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小波检测故障突变特性实现配电网小电流故障选线保护 被引量:195
1
作者 贾清泉 刘连光 +1 位作者 杨以涵 宋家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小电流故障选线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功能 ,获取故障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量的极性和大小 ,达到选线目的。用该方法进行选线不受故障瞬间电压相角以及消弧线圈的影响 ,通用性强 ,而且对干扰的... 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小电流故障选线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功能 ,获取故障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量的极性和大小 ,达到选线目的。用该方法进行选线不受故障瞬间电压相角以及消弧线圈的影响 ,通用性强 ,而且对干扰的容忍能力也有提高。EMTP仿真和现场试验对该方法进行的验证表明 ,该方法能满足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 故障 选线保护 小波 检测 故障突变特性
下载PDF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03
2
作者 王铁强 贺仁睦 +3 位作者 王卫国 徐东杰 魏立民 肖利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应用Prony算法研究了河北南网安保线低频振荡的具体实例 ,并讨论了低频振荡的机理 ,提出低频振荡的机理之一是由于扰动的频率与自然振荡频率共振造成的。通过仿真分析了共振型低频振荡的算例 ,认为安保线振荡与共振机理相当符合。最后... 应用Prony算法研究了河北南网安保线低频振荡的具体实例 ,并讨论了低频振荡的机理 ,提出低频振荡的机理之一是由于扰动的频率与自然振荡频率共振造成的。通过仿真分析了共振型低频振荡的算例 ,认为安保线振荡与共振机理相当符合。最后分析了各种扰动施加对系统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机理 电力系统稳定器 Prong算法
下载PDF
基于行波理论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7
3
作者 严凤 杨奇逊 +2 位作者 齐郑 杨以涵 胡立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43,共7页
提出了利用行波对带有分支的配电网故障线路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分两步来确定故障点的定位方法:首先对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进行检测,通过 识别来自故障点和不连续点的反射波来确定故障区段;在确定了故障区段的基础上,找到... 提出了利用行波对带有分支的配电网故障线路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分两步来确定故障点的定位方法:首先对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进行检测,通过 识别来自故障点和不连续点的反射波来确定故障区段;在确定了故障区段的基础上,找到与故障点相关的2个反射波,并由这2个波的最大相关时间计算得到故障点到检测端的距离。文中介绍了该算法的理论研究工作,给出了EMTP仿真的仿真结果,最后通过对一条带分支的单相线路进行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行波理论 电力工程 电力系统 配电线路
下载PDF
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的频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125
4
作者 张波 崔翔 +1 位作者 赵志斌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9-63,共5页
基于矩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接地网频域性能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文方法以各段导体的漏电流为待求变量,与国内目前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相比待求量比较少,可以用来分析注入电流频率为1 MHz以内的接地网性能。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某50... 基于矩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接地网频域性能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文方法以各段导体的漏电流为待求变量,与国内目前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相比待求量比较少,可以用来分析注入电流频率为1 MHz以内的接地网性能。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某500 kV变电站接地网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国际著名的接地分析软件包CDEGS的结果一致。在一个小的接地网上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该文方法和CDEGS软件包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变电站 接地网 频域分析方法 矩量法
下载PDF
IEC闪变测量原理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95
5
作者 马玉龙 刘连光 +1 位作者 张建华 于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2-95,共4页
为研制基于IEC闪变测量原理的数字式闪变仪 ,按照IEC推荐的闪变仪功能和设计规范 ,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模拟式闪变仪的模型 ,并运用双线性变换法将其变换为数字式系统 ,给出了IEC数字式闪变仪各环节数字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和运算结构 ;... 为研制基于IEC闪变测量原理的数字式闪变仪 ,按照IEC推荐的闪变仪功能和设计规范 ,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模拟式闪变仪的模型 ,并运用双线性变换法将其变换为数字式系统 ,给出了IEC数字式闪变仪各环节数字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和运算结构 ;而后利用累积概率函数曲线 (CPF)的单调递减特性 ,提出了快速计算短时间闪变值Pst的方法。最后 ,按照IEC推荐标准和试验条件 ,借助Matlab的仿真工具 ,对数字式系统和模拟式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 :给出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完全能满足IEC推荐标准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变测量 数字式闪变仪 IEC 数字滤波器
下载PDF
电压凹陷特征量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05
6
