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输送机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贾朝斌 程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08,213,共4页
传统的螺旋输送机的设计方法要根据不同物料的充填系数范围,对螺旋直径和转速进行反复校验,直至找到合适的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其过程设计周期长、成本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根据螺旋输送机的参数建立其数学模型,搭建设计系... 传统的螺旋输送机的设计方法要根据不同物料的充填系数范围,对螺旋直径和转速进行反复校验,直至找到合适的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其过程设计周期长、成本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根据螺旋输送机的参数建立其数学模型,搭建设计系统的程序流程框架,建立各主要模块的计算模型。利用Java语言设计"人机对话"的参数设计系统,以方便用户计算和选型。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满足不同工况的螺旋输送机参数的设计要求,可缩短设计周期、减小设计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输送机 参数设计 模块
下载PDF
面向管道安全监测的R-OTDR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被引量:32
2
作者 佟敬阔 靳宝全 +3 位作者 王东 王宇 余辉 白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2,共5页
针对长距离管道存在潜在泄漏及火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后向自发拉曼散射效应和光时域反射原理(R-OTDR)的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方法用于管道安全监测。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在管道泄漏方面的检测原理,设计了R-OTDR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采... 针对长距离管道存在潜在泄漏及火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后向自发拉曼散射效应和光时域反射原理(R-OTDR)的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方法用于管道安全监测。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在管道泄漏方面的检测原理,设计了R-OTDR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采用累加平均融合小波降噪的方法在改善系统测量精度的同时保证了系统实时性。在实验室中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检测距离可达10 km,测温量程-25℃^+200℃,测温精度±1℃,定位精度≤2 m,响应时间<3 s。同时在管道铺设现场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管道沿线温度的监测并准确定位,满足管道沿线泄漏和火灾的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安全监测 分布式光纤传感 自发拉曼散射 光时域反射
下载PDF
液压驱动机械臂势能回收利用研究工作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权龙 夏连鹏 +1 位作者 赵斌 葛磊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13,共10页
液压缸驱动的机械臂,由于自身重量较大,举升过程中会累积很大的重力势能,在下降过程经过液压阀的节流作用转换为热能耗散掉,不仅浪费能源,还需要额外的冷却装置进行散热,进一步增加系统的能耗和成本,解决方法是高效率地回收和利用这部... 液压缸驱动的机械臂,由于自身重量较大,举升过程中会累积很大的重力势能,在下降过程经过液压阀的节流作用转换为热能耗散掉,不仅浪费能源,还需要额外的冷却装置进行散热,进一步增加系统的能耗和成本,解决方法是高效率地回收和利用这部分能量。对重力势能电气回收利用方式和液压回收利用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根据重力势能回收和再利用过程能量的转换方式与传递路径,分析电气回收利用、蓄能器直接回收利用、闭式泵控与蓄能器组合回收利用、机械臂重力蓄能器预充压平衡四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全新的能量转换次数少、传递路径短、各环节效率高的液压和电气混合驱动机械臂工作原理、能效特性做分析,并给出试验测试结果,研究成果对设计和推广应用高能效液压缸驱动的机械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混合驱动 能量回收 节能 机械臂 液压挖掘机
原文传递
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琦 韩广源 +4 位作者 吴瑞东 刘毅 杨世强 张明江 张建忠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4,共4页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定标光纤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温控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负责设定温度值和显示温度数据,下位机根据上位机的设定值利用PID算法对恒温箱的温度进...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定标光纤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温控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负责设定温度值和显示温度数据,下位机根据上位机的设定值利用PID算法对恒温箱的温度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22℃的室温下,定标光纤温度稳定在(10±0.1)℃,APD温度稳定在(5±0.005)℃,上位机可准确反映温度的数值和变化趋势。整套恒温系统能够满足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温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高精度 温度 STemwin PID算法
下载PDF
非对称泵直驱液压挖掘机斗杆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景健 权龙 +1 位作者 黄家海 赵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196,共9页
