高。渴望建功立业的用世者表现为"农山心境",珍惜生命的出世者表现为"宋玉悲凉"。前者表现向上的情感,要把自己提升到与外物同等伟大的境地;后者表现个体的尊严,要求生命的自由与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关键词
登高望远
宋玉悲凉
农山心境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何池友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中文系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文摘
精英文化有责任来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套批评机制。这一机制不是试图阻止大众文化的发展或者否定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一种监督,一种超越的理想,即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关怀的终极价值尺度。本文着力探讨的是,如何发挥精英文化现代人文意识的启蒙与批判作用,积极促成大众文化的审美救赎。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人文精神
审美救赎
Keywords
Mass Culture
Refined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Aesthetic salvation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安庆方言语音系统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鲍红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YY021)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5-06D56)
文摘
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语音系统呈现出诸多鲜明特色;安庆方言共有声母22个,韵母39个,声调5个,还有4个自成音节的辅音,在声韵配合上也体现出其独特性。
关键词
安庆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梅戏艺术与安徽安庆方言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鲍红
机构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安徽安庆方言的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研究"(08BYY021)
文摘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不能淡化安庆方言因素,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同时还应将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的语言生态加以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
黄梅戏
安庆方言
语言生态
Keywords
Huangmei Opera
Anqing dialect
language ecology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远的“希腊小庙”——英译《边城》序
被引量:
11
20
作者
金介甫
安刚强
机构
美国圣若望大学历史系
安庆
师范学院
文学院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边城》
英译
《中国土地》
希腊
共产主义革命
文学流派
乡土主题
沈从文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王爱菊
陈银凤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邵敏
《江淮论坛》
CSSCI
2013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孙维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2
原文传递
4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黄梅戏发展路径
邵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权势关系中弱势角色的礼貌语言特点初探
江结宝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安徽安庆方言同音字汇
鲍红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9
原文传递
7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考释十则
储小旵
张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8
原文传递
8
语文教学应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
张俊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詈骂的动机和作用
江结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分析及对策
徐晓宁
陈银凤
《滁州学院学报》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意象五种
顾祖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4
原文传递
12
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
吴春平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4
原文传递
13
岁时节日在《金瓶梅》中的叙事意义
魏远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高校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
方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征
叶良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
孙维城
《中国韵文学刊》
199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
何池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安徽安庆方言语音系统
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黄梅戏艺术与安徽安庆方言
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永远的“希腊小庙”——英译《边城》序
金介甫
安刚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