作者 肖湘宁 徐永海 刘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于电压凹陷的三大特征量幅值、持续时间和相位跳变的准确检测是电压质量评估与抑制干扰首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介绍了常用的凹陷特征量的有效值计算法、峰值电压法、基波电压分量法和单相电压变换平均值法 ,并以单相电源为参考电压采... 对于电压凹陷的三大特征量幅值、持续时间和相位跳变的准确检测是电压质量评估与抑制干扰首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介绍了常用的凹陷特征量的有效值计算法、峰值电压法、基波电压分量法和单相电压变换平均值法 ,并以单相电源为参考电压采用 6 0°延时方法构造了一个虚拟的三相系统 ,借助dq变换将三相电压变换到d q轴 ,提出了有实用意义的d q分解平均值法和d q分解低通滤波法 ,可对单相电压凹陷的三大特征量进行瞬时计算。通过计算机仿真 ,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跟踪特性 ,适合于电压凹陷分析与动态电压恢复器 (DVR)的实时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凹陷 特征量检测算法 短路电流 计算 电网运行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分布式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被引量:88
7
作者 周明 任建文 +1 位作者 李庚银 徐开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33-36,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诊断问题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 ,提出了将模糊集和模糊推理方法结合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新方案。同时 ,尝试将分布式问题求解方法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问题 ,开发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分布式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为... 针对电力系统故障诊断问题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 ,提出了将模糊集和模糊推理方法结合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新方案。同时 ,尝试将分布式问题求解方法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问题 ,开发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分布式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为方便用户使用 ,开发了图形建模和模糊知识学习平台 ,以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某地区电网的测试表明 ,所提方案具有准确的诊断结果和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模糊推理 专家系统 分布式问题求解 故障信息管理 电力系统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准确度的探究 被引量:100
8
作者 贺仁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4,共4页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运行、设计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仿真结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 ,分析和提高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准确度已成为非常紧迫和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从电力系统仿真的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了影...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运行、设计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仿真结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 ,分析和提高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准确度已成为非常紧迫和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从电力系统仿真的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了影响电力系统仿真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如发电机控制系统参数、负荷模型和动态等值等 ,并着重强调了系统动态参数的获取和仿真结果的验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仿真 准确度
下载PDF
考虑相位跳变的电压凹陷动态补偿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102
9
作者 肖湘宁 徐永海 刘连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9,共6页
近年来 ,人们已认识到电压凹陷所伴随的相位跳变对凹陷补偿的影响 ,并将其作为衡量电压凹陷的特征量之一。但如何对三相系统中任一相发生电压凹陷时的相位跳变及其它特征量进行实时检测与补偿仍是人们探讨的问题。通过从单相系统到三相... 近年来 ,人们已认识到电压凹陷所伴随的相位跳变对凹陷补偿的影响 ,并将其作为衡量电压凹陷的特征量之一。但如何对三相系统中任一相发生电压凹陷时的相位跳变及其它特征量进行实时检测与补偿仍是人们探讨的问题。通过从单相系统到三相系统的构造与电压变换 ,该文提出了“瞬时电压d q变换法” ,可对任一相所发生电压凹陷的相位跳变、幅值和起止时刻进行实时检测。结合实际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征 ,给出了判断电压凹陷发生与否以及是否超出补偿装置补偿能力的措施。文中所提方法为凹陷的在线检测与评估及其实时补偿提供了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相位跳变 电压凹陷 动态补偿控制器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用小波理论区分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短路电流的新原理 被引量:75
10
作者 焦邵华 刘万顺 +2 位作者 刘建飞 张振华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5,7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区分励磁涌流和短路电流的新原理。利用小波理论进行涌流特征提取,通过小波变换的模局部极大值的特性提取励磁涌流的间断角特征,在此基础上定性地区分励磁涌流和短路电流。该原理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具...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区分励磁涌流和短路电流的新原理。利用小波理论进行涌流特征提取,通过小波变换的模局部极大值的特性提取励磁涌流的间断角特征,在此基础上定性地区分励磁涌流和短路电流。该原理对(电流互感器)CT饱和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试验均表明该原理不受CT饱和的影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差动保护 小波理论 励磁涌流 短路电流