与阀控系统相比,泵控闭式系统具有无节流损失、驱动与动势能回收一体化的优点,是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单出杆液压缸,采用传统的进出口流量对称型液压泵,需要附加复杂的流量补偿回路平衡液压缸的面积差,在负载方... 与阀控系统相比,泵控闭式系统具有无节流损失、驱动与动势能回收一体化的优点,是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单出杆液压缸,采用传统的进出口流量对称型液压泵,需要附加复杂的流量补偿回路平衡液压缸的面积差,在负载方向改变时会产生压力和速度突变,影响系统运行品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匹配单出杆液压缸面积差的非对称泵闭式系统方案,在对称型轴向柱塞泵的基础上,将原配流窗口由2个修改为3个,其中与原泵出油口连通的窗口不变,连通单出杆液压缸的无杆腔。将原吸油窗口修改为2个,其中1个窗口与单出杆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第3个配流窗口为补偿窗口,与蓄能器或液压油箱连通。建立系统试验台,测试验证该新型系统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将新回路原理用于控制液压挖掘机的斗杆,并对采用新方案后斗杆的运行和能效特性进行联合研究。研究表明,与传统对称泵控系统相比较,新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可消除负载方向改变造成的速度波动,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缸 单出杆液压缸 非对称泵 挖掘机斗杆
下载PDF
煤与矸石图像灰度信息和纹理特征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谭春超 杨洁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1,共5页
针对现有大多数煤与矸石图像识别方法只单一地利用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进行识别,存在识别准确度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与矸石图像灰度信息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如灰度均值、平滑度及灰度共生矩... 针对现有大多数煤与矸石图像识别方法只单一地利用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进行识别,存在识别准确度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与矸石图像灰度信息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如灰度均值、平滑度及灰度共生矩阵的能量、对比度、相关性、熵等,作为识别煤与矸石的重要依据。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以上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描述煤与矸石的图像特征,可为煤与矸石的自动识别与分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矸石识别 图像处理 灰度信息 纹理特征 灰度均值 平滑度 灰度共生矩阵 对比度
下载PDF
基于流量近似的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建模 被引量:24
7
作者 柏艳红 权龙 +1 位作者 郝小星 李晖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79-185,共7页
由于非对称缸两腔的非对称性,采用与对称缸类似的方法建立其工作点线性模型时,需要对两腔压力微分做更多的近似处理,模型误差较大。在液压缸负载流量线性方程推导过程中,提出采用对两腔流量进行近似处理的方法,得到适用于不同活塞位置... 由于非对称缸两腔的非对称性,采用与对称缸类似的方法建立其工作点线性模型时,需要对两腔压力微分做更多的近似处理,模型误差较大。在液压缸负载流量线性方程推导过程中,提出采用对两腔流量进行近似处理的方法,得到适用于不同活塞位置的阀控非对称缸统一模型;应用于对称缸,所得结果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相同,表明所得非对称缸模型误差较小。将零位附近负重叠区内伺服阀中液压油通流状态看作液压缸正反向运行时的两种通流流态共存,得出零位附近的流量增益和流量-压力系数计算公式。不同活塞位置、不同阀芯位移等多个工作点仿真测取的模型参数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很小,不同工作点的闭环控制试验曲线与基于理论计算模型的仿真曲线一致,表明所得阀控缸模型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非对称缸 线性模型 负载流量方程 流量近似
下载PDF
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特性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4
8
作者 闫政 权龙 张晓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0-387,共8页
为了提供一个准确的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元件模型,应用在设计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精确性,首先对某型号电液比例变量泵进行机械结构参数测绘,确立电液比例变量泵的基本结构参数,然后根据泵、阀性能参数,利用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比例流量... 为了提供一个准确的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元件模型,应用在设计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精确性,首先对某型号电液比例变量泵进行机械结构参数测绘,确立电液比例变量泵的基本结构参数,然后根据泵、阀性能参数,利用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比例流量伺服阀和变量泵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压力、流量、比例阀开口量等多种参数的组合控制,对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和试验验证,得到了相吻合的动态响应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直观反映出流量、压力双控下,比例流量伺服阀阀芯、斜盘摆角及其系统压力各种变化的动态响应情况。进一步对电液比例变量泵仿真模型中比例流量伺服阀响应速度、阀口开度增益、控制活塞直径等参数对斜盘动态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比例流量伺服阀响应越高、阀口开度增益越大、控制活塞直径越小,斜盘动态响应越快,但阀口开度增益过大,会导致斜盘响应超调增加,影响斜盘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泵 动态特性 比例流量阀 仿真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晓敏 高妍 +3 位作者 王宇 靳宝全 张红娟 王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19-1624,共6页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易引发电气短路故障,传统的电检测方法针对单点测量,在长距离测量上受到局限。分析了局部放电的参数特征,设计了一种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光纤环结构,并构建了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传感局部放电检测方案。