下载PDF
基于dq变换和ANN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 被引量:81
11
作者 徐永海 肖湘宁 +1 位作者 杨以涵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24-2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 dq变换提取信号特征 ,并结合神经网络来识别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测量的某一相电压由单相延迟构造三相 ,进行 dq变换提取扰动的特征量 ,作为人工神经网络 ( ANN)的输入 ,从而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 提出了一种利用 dq变换提取信号特征 ,并结合神经网络来识别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测量的某一相电压由单相延迟构造三相 ,进行 dq变换提取扰动的特征量 ,作为人工神经网络 ( ANN)的输入 ,从而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进行识别。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电能质量扰动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q变换 人工神经网络 辨识 电能质量扰动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两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59
12
作者 李庚银 陈志业 宁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7-40,共4页
首先分析用于模拟信号频谱分析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进而提出基于线性插值原理和抛物线插值原理的两种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法。算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明显提高了计算精度,降低了对采样频率的要求,从而明显提高了计算速度。
关键词 频谱 信号处理 快速傅里叶变换 算法
下载PDF
考虑电压约束裕度的无功优化及其内点解法 被引量:69
13
作者 李亚男 张粒子 杨以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共4页
常规无功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一般为满足电压限制下的有功损耗最小 ,这将使优化后个别母线的电压非常接近其合格范围的上限 ,使电压合格率下降 ,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隐患。而目前采用的运行约束留有一定裕度的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实... 常规无功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一般为满足电压限制下的有功损耗最小 ,这将使优化后个别母线的电压非常接近其合格范围的上限 ,使电压合格率下降 ,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隐患。而目前采用的运行约束留有一定裕度的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实际运行中对这一安全裕度的模糊要求 ,该文提出了在常规算法中引入模糊约束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原 对偶内点算法详细地推导了带有模糊安全约束裕度的逐次二次规划数学模型。算例的结果表明 :带有模糊约束的逐次二次规划内点法可以实现在满足电压安全约束下的网损最小 ,其网损的损失很小 ,而优化后的电压合格裕度却有较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电压控制 电压约束裕度 内点解法
下载PDF
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及静态电压稳定性广义实用判据 被引量:72
14
作者 李欣然 贺仁睦 +1 位作者 章健 张伶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30,共5页
推导出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静态电压稳定条件和广义实用判据,阐述了静态电压失稳与电压崩溃的联系及其区别;分析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系统在鼻形曲线上半支运行时的静态电压稳定性主要取决... 推导出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静态电压稳定条件和广义实用判据,阐述了静态电压失稳与电压崩溃的联系及其区别;分析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系统在鼻形曲线上半支运行时的静态电压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网络的电压—功率传输特性,而系统在鼻形曲线下半支运行时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则主要取决于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性 电压崩溃 负荷特性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电压骤降特征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84
15
作者 杨亚飞 颜湘武 娄尧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于可有效解决电压骤降问题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来说,准确检测出电压骤降的三大特征量即骤降幅值、持续时间和可能同时出现的相位跳变是其关键所在。文中分析研究了目前DVR中常用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变换方法和用于单相电路... 对于可有效解决电压骤降问题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来说,准确检测出电压骤降的三大特征量即骤降幅值、持续时间和可能同时出现的相位跳变是其关键所在。文中分析研究了目前DVR中常用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变换方法和用于单相电路的瞬时电压dq0变换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对单相瞬时电压进行dq变换得到单相电压骤降的特征量的检测算法。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适合DVR的实时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骤降 相位跳变 检测 动态电压恢复器
下载PDF
动态负荷建模中的负荷时变性研究 被引量:86
16
作者 石景海 贺仁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90,共6页
负荷的时变性是指受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负荷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性质。该文将负荷时变性分解为负荷组成成分的时变性和负荷幅值大小的时变性分别进行研究,以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并探讨了实施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综合负荷模型结构... 负荷的时变性是指受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负荷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性质。该文将负荷时变性分解为负荷组成成分的时变性和负荷幅值大小的时变性分别进行研究,以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并探讨了实施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综合负荷模型结构及分组算法和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的建模方法。该文根据负荷的时变规律,在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负荷模型参数来表征负荷,从而提高了负荷模型的精度,并以在实际工程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负荷 建模 负荷时变性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量测的负荷建模——分类算法 被引量:84
17
作者 石景海 贺仁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2,共5页
负荷建模的最大困难在于负荷的时变性,该文成功地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引入负荷建模领域,提出了一种分类算法。该算法可分析负荷组成成分的时变规律,求解负荷组成时变特性到参数变化的映射,然后根据负荷组成的时变规律,在不同... 负荷建模的最大困难在于负荷的时变性,该文成功地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引入负荷建模领域,提出了一种分类算法。该算法可分析负荷组成成分的时变规律,求解负荷组成时变特性到参数变化的映射,然后根据负荷组成的时变规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负荷模型参数,从而提高了负荷模型的精度。最后,作者给出了文中所提算法在工程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建模 负荷建模 分类算法 数学模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8
作者 徐永海 肖湘宁 +1 位作者 杨以涵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3期55-58,共4页
对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涉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应用小波变换对电压下降与电压凹陷的幅值与持续时间的分析、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压缩、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对... 对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涉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应用小波变换对电压下降与电压凹陷的幅值与持续时间的分析、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压缩、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对电能质量扰动类型的辨识。最后对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分类与综合 被引量:60
19
作者 贺仁睦 周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12-16,共5页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负荷建模本身的困难,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一直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以致于许多人认为负荷特性没有规律可言。文中给出基于模式识别的分类方法和综合建模方法,并通过对...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负荷建模本身的困难,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一直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以致于许多人认为负荷特性没有规律可言。文中给出基于模式识别的分类方法和综合建模方法,并通过对河北沧州 1996 年、1997 年、1998 年数据的分类和综合处理,发现负荷特性具有可重复性。这说明虽然存在着负荷特性的时变性、随机性,但是负荷特性还是有规律的,这也证明了总体测辨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模式识别 电力系统 系统分布
下载PDF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动特性聚类与综合 被引量:74
20
作者 张红斌 贺仁睦 刘应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43,共6页
提出了应用Kohonen神经网络解决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的聚类问题:首先对每组负荷扰动数据建模,进而将各负荷模型对相同电压激励的响应与相应的负荷有功运行水平合并形成特征向量,最后引入Kohonen神经网络进行聚类。通过对河北沧州地区1996年... 提出了应用Kohonen神经网络解决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的聚类问题:首先对每组负荷扰动数据建模,进而将各负荷模型对相同电压激励的响应与相应的负荷有功运行水平合并形成特征向量,最后引入Kohonen神经网络进行聚类。通过对河北沧州地区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电力负荷特性数据的聚类与综合处理发现:Kohonen神经网络是一种学习速度快、分类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并且适用于电力负荷动态特性聚类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还发现电力负荷特性具有可重复性,这也证明了总体测辨法的可行性。若将这些典型负荷模型实用化,将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仿真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动特性 聚类 KOHONEN神经网络 负荷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