在实验室环...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易引发电气短路故障,传统的电检测方法针对单点测量,在长距离测量上受到局限。分析了局部放电的参数特征,设计了一种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光纤环结构,并构建了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光纤传感局部放电检测方案。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搭建了局部放电光纤检测系统,传感光纤总长度为8.398 km,进行局部放电检测试验。试验证明,在10 k V电压等级下,局部放电时域信号幅值范围为0.1 V^1.8 V,频率响应范围为可达60 k Hz,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频率响应范围宽等特点,为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局部放电 光纤传感 萨格耐克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带式输送机非煤异物识别方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胡璟皓 高妍 +1 位作者 张红娟 靳宝全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2,90,共7页
针对现有非煤异物图像识别法识别目标单一、模型缺乏定位能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带式输送机非煤异物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目标检测算法YOLOv3为基础框架,采用Focal Loss函数替换YOLOv3模型中的交叉熵损失函数,对YOLOv3模型进... 针对现有非煤异物图像识别法识别目标单一、模型缺乏定位能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带式输送机非煤异物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目标检测算法YOLOv3为基础框架,采用Focal Loss函数替换YOLOv3模型中的交叉熵损失函数,对YOLOv3模型进行改进;通过调节最佳超参数(权重参数α和焦点参数γ)来平衡样本之间的比例,解决非煤异物样本不平衡问题,使模型在训练时更专注学习复杂目标样本特征,提高模型预测性能;搭建了异物数据集,并通过异物数据集对分类性能和速度进行实验。结果表明:Focal Loss函数在异物数据集中表现优于交叉熵损失函数,在γ=2,α=0.75时准确率提升5%,故最佳超参数为γ=2,α=0.75;改进后的YOLOv3模型对锚杆、角铁、螺母3种非煤异物的识别精确率分别提升了约4.7%,3.5%和6.8%,召回率分别提升了约6.6%,3.5%和6.0%;模型在2080Ti平台下每张图像预测类别与实际类别一致,且置信度在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非煤异物识别 目标预测 深度学习 YOLOv3 Focal Loss函数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矿带式输送机跑偏检测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谭恒 张红娟 +1 位作者 靳宝全 高妍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56,共5页
机器视觉是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的有效方法,但检测准确度仍有待提高。研究用引力检测方法对Canny方案进行优化,生成大掩模3×3梯度算子,实现准确提取输送带边缘轮廓信息。进而通过Hough直线变换得到边缘直线的坐... 机器视觉是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的有效方法,但检测准确度仍有待提高。研究用引力检测方法对Canny方案进行优化,生成大掩模3×3梯度算子,实现准确提取输送带边缘轮廓信息。进而通过Hough直线变换得到边缘直线的坐标信息,对输送带扭曲和偏移2种故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算法处理过的图像C/A值分布在0.01~0.03,C/B分布在0.01~0.04,整体优于原算法,提升了边缘提取精度。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提取输送带边缘信息,并识别出跑偏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偏故障 梯度算子 Hough直线检测 跑偏检测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信噪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薛志平 王东 +3 位作者 王宇 张红娟 高妍 靳宝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ROTDR)信噪比较低的问题,在传统累加平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小波包去噪以及埃尔米特插值算法对后向拉曼散射信号进行处理来提升系统信噪比。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采集端对散射信号进行累加平均去噪,然后使用...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ROTDR)信噪比较低的问题,在传统累加平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小波包去噪以及埃尔米特插值算法对后向拉曼散射信号进行处理来提升系统信噪比。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采集端对散射信号进行累加平均去噪,然后使用埃尔米特插值算法进行色散补偿,最后选取sym6小波基对散射信号进行小波包去噪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将系统信噪比由27.6159 dB提升至32.6988 dB,而且有效补偿了系统的色散效应。选取8 km光纤进行实验,光纤全程温度波动范围从0.65℃~1.15℃降低至0.36℃~0.75℃,不同温度的测量误差中位数小于0.5℃。综上,本文提出的信号处理方案可有效提升系统信噪比及降低系统测温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 信噪比 小波包去噪 埃尔米特插值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插值控制策略的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灏 黄家海 +1 位作者 权龙 王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87-296,共10页
当前液压调速阀通常采用机械式压差补偿器或动态流量器等方式实现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但存在机械结构复杂、通流量小,以及输出流量受负载影响大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插值的流量补偿策略,并将该策略应用到以Valvistor阀为主阀的比... 当前液压调速阀通常采用机械式压差补偿器或动态流量器等方式实现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但存在机械结构复杂、通流量小,以及输出流量受负载影响大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插值的流量补偿策略,并将该策略应用到以Valvistor阀为主阀的比例流量阀中,形成具有数字流量补偿功能的比例流量阀,其包括主阀、先导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补偿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反馈主阀进、出口压力;流量补偿器以主阀进、出口压力和设定流量为输入变量,经双线性插值计算后,流量补偿器输出流量校正控制信号,调节先导阀开口以补偿主阀口压差变化对输出流量的影响,从而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建立该比例流量阀的简化数学模型(不考虑流量补偿器),研究发现输出流量、先导阀输入电压与主阀压差平方根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基于此特征,设计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流量补偿器,并利用仿真和试验对该流量阀的动、静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流量阀输出流量具有良好的静态控制精度且受主阀压差变化的影响较小;若主阀口压差越大,则主阀芯动态响应会越快;对于由负载压力阶跃变化产生的主阀压差而言,若主阀压差越大,则系统流量抗干扰能力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流量阀 Valvistor阀 数字补偿 双线性插值 动静态特性
原文传递
液电混合驱动液压挖掘机动臂特性及能效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泽鹏 权龙 +2 位作者 葛磊 夏连鹏 郝云晓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13-219,共7页
液压挖掘机作业时,动臂频繁升降,举升过程中工作装置集聚的大容量重力势能,在下降时经控制阀转换为热能耗散掉,不仅造成非常大的能量损失,也使油液温度快速升高,需附加额外的冷却装置进行散热,油温的升高也常常引发液压系统故障。为此,... 液压挖掘机作业时,动臂频繁升降,举升过程中工作装置集聚的大容量重力势能,在下降时经控制阀转换为热能耗散掉,不仅造成非常大的能量损失,也使油液温度快速升高,需附加额外的冷却装置进行散热,油温的升高也常常引发液压系统故障。为此,提出电动缸为主、液压缸-蓄能器组合为辅的液电混合动臂驱动解决方案。动臂下降时,工作装置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液压能存储在蓄能器中;动臂举升时,存储在蓄能器的液压能驱动液压缸辅助电动缸驱动动臂,电动缸仅需驱动惯性载荷和物料重力。在研究中,建立了液电混合驱动动臂的试验样机,对其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较无重力势能回收的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相同工况下,液电混合驱动方式降低能耗达72.7%,显著提升了挖掘机动臂举升系统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混合驱动 液压挖掘机 电动缸 节能
原文传递
变转速变排量双控轴向柱塞泵脉动特性及噪声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闫政 权龙 黄家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76-184,共9页
基于对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理论分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变排量柱塞泵模型。在同负载条件下,通过变转速和变排量调节对泵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及试验验证,得到仿真和试验曲线基本吻合,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及仿... 基于对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理论分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变排量柱塞泵模型。在同负载条件下,通过变转速和变排量调节对泵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及试验验证,得到仿真和试验曲线基本吻合,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及仿真数据,在相同负载和不同负载下,对采用转速、排量调节相组合情况下泵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泵转速或排量变大,泵的压力脉动幅值均增大,在独立控制、同流量输出情况下,排量调节比转速调节脉动幅值大;在双控方式下,采用高转速、低排量方式压力脉动幅值最小,功率最大。进一步地,从噪声角度对泵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转速、排量独立调节情况下,系统噪声的变化趋势与压力脉动一致;在同负载同流量、变转速和变排量相组合的液压系统中,系统噪声变化与压力脉动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在同负载同流量下对试验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仿真模型中高转速与低排量组合的压力脉动小,试验曲线中低转速与大排量组合电动机输入功率小,系统噪声低。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为变转速和变排量双控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复合控制 变量泵 噪声
下载PDF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相位调制模块的嵌入式设计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瑞东 王宇 +3 位作者 王东 谭晋隆 刘昕 靳宝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针对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测试与标定环节缺乏便携式振动信号驱动装置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FreeRTOS和STem Win嵌入式系统的压电陶瓷相位调制模块。该模块使用STM32嵌入式微控制器,结合H桥功率驱动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利用FreeRTOS嵌入式... 针对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测试与标定环节缺乏便携式振动信号驱动装置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FreeRTOS和STem Win嵌入式系统的压电陶瓷相位调制模块。该模块使用STM32嵌入式微控制器,结合H桥功率驱动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利用FreeRTOS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多任务功能部件开发,并设计了STem Win人机交互界面。随后搭建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对嵌入式相位调制模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可实现驱动信号频率、占空比、输出极性和电压的调节,并可在总长为11.769 km的传感光纤上对冲击信号进行实时采集,且振动信号定位误差在41 m以内,从而可满足各类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在长距离不同位置处进行振动测试与标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振动检测 嵌入式系统 相位调制
下载PDF
装载机工作过程联合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闫旭冬 杨敬 权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2-109,共8页
为了分析装载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情况,首先使用Pro/E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三维模型,将其导入Simulation X仿真软件中建立了装载机的动力学模型,同时使用该仿真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装载机联合... 为了分析装载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情况,首先使用Pro/E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三维模型,将其导入Simulation X仿真软件中建立了装载机的动力学模型,同时使用该仿真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装载机联合仿真模型。然后针对正载和偏载2种典型工况中各个工作部件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液联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获得了驱动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在典型工况中的能量损失。结果表明:在正载工况下,多路阀的能量损失占49%;偏载工况下,多路阀的能量损失占52%。多路阀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消耗能量最大,主要是中位卸荷损失。该研究为装载机液压控制系统节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液压系统 模型 能耗分析 联合仿真 工作装置
下载PDF
基于CANopen协议的刮板输送机功率协调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耿嘉胜 张红娟 +3 位作者 靳剑兵 高妍 靳宝全 胡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在实际工况中头尾两电机功率不平衡问题,研究与设计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刮板输送机功率协调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CANopen协议通信原理、协调控制策略、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通过对搭建的实验台进行测试表... 针对刮板输送机在实际工况中头尾两电机功率不平衡问题,研究与设计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刮板输送机功率协调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CANopen协议通信原理、协调控制策略、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通过对搭建的实验台进行测试表明,利用CANopen通信根据实时负载变化调节电机转速,可以有效地实现两电机在负载波动条件下的功率协调控制,为刮板输送机驱动电机功率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CANOPEN协议 功率 协调控制
下载PDF
电比例斜盘式恒压柱塞泵的联合仿真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会妨 权龙 +2 位作者 郝云晓 程珩 赵斌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电比例斜盘式恒压柱塞泵的动静态特性,在分析其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流量特性的基础上,利用SimulationX软件搭建恒压泵的机械、液压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变量缸大小腔直径比、变量缸弹簧刚度和主控压力阀的阀芯直径对恒... 为了研究电比例斜盘式恒压柱塞泵的动静态特性,在分析其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流量特性的基础上,利用SimulationX软件搭建恒压泵的机械、液压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变量缸大小腔直径比、变量缸弹簧刚度和主控压力阀的阀芯直径对恒压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比例斜盘式恒压柱塞泵泵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主控压力阀阀芯直径越大,压力稳态值越接近设定压力值;弹簧刚度的增大和变量缸大小腔直径比值的减小都会提高恒压泵的动态响应速度,但超调量也会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泵 斜盘柱塞泵 联合仿真 动静态特性
下载PDF
ZnO纳米线/棒阵列的水热法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郝锐 邓霄 +1 位作者 杨毅彪 陈德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99-1208,共10页
氧化锌(ZnO)纳米线/棒阵列的质量决定了所构建光电器件的性能.为了制备出比表面积更大、垂直性更好以及无根部融合的高质量ZnO纳米线/棒阵列,本文概述了近几年两步水热法可控制备ZnO纳米线/棒阵列的研究进展,分别探讨了种子层、生长液... 氧化锌(ZnO)纳米线/棒阵列的质量决定了所构建光电器件的性能.为了制备出比表面积更大、垂直性更好以及无根部融合的高质量ZnO纳米线/棒阵列,本文概述了近几年两步水热法可控制备ZnO纳米线/棒阵列的研究进展,分别探讨了种子层、生长液和生长方法对纳米线/棒阵列形貌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氨水、六次甲基四胺和聚乙烯亚胺对于促进纳米线/棒阵列生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通过微流控技术可控制备ZnO纳米线阵列提高纳米线生长效率的方法.最后介绍了ZnO纳米线/棒阵列的形貌对于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发电机、气体传感器和场发射器件性能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两步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线/棒阵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线/棒阵列 两步水热法 可控制备 微流控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